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下列最准确的是()。

A、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C、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虽然“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体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这个选项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提到的“综合治理”这一方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这个选项提到了“政府监管”,虽然政府监管在安全生产中确实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因此不够准确。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个选项准确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虽然“群防群治”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它不是《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提出的方针,因此不是最准确的表述。

为什么选C:选项C准确地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三大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三个方针相辅相成,共同指导着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C选项是最准确的表述。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的职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3a9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体现了()的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94a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ec0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条增加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范围作相应完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491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a2b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fd8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4-7c1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4-e09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3db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949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下列最准确的是()。

A、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C、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虽然“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体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这个选项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提到的“综合治理”这一方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这个选项提到了“政府监管”,虽然政府监管在安全生产中确实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因此不够准确。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个选项准确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虽然“群防群治”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它不是《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提出的方针,因此不是最准确的表述。

为什么选C:选项C准确地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三大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三个方针相辅相成,共同指导着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C选项是最准确的表述。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的职责。

A. A、投入

B. B、计划

C. C、规划

D. D、使用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A,即“投入”。

解析如下:

A. 投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多项职责,其中之一就是“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这意味着主要负责人需要确保在安全生产方面有足够的资金、资源或其他形式的投入,以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因此,A选项“投入”是正确答案。

B. 计划:虽然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计划,但主要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并非仅仅是制定计划,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以及为实施这些计划提供必要的投入。因此,B选项“计划”不是本题所问的直接职责。

C. 规划:与计划类似,规划是长期、战略性的安排,而本题询问的是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职责,即确保投入的有效实施,而非仅仅制定规划。因此,C选项“规划”不符合题意。

D. 使用:虽然安全生产投入需要被合理使用,但“使用”并非主要负责人的直接职责表述。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投入的有效实施,这包括但不限于投入的合理使用,但更侧重于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投入保障。因此,D选项“使用”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投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3a9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体现了()的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

A. A、以人为本

B. B、效率为上

C. C、降低事故率

D. D、安全监管

解析:选项解析:

A. 以人为本 - 这个选项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原则,即在任何生产活动中,人的生命安全是首要考虑的。法律要求在保障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确保人的安全和健康。

B. 效率为上 - 虽然生产效率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安全生产法》更强调的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而不是单纯追求效率。

C. 降低事故率 - 这是《安全生产法》实施的目标之一,但它不是法律体现的理念,而是法律实施的结果。理念应更侧重于指导思想和原则。

D. 安全监管 - 安全监管是《安全生产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法律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该法的核心理念。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实是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强调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将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法律不仅赋予劳动者获得安全工作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企业和政府等法律主体应尽的义务,确保生产安全,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强调的人民至上原则相一致,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94a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A.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 B、枪支弹药

C.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D. D、大型机械设备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危险物品”定义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这个选项明确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常被视为危险物品的类型。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放射性物品则因其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这些物品都受到严格的安全监管,符合题目中“危险物品”的定义。

B. 枪支弹药:

枪支弹药虽然具有危险性,但它们的管理和监管主要依据的是《枪支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非《安全生产法》。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中“危险物品”在《安全生产法》中的定义。

C. 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高压气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构成危险物品,但其管理和使用更多依赖于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行业标准。手持电动工具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并不直接等同于危险物品。这个选项过于宽泛,没有准确反映《安全生产法》中危险物品的定义。

D. 大型机械设备:

大型机械设备虽然在使用和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但它们本身并不属于《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危险物品通常指的是具有内在危险性的物质或物品,而大型机械设备则更侧重于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危险物品的定义,最符合的选项是A,即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这些物品因其内在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对人员、财产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需要特别的安全监管和管理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2-ec0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条增加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范围作相应完善。

A. A、隐患排查治理

B. B、日常安全检查

C. C、追求本质安全

D. D、加强制度化管理

解析:选项解析:

A. 隐患排查治理:这个选项指的是对生产经营单位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治理,这是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日常安全检查:虽然日常安全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确保安全生产的常规工作,但它只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第4条增加的规定。

C. 追求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设备、系统在正常操作和发生故障时都不会造成人员伤害。虽然这是安全生产的目标,但它不是《安全生产法》第4条增加的具体措施。

D. 加强制度化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管理安全风险,虽然这是必要的,但它也不完全符合第4条增加的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要求。

为什么选择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条的修改是为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明确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隐患排查治理直接对应了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与法律条文的要求最为契合。因此,选项A“隐患排查治理”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491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 A、常态化

B. B、法制化

C. C、规范化

D. D、信息化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里需要选择一个与“标准化”并列且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发展方向的词汇。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项“常态化”:虽然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常态化进行,但“常态化”并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建设方向或标准,与“标准化”不构成并列关系,且未直接体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或方向,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法制化”:法制化确实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向,但在此语境下,它更多是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行,而非特指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某一具体建设方向,与“标准化”的并列关系不明显,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规范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范进行。但在此语境中,与“标准化”并列使用时,容易产生重复或混淆的感觉,且未突出信息化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项“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与“标准化”并列使用时,既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方面,又突出了信息化在现代安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项“信息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a2b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A. A、安全卫生设施

B. B、劳动防护用品

C. C、劳动防护工具

D. D、安全帽

解析:选项解析:

A. 安全卫生设施:这个选项指的是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卫生条件,如通风设备、消防设施等,不是从业人员个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直接佩戴或使用的。

B. 劳动防护用品:这个选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以保障自身安全。这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C. 劳动防护工具:这个选项虽然与劳动防护相关,但“工具”一词更多指的是用于操作的器具,而不是个人防护用品。

D. 安全帽:虽然安全帽是劳动防护用品的一种,但这个选项过于具体,不能涵盖所有应当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B,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这个选项最全面地涵盖了法律要求的所有个人防护装备,而不仅仅是安全帽或其他单一的工具。因此,B选项“劳动防护用品”是最准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3-fd8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B、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C. C、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D. D、权责统一、以人为本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理解题,需要我们根据法条内容,分析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考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需要从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法条精神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这个选项实际上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而非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它强调的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性,与题目要求的“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不符。排除。

B. B、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这个选项完全符合事故调查处理的精神。实事求是意味着在调查过程中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故情况,不夸大、不缩小;注重实效则强调调查结果要能够真正起到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作用。这与《安全生产法》中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高度一致。

C. C、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个选项更多地体现了法律执行的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并不特指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而是更广泛的法律执行原则。排除。

D. D、权责统一、以人为本

权责统一是行政管理中的原则,强调权力与责任的对应;以人为本则是强调在管理或工作中要以人为核心。这两个原则虽然重要,但并不直接针对事故调查处理。排除。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以及各选项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确定B选项“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最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4-7c1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A、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B. B、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D. D、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解析:选项解析:

A. 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解析:此选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精神。法律赋予从业人员在面临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待领导的请示。

B.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解析:此选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法律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赋予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作业和撤离的权利。

C. 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解析:此选项不切实际,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等待安全技术人员的检测可能会延误逃生时机,增加安全风险。

D. 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解析:此选项同样不符合法律精神,因为从业人员不应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现场负责人的同意,而应有权自主判断并采取行动。

答案:B

选择B的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在面临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这是法律对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确保他们在危险情况下可以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而不必担心因此遭受不利的待遇或失去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4-e09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 A、安全生产技能

B. B、安全生产意识

C. C、安全培训技能

D. D、文化素质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这里的核心是理解“提高”后面应填入的内容,它应当是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且能体现从业人员在教育和培训后应达到的能力或水平。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安全生产技能: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意味着从业人员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安全生产工具、设备,更有效地执行安全生产规程,从而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B. 安全生产意识:虽然安全生产意识也很重要,但题目中强调的是“提高”,而意识更多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和态度,不是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内化。此外,意识与“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直接关联性不如技能强。

C. 安全培训技能: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题目讨论的是从业人员应接受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而不是他们如何掌握安全培训的技能。

D. 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直接目标不符。提高文化素质虽然对从业人员有积极影响,但并不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目的。

综上所述,A选项“安全生产技能”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直接关联到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是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3db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 A、公共安全

B. B、运输安全

C. C、列车安全

D. D、人身安全

解析:选项解析:

A. 公共安全:虽然危险物品确实会威胁到公共安全,但这个选项过于宽泛,不是最准确的答案。

B. 运输安全:这个选项只涵盖了危险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而忽略了危险物品在其他环节可能造成的风险。

C. 列车安全:这个选项过于具体,危险物品不仅会威胁到列车安全,还可能威胁到其他运输工具和场所的安全。

D. 人身安全:这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危险物品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即对人的生命和身体造成威胁。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物品的定义明确包括了“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这个定义直接指出了危险物品的主要危害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选项D“人身安全”是最符合法律规定的答案。选项A、B、C虽然与危险物品相关,但都没有D选项那样直接和准确地反映法律对危险物品的定义。所以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949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