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的
B、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
C、 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D、 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行政许可撤销、注销、撤回的情形。(1)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故此A项不属于应当撤销情形;(2)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故此B项属于应当撤销的情形;(3)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第五项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以及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故此C、D项不当选。综上,本题选B。
A、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的
B、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
C、 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D、 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行政许可撤销、注销、撤回的情形。(1)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故此A项不属于应当撤销情形;(2)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故此B项属于应当撤销的情形;(3)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第五项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以及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故此C、D项不当选。综上,本题选B。
A. 甲县遇泥石流致国道中断
B. 乙县遇暴雨致省道损毁严重
C. 丙县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致中心城区一路口交通中断
D. 丁市主干道上发生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双方拒不撤离现场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采取交通管制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条:“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之规定,本题D项不属于上述情形;综上,本题选D
A. 可以拒绝执行
B. 应当立即执行
C. 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D. 可以变通执行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警务和保障。(1)根据第三十三条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故此A、B、D项错误,C正确;综上,本题选C。
A. 公安机关应当在止付期限内对范某报案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B. 公安机关应当向对方账户所在地银行发送“协助冻结财产通知报文”
C. 银行收到“协助冻结财产通知报文”的,应当对相应账户进行冻结
D. 银行未收到“协助冻结财产通知报文”的,止付期满后账户自动解除止付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冻结。(1)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之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协助,故此B项错误,A项、C项、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B
A. 口头传唤杜某至公安派出所进行询问
B. 对杜某身上尚未卖出的演出门票予以收缴
C. 对杜某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D. 对杜某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故此A项正确;(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二)有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违禁品、管制器具的,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收缴;故此BD项正确;(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第三十七条违法事实确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二)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三)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四)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其他情形。拘留不适用当场处罚,故C项错误.故本题选ABD
A. 鉴于情况复杂,为有效处置、应对突发事件,县人民政府直接越级上报给省人民政府
B. 县公安局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后造成毁损的,应当予以补偿
C. 县公安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出动警力,并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D. 县公安局发布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信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①县级人民政府在必要情况下是否可以越级上报;②政府部门如公安机关是否有权力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③处置突发事件时,公安机关是否有权力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④突发事件处置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1)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又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故此A项正确;(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二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故此B项正确;(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故此C项正确;(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BC
A. 甲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 乙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 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 丁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缓刑的适用情形、撤销情形、考察机关等。(1)根据刑法第72条、73条、74条、75条、76条的相关规定:对于累犯和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做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缓刑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实施部门为司法部门。综上,本题选ABC。
A.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江某的意见
B.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有权要求复议、提请复核
C.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张某及其父母有权提出异议
D.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江某有权提出异议并要求复议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故ABC正确。被害人有权申诉,无权要求复议。故D错误综上,本题选ABC。
解析:【解析】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包含人民主体理念。人民主体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与核心价值,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靠人民维护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甲,15周岁,抢劫公务人员张某配备的枪支,应当负刑事责任
B. 乙,15周岁,实施绑架行为并杀死人质,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 丙,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丁,在实施抢劫犯罪行为时精神正常,但犯罪后患了间歇性精神病,对其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null本题考察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解运用。(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中的八种行为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而抢劫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此本题中15周岁的甲抢劫公务人员的枪支,构成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故此A项错误。(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故意伤害行为并造成重伤、死亡后果,都构成犯罪。而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本题中15周岁的乙实施绑架行为并杀死人质,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不是绑架罪。而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故此B项错误。(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丙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故此C项错误。(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其实施行为时精神是否正常为标准,犯罪后得了精神病,也应承担刑事责任。丁在实施抢劫时精神正常,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本选项说法错误,而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故此D项正确。
A.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 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D. 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紧急避险理论。(1)对于正当防卫来说,曾某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但是叶某不是对曾某的不法侵害人,故曾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故A错误。(2)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以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曾某确实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曾某只是错误认识到了实施不法侵害的来源,没有对正在遭受主观认识的。故B错误。(3)曾某之前被黄某等人拦截殴打,并被刺成重伤,夺路逃跑过程中被不明真相的叶某抓住,为摆脱叶某及黄某等人的追捕,曾某将叶某打成轻伤。曾某的行为属于人身安全面临巨大危险,为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此题C正确,(4)同(3)理由,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此题要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