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46、对于某一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应当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A、A、重大危险源

B、B、安全隐患

C、C、设备设施缺陷

D、D、工艺设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A选项“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对于生产经营单位而言,重大危险源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关键点,因此,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必须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此选项与题目要求“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相符合。

B选项“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虽然安全隐患是生产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但它并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因此不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直接针对的焦点。

C选项“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是安全隐患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设备或设施在功能或结构上的不完善。同样,它并不直接等同于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因此不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的主要依据。

D选项“工艺设施”:这个选项表述较为宽泛,且没有明确指出与重大危险源或事故类型的直接关联。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更具体、更直接地针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不仅仅是工艺设施本身。

综上所述,A选项“重大危险源”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直接关联到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关键因素,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应当重点考虑的对象。

答案:A。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47、对尖锐物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4-45d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8、对浓烟、缺氧的防护方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4-a27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9、对火焰的防护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224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0、对高温的防护方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827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1、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dce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2、带电情况下安全防护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3a7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3、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900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4、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e79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5、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7-41f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6、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7-93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46、对于某一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应当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A、A、重大危险源

B、B、安全隐患

C、C、设备设施缺陷

D、D、工艺设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A选项“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对于生产经营单位而言,重大危险源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关键点,因此,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必须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此选项与题目要求“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相符合。

B选项“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虽然安全隐患是生产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但它并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因此不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直接针对的焦点。

C选项“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是安全隐患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设备或设施在功能或结构上的不完善。同样,它并不直接等同于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因此不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的主要依据。

D选项“工艺设施”:这个选项表述较为宽泛,且没有明确指出与重大危险源或事故类型的直接关联。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更具体、更直接地针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不仅仅是工艺设施本身。

综上所述,A选项“重大危险源”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直接关联到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关键因素,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时应当重点考虑的对象。

答案:A。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47、对尖锐物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A. A、消防人员要注意观察地面有无碎玻璃,刀具,钉子或金属,竹,木,硬塑料的尖端和薄片,防止被刺或割伤

B. B、通过碎玻璃区域时,要穿着较厚的水靴

C. C、破拆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防止被尖利的碎片划伤

D. D、必须通过碎玻璃区域时,要穿着防刺消防靴,佩戴防割或较厚的手套后,视情况可以清除玻璃碎片

解析:选项A描述了消防人员在行动中应注意观察地面,避免被尖锐物体刺伤或割伤,这是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选项B提到在通过碎玻璃区域时要穿着较厚的水靴。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因为普通的水靴并不能提供足够的防护来抵御碎玻璃的尖锐边缘,应该使用专门的防刺消防靴。

选项C说明在破拆过程中,消防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以防止被碎片划伤。这是一个正确的操作程序,符合安全规范。

选项D指出在必须通过碎玻璃区域时,消防人员应穿着防刺消防靴,佩戴防割手套或较厚的手套,并在评估情况后清除玻璃碎片。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防护措施。

因此,正确答案是B,因为只有较厚的水靴并不足以保护消防人员免受尖锐玻璃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穿戴防刺消防靴和防割手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4-45d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8、对浓烟、缺氧的防护方法错误的是()。

A. A、消防人员进入浓烟、缺氧环境实施火情侦察、灭火或救人时,必须由两人组成

B. B、进攻起点位置,要有一名指挥员具体负责内攻安全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C. C、要仔细检查空(氧)气呼吸器、照明、通信、呼救等装备是否齐全完好

D. D、要系好安全联络绳,防止迷失方向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浓烟、缺氧环境下消防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的正确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消防人员进入浓烟、缺氧环境实施火情侦察、灭火或救人时,必须由两人组成”。这个选项存在误导性。在浓烟、缺氧等高风险环境中,仅仅两人一组可能不足以确保安全。实际上,更常见的做法是采用小组作业,每组至少三人,其中一人负责安全观察和通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援助或撤离。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进攻起点位置,要有一名指挥员具体负责内攻安全行动的组织与实施”。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消防作战中,特别是在高风险环境下,有专门的指挥员负责安全行动的组织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C选项:“要仔细检查空(氧)气呼吸器、照明、通信、呼救等装备是否齐全完好”。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在进入浓烟、缺氧等高风险环境前,必须确保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如空气呼吸器、照明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呼救装置)的完整性和功能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使用。

D选项:“要系好安全联络绳,防止迷失方向”。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在复杂或低能见度的环境中,安全联络绳不仅可以帮助消防员保持方向感,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作为撤离的引导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综上所述,A选项“消防人员进入浓烟、缺氧环境实施火情侦察、灭火或救人时,必须由两人组成”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在高风险环境中需要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4-a27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9、对火焰的防护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 A、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消防员宜在流淌的易燃液体中行走搅动,使泡沫覆盖充分

B. B、扑救室内火灾开门前,可用手背先测试房门表面的温度,再慢慢打开一条门缝

C. C、架设消防梯登高灭火时,要避开喷火的窗口

D. D、扑救封舱灭火的门或盖时,消防人员要站在开启部位的一侧

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消防员应在流淌的易燃液体中行走搅动,使泡沫覆盖充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加速易燃液体的流动,导致火势蔓延,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员自身的安全风险。

选项B描述的是在扑救室内火灾开门前,用手背测试房门表面的温度。这是一个正确的安全措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直接用手掌接触可能非常热的门把手或门板,减少烫伤的风险。

选项C描述的是在架设消防梯登高灭火时,要避开喷火的窗口。这是正确的做法,因为接近喷火的窗口极其危险,可能会导致火焰蔓延或直接烧伤消防员。

选项D描述的是在扑救封舱灭火时,消防人员要站在开启部位的一侧。这也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开启部位,防止火势因为突然的空气流通而加剧。

综上所述,选项A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其他选项B、C、D都是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224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0、对高温的防护方法错误的是()。

A. A、与高温的物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B. B、向烧红的高温金属物件射水时,要拉下面罩和披肩,采用低姿

C. C、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目前装备齐全,作战时间可坚持长久些

D. D、使用机械破拆工具切割金属时,必须保护好眼睛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高温环境下防护方法的正确性判断。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与高温的物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是正确的,因为高温物体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效减少热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B选项:“向烧红的高温金属物件射水时,要拉下面罩和披肩,采用低姿”。这也是正确的。在高温环境下,特别是向高温金属物件射水时,水瞬间汽化会产生大量蒸汽和热量,拉下面罩和披肩可以保护面部和颈部不被蒸汽烫伤,采用低姿可以减少热量对人体的直接辐射。

C选项:“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目前装备齐全,作战时间可坚持长久些”。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尽管现代消防装备更为先进和全面,但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即使装备再齐全,也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等严重后果。因此,不能单纯依赖装备而忽略人体的生理极限。

D选项:“使用机械破拆工具切割金属时,必须保护好眼睛”。这是正确的,因为在使用机械破拆工具切割金属时,金属屑和火花可能会飞溅出来,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必须佩戴防护眼镜等护目装备。

综上所述,C选项“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目前装备齐全,作战时间可坚持长久些”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生理极限。所以,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827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1、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 A、还原性物品

B. B、惰性气体

C. C、腐蚀性液体

D. D、酸性液体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知识。

选项解析如下:

A. 还原性物品:还原性物品会与氧化剂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热量和气体释放,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B.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因此与氧化剂放在一起相对安全,不会引起化学反应。

C. 腐蚀性液体:虽然腐蚀性液体具有危险性,但它们与氧化剂的反应性不如还原性物品那样强烈和危险。

D. 酸性液体:酸性液体同样具有腐蚀性和危险性,但它们与氧化剂的反应性也不如还原性物品。

为什么选择A:氧化剂与还原性物品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如燃烧或爆炸。因此,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必须与具有还原性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以确保安全。选项A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5-dce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2、带电情况下安全防护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 A、带电灭火时,电压在380V以下时,通常情况下不用切断电源,注意安全距离即可

B. B、架设消防梯时,要避开架空电线

C. C、扑救带电设备或电气线路火灾时,水枪手,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靴

D. D、若发生电线断落,消防人员采取单脚或双脚并拢的方式跳至带电体触地处10m以外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带电情况下安全防护方法的判断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性,并找出错误的选项。

A选项:带电灭火时,电压在380V以下时,通常情况下不用切断电源,注意安全距离即可。这个选项存在安全隐患。虽然380V电压相对较低,但在带电灭火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距离过近,仍然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因此,无论电压高低,在带电灭火时都应尽量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应采取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绝缘装备、使用绝缘工具等,并严格保持安全距离。因此,A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B选项:架设消防梯时,要避开架空电线。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火灾救援过程中,如果消防梯靠近或接触到架空电线,极易引发触电事故,对救援人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架设消防梯时必须避开架空电线,确保安全。

C选项:扑救带电设备或电气线路火灾时,水枪手,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靴。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在扑救带电设备或电气线路火灾时,穿戴绝缘手套和胶靴是基本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D选项:若发生电线断落,消防人员采取单脚或双脚并拢的方式跳至带电体触地处10m以外。这个选项同样正确。当电线断落并可能带电时,消防人员应采取正确的跳跃方式(单脚或双脚并拢),以避免形成跨步电压而触电。同时,跳至带电体触地处10m以外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安全距离。

综上所述,A选项的表述存在安全隐患,是错误的。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3a7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3、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A. A、降低氧浓度

B. B、降低温度

C. C、化学抑制和室息

D.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作用

解析:选项A:降低氧浓度。这一选项部分正确,因为干粉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确实会降低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但这不是其主要机理。

选项B:降低温度。这一选项并不正确,因为干粉灭火剂并不主要通过降低温度来灭火。

选项C:化学抑制和室息。这是正确答案。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化学抑制和室息作用来灭火。干粉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中断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从而抑制火焰的传播。同时,干粉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了氧气,起到了室息作用。

选项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作用。虽然干粉灭火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氧浓度,但它并不主要通过冷却作用来灭火,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选择C的原因是,干粉灭火剂的核心灭火机理是通过化学抑制和室息作用来实现的。它通过覆盖在燃烧物质表面,隔绝氧气,并中断燃烧的化学反应链,从而有效地扑灭火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900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4、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及()。

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 C、事故损失评估

D. D、应急预案的修订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对应急响应阶段关键环节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收集事故信息对于做出正确的应急决策至关重要。信息收集是应急响应的初步阶段,它帮助决策者了解事故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应急决策则是基于收集到的信息,迅速做出的关于如何控制事态、减少损失的决定。这一选项直接关联到应急响应的核心环节。

B. 应急队伍的建设:虽然应急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非常重要,但它并不属于应急响应的即时环节。应急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包括人员培训、装备配备、演练等,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才进行的。

C. 事故损失评估:事故损失评估通常是在应急响应结束后,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它不属于应急响应的即时环节,而是后续处理的一部分。

D. 应急预案的修订:应急预案的修订是根据实际应急响应的经验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改进的过程。这同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不属于应急响应的即时内容。

综上所述,应急响应的即时环节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以及基于事故信息的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这一环节对于迅速控制事态、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因此,正确答案是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6-e79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5、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A. A、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

B. B、对潜在重大危险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等行动提出决策性建议

C. C、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

D. D、营救受害人员

解析:选项A: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这一选项描述的是应急救援协调组的职责,主要负责在应急救援期间协调各个参与救援的机构,保证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选项B:对潜在重大危险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等行动提出决策性建议。这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他们通常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预测事态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决策者提出专业建议。

选项C: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这一选项描述的是现场救援队伍的具体操作任务,他们负责实施具体的救援措施,如灭火、疏散、控制泄漏等。

选项D:营救受害人员。这也是现场救援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直接参与救援行动,救助受害者和疏散人员。

正确答案为B,因为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预测事态发展,并提出决策建议,而不是直接参与现场救援行动或协调救援机构。这是专家组区别于其他救援角色的核心所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7-41f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6、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

A. A、单项演练

B. B、功能演练

C. C、全面演练

D. D、桌面演练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应急演练分类的选择题。为了准确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应急演练按照内容通常如何分类,并逐项分析选项内容。

首先,应急演练按照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综合演练:这种演练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综合性检验。它不仅仅测试某一特定环节或功能,而是对整个应急体系的全面检验。

单项演练:与综合演练相对应,单项演练侧重于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的检验。它更具体地针对某一环节或功能进行演练。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选项(单项演练):如上所述,单项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的某一具体环节或功能进行的演练,与综合演练形成对比,符合题目中“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的描述。

B选项(功能演练):虽然功能演练是应急演练的一种形式,但它并不与综合演练直接构成并列的分类关系。功能演练可能包含于综合演练或单项演练中,但不是与综合演练并列的分类。

C选项(全面演练):全面演练的表述较为模糊,且在实际应急演练分类中,并不常用“全面演练”这一术语来与“综合演练”并列。综合演练本身已经包含了全面的含义。

D选项(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应急演练的一种形式,但它主要是按照演练的组织形式来分类的,而不是按照内容分类。桌面演练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单项的。

综上所述,A选项(单项演练)是与综合演练在内容上形成并列关系的正确选项。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7-93b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