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缺陷责任期一般为 1 年,最长不超过 2 年
B、 缺陷责任期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
C、 发包人原因导致竣工迟延的,在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后 60 天后,工程自动进入缺陷责任期(90 天)
D、 承包人原因导致竣工延迟的,缺陷责任期从实际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
E、 缺陷责任期内,由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负责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可免除对工程的一般损失赔偿责任(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答案:ABD
A、 缺陷责任期一般为 1 年,最长不超过 2 年
B、 缺陷责任期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
C、 发包人原因导致竣工迟延的,在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后 60 天后,工程自动进入缺陷责任期(90 天)
D、 承包人原因导致竣工延迟的,缺陷责任期从实际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
E、 缺陷责任期内,由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负责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可免除对工程的一般损失赔偿责任(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答案:ABD
A. 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低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 3%(不得高于)
B. 已经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发包人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C. 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保证金应当交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托管(可以约定交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托管)
D. 政府投资项目,保证金应当预留在财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按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可以留在财政部门或发包方)
E. 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 14 天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
A. 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以从保证金中扣除,费用超出保证金额的,发包人可以向承包人进行索赔
B. 缺陷责任期内由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应当负责维修,承担维修费用,但不必承担鉴定费用(承包人过错,也需承担鉴定费用)
C. 承包人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不再对工程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D. 由他人的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负责组织维修,但不必承担费用,且发包人不得从保证金中扣除费用(发包人)
A. 保修期满,承包人可以请求返还质量保证金(缺陷责任期满)
B. 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 7 天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14 天)
C. 当事人未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返还期限的,自建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满 1 年(2 年)
D. 发包人原因未按约定期限进行竣工验收的,当事人也未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返还期限的,自承包人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90 日起满 2 年
A. 施工合同应当明确施工企业扬尘污染防治责任
B. 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C. 小型工程的工程造价可以不列支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小型工程也必须列支)
D. 施工工地应当公示扬尘污染的费用(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管部门等信息)
E. 暂时不能开工的施工工地,施工企业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建设单位)
A. 施工现场的道路及材料堆放区地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地面)
B. 堆放的土方土质良好的可以裸露堆放(应采取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措施)
C. 施工现场不得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口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D.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当采用器具或者管道运输
A. 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无需申领排污许可证(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水的,均需申领排污许可)
B. 排污许可证无需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应当明确)
C. 严格控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废水、污水(禁止无排污许可排放废水、污水)
D.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A.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
B. 县级环保部门
C.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D. 县政府
A.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级保护区)
B.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C.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D. 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设排污口(禁止)
A. 建设单位
B. 勘察单位
C. 施工单位
D. 设计单位
E. 设施维护运营单位
A. 建筑垃圾应当在现场再利用(引导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再利用)
B. 施工单位应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
C. 鼓励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
D. 施工单位应实时统计并监控建筑垃圾产生量,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建筑垃圾排放量
E. 可以将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