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72、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首先可能要考虑穿戴化学防护服,但由于物质易燃危险性更高,可以将()与防化服结合使用。

A、A、防毒服

B、B、防火服

C、C、战斗服

D、D、呼吸器

答案:B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防毒服:主要用于防护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危害,但不具备防火功能,对于易燃危险品的处理并不全面。

B. 防火服:用于防护高温和火焰,对于易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非常重要,可以与防化服结合使用,提供更全面的防护。

C. 战斗服:通常指消防员在一般火灾现场穿着的制服,虽然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并不专门针对化学危险品。

D. 呼吸器:用于防护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虽然重要,但不涉及防护易燃物质。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B(防火服),因为在处理易燃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除了要防护化学物质的危害,还需要考虑到物质的易燃性。防火服可以提供额外的防火保护,与防化服结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消防人员在处理事故时的安全。因此,在化学防护服的基础上,结合使用防火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73、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应及时要求()到场协助,及时控制火势,遏制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e-820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4、根据《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标准》,处置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时,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e-d92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5、根据《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备用的空气呼吸器必须每()进行检查,或按能确保呼吸器在需要使用时能正常工作的频率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f-345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6、多功能担架的耐温性能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f-8c5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7、多功能液体抽吸泵主要用于输转有毒液体,也可以输送粘性极大的液体和直径小于()的固体颗粒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28b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8、安全标志分为()类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8ba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ea2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0、安全绳可在()时做标绳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3ff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1、实地熟悉法,是指消防员深入辖区内运用“()”的方法,对影响辖区灭火救援行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与熟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9cd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2、实施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灭火进攻起点一般选择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ef8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72、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首先可能要考虑穿戴化学防护服,但由于物质易燃危险性更高,可以将()与防化服结合使用。

A、A、防毒服

B、B、防火服

C、C、战斗服

D、D、呼吸器

答案:B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防毒服:主要用于防护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危害,但不具备防火功能,对于易燃危险品的处理并不全面。

B. 防火服:用于防护高温和火焰,对于易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非常重要,可以与防化服结合使用,提供更全面的防护。

C. 战斗服:通常指消防员在一般火灾现场穿着的制服,虽然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并不专门针对化学危险品。

D. 呼吸器:用于防护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虽然重要,但不涉及防护易燃物质。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B(防火服),因为在处理易燃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除了要防护化学物质的危害,还需要考虑到物质的易燃性。防火服可以提供额外的防火保护,与防化服结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消防人员在处理事故时的安全。因此,在化学防护服的基础上,结合使用防火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373、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应及时要求()到场协助,及时控制火势,遏制爆炸。

A. A、各级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专家

B. B、特勤中队携带相关救援装备

C. C、事发单位的技术人员

D. D、应急管理、卫健委等有关部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时,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和协调。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各级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专家:虽然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专家在火灾和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场景下,他们主要提供战略指导和专业建议,而非直接控制火势或遏制爆炸的技术支持。因此,这个选项不是最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

B. 特勤中队携带相关救援装备:特勤中队确实具备处理复杂和特殊火灾事故的能力,并携带了先进的救援装备。然而,在涉及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时,单纯依靠救援装备可能不足以快速准确地应对具体的工艺问题和潜在危险。

C. 事发单位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的设备、工艺流程、潜在危险等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及时到场可以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帮助消防队伍更准确地判断火势、控制火源,并有效遏制爆炸风险。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D. 应急管理、卫健委等有关部门:这些部门在事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协调救援、处理后续事宜、提供医疗支持等。但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需要快速控制火势和遏制爆炸的初期阶段,它们并非最直接的技术支持力量。

综上所述,C选项“事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是最能迅速有效地协助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的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对现场情况的熟悉程度,能够极大地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e-820c-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4、根据《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标准》,处置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时,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A. A、一、二

B. B、二

C. C、三

D. D、二、三

解析:选项解析:

A. 一级防护通常指的是最低程度的防护,适用于一般性作业环境,不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的处置。

B. 二级防护通常指的是中级防护水平,能够防护较为危险的化学品和作业环境,但对于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可能不足以提供充分的保护。

C. 三级防护是指最高级别的防护,适用于高度危险的化学品泄漏事故,但并非所有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都需要三级防护。

D. 二级、三级防护结合了中级和高级别的防护措施,能够根据泄漏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等级,既可以应对较为危险的泄漏情况,也能够针对特别严重的事故提供必要的保护。

为什么选D: 根据《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标准》,处置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时,需要根据泄漏物质的具体危险性和作业环境的危险性来选择合适的防护等级。单一的防护等级可能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因此抢险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判断,选择二级或三级防护,以确保既能有效防护,又不过度防护。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因为它提供了灵活性和适应性,符合标准要求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e-d92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5、根据《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备用的空气呼吸器必须每()进行检查,或按能确保呼吸器在需要使用时能正常工作的频率检查。

A. A、周

B. B、月

C. C、季度

D. D、半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查频率的选择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规定来进行分析。

理解题目背景:《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是规范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标准,其中对于备用的空气呼吸器的检查频率有明确规定。

理解问题核心:我们需要确定备用的空气呼吸器应该多久检查一次。

分析选项:

A选项(周):这个选项表示每周检查一次。在紧急情况下,空气呼吸器是消防员等救援人员的生命保障,因此,保持其随时可用状态至关重要。每周检查可以确保在需要时呼吸器能够正常工作,符合对救援设备高可靠性的要求。
B选项(月):虽然每月检查也是合理的,但相比每周检查,其频率较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C选项(季度):季度检查频率更低,对于需要高可靠性的救援设备来说,可能不足以保证其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
D选项(半年):这个选项的检查频率更低,更不适合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紧急救援设备。

综上所述,考虑到空气呼吸器在紧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需要保持随时可用的高可靠性,每周检查是最合适的。这可以确保在需要时,呼吸器能够正常工作,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

因此,答案是A选项(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f-345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6、多功能担架的耐温性能为()。

A. A、-20℃~+35℃

B. B、-20℃~+45℃

C. C、-20℃~+75℃

D. D、-20℃~+100℃

解析:多功能担架作为一种紧急救援设备,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其中包括不同的温度条件。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20℃~+35℃:这个温度范围相对较窄,虽然涵盖了常见的环境温度,但对于一些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救援任务可能不够。

B. -20℃~+45℃:这个温度范围较选项A更宽,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环境温度,包括一些较为严酷的高温条件,符合多功能担架对耐温性能的要求。

C. -20℃~+75℃:这个温度范围非常宽,超出了常见的人体承受范围和大多数救援环境的需求。虽然耐高温性能更强,但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担架承受如此高的温度。

D. -20℃~+100℃:这个温度范围极广,已经超出了常规救援设备所需承受的温度范围。担架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可能会出现材料性能下降,影响救援安全。

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多功能担架的耐温性能需要覆盖常见的环境温度,并且能够应对一些极端的高温条件,-20℃~+45℃的范围既满足了低温到高温的广泛需求,又保证了材料在极端条件下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9f-8c5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7、多功能液体抽吸泵主要用于输转有毒液体,也可以输送粘性极大的液体和直径小于()的固体颗粒物。

A. A、20mm

B. B、10mm

C. C、8mm

D. D、15mm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多功能液体抽吸泵使用范围和性能参数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描述,结合对多功能液体抽吸泵性能参数的理解,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多功能液体抽吸泵的主要用途是输转有毒液体。
它也可以输送粘性极大的液体。
还能输送直径小于某一定值的固体颗粒物。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A、20mm:这个选项给出的直径较大,对于需要精细过滤或输送的场合,可能不够精确,且题目中并未提及如此大的直径限制。

B. B、10mm:虽然这个直径比A选项小,但仍然偏大,不符合多功能液体抽吸泵在处理小颗粒物时的精确性要求。

C. C、8mm:这个选项给出的直径适中,既考虑到了输送的精确性,也符合多功能液体抽吸泵在处理含固体颗粒物液体时的实际能力。它既能有效防止大颗粒物堵塞泵体,又能确保输送效率。

D. D、15mm:这个选项的直径介于A和B之间,同样偏大,不利于多功能液体抽吸泵在处理含小颗粒物液体时的性能发挥。

综上所述,多功能液体抽吸泵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其输送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当需要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液体时,会对其能够处理的固体颗粒物大小有明确的限制。这个限制既要保证泵体的正常运行,又要确保输送的效率和精度。因此,根据题目描述和常识判断,C选项“8mm”是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28b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8、安全标志分为()类型。

A. A、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B. B、警告标志、指令标志

C. C、警告标志、提示标志

D.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安全标志的分类知识。

选项解析如下:

A. A、禁止标志、警告标志:这个选项不完整,安全标志不仅包括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还包括其他类型。

B. B、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这个选项也不完整,缺少禁止标志和提示标志。

C. C、警告标志、提示标志:同样,这个选项也不完整,缺少禁止标志和指令标志。

D.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这个选项包含了所有安全标志的类型,分别是禁止标志(表示禁止某些行为)、警告标志(提醒危险)、指令标志(要求必须采取的行动)和提示标志(提供信息或指引)。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择D的原因是:D选项完整地包含了安全标志的所有类型,符合安全标志的分类标准。其他选项均存在遗漏,不能全面反映安全标志的分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8ba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A. A、安全发展

B. B、经济发展

C. C、社会发展

D. D、和谐发展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原则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和理念。题目提到“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这明确指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安全发展):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安全生产的核心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强调了“安全发展”的理念,即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必须确保安全与生产的协调发展。这与题目中“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表述相吻合,体现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思路。

B选项(经济发展):此选项仅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核心地位。在安全生产法中,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是相辅相成的,但安全生产是前提和基础,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安全。

C选项(社会发展):虽然社会发展是全面的进步过程,但在此语境下,它并不特指安全生产所强调的核心理念。社会发展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而本题关注的是安全生产的具体理念。

D选项(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虽然这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目标,但它并不直接对应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理念。

综上所述,A选项(安全发展)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0-ea2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0、安全绳可在()时做标绳用。

A. A、登高

B. B、训练

C. C、火情侦察

D. D、破拆

解析:选项解析:

A. 登高:安全绳在登高作业中是用来保证人员安全,防止坠落,而非作为标绳使用。

B. 训练:训练时使用安全绳也是为了确保安全,不会将其作为标绳。

C. 火情侦察:在进行火情侦察时,安全绳可以作为标记线,帮助消防人员识别已经侦察过的区域,确保不遗漏任何角落,同时可以在复杂环境中作为引导绳,帮助消防员找到返回路线。

D. 破拆:破拆作业中安全绳的作用是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不是作为标绳。

为什么选择C: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火情侦察的情境下,安全绳可以兼职作为标绳使用,帮助消防员标记已侦察区域和确保不迷路。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3ffb-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1、实地熟悉法,是指消防员深入辖区内运用“()”的方法,对影响辖区灭火救援行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与熟悉。

A. A、问、闻、看、听、思

B. B、查、看、闻、记、思

C. C、查、看、问、记、想

D. D、查、看、问、记、思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实地熟悉法”中消防员在辖区内进行情况调查、了解与熟悉时采用的具体方法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内容:
A选项“问、闻、看、听、思”:这里的“闻”通常用于感官体验,如嗅气味,但在消防员的实地熟悉过程中,嗅气味并不是主要或必要的方法,且“听”虽然重要,但不如直接询问、查看和记录来得直接和全面,因此A选项不完全符合题意。

B选项“查、看、闻、记、思”:同样,这里的“闻”并不适合作为消防员实地熟悉的主要方法,且“思”虽然重要,但“想”这一表述相比“思”更偏向于动作或过程的描述,不够准确,故B选项也不是最佳答案。

C选项“查、看、问、记、想”:此选项中,“想”的表述同样不够精确,且在消防员的实地熟悉过程中,“想”往往是伴随着其他调查方法(如查、看、问、记)而自然发生的思考过程,而非一个独立的方法步骤,因此C选项也不是最佳选择。

D选项“查、看、问、记、思”:这个选项完整地涵盖了消防员在实地熟悉过程中可能采用的多种方法:“查”指调查,“看”指观察,“问”指询问,“记”指记录,“思”指思考和分析。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消防员全面了解和熟悉辖区情况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D选项“查、看、问、记、思”最准确地描述了消防员在实地熟悉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9cd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2、实施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灭火进攻起点一般选择在()。

A. A、着火层

B. B、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

C. C、首层

D. D、着火层上一层

解析:选项解析:

A. 着火层:直接在着火层进行灭火进攻可能会面临火势猛烈、烟雾浓重、能见度低、温度高等困难,对消防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且不易展开有效的灭火作业。

B. 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这是较为理想的进攻起点。从这里进行灭火,可以利用上下楼层之间的楼梯间作为灭火进攻和人员疏散的通道,相对安全,且便于观察火势蔓延情况和控制火源。

C. 首层:从首层进攻需要较长的时间到达火场,而且随着楼层的上升,消防人员的体力消耗会增大,不利于迅速展开灭火救援。

D. 着火层上一层:从着火层的上一层进行灭火进攻,虽然距离火场较近,但同样面临火势蔓延迅速、烟雾上升等风险,不利于灭火操作和人员安全。

为什么选择B: 选择B选项的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灭火进攻起点,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内部楼梯间作为灭火和疏散的通道,同时便于消防人员观察火势和展开灭火作业。这样的选择既考虑了快速扑灭火灾的需要,也考虑了消防人员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1-ef8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