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搜索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0与“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朦胧诗”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的诗群是()( )

A、 “白洋淀诗群”

B、 复出诗人

C、 北京诗群

D、 新生代诗人

答案:A

解析:解析:“白洋淀诗群”是知青创作的集体现象。1969年后,一些下放到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北京知识青年,自发地组织诗歌活动,私下里交流创作经验,主要诗人有根子、多多、芒克等。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诗歌创作群体,集中体现了与主流诗歌不一样的艺术追求。与“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朦胧诗”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其中的许多诗人后来成为“朦胧诗”的重要成员。

Scan me!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1.11下列王安忆小说中,表现上海市民生活、有着丰富思想文化蕴涵的作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1225-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2赵树理反映农业合作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7b9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曹禺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的图景剧作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f286-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430年代受鲁迅影响、在杂文创作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作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9-596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5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著有《另外一种心情》等作品的香港散文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9-c07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a-3157-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a-a3e0-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8“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作《大雁塔》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0d87-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9《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738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e6aa-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1.10与“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朦胧诗”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的诗群是()( )

A、 “白洋淀诗群”

B、 复出诗人

C、 北京诗群

D、 新生代诗人

答案:A

解析:解析:“白洋淀诗群”是知青创作的集体现象。1969年后,一些下放到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北京知识青年,自发地组织诗歌活动,私下里交流创作经验,主要诗人有根子、多多、芒克等。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诗歌创作群体,集中体现了与主流诗歌不一样的艺术追求。与“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朦胧诗”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其中的许多诗人后来成为“朦胧诗”的重要成员。

Scan me!
文学政治基础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11下列王安忆小说中,表现上海市民生活、有着丰富思想文化蕴涵的作品是()( )

A.  《小鲍庄》

B.  《长恨歌》

C.  《荒山之恋》

D.  《乌托邦诗篇》

解析:解析:《长恨歌》是一部有丰厚的思想文化蕴涵和较高艺术成就的小说。主人公王琦瑶是40年代享尽风光的“上海小姐”,她的悲剧命运是历史变迁中上海文化精神的命运写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1225-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2赵树理反映农业合作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

A.  《山乡巨变》

B.  《不能走那条路》

C.  《三里湾》

D.  《创业史》

解析:解析: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农业合作化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赵树理的《三里湾》《三里湾》是侧重表现合作化过程中新与旧、公与私、个体与集体、先进与落后两种观念的矛盾,反映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浓郁的生活气息中保持着赵树理一贯的轻松和幽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7b9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曹禺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的图景剧作是()( )

A.  《雷雨》

B.  《原野》

C.  《日出》

D.  《北京人》

解析:解析:《日出》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都市社会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纸醉金迷的腐败与黑暗,它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的图景,对现实的提示和剖析更加深刻。《雷雨》揭露资本家周朴园进行了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和以卑鄙手段镇压工人反抗。《原野》揭露在辛亥革命后的农村社会里,恶霸地主与反动政权勾结对农民的残酷统治。在《北京人》中,是对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揭示和对新生命新生活的向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8-f286-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430年代受鲁迅影响、在杂文创作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作家是()( )

A.  王统照

B.  鲁彦

C.  萧红

D.  唐弢

解析:解析:30年代,在鲁迅杂文熏陶、哺育下产生了一些杂文新秀,如徐懋庸《不惊人集》、《打杂集》;唐弢《推背集》、《海天集》,还有柯灵、聂绀弩等也写了不少杂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9-596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5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著有《另外一种心情》等作品的香港散文家是()( )

A.  余光中

B.  张晓风

C.  三毛

D.  董桥

解析:解析:董桥著有《另外一种心情》,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的香港散文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9-c07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

B.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

C.  1976年文革结束后

D.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解析:解析: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a-3157-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是()( )

A.  《尝试集》

B.  《女神》

C.  《微雨》

D.  《诗》

解析:解析:《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1921年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尝试集》1920年3月初版,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微雨》李金发的诗集1925年出版,是象征诗派的起点的。《诗》是1921年文学革命后的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出版的第一本诗歌刊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a-a3e0-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8“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作《大雁塔》的作者是()( )

A.  北岛

B.  顾城

C.  舒婷

D.  杨炼

解析:解析:“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如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远与近》)、江河(《纪念碑》)、杨炼(《大雁塔》、《诺日朗》)等,以独特的诗意情愫和特别的表现方式,引起了诗坛的广泛注意,促进了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发展。(第五章·第三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0d87-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9《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

A.  卢新华

B.  刘心武

C.  宗福先

D.  王蒙

解析:解析:宗福先的《于无声处》选择“四五”天安门事件作为表现对象,更显示了他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艺术敏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738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是()( )

A.  《文学革命论》

B.  《文学改良刍议》

C.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  《人的文学》

解析:解析:《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2dcde-09bb-e6aa-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