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1、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A、传染病媒介物

B、B、有毒物质

C、C、粉尘与气溶胶

D、D、致病微生物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识别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题目。我们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找出哪一个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A. 传染病媒介物:这通常指的是能够传播传染病的物质或媒介,如蚊子、苍蝇等昆虫或某些动物。它们并非直接由化学物质构成,也不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因此,A选项错误。

B.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属于典型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因此,B选项正确。

C. 粉尘与气溶胶:虽然粉尘和气溶胶可能包含化学物质,但它们本身并不等同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而气溶胶则是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这两者描述的是物质的状态或存在形式,而非其化学性质或危险性。因此,C选项错误。

D. 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主要通过生物方式(如感染、寄生)对生物体造成危害,而非直接通过其化学性质。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B选项——有毒物质。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3db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1、有毒区域是指存在或通过()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区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e4-0cd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9、依据《消防法》的规定,下列单位中,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员,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5d-36a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5、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a-991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6、消防泵在做引水时间试验时,吸水深度不能低于()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fa-f2d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2、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空气泡沫枪一般主要用于扑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a28-8b4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4、救生软梯一般长15m,重量小于15kg,荷载1000kg,每节梯磴荷载150kg,最多可载()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cd8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6、防毒技术措施的原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ea-3b5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0、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c6-951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7、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在扩散区()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60-81d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1、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A、传染病媒介物

B、B、有毒物质

C、C、粉尘与气溶胶

D、D、致病微生物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识别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题目。我们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找出哪一个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A. 传染病媒介物:这通常指的是能够传播传染病的物质或媒介,如蚊子、苍蝇等昆虫或某些动物。它们并非直接由化学物质构成,也不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因此,A选项错误。

B.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属于典型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因此,B选项正确。

C. 粉尘与气溶胶:虽然粉尘和气溶胶可能包含化学物质,但它们本身并不等同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而气溶胶则是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这两者描述的是物质的状态或存在形式,而非其化学性质或危险性。因此,C选项错误。

D. 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主要通过生物方式(如感染、寄生)对生物体造成危害,而非直接通过其化学性质。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B选项——有毒物质。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 A、安全生产技能

B. B、安全生产意识

C. C、安全培训技能

D. D、文化素质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这里的核心是理解“提高”后面应填入的内容,它应当是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且能体现从业人员在教育和培训后应达到的能力或水平。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安全生产技能: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意味着从业人员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安全生产工具、设备,更有效地执行安全生产规程,从而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B. 安全生产意识:虽然安全生产意识也很重要,但题目中强调的是“提高”,而意识更多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和态度,不是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内化。此外,意识与“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直接关联性不如技能强。

C. 安全培训技能: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题目讨论的是从业人员应接受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而不是他们如何掌握安全培训的技能。

D. 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直接目标不符。提高文化素质虽然对从业人员有积极影响,但并不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目的。

综上所述,A选项“安全生产技能”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直接关联到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是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45-3db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1、有毒区域是指存在或通过()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区域。

A. A、燃烧

B. B、化学反应

C. C、分解

D. D、化合反应

解析:选项解析:

A. 燃烧:燃烧过程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特别是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

B. 化学反应:虽然某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有毒物质,但这个选项太广泛,不能特定指向有毒区域的定义。

C. 分解:物质分解也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但并非所有分解反应都会产生有毒物质。

D.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并不特指产生有毒物质。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在消防领域,有毒区域通常指的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区域。在火灾事故中,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将“燃烧”作为有毒区域的定义是最为直接和相关的。其他选项虽然也可能涉及有毒物质的产生,但它们不如燃烧直接与消防员在有毒区域作业的安全评估相关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e4-0cd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9、依据《消防法》的规定,下列单位中,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员,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的是()。

A. A、某大型购物中心

B. B、某大型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化工企业

C. C、某大型钢材仓库

D. D、某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析:选项解析:

A. 某大型购物中心:虽然购物中心人员密集,火灾风险较高,但《消防法》并未明确要求此类单位必须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

B. 某大型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化工企业:根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因此,这个选项符合法律规定。

C. 某大型钢材仓库:钢材仓库虽然可能存在火灾风险,但不是《消防法》中明确要求必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类型。

D. 某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虽然重要,但除非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强制要求建立专职消防队。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是因为《消防法》明确规定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这是因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和储存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损失,需要专业的消防力量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因此,选项B符合《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5d-36a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5、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

A. A、毒性

B. B、比重

C. C、浓度

D. D、质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处理措施的理解。

A选项“毒性”:毒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通过喷射雾状水流并不能直接降低其毒性。毒性是由物质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与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无直接关系。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比重”:比重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对于已经溶解在空气中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其比重已经由空气和该气体的混合状态决定,且喷射雾状水流并不能改变其比重。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浓度”: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对于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通过喷射雾状水流,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从而相对减少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即降低其浓度。降低浓度可以有效减少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对于已经溶解在空气中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其总质量(包括气体和空气)是固定的。喷射雾状水流并不能减少有毒或刺激性气体的质量,只是通过增加水分来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a-991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6、消防泵在做引水时间试验时,吸水深度不能低于()米。

A. A、4

B. B、6

C. C、7

D. D、10.3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消防泵引水时间试验中吸水深度要求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这是关于消防泵引水时间试验时,对吸水深度的具体要求。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4米:这个选项提供的深度低于实际要求的深度,因此可以排除。
B. 6米:同样,这个深度也低于试验要求的深度,不符合题意。
C. 7米:根据消防泵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在进行引水时间试验时,消防泵的吸水深度不能低于7米。这个选项与标准要求相符。
D. 10.3米:虽然这个深度大于7米,但超出了题目要求的“不能低于”的范围,即超过7米是符合的,但不是必要的最低要求,因此不是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消防泵在引水时间试验中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相关标准,其吸水深度必须不低于7米。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fa-f2d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2、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空气泡沫枪一般主要用于扑救()。

A. A、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B. B、可燃气体火灾

C. C、可燃金属火灾

D. D、固体可燃物火灾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关于空气泡沫枪用途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易燃可燃液体火灾:空气泡沫枪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有效扑救易燃、可燃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剂能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隔绝氧气,同时冷却液体,从而抑制火势的蔓延。这是空气泡沫枪的主要用途,符合《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

B. 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的扑救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如切断气源、稀释气体浓度等,而空气泡沫枪并不适合直接用于扑救气体火灾,因为它无法在气体中形成有效的隔离层。

C. 可燃金属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如镁、钠等)的扑救需要特殊的灭火剂,因为金属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极高,且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或爆炸性的气体。空气泡沫枪并不具备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D. 固体可燃物火灾:虽然泡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但空气泡沫枪的主要设计目的并非针对固体火灾。对于固体火灾,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水、干粉、气体等不同类型的灭火剂。

综上所述,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空气泡沫枪一般主要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a28-8b4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4、救生软梯一般长15m,重量小于15kg,荷载1000kg,每节梯磴荷载150kg,最多可载()人。

A. A、1

B. B、2

C. C、4

D. D、8

解析:首先,我们来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描述了救生软梯的一些基本规格,包括其长度(15m)、重量(小于15kg)、总荷载(1000kg)以及每节梯磴的荷载(150kg)。题目要求我们判断这个救生软梯最多可以承载多少人。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人:如果每节梯磴荷载150kg,而一个人的平均体重远低于这个数值(假设为70kg左右),那么仅从每节梯磴的荷载来看,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题目中“最多可载”的表述。

B. 2人:同样,即使考虑两个人的平均体重(假设为140kg),这也远低于每节梯磴的荷载,更不用说整个软梯的总荷载了。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是最多可载的人数。

C. 4人:四个人的平均体重可能会接近或稍微超过每节梯磴的荷载,但远低于整个软梯的总荷载(1000kg)。考虑到安全性和软梯的设计初衷,这个选项也不是最优答案。

D. 8人:如果我们假设每个人的平均体重为125kg(这已经是偏高的估计了),那么8个人的总体重为1000kg,正好等于软梯的总荷载。这意味着在极限情况下,软梯可以承载8人,而不会超过其设计的安全承载能力。同时,这也符合“最多可载”的表述。

综上所述,考虑到每节梯磴的荷载和整个软梯的总荷载,以及人的平均体重,我们可以确定D选项(8人)是正确答案。这是因为在这个假设下,软梯既能保证每节梯磴的安全承载,又不会超过整个软梯的总荷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cd8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6、防毒技术措施的原则是:()。

A. A、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

B. B、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机械化

C. C、通风排毒和个人防护措施

D. D、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

解析:防毒技术措施的原则是确保工作环境中的人员不受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以下是对各选项的解析:

A. 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这是防毒技术措施的首要原则,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毒害,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B. 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机械化: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密闭化处理,减少有毒物质的泄漏;管道化和机械化则有助于减少人工接触有毒物质的机会,从而降低中毒风险。

C. 通风排毒和个人防护措施:在无法完全消除有毒物质的情况下,通过通风排毒系统来降低有毒物质的浓度,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D. 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将操作人员与有毒物质隔离开来,通过自动化控制仪表来减少人员直接接触,这是提高作业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答案选择ABCD,因为这四个选项都是防毒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防毒技术措施的完整体系。每个选项都强调了防止职业中毒的不同方面,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ea-3b5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0、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

A. A、爆炸

B. B、蒸发

C. C、闪燃

D. D、沸腾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A选项“爆炸”: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源或高温,瞬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形成高压冲击波,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这与题目中描述的“一闪即灭”的现象不符,故A错误。

B选项“蒸发”:蒸发是液体表面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它并不涉及燃烧或爆炸,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故B错误。

C选项“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这与题目描述完全吻合,故C正确。

D选项“沸腾”:沸腾是指液体在达到其沸点后,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同样不涉及燃烧或爆炸,只是液体状态的变化,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c6-951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7、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在扩散区()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A. A、上风侧上风方向

B. B、上风方向

C. C、下风侧上风方向

D. D、下风方向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在处理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的事故现场时,如何选择安全的进攻路线。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及其合理性:

A. A、上风侧上风方向:这个选项意味着从扩散源的上风侧且更靠近风源的方向接近事故现场。这是因为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扩散时,风会将这些物质吹向下风方向。从上风侧且更靠近风源的方向接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救援人员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因此是最安全的选择。

B. B、上风方向:虽然这个选项提到了上风方向,但没有明确是“上风侧”,这可能引起误解,因为“上风方向”可能指整个上风区域,而不一定是距离扩散源最近且最安全的路径。

C. C、下风侧上风方向:这个选项逻辑上存在问题,因为“下风侧”与“上风方向”是矛盾的。下风侧是指风吹向的那一侧,而上风方向则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两者不能同时描述同一位置。

D. D、下风方向:这个选项明显是不安全的,因为从下风方向接近事故现场会直接导致救援人员暴露在扩散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中,增加了巨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选择A选项“上风侧上风方向”作为进攻路线是最合适的,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时有效接近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60-81d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