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01、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关于预案编制与演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队伍应以熟练掌握预案为目的,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提升队伍应对不同突发事件、气候条件(含夜间)的实战能力。

B、B、桌面推演应采用情景构建模式,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自上而下展开响应,提升演练效果。

C、C、队伍应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基层大(中)队每月至少演练一次,每年至少对辖区所有预案轮训一遍。

D、D、急演练可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中关于预案编制与演练相关规定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项:提到“队伍应以熟练掌握预案为目的,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提升队伍应对不同突发事件、气候条件(含夜间)的实战能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预案的熟练掌握和实战能力的提升确实需要通过定期的演练来实现,包括应对不同突发事件和气候条件。

B项:指出“桌面推演应采用情景构建模式,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自上而下展开响应,提升演练效果”。这里的错误在于“自上而下展开响应”的表述。在桌面推演中,更强调的是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多方协作和应急响应流程,而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地展开响应。这种表述可能误导为演练只是上级对下级的指挥,而忽略了实际应急响应中的多方协同和互动。

C项:说明“队伍应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基层大(中)队每月至少演练一次,每年至少对辖区所有预案轮训一遍”。这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定期演练和预案轮训是确保队伍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

D项:提到“急演练可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这也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演练形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B项中的“自上而下展开响应”表述不准确,与桌面推演的实际要求和目的不符,因此是错误的说法。

所以,正确答案是B。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02、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基层大(中)队每周至少组织1次“车场日”,由()组织,重点对车辆、器材进行清点、清洁、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登记检查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d-46f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3、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下列关于日常检查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d-b0b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4、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关于战备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0f2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吸入可因缺氧致死。进入密闭受限空间或一氧化碳有可能泄漏的空间之前应先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并进行强制通风,其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后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佩戴(),要求同时有2人以上操作,万一发生意外,能及时互救,并派专人监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6a0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一氧化碳燃烧时,其火焰的颜色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c2b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主要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并生成光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1af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6da5-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的屏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e95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一般比重小于1(比水轻),如用()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a0-477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不溶于水的物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a0-a4b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01、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关于预案编制与演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队伍应以熟练掌握预案为目的,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提升队伍应对不同突发事件、气候条件(含夜间)的实战能力。

B、B、桌面推演应采用情景构建模式,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自上而下展开响应,提升演练效果。

C、C、队伍应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基层大(中)队每月至少演练一次,每年至少对辖区所有预案轮训一遍。

D、D、急演练可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中关于预案编制与演练相关规定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项:提到“队伍应以熟练掌握预案为目的,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提升队伍应对不同突发事件、气候条件(含夜间)的实战能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预案的熟练掌握和实战能力的提升确实需要通过定期的演练来实现,包括应对不同突发事件和气候条件。

B项:指出“桌面推演应采用情景构建模式,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自上而下展开响应,提升演练效果”。这里的错误在于“自上而下展开响应”的表述。在桌面推演中,更强调的是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多方协作和应急响应流程,而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地展开响应。这种表述可能误导为演练只是上级对下级的指挥,而忽略了实际应急响应中的多方协同和互动。

C项:说明“队伍应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基层大(中)队每月至少演练一次,每年至少对辖区所有预案轮训一遍”。这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定期演练和预案轮训是确保队伍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

D项:提到“急演练可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这也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演练形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B项中的“自上而下展开响应”表述不准确,与桌面推演的实际要求和目的不符,因此是错误的说法。

所以,正确答案是B。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02、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基层大(中)队每周至少组织1次“车场日”,由()组织,重点对车辆、器材进行清点、清洁、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登记检查情况。

A. A、执勤人员

B. B、值班队长

C. C、干部

D. D、基层大(中)队负责人

解析:选项解析:

A. 执勤人员:虽然执勤人员会参与到车辆、器材的日常使用中,但他们通常不负责组织车场日的活动。

B. 值班队长:值班队长通常负责当天的执勤安排和任务执行,因此组织车场日,确保车辆和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符合标准,是值班队长的职责之一。

C. 干部:干部可能负责更宏观的管理工作,直接组织车场日可能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

D. 基层大(中)队负责人:虽然基层大(中)队负责人对车场日负有总体责任,但具体组织实施通常会由值班队长负责。

为什么选择B:

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车场日的组织实施是一个日常管理活动,需要由具备即时决策和执行能力的人员来负责。值班队长作为当日执勤的直接负责人,最适合承担这项工作。他们能够确保车辆和器材得到恰当的检查和维护,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证队伍的战备状态。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d-46f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3、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下列关于日常检查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日常检查可结合交接班情况隔天进行。

B. B、需检查人员在位情况。

C. C、需对执勤战斗装备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D. D、需检查执勤消防车灭火剂和燃料是否充足。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中日常检查重点的理解。

A选项:“日常检查可结合交接班情况隔天进行。”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日常检查是确保队伍随时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的重要措施,它应该具有连续性和及时性,不应隔天进行。交接班时的检查是日常检查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日常检查的全部,且日常检查不应因交接班而中断或延迟。

B选项:“需检查人员在位情况。” 这是正确的。人员在位情况直接关系到队伍能否迅速集结并投入战斗,是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C选项:“需对执勤战斗装备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这也是正确的。装备是战斗力的基础,确保执勤战斗装备的完好是日常检查的核心任务之一。

D选项:“需检查执勤消防车灭火剂和燃料是否充足。” 这个选项同样正确。灭火剂和燃料是消防车执行灭火任务的基本保障,其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灭火行动的成败,因此也是日常检查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A选项的说法与《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中关于日常检查的要求不符,是错误的。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d-b0b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4、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关于战备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或遇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应进行战备检查。

B. B、队伍应将在职人员、预案及演练等信息及时录入中国石化应急指挥系统等信息化平台。

C. C、信息化平台具有线上管理功能,但实时动态更新有一定困难。

D. D、总部会定期对平台信息进行抽查。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或遇有其他特殊情况时,进行战备检查是必要的,以确保队伍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选项B:正确。将人员、预案及演练等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化平台是规范化管理的一部分,有助于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快速调用,符合战备管理的要求。

选项C:错误。这个选项表述了信息化平台在实时动态更新方面存在困难,但根据规范,信息化平台应当具备高效的信息管理和实时更新能力,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这个选项与规范要求不符。

选项D:正确。总部定期对平台信息进行抽查是确保信息准确性和战备状态的一种监督手段,这是管理规范中可能包含的措施。

答案为C,因为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信息化平台应当能够进行线上管理并且实时动态更新,不应该存在更新困难的问题。选项C的表述与规范要求不符,因此是错误的。其他选项均与规范要求相符,因此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0f2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吸入可因缺氧致死。进入密闭受限空间或一氧化碳有可能泄漏的空间之前应先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并进行强制通风,其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后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佩戴(),要求同时有2人以上操作,万一发生意外,能及时互救,并派专人监护。

A. A、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B. B、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C. C、正压式氧气呼吸器

D. D、负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在特定环境(如一氧化碳可能泄漏的空间)下,操作人员应佩戴的防护装备选择。

A选项: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这种面具通常用于防护低浓度的有毒气体或蒸气。然而,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中,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且难以通过普通的过滤材料去除。因此,A选项虽然常见,但在此情境下不是最佳选择。

B选项: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这种呼吸器能提供正压空气,确保操作人员在有毒或缺氧环境中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它特别适用于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泄漏的场合,因为正压空气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进入呼吸器内部。因此,B选项是合适的。

C选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虽然这种呼吸器也提供正压氧气,但它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毒气体或极度缺氧的环境中。在一氧化碳泄漏的场合,虽然氧气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防止一氧化碳进入呼吸系统。此外,氧气呼吸器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当环境中存在其他可燃或助燃气体时。因此,C选项不是最佳选择。

D选项:负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实际上,在呼吸器领域,并没有“负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这一标准术语。负压通常与吸气过程相关,但在呼吸器设计中,我们追求的是正压环境以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因此,D选项显然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考虑到一氧化碳的特性和操作环境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B选项),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6a0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一氧化碳燃烧时,其火焰的颜色是()。

A. A、黑色

B. B、黄色

C. C、蓝色

D. D、砖红色

解析:一氧化碳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是蓝色。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黑色:这是错误的。黑色通常不与燃烧的火焰颜色相关联,而是与烟或未完全燃烧的物质相关。

B. 黄色:这也是错误的。黄色火焰通常与钠元素的燃烧有关,如钠灯的火焰或某些含钠化学物质的燃烧。

C. 蓝色:这是正确的。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因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完全燃烧的碳氧化物,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使火焰呈现蓝色。

D. 砖红色:这是错误的。砖红色火焰通常与铜元素的燃烧有关,如铜加热时的火焰颜色。

因此,正确答案是C,一氧化碳燃烧时其火焰的颜色是蓝色。这是因为一氧化碳燃烧时,其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激发了电子的能级跃迁,产生了特定波长的光,即蓝色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e-c2b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主要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并生成光气。

A. A、极易燃

B. B、易燃

C. C、可燃

D. D、不燃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一氯甲烷化学性质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是判断其燃烧性的重要线索。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极易燃:考虑到一氯甲烷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通常意味着该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爆炸。此外,题目还明确指出一氯甲烷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这进一步支持了其极易燃的特性。因此,A选项是合理的。

B. 易燃:虽然一氯甲烷确实易燃,但题目中强调的“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及“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等描述,更偏向于“极易燃”而非一般的“易燃”。因此,B选项虽然接近,但不是最准确的描述。

C. 可燃:这个选项过于宽泛,没有准确反映出一氯甲烷极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及遇火源极易燃烧的特性。因此,C选项不是最佳答案。

D. 不燃:这个选项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完全相反,一氯甲烷是明确可以燃烧的,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最符合题目描述的是A选项“极易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1af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 A、4%

B. B、7%

C. C、14%

D. D、17%

解析:选项解析:

A. 4%:含氧量过低,绝大多数可燃物质无法在这种低氧环境中维持燃烧。

B. 7%:虽然比4%的含氧量高,但依然不足以支持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

C. 14%:这是一个关键的含氧量水平,实验和研究表明,大多数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这个比例的空气中无法持续燃烧。

D. 17%:这个含氧量水平已经足够高,可以支持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

为什么选C: 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中不能燃烧,这是因为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化学反应。根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和相关科学研究,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4%时,大多数可燃物质将无法继续燃烧。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6da5-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的屏障。

A. A、减轻职业危害

B. B、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

C. C、免遭职业危害

D. D、免遭危化品危害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个体防护用品(PPE)功能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减轻职业危害:这个选项虽然表达了防护用品的某种积极作用,但它没有直接指出防护用品的主要功能,即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减轻职业危害是一个较为宽泛和间接的效果,不是防护用品的直接作用。

B. 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这个选项直接且准确地描述了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功能。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呼吸器、手套等,都是为了在作业环境中,特别是在存在有害化学品时,防止这些有害物质与人体直接接触,从而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

C. 免遭职业危害:这个选项表述过于绝对。虽然个体防护用品可以显著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但不能保证“免遭”所有职业危害,因为防护用品的效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使用是否正确、维护是否得当等。

D. 免遭危化品危害:与C选项类似,这个选项也表述得过于绝对。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是为了防止有害化学品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但并不能保证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免遭”其危害。

综上所述,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e95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一般比重小于1(比水轻),如用()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

A. A、水

B. B、砂土

C. C、二氧化碳

D. D、干粉灭火剂

解析:选项解析:

A. 水:水是常见的灭火介质,但对于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来说,使用水扑救会导致液体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动而扩散,进而扩大火灾范围。

B. 砂土:砂土可以覆盖燃烧物质,隔绝空气,阻止燃烧。但对于液体火灾,砂土可能无法完全覆盖,且效率较低。

C.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电气火灾和液体火灾,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来窒息火焰。但对于大面积液体火灾,可能需要大量二氧化碳。

D. 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火灾,包括液体火灾,它可以形成一层覆盖层隔绝空气,阻止燃烧。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A,因为题目描述的是“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这类物质比重小于1,比水轻,如果用水扑救,这些液体将会浮在水面上,并且随着水的流动而扩散,从而扩大火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水灭火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加剧火势。其他选项虽然各有特点,但并不符合题目中描述的“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的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a0-477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不溶于水的物质是()。

A. A、食盐

B. B、丙酮

C. C、乙醇

D. D、煤油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A选项,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盐,它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因此是溶于水的,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丙酮是一种有机溶剂,它同样可以溶解在水中,虽然溶解度可能不如某些其他有机溶剂高,但仍然是可溶的,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乙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精,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C选项也是错误的。

D选项,煤油是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由不同碳数的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香烃组成。由于煤油中的烃类分子大多是非极性的,而水分子是极性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煤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几乎不溶于水,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a0-a4b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