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1、根据《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本规范所指的领导承包应与领导承包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统筹安排,()承包本单位最大安全风险点。

A、A、直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B、B、主要负责人

C、C、带班领导

D、D、专职消防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中关于领导承包责任的具体规定。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内容:

A选项“直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虽然领导班子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本规范强调的是“最大安全风险点”的承包责任,这通常要求有更高级别的决策者来承担,而不仅仅是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某一位或几位。

B选项“主要负责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主要负责人”通常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负有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他们负责企业的全面运营,包括安全管理,因此承包本单位最大安全风险点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C选项“带班领导”:带班领导通常指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负责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领导,他们的职责范围相对局限,不一定涵盖整个企业的最大安全风险点。

D选项“专职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主要负责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虽然与安全管理密切相关,但其主要职责是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并不直接负责承包企业的最大安全风险点。

接下来,我们根据题干“根据《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来进一步确认答案。该规范强调的是领导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责任,特别是针对“最大安全风险点”的承包责任。从四个选项中,只有“主要负责人”能够全面、有效地承担起这一责任。

综上所述,B选项“主要负责人”最符合《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中关于领导承包责任的规定,因此是正确答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3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6b-0ea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2、易燃液体的黏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等作用,具有高度流动扩散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f4-9d9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8、不是警戒器材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52-cb9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4、防护眼镜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c0-ff1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2、窒息性气体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ab-a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立专门的衔级职级序列,分为()几类进行管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b7-2b0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3、移动式供气源配置4个6升/20兆帕气瓶时,1人使用可用()小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a25-876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下列关于变换水枪射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f7-761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4、甲苯二异氰酸酯剧毒,遇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以下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01-6d9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7、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e-104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41、根据《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本规范所指的领导承包应与领导承包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统筹安排,()承包本单位最大安全风险点。

A、A、直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B、B、主要负责人

C、C、带班领导

D、D、专职消防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中关于领导承包责任的具体规定。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内容:

A选项“直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虽然领导班子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本规范强调的是“最大安全风险点”的承包责任,这通常要求有更高级别的决策者来承担,而不仅仅是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某一位或几位。

B选项“主要负责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主要负责人”通常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负有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他们负责企业的全面运营,包括安全管理,因此承包本单位最大安全风险点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C选项“带班领导”:带班领导通常指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负责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领导,他们的职责范围相对局限,不一定涵盖整个企业的最大安全风险点。

D选项“专职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主要负责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虽然与安全管理密切相关,但其主要职责是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并不直接负责承包企业的最大安全风险点。

接下来,我们根据题干“根据《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来进一步确认答案。该规范强调的是领导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责任,特别是针对“最大安全风险点”的承包责任。从四个选项中,只有“主要负责人”能够全面、有效地承担起这一责任。

综上所述,B选项“主要负责人”最符合《中国石化全员安全行为规范》中关于领导承包责任的规定,因此是正确答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23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怀疑伤员头部或颈部受伤,首先需固定颈椎

B. B、怀疑患者颈髓损伤,因为仰头提颏法可能会移动颈椎,增加脊神经受伤的可能,所以要用托举下颌法畅通气道

C. C、复苏时由于仰头提颏法操作困难,如确实不能有效通气,不管伤员有无损伤,普通急救者均使用不仰头的托举下颌法开放气道,而不要求使用仰头提颏法

D. D、专业急救者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伤员在使用托举下颌法无效时也应改用仰头提颏法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急救过程中对伤员头部或颈部受伤情况下的正确处理方法。

A选项:怀疑伤员头部或颈部受伤时,首要任务是固定颈椎,以防止因不当移动而加重伤势,这是正确的做法。故A选项正确。

B选项:颈髓损伤时,仰头提颏法可能会因移动颈椎而增加脊神经受损的风险。因此,使用托举下颌法来畅通气道是更安全的选择,这一说法也是正确的。故B选项正确。

C选项:复苏时,虽然仰头提颏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伤员特定伤势而操作困难,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使用该方法,特别是在未确认伤员是否有颈椎损伤的情况下。普通急救者应先尝试使用仰头提颏法,若确实无法有效通气,再考虑其他方法。此选项中的“不管伤员有无损伤”这一表述过于绝对,忽略了急救操作的谨慎性原则。故C选项错误。

D选项:对于专业急救者来说,在面对怀疑有颈椎损伤的伤员时,会采取更为谨慎和专业的操作。若托举下颌法无效,且确认操作安全,专业急救者可能会改用仰头提颏法或其他更为合适的方法来畅通气道。这一说法是合理的。故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6b-0ea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2、易燃液体的黏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等作用,具有高度流动扩散性。

A. A、渗透

B. B、溶解

C. C、毛细现象

D. D、浸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易燃液体的物理特性及其流动扩散性的原因。

A选项“渗透”:渗透是指液体在压力差、浓度差或其他化学位差的作用下,透过半透膜的一种自发过程。易燃液体由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容易在压力或浓度差的作用下发生渗透,从而增加其流动扩散性。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溶解”:溶解通常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分散成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易燃液体的流动扩散性无直接关联,因为溶解主要发生在溶质与溶剂之间,而不是液体自身的流动特性。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易燃液体在细管或微小缝隙中容易因毛细现象而上升或扩散,从而增加其流动扩散性。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浸润”:浸润是指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小于液体与固体间的附着力,从而使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易燃液体容易浸润到其他物质表面,进而在其表面扩散开来,这也是其流动扩散性的一种表现。所以,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f4-9d9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8、不是警戒器材的是()。

A. A、警戒标志杆

B. B、方位灯

C. C、警戒灯

D. D、警戒带

解析:选项解析:

A. 警戒标志杆:这是用于设置警戒区域的器材,通常带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用来指示危险区域或禁止进入的区域。

B. 方位灯:这是一种指示方向的灯光设备,主要用于夜间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帮助识别位置或方向,并不直接用于设置警戒区域。

C. 警戒灯:这是用于警戒区域的灯光设备,通常具有警示作用,能够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D. 警戒带:这是用来围蔽特定区域的带状物品,上面通常会有警示语,用来指示危险或禁止进入。

为什么选择B:

方位灯的主要功能是指示方向,而不是用来设置警戒区域或警示危险,因此它不属于警戒器材。其他选项A、C、D都是专门用于警戒目的的器材,具有警示和指示危险区域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52-cb9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4、防护眼镜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

A. A、滤光性防护镜片

B. B、反射性防护镜片

C. C、吸收性防护镜片

D. D、复合性防护镜片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防护眼镜镜片类型分类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防护眼镜镜片的作用原理来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每个选项:

A. 滤光性防护镜片:这个选项并不直接对应防护眼镜镜片的主要分类方式。滤光性镜片通常指的是能够过滤特定波长光线的镜片,如防紫外线镜片,但它不是基于作用原理(如反射、吸收或复合)来分类的。因此,这个选项可能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B. 反射性防护镜片:这种镜片通过反射有害光线来保护眼睛,如防激光镜片。它基于反射原理工作,是防护眼镜镜片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C. 吸收性防护镜片:这种镜片能够吸收有害光线,减少其对眼睛的伤害。它基于吸收原理工作,同样是防护眼镜镜片的一个重要分类。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D. 复合性防护镜片:这种镜片结合了多种防护原理,如同时具有反射和吸收功能,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它代表了镜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防护眼镜镜片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因此,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A选项“滤光性防护镜片”虽然是一种镜片类型,但并不直接对应本题中基于作用原理的分类方式。而B、C、D选项分别代表了反射、吸收和复合这三种基于作用原理的防护镜片类型。

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c0-ff1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2、窒息性气体包括()。

A. A、甲烷

B. B、一氧化碳

C. C、二氧化碳

D. D、氧气

E. E、硫化氢

解析: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在高浓度下能够置换空气中的氧气或减少氧气的比例,从而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

A. 甲烷(CH4):甲烷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下可以置换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缺氧环境,因此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B.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但它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的运输,导致组织缺氧。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典型的窒息性气体,但由于其导致缺氧的特性,有时也被归类在内。

C.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高浓度下会快速增加呼吸频率,试图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并摄取更多氧气。如果环境中氧气不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窒息。

D. 氧气(O2):氧气是支持生命所需的气体,不是窒息性气体。相反,它是维持呼吸所必需的。

E. 硫化氢(H2S):虽然硫化氢主要以其毒性而闻名,因为它可以抑制细胞内的氧气利用,但它也可以通过在高浓度下置换氧气导致窒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CE,因为这些气体在特定条件下都能够导致缺氧,从而引起窒息。氧气(D)则是维持正常呼吸的必要成分,不属于窒息性气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ab-a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立专门的衔级职级序列,分为()几类进行管理

A. A、管理指挥干部

B. B、专业技术干部

C. C、消防队长

D. D、消防员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中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衔级职级序列的理解。

A选项管理指挥干部:根据《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确实建立了专门的衔级职级序列,其中明确包括了对管理指挥干部的管理。这些干部在队伍中负责管理和指挥工作,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专业技术干部:同样,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中,也提到了对专业技术干部的管理。这些干部在队伍中拥有专业技能和知识,负责技术指导和支持,是消防救援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选项消防队长:虽然消防队长在消防救援队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此方案的衔级职级序列分类中,并未直接提及“消防队长”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消防队长可能属于管理指挥干部或消防员中的某一层级,但不作为单独的分类进行管理,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消防员:消防员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基本作战单元,方案中明确指出了对消防员的管理。消防员在救援任务中承担着关键的角色,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根据《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的内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衔级职级序列分为管理指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消防员几类进行管理,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b7-2b0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3、移动式供气源配置4个6升/20兆帕气瓶时,1人使用可用()小时。

A. A、1

B. B、2

C. C、3

D. D、4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移动式供气源在特定配置下的使用时间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移动式供气源配置了4个6升/20兆帕的气瓶,且询问的是1人使用时的可用时间。

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个选项:

A. 1小时:这个选项假设了气瓶的供气速度非常快,但在实际情况下,即使气瓶压力很高,其供气时间也会受到气瓶容量和使用者呼吸速率的共同影响。因此,1小时的使用时间显得过短,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B. 2小时:考虑到气瓶的容量(6升/个)和常见的呼吸器使用速率(通常呼吸器在正常使用下的耗气量会低于气瓶的最大供气能力),以及题目中给出了4个气瓶的配置,因此2小时的使用时间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估计。这个选项既考虑了气瓶的容量,也考虑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C. 3小时:虽然增加使用时间看似更加充裕,但在没有额外信息表明呼吸器耗气量极低或气瓶供气能力远超常规水平的情况下,3小时的使用时间显得过长,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D. 4小时:同样地,4小时的使用时间也显得过长。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假设气瓶的供气时间可以如此之长。

综上所述,考虑到气瓶的容量、使用者的呼吸速率以及题目中给出的气瓶配置数量,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出1人使用时的可用时间最有可能是2小时。

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a25-876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下列关于变换水枪射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当火势凶猛时,应使用强劲水流攻击

B. B、当火势猛烈且热辐射强烈时,应使用开花雾状水保护正在进攻灭火的水枪手

C. C、两支水枪间的距离相距80m以上时,不宜合用分水器进入居民家庭火势不大的火灾现场,应使用喷雾射流

D. D、冷却压力容器掩护关闭阀门进入室内掩护救人开辟通道兼作排烟时,应选用喷雾水枪

E. E、进入烟雾浓度温度高的地下场所时,前方应采用强水流冲击,紧随其后的是雾状水流掩护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变换水枪射流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应用。

A选项:当火势凶猛时,使用强劲水流攻击是合理的。强劲水流能够迅速压制火势,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是灭火初期常用的有效手段。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在火势猛烈且热辐射强烈的情况下,使用开花雾状水保护正在进攻灭火的水枪手是必要的。开花雾状水能够形成水幕,有效阻挡热辐射,保护水枪手免受高温伤害。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两支水枪间的距离如果相距80m以上,确实不宜合用分水器。这是因为过长的距离会增加水流的阻力,降低水枪的灭火效率。同时,对于居民家庭火势不大的火灾现场,使用喷雾射流可以更好地控制火势,减少水渍损失。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在冷却压力容器、掩护关闭阀门、进入室内掩护救人、开辟通道以及兼作排烟等多种场景下,选用喷雾水枪是合适的。喷雾水枪能够形成细小的水雾,既能够降低温度,又能够减少水渍损失,同时具有一定的排烟效果。所以,D选项正确。

E选项:进入烟雾浓度高、温度高的地下场所时,前方采用强水流冲击可以迅速降低烟雾浓度和温度,为救援人员开辟通道。紧随其后的是雾状水流掩护,可以进一步降低温度、稀释烟雾,并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这种战术安排是科学合理的,因此E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所有选项A、B、C、D、E均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f7-761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4、甲苯二异氰酸酯剧毒,遇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以下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 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口对口)。就医

B. B、食入:用水漱口,给饮植物油,催吐。就医

C. C、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使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D. D、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有毒化学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急救措施的理解。

A选项描述了吸入TDI后的急救措施。由于TDI是剧毒物质,吸入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困难,应给予氧气;若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但注意避免口对口,以防救援者中毒。这些措施都是正确的,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描述了食入TDI后的急救措施。然而,对于剧毒且遇水反应会放出有毒气体的物质,如TDI,用水漱口和催吐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可能加剧有毒气体的释放和吸入,从而加重中毒症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患者已摄入TDI。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选项描述了皮肤接触TDI后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有毒物质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以防止有毒物质继续接触皮肤。同时,使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以去除残留的有毒物质。这些措施是正确的,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描述了眼睛接触TDI后的急救措施。眼睛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器官,一旦接触有毒物质,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以稀释和去除有毒物质。冲洗时间应至少为15分钟,并尽快就医。这些措施是正确的,因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错误的急救措施是B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01-6d9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7、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A. A、甲类

B. B、乙类

C. C、丙类

D. D、丁类

E. E、戊类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石油库储存的油品根据其火灾危险性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这些类别主要是基于油品的闪点、自燃点等物理性质来确定的,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到油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火灾风险。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甲类:甲类油品通常具有极低的闪点,极易燃烧和爆炸,火灾危险性极高。这类油品在石油库中需要特别严格的防火措施。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乙类:乙类油品虽然火灾危险性略低于甲类,但仍然具有较高的火灾风险。这类油品在储存和使用时也需要严格的防火管理。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丙类:丙类油品相对于甲类和乙类,其火灾危险性较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防火措施。在石油库中,丙类油品也需要得到妥善的管理。因此,C选项同样正确。

D. 丁类:在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通常不将油品划分为丁类。丁类火灾危险性通常用于描述某些固体物质的火灾风险,而非油品。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E. 戊类:同样,戊类火灾危险性也不适用于石油库储存的油品。戊类通常用于描述火灾危险性更低的物质,如不易燃烧的物品。所以,E选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即选项A、B、C是正确的。这些分类有助于石油库管理者根据油品的火灾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石油库的安全运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e-104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