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总理负责制
B、 主席负责制
C、 部长负责制
D、 集体负责人
答案:A
解析:解析:1982年《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A、 总理负责制
B、 主席负责制
C、 部长负责制
D、 集体负责人
答案:A
解析:解析:1982年《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A. 20-30个
B. 40-50个
C. 60-70个
D. 80-90个
解析:解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构设置—般在40~50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省、自治区相应政府机构设置会略多,大概维持在50个左右;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多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维持在45个左右;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维持在40个左右。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解析:上海市民代表会议于1927年3月22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上海特别市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最早尝试。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第一个中国苏维埃地方政权的诞生。1931年,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苏维埃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改制,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参议会制取代苏维埃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政权组织形式作出改变,决定以人民代表会议取代参议会。
A.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B.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C. 乡级人民政府
D. 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解析: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和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它直接代表各选区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并由它产生乡、镇人民政府。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解析:解析:1954年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2年;1982年宪法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调整为3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每届任期为5年。
A. 县级人民政府
B. 乡级人民政府
C. 村民委员会
D. 村小组
解析:解析: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C.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D. 没有关系
解析:解析:在国家行政机关体制上,中央政府统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 放、管、服
B. 建立“三个清单”制度
C. 依法执政
D. 为民执政
解析:解析:2012年至今,国务院紧紧围绕“放、管、服”,这—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 国务院研究室
B.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C. 国家体育总局
D.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解析:解析: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主管国务院某项专门业务且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56年
D. 1978年
解析:解析: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相关团体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国务院的前身政务院,还是国务院,均是我国立法提案的主要策源地,在国家立法过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由国务院提案的约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