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
B、 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 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 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AC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和刑事责任年龄的知识点。(1)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丁某教唆肖某抢夺他人手机,且得手,两人属共同犯罪,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故此A项正确;(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但肖某未满十六周岁,对其抢夺的行为不可定罪,前罪不成立故无法转化成抢劫罪,故此B项错误;(3)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故此C项正确;(4)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丁某在本题中教唆犯,肖某是实行犯,构成共同犯罪。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
A、 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
B、 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 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 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AC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和刑事责任年龄的知识点。(1)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丁某教唆肖某抢夺他人手机,且得手,两人属共同犯罪,丁某构成抢夺罪既遂,故此A项正确;(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但肖某未满十六周岁,对其抢夺的行为不可定罪,前罪不成立故无法转化成抢劫罪,故此B项错误;(3)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故此C项正确;(4)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丁某在本题中教唆犯,肖某是实行犯,构成共同犯罪。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处理。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因此人民警察刑迅逼供的,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正确。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中外国人住宿登记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24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之规定,未按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办理居住登记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综上,本题答案为正确。
A. 张某构成逃税罪
B. 张某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C. 该公司构成逃汇罪
D. 张某构成骗购外汇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逃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逃汇罪、骗购外汇罪之间的区别。(1)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之规定,逃税罪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根据题意张某的外贸公司不存在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故此A项错误;(2)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之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因为该外贸出口公司不存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且骗取出口退税罪只有在没有缴纳税款的情况下才可能成立,故此B项错误;(3)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条之规定,逃汇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该罪法条中的“情节严重”是指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三条修订,本罪主体要求是单位,是纯正的单位犯罪,自然人不能单独构成本罪,但不仅限于国有性质的单位。本案某外贸进出口公司是在法人代表张某的指使下擅自将780万美元存放境外,情节严重,符合逃汇罪的构成要件,故此C项正确;(4)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条之一之规定,骗购外汇罪是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或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等行为,因为张某无骗购外汇的行为,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
A. 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B.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一律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C. 行政诉讼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D. 行政诉讼中被告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证据的,无需经人民法院准许,只要能够提供合理说明,即可以延期提供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故A项正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B项中,“一律视为没有相应证据”说法过于绝对,因存在例外情形,故B项错误;(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故C项错误;(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
A. 公安机关通过媒体和网络对妇女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B. 公安机关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警示信息,体现了服务大局的法治理念
C. 公安机关采取利民措施,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D. 公安机关将行政管理与服务混淆,违反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法治理念的内涵。(1)对特殊群体给予特殊保护,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故此A项说法正确;(2)发布安全警示主要为了提示公民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能体现服务大局,故此B项说法错误;(3)执法为民,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转化为执法工作的具体目标,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的主要标准,发布安全警示是利民措施,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故此C项说法正确;(4)发布安全警示体现了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但并未对行政管理职能造成干扰和混淆,也不违反依法治国理念,故此D项说法错误;综上,本题选AC。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和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违法行为的区分问题。根据治管法第23条第2项、第2款及其释义,扰乱政府机关和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周边公共秩序,不听劝阻的,系扰乱公共秩序,属情节较重。本题张某侵犯的是社会的公共秩序,并不是国家对游行、集会、示威的管理制度。综上,本题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冲闯警戒区的认定问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综上,本题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根据刑诉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根据该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甲虽因琐事将他人打成轻伤。到案后,甲态度良好,并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但伤害行为发生在刑满释放后第四年,故不适用和解程序,本题做法错误。
A. 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
B. 某公司在处理用户数据时,未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C. 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无关信息,被其他用户举报
D. 某公司未及时更新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信息失效或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二条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法律、行政法规对收集、使用数据的目的、范围有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使用数据,故选项A正确;第二十七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故选项B正确;第二十九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发现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选项D未及时发现数据安全风险,故选项D正确;选项C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也未损害他人利益,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有关规定。综上所述本题选ABD
A. 35
B. 37
C. 57
D. 55
解析:解析:《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第八条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