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A、A、调查报告

B、B、原因分析报告

C、C、责任书

D、D、认定书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关于火灾事故处理相关规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调查报告:虽然调查报告在事故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在此语境下,它并不特指火灾事故处理中的最终法律文件,且范围较为宽泛,不够精确。

B. 原因分析报告:这个选项侧重于对火灾原因的分析,但并未涵盖火灾事故处理的全部法律要素,如责任认定等,因此不够全面。

C. 责任书:责任书通常用于明确责任归属,但在火灾事故处理中,它并不是由消防救援机构直接制作的最终法律文件,且可能不包含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检验、鉴定意见等全面信息。

D. 认定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会根据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相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这份认定书是处理火灾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作为后续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综上所述,选项D“认定书”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关于火灾事故处理的规定,是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后制作的最终法律文件,因此是正确答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62、便携危险化学品检测片使用时间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74-0b0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cf-fad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3、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50-9f1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a-ae1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5、甲醚为()气体,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01-c1a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因素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49-eaa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下列物质或设备火灾,不宜用直流水扑救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08-9b5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下列属于常见的自热自燃物质有()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1f-a39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0、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1-dd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1、发动机无负荷急加速反应不灵敏,原因可能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8-cb5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A、A、调查报告

B、B、原因分析报告

C、C、责任书

D、D、认定书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关于火灾事故处理相关规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调查报告:虽然调查报告在事故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在此语境下,它并不特指火灾事故处理中的最终法律文件,且范围较为宽泛,不够精确。

B. 原因分析报告:这个选项侧重于对火灾原因的分析,但并未涵盖火灾事故处理的全部法律要素,如责任认定等,因此不够全面。

C. 责任书:责任书通常用于明确责任归属,但在火灾事故处理中,它并不是由消防救援机构直接制作的最终法律文件,且可能不包含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检验、鉴定意见等全面信息。

D. 认定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会根据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相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这份认定书是处理火灾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作为后续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综上所述,选项D“认定书”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关于火灾事故处理的规定,是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后制作的最终法律文件,因此是正确答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262、便携危险化学品检测片使用时间为()。

A. A、24h

B. B、10h

C. C、lh

D. D、0.5h

解析:选项A:24小时。这个选项表示便携危险化学品检测片可以使用一整天,这对于消防人员在长时间的事故现场进行检测是合理的。

选项B:10小时。这个选项表示检测片的使用时间较短,可能不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监测的场合。

选项C:1小时。这个选项表示检测片的使用时间非常短,几乎不能满足任何实际的救援或监测需求。

选项D:0.5小时。这个选项表示检测片的使用时间极其有限,几乎不具备实用性。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 便携危险化学品检测片设计用于在事故现场快速识别有害化学物质。选择24小时(选项A)作为使用时间是因为在实际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可能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对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较长的使用时间可以让检测片在救援行动期间保持有效,为消防人员提供持续的检测支持。其他选项提供的使用时间太短,无法满足实际救援中连续监测的需要。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74-0b0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A. A、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B. B、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C. C、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的

D. D、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解析:选项解析:

A.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解析:此选项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可能影响周边单位和人员的安全风险进行告知,确保周边单位能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B. 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以确保应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未开展评估,可能造成预案不符合实际应急需求。

C. 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的。 解析:当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或者应急预案在演练、评估中暴露出问题时,应按照规定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不进行修订,可能导致预案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有效执行。

D. 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解析: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的物资和装备支持。未落实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会直接影响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项A、B、C、D都直接对应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要求,每一条都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预案管理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违反这些规定,都会影响到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应急响应的能力,因此都有可能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相应的罚款。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cf-fad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3、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

A. A、过滤式防毒面罩

B. B、防护服

C. C、防毒手套、防毒靴

D. D、重型防护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应急人员应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解析如下:

A. 过滤式防毒面罩:这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颗粒物,对于不直接接触污染物但可能暴露于有害环境中的人员来说是必要的。
B. 防护服: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或其他污染物的直接接触,适用于不需要重型防护的情况。
C. 防毒手套、防毒靴:用于保护手部和脚部,避免通过皮肤接触污染物,也是基本的防护措施之一。
D. 重型防护服:通常用于需要最高级别防护的情况,比如处理高浓度有毒物质或极端危险环境。对于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来说,这种级别的防护通常是不必要的。

因此,选项ABC提供了适当的防护措施,适合那些不需要进入污染区域但仍然需要保护以应对潜在危险的应急人员。而选项D的重型防护服对于这些应急人员来说过于严格,不是必需的,故不选D。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50-9f1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A. A、志愿消防队

B. B、消防队伍

C. C、消防组织

D. D、消防站

解析:选项解析:

A. 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是由志愿者组成的消防组织,它是消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政府必须建立的形式。

B. 消防队伍:这个选项过于具体,而且《消防法》中提到的是多种形式的组织,不仅仅局限于正式编制的消防队伍。

C. 消防组织:这个选项是最为全面和准确的。《消防法》要求政府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既包括了正式的消防队伍,也涵盖了志愿消防队以及其他形式的消防组织。

D. 消防站:消防站是消防队伍的驻扎地点,是消防组织的一部分,但不是组织建设的全部,因此这个选项也不够全面。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C(消防组织)是因为这个选项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表述和立法精神。法律要求政府加强的是整个消防组织的建设,这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消防力量,不仅限于正式的消防队伍或者某个具体的消防站点。这样的表述有利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建立和发展不同形式的消防组织,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a-ae1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5、甲醚为()气体,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A. A、易燃

B. B、极易燃

C. C、可燃

D. D、剧毒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易燃:甲醚确实是一种易燃物质,但这个选项的描述不够准确,因为它没有充分表达甲醚的高燃性。

B. 极易燃:这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甲醚的特性。甲醚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C. 可燃:虽然甲醚是可燃的,但这个选项没有充分表达其燃爆危险的高级别。

D. 剧毒:甲醚并不具有剧毒性,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是因为甲醚的燃爆危险性非常高,属于极易燃物质。在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使用明火烘烤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以确保安全。选项B准确描述了甲醚的这一特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01-c1a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因素的是()。

A. A、根据直接危害范围确定

B. B、根据间接危害范围确定

C. C、根据指挥员的需要范围确定

D. D、根据侦检监测结果确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因素。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根据直接危害范围确定:火场直接危害范围是指火灾直接造成的热辐射、火焰蔓延、烟雾扩散等能够直接威胁到人员、财产安全的区域。这个范围是确定火场警戒的重要依据,因为它直接关联到火灾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根据间接危害范围确定:除了直接危害外,火灾还可能通过引发次生灾害(如建筑物倒塌、爆炸、毒气泄漏等)来间接威胁到更广泛的区域。这个间接危害范围同样需要被纳入火场警戒的考虑之中,以确保安全。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根据指挥员的需要范围确定: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应当基于火灾的实际危害和潜在风险,而不是单纯根据指挥员的主观需要或意愿。指挥员虽然负责火场的整体指挥和调度,但警戒范围的划定需要依据科学、客观的标准,以确保安全有效。因此,C选项是不正确的。

D. 根据侦检监测结果确定:火灾现场的侦检监测可以提供关于火势、烟雾、有毒气体等方面的实时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准确评估火灾的危害程度和警戒范围至关重要。通过侦检监测结果,可以更加科学、精准地划定火场警戒范围。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不属于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因素的是C选项:“根据指挥员的需要范围确定”。这是因为火场警戒范围的划定应当基于火灾的实际危害和潜在风险,而不是单纯根据指挥员的主观需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49-eaa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下列物质或设备火灾,不宜用直流水扑救是()。

A. A、遇水燃烧物质

B. B、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

C. C、可燃粉尘

D. D、某些高温生产装置设备

E. E、熔化的铁水、钢水

解析:选项解析:

A. 遇水燃烧物质:这类物质与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燃气体并可能导致火势扩大,因此不宜使用直流水扑救。

B. 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如汽油、煤油等,直流水会使这些液体扩散,扩大燃烧面积,增加火灾危险性。

C. 可燃粉尘:水可能导致粉尘飞扬,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剧燃烧,因此不宜使用直流水。

D. 某些高温生产装置设备:直流水扑救可能会引起设备因急冷而损坏,甚至可能引发爆炸。

E. 熔化的铁水、钢水:直流水遇到高温熔融金属会迅速蒸发,可能导致熔融金属飞溅,造成危险。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每个选项中都描述了一种特殊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使用直流水扑救不仅不能有效灭火,反而可能导致火势扩大或者产生其他危险。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E,涵盖了不宜使用直流水扑救的各种情况。在处理这些类型的火灾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08-9b5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下列属于常见的自热自燃物质有()等。

A. A、自燃点低的物质,如磷、磷化氢

B. B、易产生聚合热或发酵热的物质,如植物类产品,湿木屑

C. C、遇空气氧气发热自燃的物质,如油脂类、锌粉、铝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

D. D、自燃分解发热物质,如硝化棉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自热自燃物质的理解。自热自燃物质是指那些在常温下能够自行加热到其自燃点,并引发燃烧反应的物质。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以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

A. 自燃点低的物质,如磷、磷化氢

解析: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很容易自发氧化并产生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燃。
选择原因:磷及其化合物(如磷化氢)是典型的自燃物质,因此该选项正确。

B. 易产生聚合热或发酵热的物质,如植物类产品,湿木屑

解析:一些有机物质,如植物产品(例如锯末、棉籽饼等)和湿木屑,在堆积条件下会因为微生物活动或自身化学反应(如聚合反应)而产生热量。
选择原因:由于这种发热可能导致自燃,所以这一选项也是正确的。

C. 遇空气氧气发热自燃的物质,如油脂类、锌粉、铝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

解析: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会发生快速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自燃。
选择原因:油脂类物质容易氧化发热,金属粉末和金属硫化物也容易与氧气反应发热,活性炭虽然主要作用是吸附,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引发火灾,因此该选项正确。

D. 自燃分解发热物质,如硝化棉

解析:某些化学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身的分解反应产生热量,最终导致自燃。
选择原因:硝化棉是一种典型的自分解发热物质,容易自燃,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选项A、B、C、D描述的都是可能自热自燃的物质类型,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1f-a39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0、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 A、消除危险源

B. B、个体防护

C. C、隔离

D. D、减少事故和失误

解析:选项解析:

A. 消除危险源:这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通过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B. 个体防护:这属于事故发生后的减轻伤害措施,通过为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事故发生时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但不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

C. 隔离:这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将危险源与人员和设备隔离开来,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D. 减少事故和失误:这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选ACD:

选项A、C和D都是直接针对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即它们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符合题目要求。而选项B虽然与安全有关,但它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减少伤害的措施,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直接手段,因此不包含在正确答案之内。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1-dd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1、发动机无负荷急加速反应不灵敏,原因可能为()。

A. A、可燃混合气过稀

B. B、化油器节气门轴处渗油

C. C、可燃混合气过浓

D. D、化油器主量孔开度过大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内燃机故障诊断的相关知识。

A. 可燃混合气过稀:如果混合气过稀,意味着空气的比例高于燃油,导致发动机在急加速时不能迅速产生足够的动力,因此反应会不灵敏。

B. 化油器节气门轴处渗油: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是过稀,并且可能会造成启动困难或发动机运行不稳定,但不是急加速反应不灵敏的主要原因。

C. 可燃混合气过浓:混合气过浓会导致发动机运行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加速无力,但这种情况与急加速不灵敏并不直接对应,因为过浓的混合气更可能导致的是动力输出不稳定,而不是简单的反应慢。

D. 化油器主量孔开度过大:主量孔开度过大通常会导致燃油流量过大,造成混合气过浓,这与选项C的问题类似,不是造成急加速反应不灵敏的直接原因。

答案选择A的原因是,当发动机无负荷急加速时,如果混合气过稀,燃烧室内没有足够的燃油量来支持快速的动力响应,因此发动机的反应会显得不够灵敏。正确调整混合气浓度至适当比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8-cb5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