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腰部
B、B、腿部
C、C、颈部
D、D、背部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腰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设计用于保护头部和面部,与腰部无关。
B. 腿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不涉及腿部的保护,腿部保护通常由其他专门的防护装备如消防裤等来承担。
C. 颈部:正确。消防员防护头盔除了保护头部,其下沿设计也可以为消防员的颈部提供一定的保护。
D. 背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不覆盖背部,背部的保护通常由消防员防护服来提供。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C(颈部)是因为消防员防护头盔的设计不仅覆盖头部,其边缘部分也能为消防员的颈部提供保护,尤其是在进行灭火和救援作业时,可以减少从上方掉落的碎片或热辐射对颈部的伤害。其他选项与消防员防护头盔的功能不符。
A、A、腰部
B、B、腿部
C、C、颈部
D、D、背部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 腰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设计用于保护头部和面部,与腰部无关。
B. 腿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不涉及腿部的保护,腿部保护通常由其他专门的防护装备如消防裤等来承担。
C. 颈部:正确。消防员防护头盔除了保护头部,其下沿设计也可以为消防员的颈部提供一定的保护。
D. 背部:错误。消防员防护头盔不覆盖背部,背部的保护通常由消防员防护服来提供。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C(颈部)是因为消防员防护头盔的设计不仅覆盖头部,其边缘部分也能为消防员的颈部提供保护,尤其是在进行灭火和救援作业时,可以减少从上方掉落的碎片或热辐射对颈部的伤害。其他选项与消防员防护头盔的功能不符。
A. A、劳动保护权
B. B、安全生产知情权
C. C、安全生产监督权
D. D、随时终止劳动合同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享有的权利。
A. 劳动保护权:这是指员工有权获得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措施,以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这项权利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因此是正确的。
B. 安全生产知情权:这意味着员工有权了解他们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也是法律法规赋予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以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所以也是正确的。
C. 安全生产监督权:这项权利允许员工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并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或报告安全隐患。这也是员工合法享有的权利之一,用以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改善,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
D. 随时终止劳动合同权:虽然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时”权利。根据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不能单方面随意解除。因此,这个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
A. A、压缩气体
B. B、过热液体
C. C、液化气体
D. D、过热固体
解析:选项解析:
A. 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在压力容器内如果压力过大,容器可能会承受不住,从而导致破裂,气体迅速膨胀并释放出能量,这种情况属于物理爆炸。
B. 过热液体:过热液体在压力容器内,温度升高会导致液体体积膨胀,增加内部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时,容器会破裂,液体迅速蒸发并释放能量,这也是一种物理爆炸。
C. 液化气体:液化气体在压力容器内,如果因为温度升高或压力变化等原因导致液化气体迅速气化,体积急剧膨胀,同样可以使容器破裂,造成物理爆炸。
D. 过热固体:过热固体一般不会导致物理爆炸,因为固体的体积膨胀相对较小,不会像气体或液体那样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容器破裂。
为什么选择ABC:
物理爆炸的定义涉及到了压力容器内的物质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容器破裂,内部物质迅速膨胀并释放能量。压缩气体、过热液体和液化气体在特定条件下都能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容器破裂,从而引起物理爆炸。而过热固体不符合这一条件,因此不选D。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A. A、甲烷
B. B、乙烷
C. C、丙烷
D. D、丁烷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天然气成分的了解。
A选项: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占其总组成的83%~99%。这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相符,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选项:乙烷虽然也是天然气中的一种成分,但其含量远低于甲烷,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丙烷在天然气中的含量更低,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丁烷同样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含量远低于甲烷。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A. A、冻伤
B. B、中毒
C. C、化学爆炸打击
D. D、噪声
E. E、烫伤
解析:选项解析:
A. 冻伤 - 危险化学品中包含一些液化气体或冷冻化学品,这些物质在泄漏时可能会造成皮肤和组织的冻伤。
B. 中毒 -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应急救援人员在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系统吸收有毒物质,导致中毒。
C. 化学爆炸打击 - 危险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爆炸,对附近的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D. 噪声 - 爆炸或火灾等紧急情况可能会产生高分贝噪声,对救援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
E. 烫伤 - 许多化学品泄漏时会伴随高温,接触到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烫伤。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ABCDE是因为每一个选项都代表了一种危险化学品可能对应急救援人员造成的具体危害。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面对的危险化学品多种多样,可能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风险,因此救援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和预防这些危害。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应急救援人员认识到在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障自身安全。
A. A、季度
B. B、半年
C. C、一年
D. D、二年
解析:选项解析:
A. 季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过于频繁,虽然能确保消防设施状态,但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最低要求。
B. 半年:每半年检测一次相较于季度而言频率降低,但仍然高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不是正确答案。
C. 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最低频率要求,是正确答案。
D. 二年:每两年检测一次的频率低于法律规定的要求,不能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完好有效的状态,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
选择答案C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以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并要求检测记录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因此,选项C“一年”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正确答案。
A. A、消除危险源
B. B、个体防护
C. C、隔离
D. D、减少事故和失误
解析:选项解析:
A. 消除危险源:这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通过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B. 个体防护:这属于事故发生后的减轻伤害措施,通过为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事故发生时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但不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
C. 隔离:这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将危险源与人员和设备隔离开来,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D. 减少事故和失误:这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选ACD:
选项A、C和D都是直接针对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即它们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符合题目要求。而选项B虽然与安全有关,但它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减少伤害的措施,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直接手段,因此不包含在正确答案之内。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A. A、脱硫速度快
B. B、价格高
C. C、再生复杂
D. D、只适用于低浓度硫的脱除
解析: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氧化锌作为脱硫剂的特点,我们需要逐一审视每个选项。
A. 脱硫速度快:氧化锌与硫化物反应的速度相对较快,这是其作为脱硫剂的一个重要优点。氧化锌可以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快速反应,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因此,A选项正确。
B. 价格高:相比于其他脱硫剂,如石灰石、石膏等,氧化锌的原材料成本可能较高,导致其价格相对较高。虽然价格高并不是其作为脱硫剂的理想特点,但它确实是氧化锌脱硫剂的一个实际情况。因此,B选项描述准确。
C. 再生复杂:氧化锌脱硫剂在使用后,其表面会附着硫化物,需要进行再生处理才能恢复其脱硫能力。相比于一些其他脱硫剂,氧化锌的再生过程可能更为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工艺步骤和条件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
D. 只适用于低浓度硫的脱除:这一选项的表述可能有些绝对,但通常认为,氧化锌脱硫剂在处理高浓度硫化物时可能效果不佳,或者需要更大的投加量和更复杂的工艺条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氧化锌脱硫剂更多地被用于处理低浓度硫化物的场景。尽管“只适用于”这一表述过于绝对,但从一定角度上看,它反映了氧化锌脱硫剂在处理低浓度硫化物方面的优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原题中的D选项表述可能存在误导性,因为氧化锌脱硫剂并非绝对不能用于高浓度硫化物的处理,只是相对而言在低浓度下表现更佳。但在此解析中,我们按照题目给出的选项进行理解。
答案选择:虽然D选项的表述略有争议,但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和氧化锌脱硫剂的一般特点,我们可以认为ABCD四个选项都是对氧化锌脱硫剂特点的合理描述(尽管D选项的表述需要一定条件下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如果面临类似表述模糊的选项,建议结合具体情境和题目要求进行判断。在此情况下,由于所有选项都与氧化锌脱硫剂的特点相关,我们选择ABCD作为答案。但请注意,这种选择是基于题目给出的选项和一般理解的,实际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氧化锌脱硫剂的使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硫化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因此,在选择脱硫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A. A、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B.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 C、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D. D、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解析:选项解析:
A.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这个选项表述反了,不符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原意。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选项正确反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理念,即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与经济利益是等价的。
C.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虽然这个表述在表面上看似全面,但它没有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等重要性,也没有体现出报告中的理念。
D.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个选项与C类似,虽然强调了两者都要,但没有体现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
为什么选B:
答案是B,因为它准确反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宝贵的资源,与经济利益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理念指导着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A. A、0g
B. B、7000g
C. C、8000g
D. D、9000g
解析:答案A显然是错误的,因为0克对于一套消防隔热服来说是不可能的重量。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即消防隔热服的质量(包括隔热衣裤、隔热手套和隔热脚盖)不应大于8000克(8千克)。
解析如下:
A选项(0g):这是一个不合理的数值,因为任何实物都会有质量,不可能为0克。
B选项(7000g):虽然这是可能的一个数值,但根据标准规定,正确答案并非此选项。
C选项(8000g):这是符合标准规定的正确答案。
D选项(9000g):虽然也是可能的质量范围,但是超过了规定的最大值。
选择C选项的原因是,消防隔热服的设计需要在保护性能和穿戴者的机动性之间取得平衡。过重的装备会增加消防员的负担,影响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效率。因此,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消防隔热服的最大重量被限制在了8000克以内。
A. A、100m
B. B、110m
C. C、120m
D. D、130m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中关于消防车道与储罐中心距离的具体规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储罐中心与消防车道的距离限制。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00m):此选项给出的距离过短,不符合标准中对于消防车道与储罐中心距离的要求,因此可以排除。
B选项(110m):同样,此距离也短于标准规定,不符合要求,故不选。
C选项(120m):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2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此选项与标准规定一致,是正确答案。
D选项(130m):此距离超过了标准规定,因此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选项(120m),因为它完全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中关于消防车道与储罐中心距离的限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