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5天
B、 6-10天
C、 10-30天
D、 7-30天
E、 7-60天
答案:E
A、 3-5天
B、 6-10天
C、 10-30天
D、 7-30天
E、 7-60天
答案:E
A. 浴盆和溶液须无菌
B. 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 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
D. 坐浴后应更换敷料
E. 水温调节至60-70℃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题目描述了一个54岁男性患者进行了痔疮结扎切除手术后的热水坐浴问题。这是一个关于术后护理的医学问题,需要我们了解热水坐浴的正确做法。
选项A提到浴盆和溶液须无菌,这是正确的。术后患者免疫力可能下降,因此需要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选项B说操作前需排空膀胱,这也是合理的。排空膀胱可以避免在坐浴时发生意外,如尿路感染。
选项C提到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这个时间范围通常是安全的,不会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选项D指出坐浴后应更换敷料,这也是正确的。更换敷料可以保持伤口干燥,减少感染风险。
最后,选项E说水温调节至60-70℃,这里就出现了问题。热水坐浴的水温通常应控制在40-45℃之间,因为这个温度范围对皮肤刺激较小,同时又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用。60-70℃的水温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对患者的恢复不利。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护理患者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热水坐浴的正确做法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根据上述分析,正确答案是E。
A. 腹压急剧下降,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
B. 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
C. 血压下降,虚脱
D. 尿道黏膜损伤
E. 放尿时操作不当,损伤尿道内口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要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一次放尿量过多导致血尿。
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血尿产生的原因。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
A: 腹压急剧下降,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这个选项描述的是腹压变化对血液分布的影响,但与膀胱内压降低导致的血尿关系不大。
B: 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这个选项提到了膀胱内压降低,但血尿的产生通常与膀胱黏膜的损伤有关,而不是单纯的充血。
C: 血压下降,虚脱。这个选项提到了血压下降和虚脱,这与题干中的“极度虚弱”相符合。血压下降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进而引起血尿。
D: 尿道黏膜损伤。这个选项提到了尿道黏膜损伤,但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尿道有损伤的迹象。
E: 放尿时操作不当,损伤尿道内口。这个选项与题干中的“一次放尿量过多”有关,但题干并没有提到操作不当导致损伤。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由于患者极度虚弱,一次放尿量过多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虚脱,进而引起血尿。因此,正确答案是C。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想象一下,一个气球(代表膀胱)被吹得非常大,然后突然被完全放掉。如果气球内的压力突然降低,气球壁(代表膀胱黏膜)可能会因为压力变化而受到损伤,导致气球壁上的小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血迹。在这个例子中,气球壁的损伤就像血压下降导致的血尿一样。
A. 30 m2
B. 50 m2
C. 80 m2
D. 100 m2
E. 120 m2
A.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B. 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
C.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
D. 减少热量散失
E. 增加患者舒适感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目。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
A: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是通风的一个基本目的,通过引入新鲜空气,可以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对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
B: 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通风可以帮助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对于患者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C: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通风可以带走室内的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这对于医院或病房来说尤其重要。
D: 减少热量散失。这个选项可能看起来有些不同。通风确实会导致热量散失,但这并不是通风的主要目的。在病室中,保持患者舒适和健康是首要任务,而减少热量散失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寒冷,不利于恢复。
E: 增加患者舒适感。通风可以带来新鲜空气,减少异味,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项D“减少热量散失”并不是病室通风的主要目的。虽然通风可能会导致一些热量散失,但这并不是设计通风系统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你打开窗户通风,目的是为了让凉爽的空气进来,而不是为了让房间变得更冷。在这个例子中,凉爽的空气是目的,而打开窗户可能带来的冷空气流失是副作用。同样,病室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和舒适,而不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
A. 为了解患者的隐私,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B. 为寻找病因,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C. 为了解病情变化,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 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方法提供依据
E. 为了解治疗反应,评估护理行为提供依据
A. 安慰并阻止患者哭泣
B. 待患者平静下来可主动聆听
C. 鼓励其将哭泣的原因说出来
D. 不能训斥评论患者
E. 陪伴患者
A. 采用防护地板
B. 病区走廊安置扶手
C. 通道和楼梯避免堆放杂物
D. 不能使用热水袋
E. 使用床档
A.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B.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C. 保持一个姿势工作
D.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E.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A. 按挂号顺序就诊
B. 立即送抢救室抢救
C. 送急诊室就诊
D. 安排到隔离门诊就诊
E. 做疫情报告
A. 扶好扶手,尽量向后坐
B. 扶好扶手,尽量向前坐
C. 两手放膝上,尽量向前坐
D. 两手放膝上,尽量向后坐
E. 两手交叉放在胸腹前,尽量向后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