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足部放冰袋,头部放热水袋
B、 拭浴时以离心方向进行
C、 拭浴后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D、 拭浴毕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
E、 发生寒战应停止擦浴
答案:A
A、 足部放冰袋,头部放热水袋
B、 拭浴时以离心方向进行
C、 拭浴后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D、 拭浴毕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
E、 发生寒战应停止擦浴
答案:A
A.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
B. 集尿袋高于膀胱位置
C. 消毒液擦拭尿道口每天3次
D. 每2天更换集尿袋一次
E. 每2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A. 接通电源,先开雾量开关,再调整定时开关15-20分钟
B. 将面罩罩于患者口鼻部,指导其闭口深呼吸
C. 若水槽内水温超过70℃立即停止使用
D. 治疗结束先关电源开关,再关雾化开关
E. 呼吸面罩应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再清洗备用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题目描述了一个39岁的女性COPD患者,因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医生建议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这是一个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帮助患者通过雾化吸入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
A: 接通电源,先开雾量开关,再调整定时开关15-20分钟。这个选项描述了操作步骤,但并没有提到如何指导患者进行雾化吸入,这是关键步骤。
B: 将面罩罩于患者口鼻部,指导其闭口深呼吸。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患者需要将面罩正确地罩在口鼻部,并且闭口深呼吸,这样可以确保药物雾气被充分吸入。
C: 若水槽内水温超过70℃立即停止使用。这个选项是关于安全操作的,虽然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关键步骤。
D: 治疗结束先关电源开关,再关雾化开关。这个选项描述了结束操作的步骤,但同样没有提到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雾化吸入。
E: 呼吸面罩应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再清洗备用。这个选项是关于面罩消毒的,与操作步骤无关。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患者没有正确地使用面罩,那么雾化吸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面罩,即选项B,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想象一下,你正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使用吸管喝饮料。你不仅需要给他吸管,还需要告诉他如何正确地吸,这样才能喝到饮料。在这个雾化吸入的例子中,面罩就像是吸管,而闭口深呼吸就像是正确地使用吸管。这样,患者才能有效地吸入雾化的药物。
所以,正确答案是B。
A. 变态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急性肺水肿
D. 空气栓塞
E. 左心衰竭
A. 影响机体散热
B. 疲倦、食欲减退、头晕
C. 闷热、难受
D. 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
E. 腹痛、腹泻
A. 功能制护理
B. 小组护理
C. 个案护理
D. 责任制护理
E. 整体护理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俯卧位
D. 膝胸卧位
E. 截石位
解析:
当然可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医学问题。
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在进行清洁灌肠时,患者应采取的合适卧位。清洁灌肠是一种为了准备手术而进行的肠道清洁方法,通常用于结肠手术前,以减少肠道内容物,便于手术操作。
选项分析:
A: 左侧卧位 - 这是正确答案。在左侧卧位时,肠道内容物会集中在右侧,这样灌肠液更容易通过肠道,达到清洁效果。
B: 右侧卧位 - 这种卧位并不适合清洁灌肠,因为肠道内容物会集中在左侧,不利于灌肠液的流动。
C: 俯卧位 - 俯卧位通常用于某些特定手术或检查,但不是清洁灌肠的标准卧位。
D: 膝胸卧位 - 这种卧位常用于妇科检查或分娩,不适合清洁灌肠。
E: 截石位 - 这是进行分娩或某些妇科手术时的卧位,也不适用于清洁灌肠。
联想和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肠道就像一条蜿蜒的小溪,而清洁灌肠就像是要清洗这条小溪。如果你想要清洁小溪,你当然希望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向下游。在左侧卧位时,肠道就像是被风吹动的小溪,水流自然地向一个方向流动,这样灌肠液就能更有效地清洁肠道。
此外,左侧卧位还有助于减少灌肠液对患者的压力,因为在这个位置,肠道与腹壁之间的空间更大,患者可能会感到更加舒适。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选择A: 左侧卧位是正确的。
A. 让患者仰卧头转向一侧
B. 将头发从中间分两股
C. 左手紧握一股头发
D. 右手持梳由发稍逐段梳至发根
E. 若头发纠结可用50%乙醇湿润后再梳
A. 3-5天
B. 6-10天
C. 10-30天
D. 7-30天
E. 7-60天
A. 浴盆和溶液须无菌
B. 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 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
D. 坐浴后应更换敷料
E. 水温调节至60-70℃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题目描述了一个54岁男性患者进行了痔疮结扎切除手术后的热水坐浴问题。这是一个关于术后护理的医学问题,需要我们了解热水坐浴的正确做法。
选项A提到浴盆和溶液须无菌,这是正确的。术后患者免疫力可能下降,因此需要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选项B说操作前需排空膀胱,这也是合理的。排空膀胱可以避免在坐浴时发生意外,如尿路感染。
选项C提到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这个时间范围通常是安全的,不会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选项D指出坐浴后应更换敷料,这也是正确的。更换敷料可以保持伤口干燥,减少感染风险。
最后,选项E说水温调节至60-70℃,这里就出现了问题。热水坐浴的水温通常应控制在40-45℃之间,因为这个温度范围对皮肤刺激较小,同时又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用。60-70℃的水温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对患者的恢复不利。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护理患者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热水坐浴的正确做法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根据上述分析,正确答案是E。
A. 腹压急剧下降,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
B. 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
C. 血压下降,虚脱
D. 尿道黏膜损伤
E. 放尿时操作不当,损伤尿道内口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要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一次放尿量过多导致血尿。
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血尿产生的原因。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
A: 腹压急剧下降,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这个选项描述的是腹压变化对血液分布的影响,但与膀胱内压降低导致的血尿关系不大。
B: 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这个选项提到了膀胱内压降低,但血尿的产生通常与膀胱黏膜的损伤有关,而不是单纯的充血。
C: 血压下降,虚脱。这个选项提到了血压下降和虚脱,这与题干中的“极度虚弱”相符合。血压下降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进而引起血尿。
D: 尿道黏膜损伤。这个选项提到了尿道黏膜损伤,但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尿道有损伤的迹象。
E: 放尿时操作不当,损伤尿道内口。这个选项与题干中的“一次放尿量过多”有关,但题干并没有提到操作不当导致损伤。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由于患者极度虚弱,一次放尿量过多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虚脱,进而引起血尿。因此,正确答案是C。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想象一下,一个气球(代表膀胱)被吹得非常大,然后突然被完全放掉。如果气球内的压力突然降低,气球壁(代表膀胱黏膜)可能会因为压力变化而受到损伤,导致气球壁上的小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血迹。在这个例子中,气球壁的损伤就像血压下降导致的血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