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安机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件送达张某
B、 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C、 对王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对王某、李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将王某和李某送拘留所执行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故此A项错误,应该是副本抄送被侵害人张某;(2)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故此B项错误,该案可以延长询问查证时间至24小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此C项正确;(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故此D项错误,对王某的拘留处罚不应当送拘留所执行;综上,本题选C。
A、 公安机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件送达张某
B、 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C、 对王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对王某、李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将王某和李某送拘留所执行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故此A项错误,应该是副本抄送被侵害人张某;(2)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故此B项错误,该案可以延长询问查证时间至24小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此C项正确;(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故此D项错误,对王某的拘留处罚不应当送拘留所执行;综上,本题选C。
A. 陈某因家庭经济困难,经县公安局批准,可以暂缓缴纳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B. 县公安局可以对陈某加处罚款,但加处罚款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C. 县公安局可以对陈某决定拘留10日
D. 经催告后,陈某仍不缴纳罚款,县公安局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被处罚人确有经济困难,经被处罚人申请和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故此A项正确;(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第二百一十八条,被处罚人未在本规定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将依法查封、扣押的被处罚人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抵缴罚款。拍卖或者变卖的价款超过罚款数额的,余额部分应当及时退还被处罚人;(二)不能采取第一项措施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故此B项正确;(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八条之规定,公安机关无权对不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做出行政拘留决定,故此C项错误;(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九条之规定,依法加处罚款超过三十日,经催告被处罚人仍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此D项未明确是否满足超过30日的条件,错误;综上,本题选AB
A. 邓某非法行医,被卫生部门行政处罚1次后,再次被查获
B. 欧某非法行医,造成李某感冒病情加重
C. 欧某非法行医,造成李某右手残疾
D. 邓某在某地非法行医1个月,后被卫生部门查获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非法行医罪的追诉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中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四项之规定,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认定为情节严重,故此A项不选;(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感冒病情加重不属于情节严重范畴,故此B项不选;(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项之规定,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认定为情节严重,故此C项选择;(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认定为情节严重中没有规定以非法行医时间节点来认定,故此D项不选;综上,故此题选C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强制措施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强制执行
解析:解析:本案中,行政机关对孙某毁林采矿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通知,此为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县林业局、矿产资源管理局与安监局要求孙某合法开采,如发现有毁林或安全事故,将依法查处。后因孙某继续从事毁林采矿违法行为,三部门共同发出责令孙某立即停止违法开采,对被破坏的生态进行整治的通知。该停止不是因为孙某的其他违法行为而对其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而是基于共毁林采矿行为而责令其停止违法开采的行政强制措施,在责令孙某停止开采的同时,还伴随着要求其对被破坏的生态进行整治,当然还将根据其违法情形对其作出进一步的行政处罚决定。
解析:解析: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0条第4款的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部门规章属于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复议法
A.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同犯罪
B. 乙属于犯罪预备
C. 乙属于犯罪中止
D. 乙没有杀害丙,所以对甲应当免除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犯罪形态和共同犯罪相关理论。(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即使教唆者没有实施其教唆的犯罪行为,教唆犯也属于共同犯罪,故此A项正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题中乙已经处于着手实施阶段,故此B项错误;(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中乙在实施过程中“因不忍下手”主动放弃犯罪,故此C项正确;(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条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即使乙没有杀害丙,对甲仍应当予以处罚。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
A. 张三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B. 王某偷开他人机动车辆
C. 赵某拐卖妇女、儿童
D. 朱某贩卖伪劣手机
解析:解析:本题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熟悉程度和刑法。(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A项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偷开他人机动车辆的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故此B项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3)根据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已经触犯刑法,故此C项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4)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销售伪劣产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此D项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综上,本题选CD
A. 复制
B. 发布
C. 传播
D. 持有
解析:解析: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网络信息。
A. 污染环境罪
B. 包庇罪
C.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 滥用职权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污染环境罪、包庇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滥用职权罪四大罪名的区分,考察甲的单位主体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区分,考察甲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犯罪行为与包庇犯罪行为的区分。(1)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构成环境污染罪。乙构成环境污染罪,甲不构成,故此A项排除;(2)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这里甲虽然为乙提供虚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但只有在司法机关调查取证时故意提供虚假证据的,才构成包庇罪,故此B项排除;(3)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故C项为甲的罪名;(4)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滥用职权罪,甲的单位为社会第三方机构,不属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故D项排除。综上,本题选C。
A. 窝藏罪
B. 包庇罪
C. 洗钱罪
D.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窝藏罪、包庇罪、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分。(1)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才构成窝藏、包庇罪,窝藏是提供财物和住所,让犯罪人隐藏起来,窝藏的对象是人,而刘某只是为其儿子提供银行账户,并没有为其儿子提供财物和住所,让其儿子隐藏起来,故此A项错误;(2)根据《刑法》第第三百一十条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才构成窝藏、包庇罪,包庇是作假证,意图使其不受处罚,包庇的对象是犯罪的人,而刘某只是为其儿子提供银行账户,并没有为其儿子的走私犯罪行为做假证,只是为其儿子提供资金账户,故此B项错误;(3)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帐户的,构成洗钱罪。刘某明知其儿子因从事走私犯罪取得资金,仍为其儿子提供资金账户,帮助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构成洗钱罪,故此C项正确;(4)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行为方式包括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脏物等,而该案刘某通过银行中介机构为其儿子提供资金账户的方式来隐瞒和掩饰其儿子犯罪所得的性质和来源,刘某的行为侵犯的主要客体还是金融管理秩序,故刘某的犯罪行为更符合洗钱罪的构成要件,故此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解析: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3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