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魔窟》
B、 《结婚进行曲》
C、 《岁寒图》
D、 《征婚》
答案:D
解析:解析: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征婚》,描写一对未婚夫妻在租房、求职和婚姻自由的矛盾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暴露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的黑暗现实。
A、 《魔窟》
B、 《结婚进行曲》
C、 《岁寒图》
D、 《征婚》
答案:D
解析:解析: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征婚》,描写一对未婚夫妻在租房、求职和婚姻自由的矛盾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暴露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的黑暗现实。
A. 《文学改良刍议》
B. 《评新文化运动》
C. 《文学革命论》
D. 《人的文学》
解析:解析: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A. 钟理和
B. 李何林
C. 台静农
D. 梁实秋
解析:解析: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家包括李何林、台静农、梁实秋。
A. 《狂人日记》
B. 《明天》
C. 《在酒楼上》
D. 《伤逝》
解析:解析:《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A. 周朴园、侍萍、愫方
B. 周朴园、鲁大海、四凤
C. 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 周萍、蘩漪、方达生
解析:解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有:周朴园、周繁漪、周萍、周冲、侍萍、鲁贵、鲁大海、四凤。愫方是《北京人》中的人物形象。陈白露、方达生是《日出》中的人物形象。
A. 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
B.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C. 陈白尘《征婚》
D. 夏衍的《芳草天涯》
解析:解析:《上海屋檐下》在弥漫着江南梅雨季节抑郁、沉闷的空气中,展示了上海一幢普通弄堂房屋的横断面,通过五户人家灰色而压抑的充满矛盾、痛苦的生活,反映了上海这个畸形的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出一个时代。《咖啡店之一夜》,并视其为“比较能介绍我自己的出世作”。剧作描写主人公白秋英在弥漫着感伤情调的咖啡店里,相遇已经抛弃前情携新欢的恋人——一个富商子弟,所激起的感情波澜,所体会到的人生孤寂。《征婚》是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描写一对未婚夫妻在租房、求职和婚姻自由的矛盾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暴露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的黑暗现实。《芳草天涯》,剧作家更是集中描写了知识分子在战时困苦中的爱情波折。
A. 小说
B. 诗歌
C. 戏剧
D. 杂文
解析:解析: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起至1936年逝世前未完篇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止,杂文创作贯穿了鲁迅文学活动的始终。
A. 《赛金花》
B. 《保卫卢沟桥》
C. 《汉奸的子孙》
D. 《放下你的鞭子》
解析:解析:1936年初,制定《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及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为主要任务。国防戏剧剧作夏衍《赛金花》被称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A. 《语丝》
B. 《小说月报》
C. 《创造》季刊
D. 《新青年》
解析:解析: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语丝》周刊是周作人等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A. 《高干大》
B. 《吕梁英雄传》
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 《暴风骤雨》
解析:解析: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中长篇小说是章回体的抗日题材小说。其中《洋铁桶的故事》《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以章回体的传统文学形式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和充满英雄气概、乐观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是这类小说的共同特征。《高干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都是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
A. 国统区文学
B. 敌后区文学
C. 敌占区文学
D. 民族救亡文学
解析:解析:抗战时期文学存在过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由于各区域在时空上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文学作家和文学创作也呈现一定的交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