A、 3ml
B、 6ml
C、 9ml
D、 12ml
E、 15ml
答案:C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这是一道关于儿科补液治疗的单选题。题干描述了一个1.5岁男婴因腹泻导致重度脱水,经过补液治疗后脱水情况有所改善,但出现了四肢无力、腹胀、腱反射减弱和心音低钝等症状。医生建议使用10%氯化钾加入无钾余液中。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钾离子。10%氯化钾意味着每100毫升溶液中含有10克的氯化钾。正常情况下,补钾的剂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1到0.3克。
现在,让我们来计算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知道300毫升无钾余液中最多可以加入多少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由于题目没有给出患儿的体重,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常见的体重范围,比如15公斤(这是一个假设,实际体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上述的补钾剂量,15公斤体重的患儿每天需要补钾1.5到4.5克。由于题目中提到的是一次性补钾,我们可以取一个中间值,比如3克。那么,3克氯化钾需要溶解在多少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中呢?
计算公式如下:
所需氯化钾量(克)= 溶液浓度(10%)× 溶液体积(毫升)
3克 = 10% × 溶液体积(毫升)
溶液体积(毫升)= 3克 / 10%
溶液体积(毫升)= 30毫升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30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来提供3克的氯化钾。但是题目中要求的是在300毫升无钾余液中加入的最大量,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个体积换算成相对于300毫升的比例。
换算公式如下:
所需加入的氯化钾溶液体积(毫升)= (30毫升 / 300毫升) × 100%
所需加入的氯化钾溶液体积(毫升)= 10%
因此,在300毫升无钾余液中最多可以加入10%的氯化钾溶液,即30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但是,题目给出的选项是以3毫升为单位的,所以我们需要将30毫升转换为以3毫升为单位的选项。
30毫升 = 10 × 3毫升
30毫升 = 10个3毫升
所以,正确答案是C: 9ml,因为这是最接近30毫升且不超过300毫升无钾余液体积的选项。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调整氯化钾的剂量和浓度。
A、 3ml
B、 6ml
C、 9ml
D、 12ml
E、 15ml
答案:C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这是一道关于儿科补液治疗的单选题。题干描述了一个1.5岁男婴因腹泻导致重度脱水,经过补液治疗后脱水情况有所改善,但出现了四肢无力、腹胀、腱反射减弱和心音低钝等症状。医生建议使用10%氯化钾加入无钾余液中。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钾离子。10%氯化钾意味着每100毫升溶液中含有10克的氯化钾。正常情况下,补钾的剂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1到0.3克。
现在,让我们来计算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知道300毫升无钾余液中最多可以加入多少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由于题目没有给出患儿的体重,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常见的体重范围,比如15公斤(这是一个假设,实际体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上述的补钾剂量,15公斤体重的患儿每天需要补钾1.5到4.5克。由于题目中提到的是一次性补钾,我们可以取一个中间值,比如3克。那么,3克氯化钾需要溶解在多少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中呢?
计算公式如下:
所需氯化钾量(克)= 溶液浓度(10%)× 溶液体积(毫升)
3克 = 10% × 溶液体积(毫升)
溶液体积(毫升)= 3克 / 10%
溶液体积(毫升)= 30毫升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30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来提供3克的氯化钾。但是题目中要求的是在300毫升无钾余液中加入的最大量,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个体积换算成相对于300毫升的比例。
换算公式如下:
所需加入的氯化钾溶液体积(毫升)= (30毫升 / 300毫升) × 100%
所需加入的氯化钾溶液体积(毫升)= 10%
因此,在300毫升无钾余液中最多可以加入10%的氯化钾溶液,即30毫升的10%氯化钾溶液。但是,题目给出的选项是以3毫升为单位的,所以我们需要将30毫升转换为以3毫升为单位的选项。
30毫升 = 10 × 3毫升
30毫升 = 10个3毫升
所以,正确答案是C: 9ml,因为这是最接近30毫升且不超过300毫升无钾余液体积的选项。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调整氯化钾的剂量和浓度。
A. 咽
B. 喉
C. 环状软骨
D. 气管
E. 左右支气管分叉
A. 35%酒精擦浴
B. 50%酒精擦浴
C. 冰袋物理降温
D. 解开衣被散热降温
E. 大量喂水降温
A. 肺炎
B. 中耳炎
C. 扁桃体炎
D. 喉炎
E. 呼吸衰竭
A. 哺乳前30分钟
B. 哺乳后30分钟
C. 哺乳时即刻
D. 哺乳前10-15分钟
E. 哺乳后10-15分钟
A. 2周
B. 热退后2周
C. 4周
D. 热退后4周
E. 热退后6周
A. 进食前
B. 进食后
C. 安静时
D. 看动画片时
E. 看动画片后
A. 牛奶喂养
B. 没有及时添加辅食
C. 牛奶喂养和没及时添加含铁辅食
D. 生长过快
E. 吸收不良
A. 营养失调
B. 活动无耐力
C. 并发感染
D. 并发心力衰竭
E. 与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有关
A. 滴管吸取量液,直接滴到舌根部
B. 加入牛奶中
C. 加入肉米粥
D. 与钙剂同服
E. 加入奶茶中
解析:
亲爱的学生,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于如何正确给予儿童口服液体铁剂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
A: 滴管吸取量液,直接滴到舌根部。这是最佳的方法,因为直接滴到舌根部可以减少铁剂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同时避免铁剂的味道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好。
B: 加入牛奶中。这个选项是不推荐的,因为牛奶中的钙质会与铁剂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复合物,从而降低铁剂的吸收效果。
C: 加入肉米粥。虽然肉米粥是辅食的一种,但与铁剂混合可能会影响铁剂的吸收,而且对于8个月大的婴儿来说,肉米粥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食物。
D: 与钙剂同服。钙剂会与铁剂竞争吸收,导致铁剂的吸收减少,因此这个选项也是不合适的。
E: 加入奶茶中。奶茶中含有草酸,会与铁剂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复合物,同时奶茶中的糖分也不利于婴儿的健康。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最佳答案是A:滴管吸取量液,直接滴到舌根部。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婴儿的不适,又能确保铁剂的有效吸收。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想象一下,铁剂就像是一把钥匙,而婴儿的身体就像是一扇门。如果我们把钥匙直接放在门口,门就能顺利打开(即铁剂被身体吸收)。但如果我们把钥匙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放在门口,门可能就打不开了(即铁剂吸收受阻)。所以,直接滴到舌根部就像是把钥匙放在门口,是最有效的方法。
A. 饭前15分钟
B. 饭前30分钟
C. 饭后15分钟
D. 饭后30分钟
E. 两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