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2
B、B、22
C、C、24
D、D、25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标准。
选项解析如下:
A. 12 MPa:这个压力值较低,可能不足以验证罐体的水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B. 22 MPa:这个压力值比12 MPa高,但不是标准规定的试验压力。
C. 24 MPa:根据相关标准,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为24 MPa,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D. 25 MPa:这个压力值比标准规定的压力高,可能会导致罐体损坏,不是标准试验压力。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4 MPa,因为这个选项符合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标准规定。
A、A、12
B、B、22
C、C、24
D、D、25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标准。
选项解析如下:
A. 12 MPa:这个压力值较低,可能不足以验证罐体的水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B. 22 MPa:这个压力值比12 MPa高,但不是标准规定的试验压力。
C. 24 MPa:根据相关标准,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为24 MPa,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D. 25 MPa:这个压力值比标准规定的压力高,可能会导致罐体损坏,不是标准试验压力。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4 MPa,因为这个选项符合干粉消防车罐体水压强度试验的标准规定。
A. A、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B. B、可燃气体火灾
C. C、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D. D、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电气设备的火灾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干粉灭火剂的使用范围及其限制。
首先,我们来看干粉灭火剂的特点:灭火效率高、灭火速度快。这些特点使得干粉灭火剂在多种火灾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干粉灭火剂对于这类火灾有很好的扑灭效果,因为干粉能够迅速覆盖液体表面,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A选项是干粉灭火剂可以扑救的火灾类型。
B. 可燃气体火灾:在可燃气体火灾中,干粉灭火剂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干粉可以迅速与燃烧的可燃气体混合,降低其浓度,并抑制火焰的传播。因此,B选项也是干粉灭火剂可以扑救的火灾类型。
C. 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对于这类火灾,干粉灭火剂同样适用。干粉能够迅速覆盖在固体物质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因此,C选项也是干粉灭火剂可以扑救的火灾类型。
D. 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电气设备的火灾:这类火灾的扑救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对设备和电气元件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干粉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能会对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电气设备造成腐蚀或污染,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因此,对于这类火灾,通常不推荐使用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综上所述,不能用干粉灭火剂扑救的火灾是D选项: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电气设备的火灾。
A. A、化学粉剂
B. B、泡沫
C. C、干粉
D. D、水
解析:这道题的各个选项解析如下:
A. 化学粉剂:这是正确的答案。干粉灭火器使用的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细小的化学粉剂,通常由磷酸盐、硫酸铵等化学物质组成,能够扑灭多种类型的火灾,包括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B. 泡沫:泡沫灭火器使用的是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液体火灾,与干粉灭火器不同。
C. 干粉:这个选项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干粉”是对灭火剂的一种描述,而不是灭火剂的具体成分。因此,这个选项不够准确。
D. 水:水灭火器使用的是水作为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与干粉灭火器不同。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确实是化学粉剂,这种粉剂能够迅速扑灭火源,且适用范围广泛。其他选项要么描述不准确(C),要么与干粉灭火器的实际灭火剂不符(B和D)。因此,正确答案是A. 化学粉剂。
A. A、每月
B. B、每季度
C. C、每半年
D. D、每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库存器材装备保管检查频率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消防队伍的管理规定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检查周期。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描述的是库存器材装备的保管检查频率。
基层中队每半月检查一次。
需要确定大队的检查频率。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A、每月:这个选项表示大队每月检查一次,与基层中队的半月检查频率相比,既不过于频繁也不过于稀疏,符合常规的管理和检查需求。
B. B、每季度:这个选项表示大队每季度检查一次,相对于基层中队的半月检查,频率较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C. C、每半年:这个选项的检查频率更低,更不适合用于库存器材装备的及时管理和维护。
D. D、每年:这个选项的检查频率最低,显然无法满足对库存器材装备进行及时、有效管理的需求。
最后,我们根据消防队伍的管理规定和常识来判断:
库存器材装备的保管检查是确保装备完好、可用性的重要环节。
基层中队作为直接使用者,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查,而大队作为管理层,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检查频率以确保基层工作的有效执行。
综合考虑,每月检查一次既能保证检查的及时性,又不会给大队带来过大的工作负担。
因此,答案是A选项“每月”,这是大队对库存器材装备进行保管检查的合理频率。
A. A、事故隐患消除
B. B、安全条件
C. C、应急终止条件
D. D、环保达标条件
解析:选项解析:
A. 事故隐患消除 - 这个选项描述的是应急结束后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应急结束必须明确的事项。
B. 安全条件 - 虽然安全条件的满足是应急结束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它并不涵盖应急结束所需满足的所有条件。
C. 应急终止条件 - 这个选项正确,因为它指的是一系列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的控制、环境达标、隐患消除等,是应急结束的正式程序和标准。
D. 环保达标条件 - 这个选项只涉及环境标准,而忽略了其他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事故隐患的消除和安全条件的满足。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C是因为“应急终止条件”包括了题目中提到的所有要素: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并且需要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才能宣布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终止条件是一个全面的、程序性的表述,它确保了在宣布应急结束之前,所有必要的安全和环境措施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和确认。因此,C选项是最准确和最全面的答案。
A. A、off档
B. B、低灵敏度档
C. C、高灵敏度档
D. D、目标前置档
解析:在解析这道关于BM500-02漏电探测仪使用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漏电探测仪的特性和不同档位的使用场景。
A选项“off档”:这是关闭或停止档,显然不是用来进行检测的,因此可以排除。
B选项“低灵敏度档”:虽然灵敏度档是用来调整探测仪的敏感度,但低灵敏度档可能无法准确捕捉到微小的漏电信号,尤其是在需要高精度检测的场景中。漏电探测通常要求较高的灵敏度以确保安全,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是最佳选择。
C选项“高灵敏度档”:这个档位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敏度,使得探测仪能够捕捉到更微弱的漏电信号。在进行漏电检测时,使用高灵敏度档可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漏电问题,从而保障安全。因此,这个选项是合理的。
D选项“目标前置档”:这个选项可能是一个非标准的或特定于某些设备的档位描述,通常漏电探测仪不会有这样的档位。它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操作模式或功能,但并不直接对应于漏电检测的基本需求,因此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为了准确、高效地检测漏电情况,应当选择能够提供最高灵敏度的档位,即C选项“高灵敏度档”。这个档位能够确保探测仪在检测过程中捕捉到最微弱的漏电信号,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A. A、将伤员取侧卧位
B. B、并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黏液或血块
C. C、保持呼吸道畅通
D. D、尽可能保持头部稳定
E. E、及时对耳鼻处填塞止血
解析:选项解析:
A. 将伤员取侧卧位:这是正确的做法,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减少窒息风险。
B. 并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黏液或血块:这也是正确的,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C. 保持呼吸道畅通:这是基本的急救措施,对于所有受伤的伤员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颅脑外伤的伤员。
D. 尽可能保持头部稳定:这是为了防止颈椎或颅脑进一步损伤,因此也是正确的。
E. 及时对耳鼻处填塞止血: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对于开放性颅脑外伤,通常不建议对耳鼻处的出血进行填塞止血,因为这可能会加剧颅内压力,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让血液自然流出,以避免增加颅内压力。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E,因为填塞耳鼻处止血可能会对伤员造成更大的危险,尤其是在颅脑外伤的情况下。其他选项A、B、C、D都是符合急救原则的正确做法,不会对伤员造成额外的风险。因此,E选项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A. A、机动泵
B. B、手动泵
C. C、机动手抬泵
D. D、电动机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开门器供油方式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机动泵:机动泵通常用于提供大量的、持续的水流或压力,适用于消防车等大型设备。开门器虽然需要一定的动力来工作,但其动力需求与机动泵所提供的强大动力不匹配,且机动泵通常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用于开门器这种小型设备。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手动泵:手动泵是一种可以通过人力操作来产生压力或流量的设备。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对于开门器这种需要一定动力但不需要过大压力的设备来说,手动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此,B选项是合理的。
C. 机动手抬泵:机动手抬泵结合了机动和人力两种动力方式,通常用于需要一定压力和流量但又没有足够电力或水源的场合。然而,对于开门器来说,其动力需求并不复杂,不需要如此复杂的设备。此外,机动手抬泵的体积和重量也相对较大,不适合用于开门器。因此,C选项不正确。
D. 电动机: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虽然它能提供稳定的动力,但通常需要电力供应,且体积和重量也相对较大。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电力供应可能不稳定或中断,且电动机不适合携带到狭窄或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D选项也不适合用于开门器。
综上所述,考虑到开门器的动力需求、便携性和操作简便性,手动泵是最合适的选择。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A、100
B. B、120
C. C、150
D. D、18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开门器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的了解。
选项解析: A. 100mm:表示开门器的两个底脚最大可撑开100毫米。 B. 120mm:表示开门器的两个底脚最大可撑开120毫米。 C. 150mm:表示开门器的两个底脚最大可撑开150毫米。 D. 180mm:表示开门器的两个底脚最大可撑开180毫米。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的原因是,根据题库的出题意图和实际操作经验,开门器的设计通常是为了适应大部分门缝的宽度,而100mm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设计参数。在实际使用中,100mm的撑开距离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情况。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可能的撑开距离,但根据题目的设定,答案应该是A。考生在复习时应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性能参数,以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使用。
A. A、65
B. B、75
C. C、85
D. D、95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引水装置产生的最大真空度的标准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引水装置在消防系统中的作用。引水装置通常用于将水源引入消防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消防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其中,最大真空度是衡量引水装置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65kPa:这个值低于标准要求的最大真空度,因此可以排除。
B. 75kPa:同样,这个值也低于标准要求的最大真空度,不是正确答案。
C. 85kPa:根据消防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引水装置产生的最大真空度不应小于85kPa。这个选项符合标准要求,是正确答案。
D. 95kPa:虽然这个值高于85kPa,但题目要求的是“不应小于”的值,即85kPa是满足要求的最小值,而非最大值。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数值上更高,但不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引水装置产生的最大真空度不应小于85kPa。
A. A、5%
B. B、10%
C. C、17%
D. D、21%
解析:选项解析:
A. 5%:这个氧含量远低于人体正常生理需求,无法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长时间处于此氧含量环境中会导致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B. 10%:虽然比5%高,但依然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属于严重缺氧环境,长时间暴露同样会危及生命。
C. 17%: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氧含量水平,虽然低于正常大气中的氧含量(约21%),但已经足够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在使用强制送风呼吸器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使用者不会因为缺氧而发生危险。
D. 21%:这是大气中正常的氧含量,但在使用强制送风呼吸器的情况下,通常是因为环境中的空气不适合直接呼吸,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强制送风呼吸器的设计通常允许在低于正常大气氧含量的环境中使用。
为什么选择C:
强制送风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或存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它通过风扇向面罩内送风,保证使用者能够呼吸到安全的空气。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和实际使用需求,17%的氧含量是强制送风呼吸器可以安全使用的最低环境氧含量标准。因此,正确答案是C。这个浓度可以确保即便在氧气含量较低的环境中,使用者的基本生理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同时通过呼吸器提供的清洁空气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