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66、强酸灼伤皮肤不正确的方法是()。

A、A、热水冲洗

B、B、冷水冲洗

C、C、弱碱溶液冲洗

D、D、用自来水冲洗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急救处理的知识题,特别是针对强酸灼伤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热水冲洗:这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强酸灼伤皮肤时,皮肤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伤,此时使用热水冲洗会加剧皮肤的损伤,因为热水会加速化学反应,使强酸更快地渗透皮肤,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B. 冷水冲洗:这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冷水冲洗可以迅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减缓强酸的化学反应速度,减少强酸对皮肤的进一步伤害,并为后续的医疗处理争取时间。

C. 弱碱溶液冲洗: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弱碱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来中和强酸灼伤是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但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方法,因此这个选项虽然在实际中是有效的,但不是本题要找的答案。

D. 用自来水冲洗:自来水冲洗同样是一个有效的初步处理方法,它可以迅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并稀释强酸,减少其对皮肤的伤害。

综上所述,热水冲洗会加剧强酸对皮肤的伤害,因此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热水冲洗”。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67、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冲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b-9a2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8、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0f3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9、性质或消防方法相互抵触,以及配装号或类别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在同一车船内运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7b5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0、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责任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fec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1、我国规定天然气含硫量在()以上的天然气称为酸性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d-5e2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2、扑救过氧化甲乙酮火灾的灭火剂选用、小火,首选用()灭火。无水时,可用泡沫、干粉灭火。大火时,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d-bd3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3、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其余为非毒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124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4、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676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5、按照应急预案层次,危险化学品预案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bf7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6、按照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f-13f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66、强酸灼伤皮肤不正确的方法是()。

A、A、热水冲洗

B、B、冷水冲洗

C、C、弱碱溶液冲洗

D、D、用自来水冲洗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急救处理的知识题,特别是针对强酸灼伤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热水冲洗:这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强酸灼伤皮肤时,皮肤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伤,此时使用热水冲洗会加剧皮肤的损伤,因为热水会加速化学反应,使强酸更快地渗透皮肤,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B. 冷水冲洗:这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冷水冲洗可以迅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减缓强酸的化学反应速度,减少强酸对皮肤的进一步伤害,并为后续的医疗处理争取时间。

C. 弱碱溶液冲洗: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弱碱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来中和强酸灼伤是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但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方法,因此这个选项虽然在实际中是有效的,但不是本题要找的答案。

D. 用自来水冲洗:自来水冲洗同样是一个有效的初步处理方法,它可以迅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并稀释强酸,减少其对皮肤的伤害。

综上所述,热水冲洗会加剧强酸对皮肤的伤害,因此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热水冲洗”。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67、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冲洗。

A. A、热水

B. B、冷水

C. C、弱碱溶液

D. D、硼酸水

解析:选项A:热水。使用热水冲洗强酸灼伤的皮肤可能会加剧伤害,因为热水会加速酸对皮肤的渗透和腐蚀作用。

选项B:冷水。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冷水冲洗,因为冷水可以减缓酸的腐蚀作用,帮助稀释和去除残留的酸,减轻伤害。

选项C:弱碱溶液。虽然理论上弱碱可以中和强酸,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掌握中和的程度,而且可能会因为中和反应放热而加重灼伤。

选项D:硼酸水。硼酸水是一种弱酸,不适合用于冲洗强酸灼伤,因为它不能有效中和强酸,且可能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刺激。

正确答案是A,因为用热水冲洗强酸灼伤的皮肤会加剧伤害,而冷水冲洗是推荐的做法。其他选项虽然各有理由,但在处理强酸灼伤时,它们不是最佳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b-9a2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8、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A. A、浇水

B.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 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D. D、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火灾自救知识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在应对身上衣服着火时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A选项(浇水):虽然水通常用于灭火,但在身上衣服着火的情况下,直接浇水可能不仅无法有效灭火,反而可能因水流扩散火势或造成烫伤。此外,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即找到水源,因此这不是最优先或最安全的选择。

B选项(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这种方法可能加剧火势,因为扑打可能产生风,使火势扩散。同时,手部直接接触火焰极易造成严重烧伤。

C选项(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奔跑会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加剧火势。此外,在火场中奔跑还可能引发其他危险,如摔倒、吸入有毒烟雾等。

D选项(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这是正确的自救方法。就地打滚可以迅速隔绝火焰与空气的接触,从而扑灭身上的火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能有效减少烧伤的风险。

综上所述,D选项(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是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采取的正确自救方法。它既能迅速灭火,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因此,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0f3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9、性质或消防方法相互抵触,以及配装号或类别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在同一车船内运输。

A. A、允许

B. B、不能

C. C、允许混放

D. D、允许但要分开一定距离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A、允许: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如果放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导致火灾或爆炸。

B. B、不能: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性质或消防方法相互抵触,以及配装号或类别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在同一车船内运输,以确保运输安全。

C. C、允许混放: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混放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会增加安全风险,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D. D、允许但要分开一定距离:这个选项虽然提到了分开一定距离,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即使在一定距离内分开,也不能完全避免危险化学反应的发生。

因此,正确答案是B。这个答案符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7b5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0、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责任制。

A. A、消防安全

B. B、政府领导

C. C、消防监督

D. D、防火安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我国消防工作责任制的理解。我们可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以确定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我国的消防工作责任制。

A. 消防安全责任制: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消防工作确实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即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也需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这个选项准确且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消防工作的责任制体系。

B. 政府领导:虽然政府在消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但“政府领导”并不等同于“消防安全责任制”。政府领导只是责任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责任制的全部内容。因此,这个选项虽然部分正确,但不全面。

C. 消防监督:消防监督是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并不等同于消防工作的责任制。消防监督主要是指对消防安全进行的检查、督促和管理工作,而不是指整个消防工作的责任归属。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D. 防火安全:防火安全是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它同样不是消防工作的责任制。防火安全强调的是预防火灾和保障安全的目标,而不是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正确。

综上所述,最准确的答案是A选项“消防安全责任制”,因为它全面且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消防工作的责任制体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c-fec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1、我国规定天然气含硫量在()以上的天然气称为酸性气。

A. A、20mg/m

B. B、25mg/m

C. C、15mg/m³

D. D、10mg/m³

解析:选项解析:

A. 20mg/m³:这是一个可能的含硫量标准,用于定义天然气是否为酸性气。 B. 25mg/m³:含硫量比选项A高,但不是规定的标准。 C. 15mg/m³:含硫量比选项A低,不是规定的标准。 D. 10mg/m³:含硫量最低,也不是规定的标准。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根据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天然气中含硫量达到或超过20mg/m³时,被称为酸性气。因此,正确答案是A。这一标准是为了确保天然气在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因为高含硫量的天然气可能对管道和设备产生腐蚀,同时燃烧后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选项B、C和D的含硫量要么低于规定的标准,要么高于实际规定的标准,因此不符合题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d-5e2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2、扑救过氧化甲乙酮火灾的灭火剂选用、小火,首选用()灭火。无水时,可用泡沫、干粉灭火。大火时,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

A. A、水

B. B、直流水

C. C、砂土

D. D、雾状水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火灾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对于过氧化甲乙酮这类化学品火灾,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其化学性质和燃烧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灭火方法。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水:虽然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剂,但对于许多化学品火灾,尤其是那些与水反应可能产生更多热量、蒸汽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水并不是最佳选择。过氧化甲乙酮与水反应可能会加剧火势或产生危险,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直流水:直流水与普通水在灭火效果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直接以水流的形式冲击火源。由于过氧化甲乙酮可能与水发生不良反应,直流水同样不适合用于此类火灾的初期扑救,因此B选项不正确。

C. 砂土:砂土在某些化学品火灾中可以作为覆盖物来隔绝空气,从而扑灭火焰。但对于过氧化甲乙酮这样的液体火灾,砂土可能无法有效覆盖并隔绝火源,且操作起来相对困难,不是首选灭火方法,因此C选项不正确。

D. 雾状水:雾状水通过雾化装置将水变成细小的水雾颗粒喷洒到火源上。这种形式的水不仅可以降低火源的温度,还能减少水与火源直接接触时可能产生的剧烈反应。对于过氧化甲乙酮这样可能与水发生不良反应的化学品火灾,雾状水是一个相对安全且有效的初期灭火选择。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扑救过氧化甲乙酮火灾的小火时,首选用雾状水灭火,以减少水与火源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风险,并确保灭火效果。所以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d-bd3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3、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其余为非毒物。

A. A、低毒物

B. B、非毒物

C. C、毒物

D. D、无毒物

解析:选项解析:

A. 低毒物:这个选项指的是那些需要较大剂量才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化学物质,不符合题目要求中“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定义。

B. 非毒物:这个选项指的是那些不会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化学物质,与题目要求的定义不符。

C. 毒物:这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题目中的定义,即那些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化学物质。

D. 无毒物:这个选项指的是那些不会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化学物质,与题目要求的定义不符。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答案是C,因为“毒物”这个术语准确地反映了题目中描述的特性,即能够以较小剂量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化学物质。其他选项要么描述的是需要较大剂量才能造成损害的物质(低毒物),要么描述的是不会造成损害的物质(非毒物、无毒物),因此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124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4、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

A. A、身体着凉

B. B、扩大影响

C. C、伤面污染

D. D、及时抢救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急救知识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并找出最符合题目描述的答案。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在抢救烧伤人员时,关于水疱的处理方式。题目询问的是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的原因。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身体着凉):这个选项与水疱的处理无直接关联。水疱的破裂与否,并不会直接导致身体着凉,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选项(扩大影响):这里的“扩大影响”表述模糊,且与水疱破裂的医学后果无直接联系。水疱的破裂更多关联到伤口的处理和感染风险,而非社会或心理层面的“影响”,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正确。

C选项(伤面污染):当烧伤部位的水疱被弄破时,伤口的表皮保护层被破坏,这会增加伤口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伤口被污染的风险。污染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延缓愈合过程,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高度相关,是正确答案。

D选项(及时抢救):这个选项与水疱的处理方式无直接联系。及时抢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到急救的多个方面,而水疱的破裂与否并不直接影响抢救的及时性,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主要是为了避免伤面污染,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伤面污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676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5、按照应急预案层次,危险化学品预案是()。

A. A、综合预案

B. B、专项预案

C. C、现场预案

D. D、现场处置方案

解析:选项解析:

A. 综合预案:这是针对整个组织或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它包括了组织结构、应急响应程序、资源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全面的预案。

B. 专项预案:这是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紧急情况的预案,比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等。专项预案详细说明了应对特定紧急情况的策略、资源和具体操作步骤。

C. 现场预案:这是针对特定地点或设施的预案,通常非常具体,涉及该地点的具体布局、潜在危险、应急设备的位置等。

D. 现场处置方案:这是一种更为具体和操作性的预案,通常指导现场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的立即行动。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B,因为危险化学品预案是针对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即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情况——而制定的。它详细规定了应对此类紧急情况的特定程序、资源和职责,符合专项预案的定义。而综合预案、现场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虽然也与应急响应相关,但它们的针对性和具体性要么过于宽泛(综合预案),要么过于局限于特定地点或处置操作(现场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因此不是最佳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e-bf7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6、按照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A. A、安全责任制

B. B、操作规程

C. C、现场处置方案

D. D、现场应急预案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中不同层级预案内容的理解。

A选项“安全责任制”: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它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利,但它并不直接对应急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或制定应对措施,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虽然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但它并不专注于应急情况的处理,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

C选项“现场处置方案”:这是针对具体的、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装置、设施或区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制定的。它详细规定了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危害和损失。这与题目中“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的描述高度吻合,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现场应急预案”:虽然应急预案也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但它通常涵盖更广泛的范围,如整个企业、工厂或区域的应急响应。而题目中特别强调了“重点工作岗位”,这更侧重于局部和具体的应急措施,因此D选项的“现场应急预案”范围过广,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选项“现场处置方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f-13f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