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搜索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6.新生儿张某,出生15h,在为其进行卡介苗接种时,护士操作正确的是

A、 注射部位选用大腿中段外侧

B、 与皮肤呈10°~15°刺入

C、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D、 注射部位皮肤用2%碘酊消毒

E、 进针时将针梗全部刺入

答案:B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B作为正确答案。 ### 题目背景 新生儿张某,出生15小时,需要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BCG疫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进行接种。 ### 选项分析 **A. 注射部位选用大腿中段外侧** - **错误**:卡介苗的标准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而不是大腿。大腿中段外侧通常用于其他类型的肌肉注射。 **B. 与皮肤呈10°~15°刺入** - **正确**:卡介苗接种采用皮内注射的方法,针头应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这是为了确保药物注入皮内层,而不是皮下或肌肉层。 **C.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 **错误**:卡介苗接种应采用皮内注射,而不是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而皮下注射则是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D. 注射部位皮肤用2%碘酊消毒** - **错误**:卡介苗接种前,注射部位通常使用75%酒精消毒,而不是2%碘酊。碘酊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影响疫苗的效果。 **E. 进针时将针梗全部刺入** - **错误**:皮内注射时,针头只需刺入皮肤表层,不需要将针梗全部刺入。如果针梗全部刺入,可能会导致药物注入皮下或肌肉层,影响疫苗的效果。 ### 为什么选择B - **正确答案**:B选项描述了正确的注射角度,即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这是卡介苗皮内注射的标准操作方法,确保药物准确地注入皮内层,从而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 示例 假设你在给一个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1. 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注射部位。 2. 使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 3. 拿起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10°~15°角。 4. 轻轻刺入皮肤表层,注入疫苗。 5. 注射完毕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出血。

Scan me!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27.患者王某,女,46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由于口腔疾患,无法口服铁剂,因此选择肌内注射。操作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2-c348-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患者李某,女,32岁,护士李某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为使其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3-2f03-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患者李某,女,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射流氧气雾化吸入,下列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3-9dc9-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患者徐某,男性,22岁,大叶性肺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2d出现皮肤瘙痒,腹痛,体检:体温3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07e1-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患者赵某,女,56岁,肺结核,在按医嘱使用链霉素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全身麻木、抽搐,此时应选用进行对症治疗的药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7387-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患者甘某,男,65岁,因“直肠癌”拟行手术治疗,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护士配制好青霉素皮试液后给患者注射。以下注射剂量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de7a-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 患者张某,67岁,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嘱:地高辛0.25mgqd.po。护士执行医嘱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5-4c70-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 患者张某,67岁,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嘱:地高辛0.25mgqd.po。执行该医嘱时,护士首先要做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5-b9c2-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 患者徐某,男,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伴全身乏力,1个月内体重下降5kg,门诊收治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护士遵照医嘱“普通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执行。“H表示的含义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6-1f9f-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 患者徐某,男,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伴全身乏力,1个月内体重下降5kg,门诊收治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护士遵照医嘱“普通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执行。护士进行操作时,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6-915a-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26.新生儿张某,出生15h,在为其进行卡介苗接种时,护士操作正确的是

A、 注射部位选用大腿中段外侧

B、 与皮肤呈10°~15°刺入

C、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D、 注射部位皮肤用2%碘酊消毒

E、 进针时将针梗全部刺入

答案:B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B作为正确答案。 ### 题目背景 新生儿张某,出生15小时,需要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BCG疫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进行接种。 ### 选项分析 **A. 注射部位选用大腿中段外侧** - **错误**:卡介苗的标准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而不是大腿。大腿中段外侧通常用于其他类型的肌肉注射。 **B. 与皮肤呈10°~15°刺入** - **正确**:卡介苗接种采用皮内注射的方法,针头应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这是为了确保药物注入皮内层,而不是皮下或肌肉层。 **C.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 **错误**:卡介苗接种应采用皮内注射,而不是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而皮下注射则是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D. 注射部位皮肤用2%碘酊消毒** - **错误**:卡介苗接种前,注射部位通常使用75%酒精消毒,而不是2%碘酊。碘酊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影响疫苗的效果。 **E. 进针时将针梗全部刺入** - **错误**:皮内注射时,针头只需刺入皮肤表层,不需要将针梗全部刺入。如果针梗全部刺入,可能会导致药物注入皮下或肌肉层,影响疫苗的效果。 ### 为什么选择B - **正确答案**:B选项描述了正确的注射角度,即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这是卡介苗皮内注射的标准操作方法,确保药物准确地注入皮内层,从而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 示例 假设你在给一个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1. 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注射部位。 2. 使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 3. 拿起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10°~15°角。 4. 轻轻刺入皮肤表层,注入疫苗。 5. 注射完毕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出血。

Scan me!
第七版基础护理习题集学
相关题目
27.患者王某,女,46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由于口腔疾患,无法口服铁剂,因此选择肌内注射。操作正确的是

A.  进针要深

B.  进针要浅

C.  进针要慢

D.  推药要快

E.  拔针要慢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进针要深。我来解释各个选项: A. 进针要深(正确答案) - 解析:铁剂注射通常使用深部肌肉注射法,因为: 1) 铁剂刺激性强,深部注射可以减少局部刺激和疼痛 2) 深部肌肉血供丰富,有利于药物吸收 3) 可以容纳较大剂量的药物 B. 进针要浅(错误) - 浅层注射会导致: 1) 局部刺激更明显 2) 容易形成硬结 3) 药物吸收效果差 C. 进针要慢(错误) - 这不是关键点,进针速度不是影响注射效果的主要因素 D. 推药要快(错误) - 快速推药会增加患者不适感 - 正确做法应该是缓慢推注,观察患者反应 E. 拔针要慢(错误) - 拔针速度与治疗效果无直接关系 - 实际操作中应快速拔针,减少患者痛苦 补充说明: 肌内注射铁剂时,通常选择臀大肌作为注射部位,采用“Z”形注射法,可以有效预防局部组织损伤和色素沉着。 这个题目主要考察的是护士对特殊药物(铁剂)注射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不同注射技术特点的理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2-c348-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患者李某,女,32岁,护士李某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为使其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A.  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  仰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D.  坐位,腰背前倾

E.  站立位,身体须挺直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肌内注射时患者的正确体位选择。让我来分析各个选项: 解析: 正确答案应该是A,而不是题目给出的B。让我解释每个选项: A. 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 这是正确的选择 - 理由:这种姿势能使臀部肌肉充分放松,特别是臀大肌 - 示例:就像我们平时侧身睡觉时的自然姿势,肌肉最放松 B.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 不正确 - 缺点:虽然能让臀部暴露,但肌肉不容易完全放松 - 特别不适合肌内注射 C. 仰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 不适合 - 原因:这种姿势主要适用于会阴部操作或妇科检查 - 对于肌内注射来说不是最佳选择 D. 坐位,腰背前倾 - 不合适 - 缺点:坐姿时臀部肌肉较紧张 - 可能影响注射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E. 站立位,身体须挺直 - 明显不合适 - 缺点:站立时肌肉最紧张 - 患者也不易保持稳定 补充说明: 1. 肌内注射最常用的部位是臀大肌 2. 注射时要求肌肉充分放松,以减少疼痛感 3. 正确的体位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保证药物吸收效果 建议记住:肌内注射的最佳体位是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这样可以让注射部位的肌肉最大程度地放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3-2f03-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患者李某,女,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射流氧气雾化吸入,下列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A.  雾化吸入前嘱患者先漱口

B.  患者可取坐位

C.  雾化吸入器与地面垂直

D.  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E.  嘱患者用鼻呼气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 D 作为正确答案。 ### 题目背景 患者李某,66岁,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了帮助患者祛痰,医生决定使用射流氧气雾化吸入治疗。 ### 选项分析 **A. 雾化吸入前嘱患者先漱口** - **解析**:这是正确的操作步骤。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吸入时的污染,提高治疗效果。 - **结论**:正确 **B. 患者可取坐位** - **解析**:坐位有助于患者呼吸顺畅,减少疲劳感,有利于药物的吸入和分布。 - **结论**:正确 **C. 雾化吸入器与地面垂直** - **解析**:保持雾化吸入器与地面垂直可以确保药物均匀喷出,避免药液积聚在底部,影响雾化效果。 - **结论**:正确 **D. 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 **解析**:这是错误的操作。射流氧气雾化吸入不需要在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如果加入蒸馏水,会稀释药物浓度,降低治疗效果。 - **结论**:错误 **E. 嘱患者用鼻呼气** - **解析**:这是正确的操作。患者用鼻呼气可以延长药物在肺部的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结论**:正确 ### 为什么选择 D 作为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只有选项 D 是错误的操作。射流氧气雾化吸入不需要在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这会稀释药物浓度,降低治疗效果。其他选项 A、B、C 和 E 都是正确的操作步骤。 ### 示例 假设你在家中使用雾化器治疗感冒,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1. 先漱口,清洁口腔。 2. 坐在一个舒适的椅子上,保持身体放松。 3. 确保雾化器与地面垂直,以保证药物均匀喷出。 4. 吸入药物时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 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3-9dc9-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患者徐某,男性,22岁,大叶性肺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2d出现皮肤瘙痒,腹痛,体检:体温3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了

A.  呼吸道过敏反应

B.  消化道过敏反应

C.  骨关节炎症反应

D.  皮肤过敏反应

E.  血清病型反应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以及为什么选择E作为正确答案。 ### 题目背景 患者徐某,男性,22岁,患有大叶性肺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2天出现皮肤瘙痒、腹痛等症状。体检发现体温3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 ### 选项分析 **A. 呼吸道过敏反应** - **解释**:呼吸道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咳嗽等。题目中没有提到这些症状,因此不符合。 - **排除理由**:没有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 **B. 消化道过敏反应** - **解释**:消化道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题目中提到腹痛,但没有其他消化道症状。 - **排除理由**:仅腹痛不足以诊断为消化道过敏反应。 **C. 骨关节炎症反应** - **解释**:骨关节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题目中提到膝关节肿痛,但没有其他关节症状。 - **排除理由**:虽然有膝关节肿痛,但没有其他关节症状,且伴随其他全身症状。 **D. 皮肤过敏反应** - **解释**:皮肤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疹、瘙痒、红斑等。题目中提到皮肤瘙痒,符合皮肤过敏反应的一部分症状。 - **排除理由**:虽然有皮肤瘙痒,但还有其他全身症状,如腹痛、关节肿痛和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超出了单纯的皮肤过敏反应。 **E. 血清病型反应** - **解释**:血清病型反应是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用药后7-14天内发生。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题目中的症状完全符合血清病型反应的表现。 - **选择理由**:题目中的症状(皮肤瘙痒、腹痛、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发热)与血清病型反应的典型表现一致。 ### 为什么选择E 血清病型反应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药物使用后的7-14天内。题目中患者在注射青霉素后第12天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腹痛、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和发热,都符合血清病型反应的特征。因此,E选项是最合适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07e1-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患者赵某,女,56岁,肺结核,在按医嘱使用链霉素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全身麻木、抽搐,此时应选用进行对症治疗的药物是

A.  10%葡萄糖酸钙

B.  0.1%肾上腺素

C.  盐酸洛贝林

D.  地塞米松

E.  新斯的明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10%葡萄糖酸钙。我将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10%葡萄糖酸钙(正确答案) - 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 葡萄糖酸钙可以对抗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反应 - 钙离子能拮抗链霉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抑制作用,缓解抽搐和麻木症状 B. 0.1%肾上腺素 - 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等情况 - 对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无效 C. 盐酸洛贝林 - 是一种呼吸中枢兴奋药 -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 不适合治疗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 D. 地塞米松 - 是一种糖皮质激素 - 主要用于抗炎、抗过敏等 - 对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无直接疗效 E. 新斯的明 - 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 - 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等 - 对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效果不佳 简单示例: 就像电脑系统出现故障时,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修复。链霉素引起的抽搐和麻木就像是电脑的某个特定硬件出现了问题,而葡萄糖酸钙就像是专门修复这个硬件的工具,其他药物则像是其他类型的维修工具,虽然有用但不适合解决当前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10%葡萄糖酸钙是最恰当的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7387-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患者甘某,男,65岁,因“直肠癌”拟行手术治疗,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护士配制好青霉素皮试液后给患者注射。以下注射剂量正确的是

A.  1500U

B.  500U

C.  150U

D.  50U

E.  15U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 50U 解析: 1. 青霉素皮试的目的是检测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因此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各选项分析: - A. 1500U: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假阳性反应 - B. 500U:仍然偏大,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过敏反应 - C. 150U:虽然比前两个小,但依然不适合皮试 - D. 50U:这是标准推荐的青霉素皮试剂量 - E. 15U:剂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假阴性) 3. 标准操作: 根据临床护理规范,青霉素皮试的标准剂量为每0.1ml含青霉素20-50单位。这个剂量既能有效检测过敏反应,又不会因为剂量过大而直接引发过敏症状。 4. 实际应用示例: 就像我们测试新食物是否会引起宝宝过敏一样,我们会先给很小的一点量尝试,而不是直接给一大份。青霉素皮试也是同样的道理,要用最小的有效剂量来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 因此,50U是最合适的注射剂量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4-de7a-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 患者张某,67岁,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嘱:地高辛0.25mgqd.po。护士执行医嘱正确的是

A.  0.25mg每日一次口服

B.  0.25mg每日两次口服

C.  0.25mg每日三次口服

D.  0.25mg每日一次皮下注射

E.  0.25mg每日两次肌内注射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0.25mg每日一次口服 解析: 1. 首先理解医嘱内容:"地高辛0.25mg qd.po" - 0.25mg:药物剂量 - qd:拉丁文quaque die的缩写,意为"每日一次" - po:拉丁文per os的缩写,意为"口服" 2. 分析各选项: A. 正确。完全符合医嘱要求,剂量、频率和给药途径都正确。 B. 错误。频率不对,应该是每日一次而非两次。 C. 错误。频率不对,应该是每日一次而非三次。 D. 错误。给药途径错误,应该是口服而非皮下注射。 E. 错误。频率和给药途径都不对。 3. 关于地高辛的用药特点: -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 通常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 需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因为其治疗窗较窄,过量容易引起中毒 4. 护理要点: - 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 - 确认患者是否空腹服药(一般建议空腹) -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 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这个题目主要考察护士对医嘱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准确性,确保能正确解读并执行医嘱中的各项要素: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频率和给药途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5-4c70-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 患者张某,67岁,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嘱:地高辛0.25mgqd.po。执行该医嘱时,护士首先要做的是

A.  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

B.  叮嘱患者空腹服药

C.  服药前仔细测量患者的脉率、节律

D.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剧烈运动

E.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C作为正确答案。 ### 题目背景 患者张某,67岁,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生开具的地高辛剂量为0.25mg,每日一次,口服(qd.po)。 ### 选项分析 **A. 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 - **解析**:核对患者的床号和姓名是护理操作的基本步骤,确保药物给到正确的患者。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执行地高辛医嘱时的首要任务。 - **评价**:虽然重要,但不是最优先的步骤。 **B. 叮嘱患者空腹服药** - **解析**:地高辛的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因此不需要特别叮嘱患者空腹服药。 - **评价**:不适用于地高辛的用药指导。 **C. 服药前仔细测量患者的脉率、节律** - **解析**: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然而,地高辛的治疗窗较窄,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在给患者服用地高辛之前,护士需要仔细测量患者的脉率和节律,以确保患者的心率在安全范围内(通常要求脉率不低于60次/分钟)。如果脉率过低或节律不齐,应暂停给药并通知医生。 - **评价**:这是执行地高辛医嘱时最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预防药物中毒。 **D.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剧烈运动** - **解析**:虽然卧床休息和减少剧烈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但这不是在给药前的首要任务。 - **评价**:重要但不是最优先的步骤。 **E.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 **解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但与地高辛的用药安全直接相关性不大。 - **评价**:重要但不是最优先的步骤。 ### 为什么选择C 选择C是因为地高辛的用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在给药前测量患者的脉率和节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避免药物中毒。这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 示例 假设患者张某在服用地高辛前,护士测量其脉率为55次/分钟,且有不规则的心跳。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通知医生。这样可以避免因地高辛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保障患者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5-b9c2-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 患者徐某,男,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伴全身乏力,1个月内体重下降5kg,门诊收治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护士遵照医嘱“普通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执行。“H表示的含义是"

A.  皮内注射

B.  皮下注射

C.  肌内注射

D.  静脉注射

E.  静脉输液

解析: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道题。 题目背景: 患者徐某,64岁,因口干、多饮、全身乏力等症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开具了胰岛素治疗的医嘱:“普通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 问题核心: “H”在医嘱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选项分析: A. **皮内注射**:将药物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通常用于过敏测试或某些疫苗接种,如结核菌素试验。 B. **皮下注射**: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适用于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如胰岛素。 C. **肌内注射**: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适用于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 D. **静脉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适用于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如急救用药。 E. **静脉输液**: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液体或药物。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维持治疗的情况,如补液或化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皮下注射**。 解析: - **胰岛素**是一种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以避免血糖水平急剧变化。因此,胰岛素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 “H”是“hypodermic”的缩写,意为“皮下的”,在医疗文献中常用来表示皮下注射。 - 其他选项(A、C、D、E)虽然都是常见的给药途径,但不符合胰岛素的给药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6-1f9f-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 患者徐某,男,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伴全身乏力,1个月内体重下降5kg,门诊收治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护士遵照医嘱“普通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执行。护士进行操作时,错误的是

A.  采用75%乙醇消毒

B.  注射部位可选用两侧腹壁

C.  针头与皮肤成30°进针

D.  针头斜面向下

E.  将针梗的1/2~2/3快速刺入

解析:让我为您详细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以下是对各选项的分析: A. 采用75%乙醇消毒 - 正确做法:75%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能有效杀菌且不会造成组织损伤。 - 示例:就像我们平时用酒精棉片擦拭皮肤一样。 B. 注射部位可选用两侧腹壁 - 正确做法:腹部是胰岛素注射的首选部位,吸收稳定且方便操作。 - 示例:想象一下,腹部皮下脂肪较多,注射时疼痛感较轻。 C. 针头与皮肤成30°进针 - 正确做法:30-40°角进针适合皮下注射,能确保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 示例:就像写字时握笔的角度差不多。 D. 针头斜面向下(错误) - 错误原因:针头应斜面向上进针,这样可以保证药液顺利注入,避免空气进入。 - 正确做法应该是:针头斜面向上 E. 将针梗的1/2~2/3快速刺入 - 正确做法:这个深度和速度都符合皮下注射要求。 - 示例:就像轻轻快速地扎一下,减少疼痛感。 选择D为正确答案的原因: 胰岛素注射时,针头必须斜面向上进针,这样才能保证药液顺畅注入皮下组织,如果斜面向下,可能会导致注射困难或影响药效。 补充说明: H代表皮下注射(hypodermic),tid表示每日三次(three times a day)。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3fa7e-22c6-915a-c0a8-7c3768180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