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止血
B、 骨折复位
C、 判断呼吸心跳情况
D、 包扎
E、 送往抢救室
答案:A
解析:
亲爱的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的情境:一位25岁的女性病人遭遇车祸,右大腿开放性骨折,并且大量出血。半小时后,病人出现了面色苍白和意识丧失的症状。
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选项:
A: **止血** - 这是一个紧急的措施,因为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这是一种生命威胁的情况。迅速控制出血是首要任务。
B: **骨折复位** - 虽然骨折复位对于治疗骨折很重要,但在这种情况下,生命体征的维持更为紧急。
C: **判断呼吸心跳情况** - 这也是重要的,但在出血得到控制之前,病人的生命体征可能已经不稳定。
D: **包扎** - 包扎可以帮助减少出血,但它不如直接止血那样迅速有效。
E: **送往抢救室** - 在现场,我们无法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首先需要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小故事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急诊医生,你遇到了一个正在街头发生车祸的病人。你看到她的右大腿严重骨折,鲜血直流。病人的脸色苍白,几乎无法听到她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首先,你会迅速评估情况,意识到病人可能正在失血过多。你会立即采取措施,用干净的布或任何可用材料来压迫伤口,迅速止血。这是因为,如果失血得不到控制,病人很快就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失去意识,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止血**。这是一个紧急的生命维持措施,确保病人的血流稳定,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打下基础。
记住,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而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至关重要。
A、 止血
B、 骨折复位
C、 判断呼吸心跳情况
D、 包扎
E、 送往抢救室
答案:A
解析:
亲爱的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的情境:一位25岁的女性病人遭遇车祸,右大腿开放性骨折,并且大量出血。半小时后,病人出现了面色苍白和意识丧失的症状。
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选项:
A: **止血** - 这是一个紧急的措施,因为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这是一种生命威胁的情况。迅速控制出血是首要任务。
B: **骨折复位** - 虽然骨折复位对于治疗骨折很重要,但在这种情况下,生命体征的维持更为紧急。
C: **判断呼吸心跳情况** - 这也是重要的,但在出血得到控制之前,病人的生命体征可能已经不稳定。
D: **包扎** - 包扎可以帮助减少出血,但它不如直接止血那样迅速有效。
E: **送往抢救室** - 在现场,我们无法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首先需要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小故事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急诊医生,你遇到了一个正在街头发生车祸的病人。你看到她的右大腿严重骨折,鲜血直流。病人的脸色苍白,几乎无法听到她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首先,你会迅速评估情况,意识到病人可能正在失血过多。你会立即采取措施,用干净的布或任何可用材料来压迫伤口,迅速止血。这是因为,如果失血得不到控制,病人很快就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失去意识,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止血**。这是一个紧急的生命维持措施,确保病人的血流稳定,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打下基础。
记住,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而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至关重要。
A. 应用抗生素
B. 纠正酸中毒
C. 强心利尿
D. 持续心电监护
E. 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E. 10分钟
A. 利多卡因
B. 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阿托品
E. 洛贝林
A. 增加心肌收缩力
B. 扩张外周血管
C. 减慢心率
D. 抗心律失常
E. 纠正酸碱失衡
A. 多处伤
B. 多发伤
C. 复合伤
D. 放射复合伤
E. 闭合性创伤
A. 尽快脱离危险环境,放置合适体位
B. 注意保暖,采取加温措施
C. 回纳骨外露部分
D. 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E. 保存好离断肢体,随同患者一起前往医院
A. 18%
B. 21%
C. 24%
D. 27%
E. 54%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烧伤面积的估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救知识点。
中国九分法是一种估算烧伤面积的方法,它将人体分为11个9%的等份,以及一个1%的部位。具体来说,这些等份包括:
- 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
- 双上肢:各占5%
- 双下肢(包括臀部):前面占13%,后面占13%,会阴部占1%
- 躯干前面:占13%
- 躯干后面:占13%
题目中提到病人是女性,16岁,头面部和双上肢烧伤。由于是女性,躯干前面和后面的比例会有所不同,躯干前面为13%,后面为13%。但是,由于题目没有提到具体是前面还是后面烧伤,我们通常默认为前面烧伤。
现在,我们来计算烧伤面积:
- 头面部烧伤面积:3% + 3% = 6%
- 双上肢烧伤面积:5% + 5% = 10%
- 躯干前面烧伤面积:13%
将这些加起来,我们得到:6% + 10% + 13% = 29%
但是,题目中提到烧伤部位有大量水疱,痛觉迟钝,这可能意味着烧伤面积可能比直接计算的要大。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推测烧伤面积可能接近30%,但略低于30%。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选项:
A: 18%
B: 21%
C: 24%
D: 27%
E: 54%
选项C(24%)是最接近我们估算的29%的。虽然考虑到水疱和痛觉迟钝,烧伤面积可能更大,但24%是一个合理的估计,尤其是考虑到这是一个单选题,我们需要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9%的量杯,你需要将它倒满11次才能覆盖整个身体。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区域有烧伤,那么这个区域的“量杯”就会被“倒空”,也就是烧伤面积。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估算出烧伤面积,这对于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A. 轻度
B. 中度
C. 中重度
D. 重度
E. 特重度
A. 呼吸功能
B. 上肢血液循环
C. 意识
D. 疼痛程度
E. 血压
A. 尽早开始
B. 见尿补钾
C. 先晶后胶
D. 先糖后盐
E. 先快后慢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这道题目是关于烧伤病人补液方案的医学知识。烧伤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因此补液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尽早开始 -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烧伤后应尽早开始补液,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B: 见尿补钾 -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烧伤病人由于应激反应,可能会出现高钾血症,因此需要根据尿量来调整钾的补充。
C: 先晶后胶 -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烧伤补液时,通常先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因为晶体液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然后才补充胶体液(如血浆),以维持胶体渗透压。
D: 先糖后盐 - 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烧伤补液时,应该先补充盐水,因为烧伤会导致体液丢失,而糖水不能有效补充血容量。
E: 先快后慢 -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烧伤初期补液速度应较快,以迅速补充血容量,随后逐渐减慢补液速度。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烧伤补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错误的补液方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选择正确的补液方案对于烧伤病人的治疗至关重要。
现在,让我们用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被严重烧伤,他的身体就像一个漏水的气球,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维持正常功能。如果我们先给他喝糖水,虽然能提供能量,但无法迅速补充流失的体液,反而可能加重脱水情况。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补充盐水,快速补充流失的液体,然后再根据需要补充其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