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18、救援顶杆主要由手柄、换向手轮、双向液压锁、固定支撑、油缸、活塞杆、移动支撑、高压软管等组成,额定工作压力63MPa,最大撑顶力(),闭合长度475mm,作业覆盖范围475~1325mm。

A、A、120KN

B、B、110KN

C、C、115KN

D、D、125KN

答案:A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关于“救援顶杆”的最大撑顶力这一具体参数。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20KN:此选项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撑顶力数值。在评估时,我们需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其他信息,如额定工作压力(63MPa)和设备的其他规格,来判断这个数值是否合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依据实际设备的技术规格或标准答案来确定。

B. 110KN:此选项提供的撑顶力数值略低于A选项,但在没有具体技术规格支持的情况下,仅凭猜测无法确定其正确性。

C. 115KN:同样,此选项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数值,但与A选项相比,它既不是最大也非其他明确的标准值,因此需结合具体技术规格来判断。

D. 125KN:此选项的撑顶力数值最高,但同样需要具体的技术规格或标准答案来验证其正确性。

现在,我们根据题目描述和常识来判断:

题目中明确提到了设备的多个组成部分和规格,包括额定工作压力和其他物理尺寸,但没有直接给出最大撑顶力的具体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依赖经验、常识或标准答案。由于这是一个理论考试题目,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答案应该与标准答案或教材、手册中的数值一致。
既然没有直接的技术规格作为参考,我们就需要选择最符合常识或已知信息的答案。在这里,A选项(120KN)作为最大撑顶力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它既符合液压设备通常的撑顶力范围,也可能与某种标准或教材中的数值相匹配。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A选项(120KN)作为正确答案,因为它最符合题目要求和常识判断。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519、救生气垫适用()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1e1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0、救生气垫适用()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6db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1、救生绳最小破断强度应大于等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c4b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2、救生绳采用()的夹心绳结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19c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3、救生衣进水性能:穿着者在水中漂浮1小时,服装内的进水量应小于()g。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787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4、救生软梯一般长15m,重量小于15kg,荷载1000kg,每节梯磴荷载150kg,最多可载()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cd8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5、救生软梯梯长为5m的梯身重量应不超过()kg。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264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6、数字化预案技术支撑体系的层次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7d8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7、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d17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8、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7-26d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518、救援顶杆主要由手柄、换向手轮、双向液压锁、固定支撑、油缸、活塞杆、移动支撑、高压软管等组成,额定工作压力63MPa,最大撑顶力(),闭合长度475mm,作业覆盖范围475~1325mm。

A、A、120KN

B、B、110KN

C、C、115KN

D、D、125KN

答案:A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关于“救援顶杆”的最大撑顶力这一具体参数。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20KN:此选项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撑顶力数值。在评估时,我们需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其他信息,如额定工作压力(63MPa)和设备的其他规格,来判断这个数值是否合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依据实际设备的技术规格或标准答案来确定。

B. 110KN:此选项提供的撑顶力数值略低于A选项,但在没有具体技术规格支持的情况下,仅凭猜测无法确定其正确性。

C. 115KN:同样,此选项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数值,但与A选项相比,它既不是最大也非其他明确的标准值,因此需结合具体技术规格来判断。

D. 125KN:此选项的撑顶力数值最高,但同样需要具体的技术规格或标准答案来验证其正确性。

现在,我们根据题目描述和常识来判断:

题目中明确提到了设备的多个组成部分和规格,包括额定工作压力和其他物理尺寸,但没有直接给出最大撑顶力的具体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依赖经验、常识或标准答案。由于这是一个理论考试题目,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答案应该与标准答案或教材、手册中的数值一致。
既然没有直接的技术规格作为参考,我们就需要选择最符合常识或已知信息的答案。在这里,A选项(120KN)作为最大撑顶力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它既符合液压设备通常的撑顶力范围,也可能与某种标准或教材中的数值相匹配。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A选项(120KN)作为正确答案,因为它最符合题目要求和常识判断。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519、救生气垫适用()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

A. A、10

B. B、20

C. C、30

D. D、40

解析:救生气垫是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救援逃生的设备,它主要用于从较低楼层安全跳下逃生。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

A. 10米: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楼层高度,救生气垫能够有效地缓解从这一高度跳下的冲击力,减少受伤的风险。

B. 20米:这个高度对于救生气垫来说过高,跳下时由于速度过快和冲击力过大,救生气垫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严重伤害。

C. 30米:从这样的高度跳下,即使是救生气垫也无法保证安全,因为冲击力会超出气垫的承受范围。

D. 40米:这个高度更加危险,救生气垫无法发挥作用,跳下几乎肯定会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A,因为救生气垫的设计是为了在较低的楼层高度(通常不超过10米)提供逃生者一个相对安全的着陆区域。超过这个高度,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逃生者下落的速度会过快,救生气垫无法有效地吸收冲击力,从而不能保障逃生者的安全。因此,10米是救生气垫适用的最大高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1e1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0、救生气垫适用()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

A. A、10

B. B、20

C. C、30

D. D、40

解析:救生气垫是一种应急救援装备,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为从高处坠落的人员提供缓冲,减少伤害。但是,救生气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有一定限制的,主要取决于使用者从多高的地方落下。

选项解析如下:

A. 10米:这是救生气垫通常推荐的安全使用范围,因为在这个高度范围内,气垫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力,保护下落者的生命安全。
B. 20米:此高度超出了一般救生气垫的设计承受能力,从这样的高度下跳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或致命后果。
C. 30米:同样,这样的高度对于救生气垫来说太高了,无法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D. 40米:此高度已经非常高,使用救生气垫逃生是极其危险的,几乎不可能保证安全。

正确答案选择A(10米),是因为救生气垫设计上主要是为了应对较低楼层的紧急情况,如三层楼以下的住宅或建筑,在这个高度范围内使用较为安全有效。超过这一高度,应当考虑其他更安全的救援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6db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1、救生绳最小破断强度应大于等于()。

A. A、400N

B. B、4000N

C. C、40000N

D. D、400000N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救生绳性能指标的理解,特别是其最小破断强度的要求。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A. 400N:这个数值明显过小,远远不能满足救生绳在实际使用中对强度的要求。救生绳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使用,因此这个选项可以排除。

B. 4000N:虽然这个数值比A选项大,但仍然不足以满足救生绳作为安全设备所需的强度标准。在紧急救援中,救生绳需要承受的重量和拉力远超过这个数值,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正确。

C. 40000N:这个数值较为合理,符合救生绳作为安全设备所需的最小破断强度要求。它确保了救生绳在承受较大拉力时不会断裂,从而保障救援人员和被救者的安全。

D. 400000N:虽然这个数值非常大,但实际上对于一般的救生绳来说并不必要。过高的破断强度可能会增加救生绳的重量和成本,而不一定带来额外的安全保障。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技术上可行,但并不是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考虑到救生绳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和经济性,最小破断强度应大于等于40000N,即选项C。这个数值既保证了救生绳的强度和安全性,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和重量增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4-c4b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2、救生绳采用()的夹心绳结构。

A. A、内包保护层

B. B、外包保护层

C. C、不包保护层

D. D、内、外包保护层

解析:救生绳是用于救援行动中的重要装备,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绳索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选项A:内包保护层,指的是绳索内部有一层保护层,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护绳索内部不受损伤,但外层直接暴露,容易受到磨损。

选项B:外包保护层,这种结构是在绳索外部包裹一层保护材料,能够有效地保护绳索免受外界环境的磨损,同时保持了绳索的内部结构不受损害,是救生绳常用的一种结构。

选项C:不包保护层,意味着绳索没有额外的保护层,内外层都是相同的材料,这样的绳索耐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救生绳使用。

选项D:内、外包保护层,这种结构既有内层保护也有外层保护,虽然保护全面,但可能会使绳索变得较为僵硬,不便于操作,且成本较高。

正确答案B:外包保护层,这种设计在保持绳索柔软便于操作的同时,也能提供足够的外部保护,延长绳索的使用寿命,适合作为救生绳使用。因此,根据救生绳的实际使用需求,外包保护层是最合适的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19c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3、救生衣进水性能:穿着者在水中漂浮1小时,服装内的进水量应小于()g。

A. A、200

B. B、500

C. C、380

D. D、100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救生衣的性能标准,特别是其进水性能。救生衣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在水中提供足够的浮力,同时尽量减少进水量,以确保穿着者的安全和舒适。

解析各个选项:

A、200g:这是一个较低的进水量指标,表明救生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B、500g:相比于200g,这个数值较高,意味着更多的水可能进入救生衣内部。
C、380g:此选项位于200g和500g之间,也表示一定的进水量。
D、1000g:这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进水量,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根据救生设备的设计要求和国际标准,通常要求救生衣在保持穿着者浮在水面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的渗入。因此,标准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进水量的值。从提供的选项来看,A选项200g是最小的进水量,符合救生衣高效能的要求。

所以正确答案是A(200g),因为这一数值代表了救生衣在水中漂浮1小时后,服装内进水量的最低限值,从而更好地保护穿着者免受寒冷和其他潜在危险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787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4、救生软梯一般长15m,重量小于15kg,荷载1000kg,每节梯磴荷载150kg,最多可载()人。

A. A、1

B. B、2

C. C、4

D. D、8

解析:首先,我们来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描述了救生软梯的一些基本规格,包括其长度(15m)、重量(小于15kg)、总荷载(1000kg)以及每节梯磴的荷载(150kg)。题目要求我们判断这个救生软梯最多可以承载多少人。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人:如果每节梯磴荷载150kg,而一个人的平均体重远低于这个数值(假设为70kg左右),那么仅从每节梯磴的荷载来看,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题目中“最多可载”的表述。

B. 2人:同样,即使考虑两个人的平均体重(假设为140kg),这也远低于每节梯磴的荷载,更不用说整个软梯的总荷载了。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是最多可载的人数。

C. 4人:四个人的平均体重可能会接近或稍微超过每节梯磴的荷载,但远低于整个软梯的总荷载(1000kg)。考虑到安全性和软梯的设计初衷,这个选项也不是最优答案。

D. 8人:如果我们假设每个人的平均体重为125kg(这已经是偏高的估计了),那么8个人的总体重为1000kg,正好等于软梯的总荷载。这意味着在极限情况下,软梯可以承载8人,而不会超过其设计的安全承载能力。同时,这也符合“最多可载”的表述。

综上所述,考虑到每节梯磴的荷载和整个软梯的总荷载,以及人的平均体重,我们可以确定D选项(8人)是正确答案。这是因为在这个假设下,软梯既能保证每节梯磴的安全承载,又不会超过整个软梯的总荷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5-cd8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5、救生软梯梯长为5m的梯身重量应不超过()kg。

A. A、600

B. B、120

C. C、60

D. D、6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救生软梯基本参数的了解。

选项解析如下:

A. 600kg:这个重量对于5米长的救生软梯来说过重,不符合实际使用需求。救生软梯需要轻便,以便于携带和快速部署。

B. 120kg:这个重量同样偏重,不符合救生软梯的设计要求。

C. 60kg:虽然比前两个选项轻,但仍然偏重,不利于救援行动中的快速操作。

D. 6kg:这个选项符合救生软梯的实际重量要求。救生软梯的梯身重量通常在5-10kg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梯子的稳固性,又便于携带和使用。

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D的原因是它符合救生软梯轻便、易于携带和快速部署的设计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264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6、数字化预案技术支撑体系的层次不包括()。

A. A、显示层

B. B、应用层

C. C、网络层

D. D、数据层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数字化预案技术支撑体系结构的理解。通常,一个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包括:

数据层(Data Layer): 这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部分,涉及数据库的设计、数据的存储方式等。
网络层(Network Layer): 负责系统的通信与网络连接,确保不同组件之间的信息传输。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提供具体的应用功能和服务,是用户直接交互的部分,包括软件应用程序等。
展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有时也被称作表示层或界面层,负责向用户展示信息并与用户进行交互,但在某些体系结构描述中,它可能不会被单独列为一层,而是作为应用层的一部分。

根据题目中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即“显示层”。这是因为在典型的数字化预案技术支撑体系结构中,并不一定单独列出显示层作为与数据层、网络层、应用层并列的一层。显示层的功能往往被包含在应用层之中,因此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A、显示层”作为不属于该体系层次的答案是最合适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7d8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7、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不包括()。

A. A、地理信息技术

B. B、风险评估技术

C. C、后勤保障技术

D. D、三维全景技术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识别。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确定哪个不是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

A. 地理信息技术:在数字化预案编制中,地理信息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帮助消防队伍准确了解灾害发生地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关键信息,为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因此,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B. 风险评估技术:风险评估是预案编制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潜在灾害或紧急事件的识别、分析和评价。通过风险评估技术,可以预测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因此,风险评估技术同样是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

C. 后勤保障技术:虽然后勤保障在消防工作中至关重要,但它并不直接构成数字化预案编制的关键性技术。数字化预案编制更侧重于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分析和展示,而后勤保障技术更多地涉及物资供应、设备维护、人员调配等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因此,这个选项与数字化预案编制的核心技术不符。

D. 三维全景技术:三维全景技术能够创建灾害现场或相关区域的三维模型,使消防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练和预案制定。这种技术有助于更直观地展示灾害现场情况,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三维全景技术也是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综上所述,后勤保障技术(选项C)不是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技术。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6-d17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8、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A. A、5MPa

B. B、10MPa

C. C、15MPa

D. D、20MP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液压系统中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选项解析如下:

A. 5MPa:这个选项错误,因为在两个溢流阀串联的情况下,泵的出口压力不会仅仅由第一个溢流阀(5MPa)决定。溢流阀的作用是维持系统压力不超过设定值,但在此情况下,第二个溢流阀会影响最终的出口压力。

B. 10MPa: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虽然第二个溢流阀的调整压力是10MPa,但是第一个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5MPa,它会首先发挥作用。

C. 15MPa: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两个溢流阀串联的情况下,泵的出口压力将由两个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之和决定。第一个溢流阀调整压力为5MPa,第二个为10MPa,因此泵的出口压力为5MPa + 10MPa = 15MPa。

D. 20MPa:这个选项错误,因为溢流阀的调整压力是固定的,不会相互叠加为两倍。

为什么选C:在液压系统中,当多个溢流阀串联时,系统的最大压力是这些溢流阀调整压力的总和。因此,当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时,泵的出口压力为这两个压力之和,即15MPa。所以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7-26d9-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