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3、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

A、A、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办公区重大危险源

B、B、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C、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D、D、办公区和加工场区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错误。这个选项提到了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是正确的,但将办公区重大危险源列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不正确的,因为办公区通常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存储或使用。

B. 错误。这个选项列出了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两个都是正确的,但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并不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分类。

C. 正确。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两大类,因此这个选项准确反映了标准的分类。

D. 错误。这个选项列出的办公区和加工场区都不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为什么选择C: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的存储量和使用情况,标准明确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两大类。因此,选项C准确描述了这一分类标准,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要么包含了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类的内容,要么没有完整地列出所有分类,因此都是不正确的。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30、向左转动转向盘时的转法是:()为主用力开始转动,()辅助转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d-0c9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1、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用()处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ab2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0、灾害事故现场,为了防止伤病员的二次损伤,应给予的措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96-17a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3、强酸碱洗消器()分钟内开始清洗即可保证有效,避免灼伤,不留疤痕。确保化学喷溅事故不再发展成灾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b1-672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7、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冲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b-9a2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落实()事项,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21e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2、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二甲胺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液态二甲胺可致眼和皮肤灼伤。作为气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作为液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12-38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4、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的()环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3-39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根据《安全生产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定岗位、定人员、定(),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相应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一岗双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b9-4c3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对突发事件,所有单位应当()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b8-6b2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63、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

A、A、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办公区重大危险源

B、B、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C、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D、D、办公区和加工场区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错误。这个选项提到了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是正确的,但将办公区重大危险源列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不正确的,因为办公区通常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存储或使用。

B. 错误。这个选项列出了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两个都是正确的,但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并不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分类。

C. 正确。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两大类,因此这个选项准确反映了标准的分类。

D. 错误。这个选项列出的办公区和加工场区都不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为什么选择C: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的存储量和使用情况,标准明确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两大类。因此,选项C准确描述了这一分类标准,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要么包含了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类的内容,要么没有完整地列出所有分类,因此都是不正确的。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330、向左转动转向盘时的转法是:()为主用力开始转动,()辅助转动。()。

A. A、右手、左手

B. B、左手、右手

C. C、左右手都可以

D. D、始终用单手转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消防车驾驶员操作转向盘的基本技能。

选项解析: A. A、右手、左手:这是正确的操作方法。在驾驶中,通常以右手为主用力开始转动转向盘,左手辅助转动,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控制转动角度和力度。 B. B、左手、右手:这种操作方法不符合常规驾驶操作,通常不采用。 C. C、左右手都可以: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左右手都可以转动转向盘,但在转动过程中,需要有主次之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D、始终用单手转动:这种操作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力度和精确度,不是推荐的驾驶操作方法。

答案选择A的原因: 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范,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应当以右手为主用力开始转动转向盘,左手辅助转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确保驾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d-0c9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1、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用()处置。

A. A、干粉

B. B、水

C. C、二氧化碳

D. D、砂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不同化学物质泄漏事故现场,如何选择合适的应急处理材料。针对硫酸泄漏事故,我们需要考虑硫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各选项材料的适用性。

A. 干粉: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能够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隔绝层,以阻断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达到灭火或控制火势的目的。在硫酸泄漏的情况下,干粉同样可以用于覆盖泄漏的硫酸,减少其与空气或周围物体的接触,降低腐蚀和危害。因此,A选项是合适的。

B. 水:硫酸是一种强酸,遇水会迅速放热并可能飞溅,增加事故的危险性。在硫酸泄漏的情况下,使用水进行处置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可能加剧硫酸的扩散和危害。因此,B选项错误。

C. 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但它作为惰性气体,在硫酸泄漏事故中,可以通过覆盖泄漏区域来减少硫酸与空气的接触,降低硫酸的挥发和危害。虽然其效果可能不如干粉直接,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作为辅助手段。因此,C选项是合适的。

D. 砂土:砂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隔离材料,在硫酸泄漏时,可以迅速覆盖泄漏的硫酸,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并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腐蚀和危害。因此,D选项是合适的。

综上所述,针对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选择的处置材料包括干粉(A)、二氧化碳(C)和砂土(D)。而水(B)由于可能加剧硫酸的扩散和危害,因此不适合用于此类事故的处置。

故答案为: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ab2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0、灾害事故现场,为了防止伤病员的二次损伤,应给予的措施是()。

A. A、尽快给予伤病员生命支持

B. B、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病情加重或发生继发性损伤

C. C、对脊柱损伤的患者切不可随意搬动

D. D、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灾害对病员行为和心理的伤害

E. E、现场不做处理,尽快转运伤员

解析:选项解析:

A. 尽快给予伤病员生命支持:这是基本的急救原则,确保伤病员的生命体征稳定,防止病情恶化。

B. 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病情加重或发生继发性损伤:在灾害事故现场,伤病员可能会因为不当的移动或其他因素造成二次损伤,所以采取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C. 对脊柱损伤的患者切不可随意搬动:脊柱损伤的伤病员如果随意搬动可能会导致脊髓损伤加重,这是急救中的一个重要注意事项。

D. 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灾害对病员行为和心理的伤害:灾害事故往往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创伤,及时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伤病员的心理压力和后续的心理康复。

E. 现场不做处理,尽快转运伤员:这是不正确的做法。现场应当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否则在转运过程中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CD):

选项ABCD都涵盖了灾害事故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急救的不同方面,包括生命支持、防护措施、特定伤害的处理(如脊柱损伤)以及心理干预,这些都是确保伤病员安全和减少二次损伤的重要措施。而选项E的做法忽视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可能会增加伤病员的风险,因此不应选择。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96-17a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3、强酸碱洗消器()分钟内开始清洗即可保证有效,避免灼伤,不留疤痕。确保化学喷溅事故不再发展成灾难。

A. A、1

B. B、2

C. C、3

D. D、4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强酸碱洗消器效果及其使用时机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常识和专业知识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强酸碱洗消器是用于处理化学喷溅事故,特别是涉及强酸或强碱的场合,以迅速中和有害物质,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分钟):这个选项表明,在强酸碱接触后,应尽快(1分钟内)使用洗消器进行清洗,以确保有效中和有害物质,避免皮肤灼伤和留下疤痕。这符合紧急处理此类化学事故的常规做法,即“时间就是生命”,越快处理,伤害越小。
B选项(2分钟):虽然2分钟内开始清洗也可能有效,但相比1分钟,时间上的延迟可能增加伤害的风险。
C选项(3分钟):同样,3分钟的时间延迟会进一步增加伤害的风险,不是最佳选项。
D选项(4分钟):4分钟的延迟对于紧急化学事故处理来说过长,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结合专业知识和常识,我们可以推断,在强酸碱等有害化学物质喷溅到皮肤上时,必须立即进行中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因此,选择在最短的时间内(1分钟内)开始清洗是最合理的做法。

综上所述,A选项(1分钟内开始清洗)是正确的,因为它能确保强酸碱洗消器的效果最大化,避免灼伤和疤痕的产生,同时确保化学喷溅事故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灾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b1-672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7、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冲洗。

A. A、热水

B. B、冷水

C. C、弱碱溶液

D. D、硼酸水

解析:选项A:热水。使用热水冲洗强酸灼伤的皮肤可能会加剧伤害,因为热水会加速酸对皮肤的渗透和腐蚀作用。

选项B:冷水。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冷水冲洗,因为冷水可以减缓酸的腐蚀作用,帮助稀释和去除残留的酸,减轻伤害。

选项C:弱碱溶液。虽然理论上弱碱可以中和强酸,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掌握中和的程度,而且可能会因为中和反应放热而加重灼伤。

选项D:硼酸水。硼酸水是一种弱酸,不适合用于冲洗强酸灼伤,因为它不能有效中和强酸,且可能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刺激。

正确答案是A,因为用热水冲洗强酸灼伤的皮肤会加剧伤害,而冷水冲洗是推荐的做法。其他选项虽然各有理由,但在处理强酸灼伤时,它们不是最佳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b-9a2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落实()事项,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A. A、营救受害人员

B. B、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C. C、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

D. D、发布事故事件信息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解以及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单位应采取的基本应急响应措施。

解析如下:

A、营救受害人员: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优先的应急措施之一,确保在突发事件中首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B、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当灾害或事故可能对更多人造成威胁时,需要及时将这些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提供必要的安置。
C、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这是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减少二次伤害的风险,并为后续的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D、发布事故事件信息:虽然发布信息是重要的一环,但在上述法律规定的紧急处置措施中,并未将其列为首要行动,因此它不是最直接的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时,单位应立即采取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控制危险源并封锁危险场所等措施来防止事态扩大,而信息发布通常是后续的一项工作。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21e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2、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二甲胺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液态二甲胺可致眼和皮肤灼伤。作为气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作为液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A. A、150m

B. B、50m

C. C、200m

D. D、80m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中关于二甲胺泄漏时隔离距离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二甲胺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同时,题目中也明确指出了二甲胺作为气体泄漏时的隔离距离,但这里我们关注的是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时的隔离距离。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50m:这个选项给出的隔离距离相对较长,但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相关规定,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时的隔离距离并未达到这么长。

B. 50m:这个选项与实际情况相符。在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的情况下,为了保障人员安全,需要设置一定的隔离距离,而这个距离通常是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以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对于二甲胺这样的易燃易爆液体,50m的隔离距离是合理的。

C. 200m:与A选项类似,这个距离过长,不符合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时的实际隔离需求。

D. 80m:虽然这个距离比B选项要长,但仍然不是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时的正确隔离距离。

综上所述,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相关规定,二甲胺作为液体泄漏时,其隔离距离至少应为50m。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12-38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4、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的()环节。

A. A、应急启动

B. B、救援

C. C、应急恢复

D. D、信息公开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各环节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及其与题目描述的关联:

A. 应急启动:这个环节主要涉及应急救援行动的初步启动,包括资源的调配、应急小组的集结等。然而,题目中描述的是“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一个更为具体、在应急行动开始后实施的措施,不属于应急启动的初始阶段。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救援: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是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保护救援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次生灾害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关联到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是救援环节中的重要内容。B选项与题目描述高度吻合。

C. 应急恢复:这个环节主要关注的是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的恢复工作,包括清理现场、修复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等。而题目描述的是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警戒措施,不属于应急恢复阶段。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向公众及时、准确地发布事故信息、救援进展和注意事项等。然而,题目描述的是对事故现场的警戒措施,与信息公开无直接关联。因此,D选项也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救援环节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和有效。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3-39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根据《安全生产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定岗位、定人员、定(),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相应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一岗双责”。

A. A、应急措施

B. B、操作规程

C. C、安全责任

D. D、责任范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法》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我们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选择出符合《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的一项。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定岗位、定人员、定某个关键要素。
需要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相应的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
实行“一岗双责”。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应急措施:应急措施虽然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它并不直接构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定”的要素。应急措施更多是关于事故发生后如何应对的预案,而非岗位、人员与责任的直接关联。

B.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指导岗位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虽然对安全生产有重要作用,但同样不是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定”的核心要素。

C. 安全责任: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即每个岗位、每个人员都应当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这与题目中“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高度吻合,且符合“一岗双责”的原则,即每个岗位既有业务职责也有安全生产职责。

D. 责任范围:虽然责任范围也很重要,但它通常更偏向于宏观层面的划分,如部门、团队的责任范围,而不特指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更强调的是具体到岗位和人员的责任划分。

综上所述,C选项“安全责任”最符合题目中关于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b9-4c3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对突发事件,所有单位应当()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A. A、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B、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C. C、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D. D、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关于单位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

A选项“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这是单位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级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因此,A选项是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之一。

B选项“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是确保安全防范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这对于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减少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B选项也是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之一。

C选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引发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位应当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以防止其演变为突发事件。这不仅是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要求,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D选项“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社会安全事件往往由一些潜在的问题或矛盾引发。单位应当掌握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D选项同样是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故本题答案为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b8-6b2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