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岁寒图》
B、 《乱世男女》
C、 《未婚夫妻》
D、 《禁止小便》
E、 《升官图》
答案:BCDE
解析:解析: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征婚》,描写一对未婚夫妻在租房、求职和婚姻自由的矛盾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陈白尘戏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他一方面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戏剧性,《汾河湾》《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以遥远的历史故事呼应现实,鼓动现实大众中激荡着的抗战热情;另一方面他从现实生活提炼喜剧性,以他特有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写出一部部“大时代的小喜剧”:《魔窟》《乱世男女》《未婚夫妻》《禁止小便》《升官图》。《岁寒图》是写作于1944年的六幕正剧,通过一个医生的防痨计划的失败来反映一个黑暗时代。
A、 《岁寒图》
B、 《乱世男女》
C、 《未婚夫妻》
D、 《禁止小便》
E、 《升官图》
答案:BCDE
解析:解析: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征婚》,描写一对未婚夫妻在租房、求职和婚姻自由的矛盾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陈白尘戏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他一方面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戏剧性,《汾河湾》《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以遥远的历史故事呼应现实,鼓动现实大众中激荡着的抗战热情;另一方面他从现实生活提炼喜剧性,以他特有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写出一部部“大时代的小喜剧”:《魔窟》《乱世男女》《未婚夫妻》《禁止小便》《升官图》。《岁寒图》是写作于1944年的六幕正剧,通过一个医生的防痨计划的失败来反映一个黑暗时代。
A. 《五奎桥》
B. 《家》
C. 《丽人行》
D. 《回春之曲》
E. 《南归》
A.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B.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D. 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E. 对王实味的批判
A. 《叶罗提之墓》
B. 《残春》
C. 《蚀》三部曲
D. 《沉沦》
E. 《喀尔美罗姑娘》
解析:解析:20年代有一些作家尝试创作了心理分析小说。郭沫若的《残春》、《叶罗提之墓》、《喀尔美罗姑娘》等就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蚀》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它由三个各自独立成篇、相互间又有内在联系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所组成。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矛盾。《沉沦》是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端,是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种文学风格。
A. 反对国粹主义
B. 批判迷信落后思想
C. 反对封建礼教
D. 揭示国民性的弱点
E. 对欧化绅士的批判
解析:解析: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有: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狗”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1925年前后随着实际政治斗争的展开,鲁迅前期杂文增加了政治批评的内容,围绕着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等重大事件,猛烈抨击了专制暴虐的北洋军阀政府和为虎作伥的现代评论派文人。
A. 朱自清《荷塘月色》
B. 沈从文的《边城》
C. 萧红的《小城三月》
D. 孙犁的《荷花淀》
E.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解析:解析:散文诗化风格的小说是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小城三月》、孙犁的《荷花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散文,不是小说。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是讽刺小说。
A. 冯雪峰
B. 穆旦
C. 徐志摩
D. 汪静之
E. 应修人
解析:解析: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合集《湖畔》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中成绩最突出的,风格显著。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
A. 台静农
B. 梁实秋
C. 林海音
D. 胡秋原
E. 张我军
解析:解析:台湾光复之后,有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如许寿裳、李何林、台静农、黎烈文、梁实秋、胡秋原、苏雪林等。一些曾在大陆生活过的台湾省籍作家如张我军、王诗琅、林海音、钟理和等,也在这时回到台湾。
A. 安分守己
B. 欺软怕硬
C. 侠义风骨
D. 因循守旧
E. 胆小怕事
A. 《激流三部曲》
B. 《爱情三部曲》
C. 《漂流三部曲》
D. 《农村三部曲》
解析:解析:《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在早期创作中,巴金自己所喜爱的是总题为《爱情三部曲》的三个中篇。《爱情三部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巴金早年对“革命”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紧张而又持久思索的总结,是作家早期世界观的形象化展现。《激流三部曲》(《家》、《春》(1938)、《秋》(1940))是巴金的代表作。其中《家》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巴金的《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原题为《激流》,1933年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家》。《激流三部曲》的总体构想是在后来的写作中逐步形成的。《漂流三部曲》是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品。戏剧《农村三部曲》是洪深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
A. 反思小说
B. 改革小说
C. 寻根小说
D. 现代派小说
解析:解析:“现代派小说”滥觞于1979年宗璞的《我是谁》、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等一批作品中,真正具有现代派特征刘索拉发表于《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部成功的“现代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