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胶壳开关适合用于直接控制5.5kW以上的交流电动机。( )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胶壳开关的定义和特点**: - 胶壳开关(也称为塑料外壳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器,主要用于电路的接通、分断和保护。 - 它通常由塑料外壳、触点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2. **适用范围**: - 胶壳开关适用于小功率的电路,如家庭照明、小型电器等。 - 对于大功率设备,特别是超过一定功率的电动机,胶壳开关可能无法满足其电气性能和安全要求。 3. **5.5kW电动机的特点**: - 5.5kW(约7.4马力)的电动机属于中等功率的电动机,启动电流较大,运行时的电流也较高。 - 启动时,电动机的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6-7倍,这对开关的容量和灭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4. **为什么胶壳开关不适合直接控制5.5kW以上的电动机**: - **容量不足**:胶壳开关的额定电流通常较小,无法承受5.5kW电动机启动时的高电流。 - **灭弧能力有限**:胶壳开关的灭弧装置相对简单,无法有效熄灭大电流产生的电弧,可能导致开关损坏或引发火灾。 - **安全性问题**:大功率电动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对开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胶壳开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 示例: 假设你有一台5.5kW的电动机,需要一个开关来控制它的启停。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额定电流为10A的胶壳开关,当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可能达到40-50A,远远超过了胶壳开关的额定电流。这会导致开关过热、烧毁,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对于5.5kW以上的电动机,建议使用更高级别的开关设备,如接触器、磁力启动器等,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额定电流和更好的灭弧能力,能够安全可靠地控制大功率电动机。
答案:B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胶壳开关适合用于直接控制5.5kW以上的交流电动机。( )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胶壳开关的定义和特点**: - 胶壳开关(也称为塑料外壳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器,主要用于电路的接通、分断和保护。 - 它通常由塑料外壳、触点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2. **适用范围**: - 胶壳开关适用于小功率的电路,如家庭照明、小型电器等。 - 对于大功率设备,特别是超过一定功率的电动机,胶壳开关可能无法满足其电气性能和安全要求。 3. **5.5kW电动机的特点**: - 5.5kW(约7.4马力)的电动机属于中等功率的电动机,启动电流较大,运行时的电流也较高。 - 启动时,电动机的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6-7倍,这对开关的容量和灭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4. **为什么胶壳开关不适合直接控制5.5kW以上的电动机**: - **容量不足**:胶壳开关的额定电流通常较小,无法承受5.5kW电动机启动时的高电流。 - **灭弧能力有限**:胶壳开关的灭弧装置相对简单,无法有效熄灭大电流产生的电弧,可能导致开关损坏或引发火灾。 - **安全性问题**:大功率电动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对开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胶壳开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 示例: 假设你有一台5.5kW的电动机,需要一个开关来控制它的启停。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额定电流为10A的胶壳开关,当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可能达到40-50A,远远超过了胶壳开关的额定电流。这会导致开关过热、烧毁,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对于5.5kW以上的电动机,建议使用更高级别的开关设备,如接触器、磁力启动器等,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额定电流和更好的灭弧能力,能够安全可靠地控制大功率电动机。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372. 接触器的文字符号为KT。( ) ### 答案: 错误 ### 解析: 1. **接触器的定义**: - 接触器是一种用于频繁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它主要用于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正反转控制。 2. **文字符号**: - 在电气图中,各种电器元件都有其特定的文字符号,以便于识别和标注。 - 接触器的文字符号是 **KM**,而不是 **KT**。 3. **其他常见文字符号**: - **KT**:通常表示时间继电器(Time Relay)。 - **KA**:表示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 - **FR**:表示热继电器(Thermal Relay)。 - **SB**:表示按钮开关(Push Button Switch)。 - **QS**:表示刀开关(Knife Switch)。 ### 示例: 假设你在绘制一个电动机控制电路图,需要标注接触器。正确的标注应该是: - **KM1**:表示第一个接触器。 - **KM2**:表示第二个接触器。 如果误用 **KT**,则会导致误解,因为 **KT** 通常表示时间继电器,用于延时控制。 ### 结论: 因此,题目中的“接触器的文字符号为KT”是错误的,正确的文字符号应该是 **KM**。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时间继电器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式和电流式。(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时间继电器的定义**: -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如电压或电流)作用下,经过一定延时后才动作的继电器。它主要用于控制电路中的延时功能,常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2. **时间继电器的分类**: - 按照动作原理,时间继电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而不仅仅是电压式和电流式。常见的分类包括: - **电磁式**:利用电磁铁的吸合或释放来实现延时。 - **电子式**:利用电子元件(如RC电路、单片机等)来实现延时。 - **机械式**:利用机械结构(如弹簧、齿轮等)来实现延时。 - **液压式**:利用液体的流动来实现延时。 - **气动式**:利用气体的流动来实现延时。 3.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题目中提到的时间继电器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式和电流式,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时间继电器的动作原理远不止这两种,还包括上述提到的电磁式、电子式、机械式、液压式和气动式等多种类型。 ### 示例 -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后,电磁铁吸合,通过机械结构使触点延时闭合或断开。 -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通过RC电路或单片机等电子元件,实现精确的延时控制。 - **机械式时间继电器**:通过弹簧或齿轮等机械结构,实现延时功能。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所以答案是“错误”。希望这个解析对你有所帮助!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为了有明显区别,并列安装的同型号开关应不同高度,错落有致。(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题目背景**: - 这个题目涉及的是电气安装规范,特别是关于开关的安装要求。 - 在实际的电气安装中,开关的安装位置和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安全和美观。 2. **题目核心**: - 题目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了有明显区别,并列安装的同型号开关应不同高度,错落有致。 - 关键词是“不同高度”和“错落有致”。 3. **正确做法**: - 根据电气安装的标准和规范,同型号的开关在并列安装时,通常要求它们的高度保持一致,排列整齐。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美观**:整齐的排列看起来更加整洁、专业。 - **安全**:高度一致的开关更容易操作,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 **标准化**: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便于维护和检查。 4. **错误原因**: - 如果将同型号的开关安装在不同的高度,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增加误操作的风险。 - 错落有致的安装方式不符合电气安装的标准和规范,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 ### 示例: 假设你在家中安装了两个并列的开关,一个控制客厅的灯,另一个控制卧室的灯。如果这两个开关的高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 **美观问题**:开关高低不一,看起来不整齐,影响整体的美观。 - **操作问题**:在黑暗中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误操作,比如本来想开客厅的灯,却按到了卧室的开关。 - **维护问题**:如果需要更换开关或进行维修,不一致的高度会增加工作的难度。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同型号的开关安装在同一高度,排列整齐,这样既美观又安全。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验电是保证电气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之一。( ) **答案:正确** ### 解析: 1. **验电的定义**: - 验电是指在电气设备上进行操作前,使用专门的验电器具检测设备是否带电的过程。这是为了确保设备已经完全断电,避免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操作而发生触电事故。 2. **验电的重要性**: - **安全性**:验电是确保电气作业安全的重要步骤。在进行任何电气维修、安装或检查工作之前,必须先确认设备是否已经断电,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 **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都明确规定了在电气作业中必须进行验电。例如,中国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就明确要求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工作前必须进行验电。 3. **验电的步骤**: - **选择合适的验电器**:根据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验电器。 - **验电前的准备**:确保验电器完好无损,电池电量充足。 - **验电操作**: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验电,通常需要在设备的多个点进行验电,确保每个点都没有电压。 - **记录结果**:将验电结果记录在工作票或相关文件中,以便后续参考。 4. **示例**: - 假设你在一家工厂进行电气维修工作,需要更换一个损坏的开关。在开始工作之前,你必须先用验电器检查开关是否已经断电。如果验电器显示没有电压,你才能安全地进行更换操作。如果跳过这一步骤,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危及你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验电确实是保证电气作业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因此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解析:好的,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摇测大容量设备吸收比是测量(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答案:** 正确 ### 解析 1. **吸收比的定义:** - 吸收比是指在测量绝缘电阻时,两个特定时间点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通常,这两个时间点是60秒和15秒。 - 具体来说,吸收比 = \( \frac{R_{60}}{R_{15}} \),其中 \( R_{60} \) 是60秒时的绝缘电阻,\( R_{15} \) 是15秒时的绝缘电阻。 2. **为什么选择60秒和15秒:** - 选择这两个时间点是因为它们能够较好地反映绝缘材料的吸收特性。 - 在开始测量时(例如15秒),绝缘材料中的电荷分布还不均匀,因此测得的绝缘电阻较低。 - 随着时间的延长(例如60秒),电荷分布逐渐趋于稳定,测得的绝缘电阻会增加。 3. **吸收比的意义:** - 吸收比可以用来评估绝缘材料的质量和老化程度。 - 一个良好的绝缘材料,其吸收比通常大于1.3。如果吸收比小于1.3,可能表明绝缘材料有缺陷或已经老化。 4. **示例:** - 假设在15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为100MΩ,在60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为200MΩ。 - 则吸收比 = \( \frac{200}{100} = 2 \)。 - 这个吸收比大于1.3,说明绝缘材料质量良好。 ### 结论 题目中提到的“摇测大容量设备吸收比是测量(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之比”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吸收比的定义确实是在这两个时间点测量的绝缘电阻的比值,用于评估绝缘材料的性能。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断路器在选用时, 要求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要大于或等于1.25倍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 **答案:** 正确 ### 选项解析 - **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这是指在电路的最远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流经短路点的电流。 - **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这是指断路器在检测到超过这个电流值时会立即跳闸,以保护电路不受损害。 ### 为什么选“正确” 1. **保护电路的目的**: - 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在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设备损坏和火灾等事故。 - 如果线路末端的单相对地短路电流小于1.25倍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断路器可能无法及时跳闸,从而导致电路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增加安全隐患。 2. **安全裕度**: - 1.25倍的安全裕度是为了确保在实际应用中,即使存在一定的误差或波动,断路器仍然能够可靠地动作。 - 例如,假设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100A,那么线路末端的单相对地短路电流至少应为125A,这样即使实际短路电流稍有波动,断路器也能迅速跳闸。 ### 示例 假设有一个电路,其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100A。 - **情况1**:线路末端的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为125A。 - 这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大于1.25倍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125A > 1.25 * 100A),断路器能够迅速跳闸,保护电路。 - **情况2**:线路末端的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为90A。 - 这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小于1.25倍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90A < 1.25 * 100A),断路器可能无法及时跳闸,电路可能会持续过载,增加风险。 ### 结论 因此,为了确保断路器能够可靠地保护电路,线路末端的单相对地短路电流必须大于或等于1.25倍的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人体能够感觉,但不遭受伤害的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定义解释**: - **感觉电流**:这是指人体能够感觉到的最小电流。通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感觉电流约为1mA(毫安),而成年女性的感觉电流约为0.7mA。 - **摆脱电流**:这是指人体能够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对于成年男性,摆脱电流大约为16mA,而对于成年女性,摆脱电流大约为10.5mA。 2. **题目中的描述**: - 题目中提到的是“人体能够感觉,但不遭受伤害的电流”,这实际上是指**感觉电流**,而不是**摆脱电流**。 3. **为什么是错误的**: - **感觉电流**:这是人体能够感觉到的最小电流,但不一定能够自主摆脱带电体。 - **摆脱电流**:这是人体能够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但在这个电流下,人可能会感到疼痛或肌肉痉挛,但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伤害。 ### 示例: - **感觉电流**:假设你触摸了一个带电的物体,感觉到轻微的刺痛,但没有明显的不适,这就是感觉电流的作用。 - **摆脱电流**:假设你触摸了一个带电的物体,感觉到强烈的刺痛,并且你的手被“粘”在了物体上,需要用力才能摆脱,这就是摆脱电流的作用。 ### 结论: 题目中的描述实际上是感觉电流的定义,而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能够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因此,题目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解析:解析:在配电室进行的检维修作业,需要进行风险分析。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照明开关种类很多,选择时仅考虑美观即可。** **答案:错误** ### 解析: 1. **照明开关的种类**: - 照明开关确实有很多种类型,例如普通开关、触摸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智能开关等。每种开关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适用场景。 2. **选择开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安全性**: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开关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触电或其他安全事故。 - **功能性**:不同的开关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智能开关可以远程控制,光控开关可以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开关灯,声控开关则可以通过声音控制。 - **耐用性**:开关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选择质量好的开关可以减少更换频率,节省成本。 - **安装便利性**:有些开关安装简单,有些则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选择时应考虑安装的难易程度。 - **美观性**:虽然美观是选择开关的一个因素,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因素。美观性应该在满足上述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考虑。 ###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题目中提到“选择时仅考虑美观即可”,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选择照明开关时,除了美观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功能性、耐用性和安装便利性等多个方面。因此,仅考虑美观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答案是“错误”的。 ### 示例: - **安全性**:假设你在厨房选择一个开关,厨房是一个潮湿的环境,选择防水防潮的开关会更安全。 - **功能性**:如果你经常在晚上起床,可以选择一个带有夜光指示的开关,这样在黑暗中也能轻松找到。 - **耐用性**: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通常质量和耐用性更有保障。 - **安装便利性**:如果你自己动手能力强,可以选择一些安装简单的开关;如果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要考虑安装成本。 - **美观性**:最后,你可以根据家居风格选择与之匹配的开关样式,使其既实用又美观。 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的答案。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对于异步电动机,国家标准规定3kW以下的电动机均采用三角形联结。(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概念**: - 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动机,其转子的转速总是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因此称为“异步”。 - 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可以采用两种连接方式:星形(Y)联结和三角形(Δ)联结。 2. **星形(Y)联结和三角形(Δ)联结的区别**: - **星形(Y)联结**:三个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中性点),而始端分别接到三相电源上。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 **三角形(Δ)联结**:三个绕组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每个绕组的始端和另一个绕组的末端相连,然后三个连接点分别接到三相电源上。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倍。 3. **功率与连接方式的关系**: - 对于小功率的电动机(如3kW以下),通常采用星形(Y)联结。这是因为星形联结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可以减少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从而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 对于大功率的电动机(如3kW以上),通常采用三角形(Δ)联结。这是因为三角形联结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可以充分利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提高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4. **国家标准的规定**: - 国家标准GB/T 755-2008《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中明确规定,3kW以下的电动机一般采用星形(Y)联结,而不是三角形(Δ)联结。 ### 示例: 假设有一台2.2kW的异步电动机,如果采用三角形(Δ)联结,启动时的电流会非常大,可能会超过电网的承受能力,导致电压下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如果采用星形(Y)联结,启动电流会相对较小,对电网的影响也较小。 ### 结论: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3kW以下的电动机均采用三角形联结”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3kW以下的电动机一般采用星形(Y)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