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犯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罪数认定。根据《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对张某应以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爆炸罪、绑架罪数罪并罚。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犯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罪数认定。根据《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对张某应以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爆炸罪、绑架罪数罪并罚。
A. 不予受理
B. 应当受理
C. 转交下级办理
D. 可以受理
解析:解析:《信访工作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单位又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上级机关、单位不予受理。
A. 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 对甲应当撤销缓刑
C. 甲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乙构成强奸罪
D. 甲的行为构成累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理论,教唆犯,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1)乙与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之规定,涉嫌强奸罪。甲教唆乙与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甲在旁观看取乐,虽甲未与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但甲的教唆行为,应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构成与乙的共同犯罪。甲涉嫌强奸罪。故选A。不选C。(2)甲男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甲又触犯新罪,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对甲应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故选B。(3)理由同(1),故C错误。(4)累犯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甲还在缓刑期间不属于累犯。故D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AB。
A. 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肖某应当回避
B. 林某作为教唆者,虽然未直接实施伤人行为,但其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应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即殴打他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 许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其是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
D. 许某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第八十一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故此A项正确(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第十七条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故此B项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第十四条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故此C项正确(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故此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ABCD
A. 赵某砍伐王某享有所有权的果树,两人因此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B. 县公安局对赵某作出行政处罚,从而与赵某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C. 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D. 赵某如不服行政拘留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则其与公安局形成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本题中赵某和王某的关系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县公安局对赵某作出行政处罚时为不平等主体之间关系,但赵某起诉公安局时,双方在行政诉讼中的关系是平等的。选项D中将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错误。综上,本题选ABC
A.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B.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C.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D. -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可以不设定许可的情形。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综上,本题选ABCD。
A. 构成故意伤害罪
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构成交通肇事罪
D. 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故此A项正确,BCD错误,综上此题选A.
A. 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一妇女
B. 乙实施拐卖妇女的行为,但没有获利
C. 丙在拐卖妇女过程中致其死亡
D. 丁打着介绍婚姻的幌子,与妇女李某串通,将李某以被拐卖妇女的名义卖给他人,一旦钱财到手便逃之夭夭,数额较大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虚构拐卖妇女罪的构罪条件。(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因为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一妇女的行为符合该法条规定的行为情形,故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此A项错误;(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该法条没有规定行为人是否有获利,该罪构罪标准并没有获利的条件,故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此B项错误;(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此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故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此C项错误;(4)根据《诈骗类犯罪案件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一条、第二条之规定,虚构拐卖妇女的事实,让受害人陷入错误的认识,从而“处分”自己的财产,用以骗取受害人财物,符合第一条关于诈骗类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规定及第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故构成诈骗罪,故此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D。
A. 梁某在互联网上制作网站,编制“木马”链接骗取点击,获利8万元
B. 江某为实施诈骗制作了网站,该网站未设置安全软件,经公安机关责令采取改正措施后仍拒不改正,导致诈骗信息大量传播
C. 陈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发布短信实施诈骗
D. 刘某冒充检察院干部办案,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两个法条或者为达成某一犯罪目的,使用了另一犯罪手段的想象竞合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想象竞合的应择一重处罚,而不应数罪并罚。(1)梁某的行为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诈骗罪(或者盗窃罪)的想象竞合,应择一重而处罚,故此A项错误;(2)江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故此B项错误;(3)陈某先实施了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后实施了电信网络诈骗,涉嫌诈骗罪,两个行为有先后,单独分开,应数罪并罚,故此C项正确;(4)刘某为实施诈骗冒充检察院干部办案,其行为为招摇撞骗罪与骗罪的想象竞合,应择一重而处罚,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
A. 应当事先征得甲市公安局的同意
B. 可以事先征得甲市公安局的同意
C. 应当事先征求甲市公安局的意见
D. 可以事先征求甲市公安局的意见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副职领导任前程序。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正职领导职务的提名,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同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副职领导职务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1)A项是乙县公安局正职领导任前程序,错误;(2)B项不符合任前程序,错误;(3)C项是乙县公安局副局长任前程序,正确;(4)D项不符合任前程序,错误。综上,本题选C。
A. 执法人员应当在返回该分局后立即向该分局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B. 扣押事应当制作现场笔录
C. 扣押时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D. 扣押应当由某区公安分局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解析:解析:A项:《行政强制法》第19条规定,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本项中,执法人员对孙某的烟花爆炸采取了扣押措施,但并未对其人身自由实施限制,所以在24小时内报告并补办手续即可,而非立即。所以A错误。BD项:《行政强制法》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七)制作现场笔录。C项:《行政强制法》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