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3.近年来,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以上材料说明( )。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 只有正确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又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282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a454-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fc2e-e760-c9b3-c022-e44c3222c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c-056a-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因此,不属于价值特性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32c4-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说(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9fde-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d-5423-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c-0b7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c976-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只有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的这70多年就是一部与新生事物同行、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哲学上讲,必须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起成长,是因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ce0c-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53.近年来,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以上材料说明( )。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 只有正确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相关题目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又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  直接性

B.  抽象性

C.  摹写性

D.  主观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2822-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

A.  联系发展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定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a454-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解析:null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2 分)(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 分)它们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 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1 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1 分)(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上会导致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1 分)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1 分)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1 分)(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者教条主义的错误。(1 分)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1 分)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1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fc2e-e760-c9b3-c022-e44c3222c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非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中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c-056a-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因此,不属于价值特性的是( )。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真理性

D.  多维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32c4-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说( )。

A.  任何上层建筑都产生于经济基础之后

B.  任何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  上层建筑整体的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b-9fde-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  低关税壁垒

B.  自由竞争

C.  自由贸易

D.  等价交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d-5423-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

A.  人口因素

B.  民族构成

C.  地理环境

D.  国家政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c-0b71-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A.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c976-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只有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的这70多年就是一部与新生事物同行、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哲学上讲,必须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起成长,是因为( )。

A.  新事物没有保留旧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B.  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抗拒的

C.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

D.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融合推动社会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6ac6-02ca-ce0c-c091-003987170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