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
B、 8
C、 10
D、 12
答案:A
A、 5
B、 8
C、 10
D、 12
答案:A
A. 铁路30米范围
B. 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
C. 铁路路基坡脚线
D. 防护栅栏
解析:好的,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题目描述的是定向钻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个关键步骤——在进入某个特定区域前,必须使用手持式探测仪对顶管的埋深和走向进行复测,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进行穿越路基的施工。那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在进入哪个区域之前需要做这样的复测。 选项分析如下: A. 铁路30米范围:这个选项提到的是一个距离概念,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一个具体的界限或关键位置,因此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B. 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这个选项虽然听起来很重要,但它指的是设备的安全范围,并不是具体的地理界限,也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C. 铁路路基坡脚线:这是指铁路路基的边缘线,也就是铁路路基的起点或终点。在这个位置进行复测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里是一个明确的界限,一旦进入此区域就意味着即将影响到铁路路基的安全。 D. 防护栅栏:这是一个物理屏障,但并不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界限,因此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选择是 C 选项,即“铁路路基坡脚线”。在这个位置进行复测是为了确保顶管的位置和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障铁路路基的安全。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承力索
B. 接触网
C. 受电弓
D. 电力机车
A. 19
B. 20
C. 25
D. 29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解答这道关于接触网电压的单选题。 **题干:** 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 )kV。 - A: 19 - B: 20 - C: 25 - D: 29 **正确答案:** C: 25 ### 解析: 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向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为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接触网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压值。 在中国,接触网的标称电压值规定为 **25 kV**。这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电压水平,它既可以保证足够的供电能力,又能够兼顾安全性。 #### 联想记忆法: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玩一个电动火车模型,为了让小火车跑得又快又稳,你需要给它一个合适的电压。如果电压太低(比如19 kV),火车可能跑不动;如果电压太高(比如29 kV),可能会烧坏电机。而 **25 kV** 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就像给你的玩具火车提供了一个“黄金电压”,让它既安全又高效地运行。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A. 5330
B. 5700
C. 6000
D. 6500
解析:答案解析:D:6500
接触线是电气化铁路上的供电系统,它通过接触网与列车的受电弓接触,从而为列车提供电力。接触线距离钢轨顶面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距离太低,列车可能会与接触线接触不良或者发生短路;如果距离太高,列车可能无法正常获取电力。根据规定,接触线距离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这样可以确保列车正常运行并且安全接触到接触线。
生活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电车或地铁上方的电线,它们就是供电系统中的接触线。如果这些电线离地面太低,行人可能会触碰到,造成危险;如果离地面太高,电车或地铁无法正常获取电力,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接触线距离地面的高度需要经过精确的设计和安装。
A. 5100
B. 5300
C. 5000
D. 6330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道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线悬挂高度的选择题。 **背景信息:** 高速铁路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运行速度非常快,通常在200公里/小时以上。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轨道上方需要设置接触线,为列车提供电力。接触线的高度对列车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题干分析:** 题目要求我们选择高速铁路接触线最低悬挂点的高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低悬挂点”,意味着这是接触线离地面最近的位置。 **选项分析:** A: 5100 mm B: 5300 mm C: 5000 mm D: 6330 mm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设计规范,接触线的最低悬挂高度一般设定为5300 mm,以确保安全距离,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如果低于5300 mm,则可能会导致触碰到隧道顶部或桥梁下缘的风险;如果高于5300 mm,则会增加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接触线就像一条“电线”悬挂在轨道上方。如果这条“电线”太低了(比如5000 mm),就像把电线挂得太低,行人容易碰到,存在安全隐患。相反,如果太高(比如6330 mm),就像是把电线挂得太高,不仅不美观,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因此,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最佳答案是 **B: 5300 mm**。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300
B. 500
C. 1000
D. 2000
A. 2000
B. 3000
C. 5000
D. 8000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题目要求我们选择接触网支柱以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需要接地的距离。具体来说,接触网是一种供电系统,用于给电力机车提供电力。为了安全起见,接触网附近的金属结构物需要接地,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 背景知识 1. **接触网**: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中,为列车提供电能的一种设施。 2. **接地**:将设备与大地相连,目的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分析选项 - **A: 2000 mm** 这个距离太短了,无法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如果距离太近,可能会导致触电风险。 - **B: 3000 mm** 这个距离仍然较短,不足以保证完全的安全。对于高压电来说,3米的距离还是有危险的。 - **C: 5000 mm (5米)** 这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安全距离。根据电气安全标准,5米的距离可以有效避免触电的风险,并且是实际应用中的常见做法。 - **D: 8000 mm (8米)** 虽然更远的距离会更安全,但8米显然有些过长,不切实际,也增加了工程成本。 ###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最合理的选择是 C: 5000 mm(5米)。这一距离既能确保安全,又不会过于增加成本和复杂性。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2000
B. 2500
C. 3000
D. 3100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题目是关于铁路路基和接触网支柱安全距离的规定。具体来说,题目问的是:在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与线路中心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是 D:3100 mm。** ### 解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铁路建设中,确保各种设施的安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接触网支柱,因为它们不仅支撑着给电力机车供电的接触网,还涉及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A选项 2000 mm**:这个距离显然太小了,对于大型养路机械来说,操作空间会非常有限,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 **B选项 2500 mm**:虽然比2000 mm大一些,但仍然不够安全。大型养路机械通常体积较大,需要足够的空间来作业。 - **C选项 3000 mm**:这个距离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更高的安全性,通常会选择更大的距离。 - **D选项 3100 mm**:这是标准的安全距离。它既保证了大型养路机械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又确保了接触网支柱的安全性。 ### 联想与举例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家里进行装修,你需要搬动一些大型家具或机器。如果空间太狭窄,你不仅操作不便,还容易撞到墙壁或其他物品。同样地,在铁路施工中,大型养路机械也需要足够的空间来高效、安全地工作。 因此,选择3100 mm作为接触网支柱与线路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确保施工时的安全性和效率。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个知识点!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核心是“保证人身安全”,即如何确保人们远离高压电危险区域。这里提到的是“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问题。 ### 分析选项: - **A: 1000 mm**:这个距离太近了,因为高压电的危险范围通常会超过1米。如果距离这么近,一旦不小心触碰或靠近,可能会发生危险。 - **B: 2000 mm(正确答案)**: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安全距离。在铁路电气化系统中,通常将安全距离设定为2米,以确保即使在意外情况下也能保持足够的安全缓冲区。 - **C: 3000 mm**:虽然这个距离也足够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设定为3米显得有些过于保守,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 - **D: 4000 mm**:这个距离就更远了,同样显得过于保守,不太现实。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时,如果炉子上正在烧开水,你会保持多远的距离?至少会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吧?同样地,在高压电环境下,我们需要保持更远的安全距离。如果把高压电线比作一个巨大的热源,那么2米的距离就像站在火炉旁边的一个合理安全位置,既不会被烫伤,又能避免意外。 综上所述,最合适的答案是 **B: 2000 mm**。这个距离既能确保安全,又不至于影响正常工作。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A. 1m
B. 2m
C. 3m
D. 4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侵入供电设备安全限界的距离。根据规定,距离接触网、供电线2m的范围内属于供电设备安全限界。所以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施工时,必须采取停电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在进行电路维修时,如果需要接近高压电线,就必须断开电源,确保自己的安全。因为一旦接近高压电线而不采取措施,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供电设备的安全限界,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