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解析:好的,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395. 电缆的吸收比可以用兆欧表测定。( ) ### 答案: 正确 ### 解析: #### 1. 吸收比的定义 吸收比是指在测量绝缘电阻时,两个特定时间点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通常,这两个时间点是60秒和15秒。吸收比的计算公式为: \[ K = \frac{R_{60}}{R_{15}} \] 其中,\( R_{60} \) 是60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 R_{15} \) 是15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 #### 2. 兆欧表的作用 兆欧表(也称为绝缘电阻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气设备或线路绝缘电阻的仪器。它通过施加一个直流电压,然后测量流过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绝缘电阻值。 #### 3. 测量吸收比的方法 使用兆欧表测量吸收比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连接兆欧表**:将兆欧表的测试线连接到被测电缆的导体和地之间。 2. **施加电压**:启动兆欧表,开始施加电压。 3. **记录数据**:在15秒和60秒时分别记录绝缘电阻值。 4. **计算吸收比**:用60秒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到吸收比。 #### 4. 为什么选择“正确” - **兆欧表的功能**:兆欧表不仅可以测量单个时间点的绝缘电阻值,还可以在多个时间点连续测量,因此可以用来测量吸收比。 - **实际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经常使用兆欧表来测量电缆的吸收比,以评估电缆的绝缘状态。如果吸收比大于1.3,通常认为电缆的绝缘状态良好;如果小于1.3,则可能表明电缆存在绝缘问题。 ### 示例 假设你在测量一根电缆的绝缘电阻时,15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为100 MΩ,60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为200 MΩ。那么,吸收比 \( K \) 为: \[ K = \frac{200 \text{ MΩ}}{100 \text{ MΩ}} = 2 \] 这个吸收比大于1.3,说明电缆的绝缘状态良好。 ### 结论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电缆的吸收比可以用兆欧表测定”是正确的。
答案:A
解析:好的,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395. 电缆的吸收比可以用兆欧表测定。( ) ### 答案: 正确 ### 解析: #### 1. 吸收比的定义 吸收比是指在测量绝缘电阻时,两个特定时间点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通常,这两个时间点是60秒和15秒。吸收比的计算公式为: \[ K = \frac{R_{60}}{R_{15}} \] 其中,\( R_{60} \) 是60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 R_{15} \) 是15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 #### 2. 兆欧表的作用 兆欧表(也称为绝缘电阻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气设备或线路绝缘电阻的仪器。它通过施加一个直流电压,然后测量流过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绝缘电阻值。 #### 3. 测量吸收比的方法 使用兆欧表测量吸收比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连接兆欧表**:将兆欧表的测试线连接到被测电缆的导体和地之间。 2. **施加电压**:启动兆欧表,开始施加电压。 3. **记录数据**:在15秒和60秒时分别记录绝缘电阻值。 4. **计算吸收比**:用60秒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到吸收比。 #### 4. 为什么选择“正确” - **兆欧表的功能**:兆欧表不仅可以测量单个时间点的绝缘电阻值,还可以在多个时间点连续测量,因此可以用来测量吸收比。 - **实际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经常使用兆欧表来测量电缆的吸收比,以评估电缆的绝缘状态。如果吸收比大于1.3,通常认为电缆的绝缘状态良好;如果小于1.3,则可能表明电缆存在绝缘问题。 ### 示例 假设你在测量一根电缆的绝缘电阻时,15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为100 MΩ,60秒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为200 MΩ。那么,吸收比 \( K \) 为: \[ K = \frac{200 \text{ MΩ}}{100 \text{ MΩ}} = 2 \] 这个吸收比大于1.3,说明电缆的绝缘状态良好。 ### 结论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电缆的吸收比可以用兆欧表测定”是正确的。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不应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 **答案:正确** ### 解析: 1. **易燃、易爆场所**: - 在这些场所中,任何火花或高温都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化纤材料(如聚酯、尼龙等)在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可能会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 **示例**:加油站是一个典型的易燃、易爆场所。如果工作人员穿着化纤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可能会引发油料的燃烧或爆炸。 2. **易灼烧场所**: - 化纤材料在高温下容易熔化并粘附在皮肤上,造成严重的灼伤。相比之下,天然纤维(如棉、羊毛)在高温下会炭化而不是熔化,减少了对皮肤的伤害。 - **示例**:化工厂中的某些高温设备附近,如果工人穿着化纤衣物,一旦发生火灾,化纤材料会迅速熔化并粘附在皮肤上,导致严重灼伤。 3. **有静电发生的场所**: -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特别是在干燥环境中。化纤材料容易积累静电,而静电放电可能会引发危险。 - **示例**:电子制造车间中,静电可能会损坏敏感的电子元件。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穿着防静电的工作服,而不是化纤材料的衣物。 ### 为什么选择“正确”: - **安全性**:在上述场所中,使用化纤防护用品会增加火灾、爆炸和灼伤的风险,因此不建议使用。 - **替代方案**:在这些场所,应使用防静电、阻燃的防护用品,如纯棉或专门的防静电工作服,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解析:好的,我们来看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 在电气施工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使用者的原则来安装。 **答案:** 错误 ### 解析: 1.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 这部分是正确的。在电气施工中,确实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这是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使用者的原则来安装**: - 这部分是不正确的。虽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考虑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是很重要的,但这不能成为违反安全规范的理由。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安装工作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 为什么选择“错误”: - **安全优先**:电气施工的安全性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即使某些情况下方便用户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如果这些做法不符合安全标准,那么这种便利是不可取的。 - **法规约束**: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论证制定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任何违反这些标准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 示例: 假设你在安装一个电源插座,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你将插座安装在一个容易触碰到水的地方(如厨房水槽附近)。虽然这样安装可能更方便用户使用,但显然违反了电气安全规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398. 多用螺钉旋具的规格是以它的全长(手柄加旋杆)表示。( ) ### 答案: 正确 ### 解析: 1. **多用螺钉旋具**:这是一种工具,通常用于拧紧或松开各种类型的螺丝。它不仅有一个旋杆,还有一个手柄,有时还带有其他功能,如刀片、剪线器等。 2. **规格**:工具的规格是指其尺寸或其他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于多用螺钉旋具来说,最重要的规格之一就是其长度。 3. **全长**:这里的“全长”指的是从手柄的一端到旋杆的另一端的总长度。也就是说,全长包括了手柄和旋杆两部分的长度。 4. **手柄加旋杆**:手柄是用户握持的部分,旋杆是用于拧螺丝的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相加就是工具的全长。 ### 为什么选“正确”? - **标准定义**:在工具行业中,多用螺钉旋具的规格确实是以其全长来表示的。这是为了方便用户了解工具的整体尺寸,从而选择适合特定工作环境的工具。 - **实际应用**:例如,如果你需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使用多用螺钉旋具,你可能会选择一个较短的工具;而在开阔的空间内,较长的工具可能更方便操作。因此,全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 示例: 假设你有两把多用螺钉旋具: - 第一把:手柄长10厘米,旋杆长15厘米,全长为25厘米。 - 第二把:手柄长12厘米,旋杆长18厘米,全长为30厘米。 在这两个例子中,工具的全长分别是25厘米和30厘米,这就是它们的规格。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露天照明装置应采用防水器材。( ) **答案:正确** ### 解析: 1. **露天环境的特点**: - 露天环境指的是暴露在室外的场所,如街道、公园、停车场等。 - 这些地方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雨水、湿气、风沙等。 2. **防水器材的重要性**: - **防止水进入**:防水器材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或其他水源进入灯具内部,避免电路短路或损坏。 - **延长使用寿命**:防水设计可以保护灯具内部的电子元件不受潮湿影响,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 **安全考虑**:防止因水进入导致的漏电事故,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 3. **示例**: - **普通灯具 vs 防水灯具**: - **普通灯具**:如果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普通灯具,雨水可能会渗入灯具内部,导致灯泡烧坏或电路短路。 - **防水灯具**:防水灯具通常有密封设计,即使在雨天也能正常工作,不会因为进水而损坏。 4. **结论**: - 因此,为了确保露天照明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必须采用防水器材。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是指能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最大电流。( ) **答案:错误** ### 解析 1. **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 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检测电路中的漏电情况,并在漏电电流超过一定阈值时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 2. **额定动作电流**: - 额定动作电流是指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能够可靠动作的最小电流值,而不是最大电流值。 - 也就是说,当漏电电流达到或超过这个值时,保护器会立即动作,切断电源。 3. **为什么是“错误”**: - 题目中说“额定动作电流是指能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最大电流”,这是不正确的。 -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额定动作电流是指能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最小电流”。 ### 示例 假设有一个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 当漏电电流小于30mA时,保护器不会动作。 - 当漏电电流达到或超过30mA时,保护器会立即动作,切断电源。 因此,30mA是使保护器动作的最小电流,而不是最大电流。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401. 能转换开关的定位结构一般采用滚轮卡转轴辐射型结构。( ) ### 答案: 错误 ### 解析: **1. 背景知识:** - **能转换开关**(也称为多功能开关或组合开关)是一种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电气设备,常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源切换、电机启动和停止等操作。 - **定位结构**是指开关在不同位置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机械结构。 **2. 选项分析:** - **滚轮卡转轴辐射型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使用滚轮和转轴来实现开关的定位。滚轮通常会沿着转轴上的特定位置滚动,从而实现开关的不同状态。这种结构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使用,但并不是最常见的定位结构。 **3.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常见定位结构**:实际上,能转换开关的定位结构更常见的是一些其他类型,例如: - **弹簧定位**:利用弹簧的弹力来保持开关在某个位置。 - **凸轮定位**:通过凸轮和滚子的配合来实现定位。 - **磁性定位**:利用磁铁的吸引力来固定开关的位置。 - **滚轮卡转轴辐射型结构**虽然在某些特殊应用中可能会用到,但并不是最常见或最典型的定位方式。因此,题目中的描述并不准确。 ###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能转换开关,用于控制一个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这个开关有三个位置:OFF(关闭)、RUN(运行)和STOP(停止)。为了确保开关在每个位置都能稳定地停留,通常会使用弹簧定位或凸轮定位,而不是滚轮卡转轴辐射型结构。 ### 总结: 题目中的描述“能转换开关的定位结构一般采用滚轮卡转轴辐射型结构”是不准确的,因此答案是“错误”。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线圈中磁通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小。( ) ### 分析 1.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穿过闭合回路(如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回路中产生电动势(即电压)的现象。这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述为:感应电动势 \( \mathcal{E} \) 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 \[ \mathcal{E} = -\frac{d\Phi}{dt} \] 其中,\( \Phi \) 是磁通量,\( t \) 是时间。 3. **磁通变化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 - 根据上述公式,如果磁通量 \( \Phi \) 的变化率 \( \frac{d\Phi}{dt} \) 越大,即磁通变化越快,那么感应电动势 \( \mathcal{E} \) 也会越大。 - 反之,如果磁通变化越慢,感应电动势也会越小。 ### 示例 假设有一个线圈,磁通量 \( \Phi \) 随时间 \( t \) 变化如下: - 情况1:磁通量在1秒内从0增加到1韦伯(Wb),变化率为 \( \frac{1 \text{ Wb}}{1 \text{ s}} = 1 \text{ Wb/s} \)。 - 情况2:磁通量在0.5秒内从0增加到1韦伯(Wb),变化率为 \( \frac{1 \text{ Wb}}{0.5 \text{ s}} = 2 \text{ Wb/s}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情况1:感应电动势 \( \mathcal{E}_1 = -1 \text{ V} \) - 情况2:感应电动势 \( \mathcal{E}_2 = -2 \text{ V} \) 显然,磁通变化越快(情况2),感应电动势也越大。 ### 结论 题目中的说法“线圈中磁通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小”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线圈中磁通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因此,正确答案是:**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在低压电网中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及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 **答案:正确** ### 解析 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作用**: - **防止人身触电**:当人体接触到带电部分时,会形成一个意外的电流路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能够检测到这种异常电流,并迅速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员安全。 - **防止电气火灾**:电气火灾往往由漏电引起,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以检测到漏电并及时切断电源,减少火灾的风险。 - **防止电气设备损坏**:漏电不仅可能导致火灾,还可能损坏电气设备。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过及时切断电源,可以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2. **为什么选择“正确”**: -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主要功能就是检测电路中的剩余电流(即漏电电流),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迅速切断电源。这一功能有效地减少了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 在低压电网中,由于电压较低,但电流较大,一旦发生漏电,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 示例 假设你在家中使用了一个电热水器,由于某种原因,热水器内部的绝缘层损坏,导致电流通过水传导到地线。这时,如果你没有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电流可能会通过你的身体形成回路,导致触电。然而,如果安装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它会立即检测到这一异常电流,并迅速切断电源,保护你的人身安全。 同样,如果家中的电线老化或损坏,导致漏电,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也会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因漏电引发的火灾。 综上所述,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答案是正确的。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404. 漏电开关跳闸后,允许采用分路停电再送电的方式检查线路。( ) ### 答案: 正确 ### 解析: #### 1. 漏电开关的作用 漏电开关(也称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发生漏电时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当漏电开关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它会自动跳闸,切断电源。 #### 2. 跳闸的原因 漏电开关跳闸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 **线路故障**:如绝缘损坏、接头松动等。 - **设备故障**:连接在电路中的电器设备内部漏电。 - **环境因素**:如潮湿、灰尘等导致的漏电。 #### 3. 分路停电再送电的方法 当漏电开关跳闸后,为了确定具体是哪一部分电路或哪个设备引起了漏电,可以采用分路停电再送电的方法进行检查。具体步骤如下: 1. **断开总电源**:确保安全,先将总电源断开。 2. **分段隔离**:将电路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断开各部分的电源。 3. **逐段送电**:逐一恢复各部分的电源,观察漏电开关是否再次跳闸。 4. **定位故障**:如果某一部分送电后漏电开关再次跳闸,则说明该部分存在漏电问题。 #### 4. 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 **安全性**:通过分段隔离和逐段送电,可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避免一次性恢复全部电源可能导致的更大危险。 - **有效性**: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漏电点,便于后续的维修和处理。 ### 示例 假设你家的电路分为客厅、卧室和厨房三个部分,漏电开关跳闸了。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查: 1. 断开总电源。 2. 将客厅、卧室和厨房的电源分别断开。 3. 先恢复客厅的电源,观察漏电开关是否跳闸。 4. 如果不跳闸,再恢复卧室的电源,继续观察。 5. 如果卧室也不跳闸,最后恢复厨房的电源。 6. 假设恢复厨房电源后漏电开关跳闸,说明厨房部分存在漏电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的漏电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希望这个解析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解析:好的,我们来看一下这道判断题: **题目:** 405. 万用表测量电压时是通过改变并联附加电阻的阻值来改变测量不同电压的量程。( ) **答案:** 错误 **解析:** 1.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 在测量电压时,万用表内部有一个固定的高阻值电阻,用于保护电路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量程切换的方式**: - 万用表在测量不同电压量程时,并不是通过改变并联附加电阻的阻值来实现的。 - 实际上,万用表是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阻值来实现不同量程的切换。这是因为串联电阻可以有效地分担电压,从而保护万用表内部的电路。 3. **示例**: - 假设你有一块万用表,它有多个电压量程,比如2V、20V和200V。 - 当你选择2V量程时,万用表内部会接入一个较大的串联电阻,这样即使输入电压较高,也不会损坏万用表。 - 当你选择200V量程时,万用表内部会接入一个较小的串联电阻,这样可以测量更高的电压。 4.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题目中提到的是“并联附加电阻”,而实际上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是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阻值来实现不同量程的切换。 - 因此,题目中的描述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