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资格职称
>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11.某公交车队售票员沈某来到火车站售票处,见一名军人急于购买车票,便上前搭讪,谎称自己有个叔叔在售票处工作。军人见他“热情”帮忙,就给了他400元钱,托他买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沈某接钱后即朝售票处楼上走去,打算翻窗逃跑,但在翻窗时被便衣民警抓住。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沈某的行为属于诈骗

B、 因沈某的违法行为侵犯了军人利益,所以应当从重处罚

C、 沈某的行为属于招摇撞骗

D、 沈某系在逃跑过程中被抓获,属于未遂行为,应当从轻处罚

答案:BCD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62.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d3-9237-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下列行政案件中,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d4-f900-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刘某因多次上访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某日又要到县政府找领导,被门卫拦住,刘某便大声叫喊,拿出随身携带的锤子砸坏了政府一楼的玻璃窗、公示栏等物,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制止。刘某的行为构成(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d-c758-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ac-7762-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6.张某从李某处买到2把匕首,由李某送货至张某家,张某一直将该2把匕首放在家中。张某的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d4-0586-8863-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某公安派出所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甲因土地纠纷将乙打致轻伤,乙将甲打致轻微伤。乙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对乙将甲打致轻微伤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1-588d-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下列不属于寻衅滋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e-7980-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下列行政案件中,公安机关不能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a-23a5-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9.甲、乙、丙三人穿上事先买来的僧服冒充僧人带着护身卡、“功德本”,对路人自称是某寺的僧人,送有缘人一张所谓的开光护身卡后,说自愿捐款,并出示“功德本”上记载着的前面捐款人的名字,100元可以刻碑并诵经保佑全家人平安,共骗取刘某、张某二人现金2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d2-1614-af4c-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甲对乙一直怀恨在心,甲在互联网上将乙的手机号留作联系电话,并注明提供“特殊服务”。乙连续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苦不堪言。甲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3-a7fa-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资格职称
>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111.某公交车队售票员沈某来到火车站售票处,见一名军人急于购买车票,便上前搭讪,谎称自己有个叔叔在售票处工作。军人见他“热情”帮忙,就给了他400元钱,托他买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沈某接钱后即朝售票处楼上走去,打算翻窗逃跑,但在翻窗时被便衣民警抓住。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沈某的行为属于诈骗

B、 因沈某的违法行为侵犯了军人利益,所以应当从重处罚

C、 沈某的行为属于招摇撞骗

D、 沈某系在逃跑过程中被抓获,属于未遂行为,应当从轻处罚

答案:BCD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171题
相关题目
62.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的是( )。

A.  甲趁同事上卫生间拿走同事包里的300元钱

B.  乙是公司会计。某日,利用其保管的保险柜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现金1000元

C.   丙自制了螺丝刀,准备偷自行车,在街上寻找目标时被查获

D.  丁是某公司保安。某夜,趁公司无人,将公司财务室的600元现金拿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d3-9237-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下列行政案件中,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甲窜入居民黄某家盗窃,未盗得财物

B.  乙在超市扒窃一妇女现金20元

C.  丙进入一工厂盗窃,身上带了一把匕首防身

D.  丁窜入老师办公室盗窃900元现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d4-f900-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刘某因多次上访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某日又要到县政府找领导,被门卫拦住,刘某便大声叫喊,拿出随身携带的锤子砸坏了政府一楼的玻璃窗、公示栏等物,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制止。刘某的行为构成(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   扰乱单位秩序

B.   故意损毁财物

C.   寻衅滋事

D.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C 解析:刘某因多次上访未得满意答复,在前往政府寻找领导的过程中,采取了激烈的行为,如大声叫喊、使用锤子砸坏公共财物。这种行为属于寻衅滋事,因为他的行为旨在制造混乱、引起公共场所秩序的扰乱。所以选择C,刘某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d-c758-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处罚的是( )。

A.  甲多次向本单位女同事发送淫秽信息

B.  乙把女同事发给自己的裸照转发给好友张某

C.  丙多次向与自己有矛盾的同事发送侮辱信息

D.  丁多次用匿名电话拨打同事家电话后不说话

解析:题目解析 在这个问题中,正确答案是B。根据题目描述,选项B中的情况是乙把女同事发给自己的裸照转发给好友张某。这个行为并没有直接涉及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而是涉及到裸照的私人传播,所以不属于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的处罚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ac-7762-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6.张某从李某处买到2把匕首,由李某送货至张某家,张某一直将该2把匕首放在家中。张某的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d4-0586-8863-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某公安派出所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甲因土地纠纷将乙打致轻伤,乙将甲打致轻微伤。乙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对乙将甲打致轻微伤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对乙作出治安管理处罚

B.  可以调解,达成协议后对乙不予处罚

C.  调解不成后应对乙作出处罚

D.  公安派出所不对乙处罚,由法院一并处理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描述了甲和乙之间发生争执,互相殴打并造成轻伤。根据情境,乙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那么公安派出所应该不对乙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而是由法院处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1-588d-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下列不属于寻衅滋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李某与王某有矛盾,一日李某纠集刘某等人与王某及其亲属进行打斗

B.   刘某一日酒后追逐一名陌生年轻女子

C.   李某经常在其家小区周围任意损毁小区业主车辆,见车就用小刀在车身划字

D.   谢某因下水管道漏水一事,与其楼上邻居江某产生纠纷。一日,谢某见江某的轿车停在楼下,便产生报复心理,用小刀划损江某车辆

解析:题目解析 选项D是正确答案。寻衅滋事是治安管理中的一种违法行为,指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报复心理、一己私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故意挑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在这道题目中,谢某因报复心理而划损江某的车辆,属于滋事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的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e-7980-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下列行政案件中,公安机关不能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A.  甲扬言要到某学校杀人

B.  乙扬言要到某超市放火

C.  丙扬言要到某政府机关投放炸药

D.  丁扬言要到某学校水井投放毒药

解析:题目解析 在这个问题中,甲、乙、丙、丁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 A 中的行为涉及到扬言要杀人,这是一种虚构的事实且涉及到严重的公共秩序扰乱。因此,公安机关不能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其他选项中的行为也涉及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因此不能被排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a-23a5-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9.甲、乙、丙三人穿上事先买来的僧服冒充僧人带着护身卡、“功德本”,对路人自称是某寺的僧人,送有缘人一张所谓的开光护身卡后,说自愿捐款,并出示“功德本”上记载着的前面捐款人的名字,100元可以刻碑并诵经保佑全家人平安,共骗取刘某、张某二人现金2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B.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招摇撞骗行为冒充的对象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如律师、教授等,但僧、道等不能成为招摇撞骗的冒充对象

C.  对甲、乙、丙三人应以招摇撞骗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  刘某、张某是自愿捐款,甲、乙、丙三人不构成违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d2-1614-af4c-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甲对乙一直怀恨在心,甲在互联网上将乙的手机号留作联系电话,并注明提供“特殊服务”。乙连续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苦不堪言。甲的行为构成( )。

A.  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  侵犯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  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  诽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解析:题目解析 在这道题中,甲在互联网上公开乙的手机号并表示提供"特殊服务",导致乙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这是对乙隐私的侵犯,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侵犯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d5cf-ffb3-a7fa-c010-d530a615c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