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9
B、B、10
C、C、19
D、D、20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安全绳长度标准的选择题。为了准确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基于消防安全绳的实际使用需求和标准规范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消防安全绳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裁制。
但长度有一个最低限制。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9m:这个长度可能对于某些特定场景来说足够,但从消防安全绳的通用性和安全性考虑,它可能不是最低限制的最佳选择。
B. 10m:在消防安全领域,为了确保消防员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移动距离和安全余量,通常会设定一个合理的最低长度。10m是一个常见的、符合安全标准的长度,能够满足大多数紧急情况的需求。
C. 19m:这个长度远超过了一般消防安全绳的最低限制,虽然它提供了更大的移动范围,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这么长的绳子,且会增加携带和存储的难度。
D. 20m:与19m类似,这个长度也过长,不是最低限制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考虑到消防安全绳的通用性、安全性和便携性,以及常见的标准规范,10m是最合适的最低长度限制。它既能满足大多数紧急情况的需求,又不会过于冗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m。
A、A、9
B、B、10
C、C、19
D、D、20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安全绳长度标准的选择题。为了准确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基于消防安全绳的实际使用需求和标准规范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消防安全绳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裁制。
但长度有一个最低限制。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9m:这个长度可能对于某些特定场景来说足够,但从消防安全绳的通用性和安全性考虑,它可能不是最低限制的最佳选择。
B. 10m:在消防安全领域,为了确保消防员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移动距离和安全余量,通常会设定一个合理的最低长度。10m是一个常见的、符合安全标准的长度,能够满足大多数紧急情况的需求。
C. 19m:这个长度远超过了一般消防安全绳的最低限制,虽然它提供了更大的移动范围,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这么长的绳子,且会增加携带和存储的难度。
D. 20m:与19m类似,这个长度也过长,不是最低限制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考虑到消防安全绳的通用性、安全性和便携性,以及常见的标准规范,10m是最合适的最低长度限制。它既能满足大多数紧急情况的需求,又不会过于冗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m。
A. A、1.33kN
B. B、1.83kN
C. C、2.33kN
D. D、3.33kN
解析:选项解析:
A. 1.33kN:这个选项表示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负荷为1.33千牛(kilonewtons)。千牛是力的单位,1千牛等于1000牛(newtons)。
B. 1.83kN:这个选项表示设计负荷为1.83千牛,比选项A的数值大。
C. 2.33kN:这个选项表示设计负荷为2.33千牛,比选项B的数值还要大。
D. 3.33kN:这个选项表示设计负荷为3.33千牛,是所有选项中最大的数值。
为什么选择A:
根据消防安全腰带的相关标准,其设计负荷通常不会太高,以确保安全性和便携性。选项A的1.33kN(即1330牛)符合这样的要求。如果设计负荷过高,虽然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但会牺牲便携性,并且可能导致使用者的腰部受伤。因此,在确保足够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一个适中的数值是必要的。
此外,题目中提到消防安全腰带的质量不超过0.85kg,这也进一步提示设计负荷不会太高,因为如果负荷过高,相应的材料强度要求也会增加,从而可能导致腰带的质量超过0.85kg。
综上所述,选项A的1.33kN是最合理的设计负荷,既保证了安全性和便携性,又符合质量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150kN
B. B、133kN
C. C、250kN
D. D、233kN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规格,特别是设计负荷这一参数。
解析:
A选项:150kN(千牛顿)—— 这不是消防安全腰带的标准设计负荷。
B选项:133kN—— 这是正确答案,表示消防安全腰带能够承受的最大静态力为133千牛顿。
C选项:250kN—— 这一数值远高于实际标准,不是正确答案。
D选项:233kN—— 同样,这一数值也高于实际标准,不是正确答案。
选择B选项的原因是因为根据相关标准,消防安全腰带设计用于保证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安全地支撑住穿戴者的重量以及可能遇到的额外负载。设计负荷通常反映了腰带的安全性能指标,在此题中,只有133kN符合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标准。注意,实际的具体数值可能会依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有所调整,这里以题目提供的信息为准。
A. A、具有智能控制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三种启动方式
B. B、在使用话筒播音时,监听能够自动静音,以彻底消除音频回收
C. C、当接收应急广播控制信号时,能自动调整音频输出至预定位置
D. D、当机器故障或外部线路出现异常致使机器处于故障不可恢复状态时,可将机器状态发送到其它设备
解析:首先,我们来逐一分析这道题的各个选项,以便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并找出哪个选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选项:“具有智能控制、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三种启动方式”。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通常具备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主要的启动方式。手动控制是指通过操作控制面板等设备来启动应急广播;自动控制则通常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自动启动应急广播。而“智能控制”这一表述较为模糊,且在实际应用中,消防应急广播的启动并不直接依赖于一个独立的“智能控制”模式。因此,将智能控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并列作为消防应急广播的启动方式是不准确的。
B选项:“在使用话筒播音时,监听能够自动静音,以彻底消除音频回收”。
这是一个合理的功能描述。在广播系统中,为了避免产生回声或音频回收现象,当使用话筒进行播音时,监听设备通常会自动静音,以确保播出的声音清晰、无干扰。
C选项:“当接收应急广播控制信号时,能自动调整音频输出至预定位置”。
这也是一个正确的功能描述。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当接收到应急广播控制信号时,能够自动调整音频输出至预定的区域或楼层,以便及时、有效地向人员发出疏散指示。
D选项:“当机器故障或外部线路出现异常致使机器处于故障不可恢复状态时,可将机器状态发送到其它设备”。
这是一个重要的故障报告功能。当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出现故障或外部线路异常时,系统应能够将故障状态发送到其他设备或监控中心,以便及时采取维修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A选项中的“具有智能控制、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三种启动方式”是不正确的描述,因为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通常只具备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智能控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启动方式。
因此,答案是A。
A. A、防火
B. B、防水
C. C、防热
D. D、防静电
解析:选项解析:
A.防火:虽然消防护目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热量,但“防火”通常指的是材料本身不易燃烧,这与消防护目镜的主要功能不符。
B.防水:虽然防水功能对消防员来说是有用的,但它不是消防护目镜的主要安全功能,特别是在火灾现场,防热和冲击才是更关键的。
C.防热:消防员在火场作业时,会面临极高的温度,因此消防护目镜需要有防热功能来保护眼睛免受热辐射的伤害。这是符合消防护目镜使用场景的一个重要功能。
D.防静电:虽然在一些特定环境下防静电是重要的,但在消防作业中,防热、防冲击等物理防护更为紧急和必要。
选择C的原因:
消防护目镜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消防员在火场中可能遇到的高温和燃烧的物体飞溅等危险。因此,除了基本的防尘、防紫外线辐射和防冲击等功能外,防热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保护消防员的眼睛不受热辐射的伤害,这对于消防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答案是C.防热。
A. A、聚碳酸酯
B. B、玻璃
C. C、塑胶
D. D、木质
解析:答案是A,即聚碳酸酯。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各个选项:
A. 聚碳酸酯:这是一种高强度、高透明度的热塑性塑料,因其轻便、抗冲击性强的特点,在很多安全装备中都有应用,包括消防护目镜。它能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并且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B. 玻璃:虽然玻璃可以提供清晰的视线,但它重量较重,易碎,不适合用作护目镜材料,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防护的应用场景下,如消防。
C. 塑胶: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术语,指的是一类合成树脂材料。普通的塑胶可能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来满足消防护目镜的要求。
D. 木质:木材显然不适合用于制作需要透明并且能够抵抗高温和冲击的护目镜。
选择A(聚碳酸酯)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材料不仅轻便、耐磨,而且有很好的抗冲击性和透光性,非常适合用来制造需要在复杂环境中使用的护目镜。此外,聚碳酸酯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这对于消防员使用的设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性。
A. A、接处警
B. B、调度
C. C、通信联络
D. D、火场无线通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无线组网优先保障内容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D选项。
A. 接处警:接处警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主要涉及的是接收报警信息并进行初步处理,虽然重要,但并不直接涉及火场内的无线通信,因此不是无线组网的首要保障对象。
B. 调度:调度是消防指挥的重要环节,负责根据火情调配资源和人员。然而,调度工作更多依赖于有线或无线的指挥调度系统,而非火场内部的无线通信,所以也不是无线组网的首要保障。
C. 通信联络:这个选项较为宽泛,涵盖了所有形式的通信。但在消防无线组网的语境下,它并不特指火场内部的无线通信,而是包括了更广泛的通信范畴,因此也不是最直接的答案。
D. 火场无线通信:火场无线通信是消防队伍在火场内部进行指挥、协调、报告等活动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火场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是消防无线组网需要优先保障的内容。在火场环境中,有线通信往往受到限制,因此无线通信成为了主要的通信手段。
综上所述,消防无线组网需要优先保障的是火场内部的无线通信,以确保消防队伍在火场中的高效协作和指挥。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火场无线通信”。
A. A、风能
B. B、生物能
C. C、蒸汽机
D. D、水轮机
解析:选项解析:
A. 风能: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通常不直接用于驱动消防机器人,因为它的能量密度较低,且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有风)才能发挥作用。
B. 生物能:生物能是通过生物质转换的能量,这种方式也不常用于消防机器人,因为其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且携带和使用生物质燃料可能不便于消防作业。
C. 蒸汽机:蒸汽机是一种较古老的动力源,它通过燃烧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来驱动机械。但由于其效率低、启动慢、维护复杂,不适合用于现代消防机器人。
D. 水轮机:水轮机利用水流动力来产生能量,虽然它不是常规的消防机器人动力源,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果有现成的水流资源,水轮机可以作为动力来源。
为什么选择D: 在这四个选项中,水轮机相对其他选项来说,更具备在特定条件下为消防机器人提供动力的可能性。尽管水轮机并不是最常见的消防机器人动力方式,但它可以在有水资源的现场环境中,通过水流驱动,为消防机器人提供必要的动力。而其他选项由于效率、环境适应性或技术成熟度等原因,不太适合作为消防机器人的动力源。因此,在给出的选项中,D选项“水轮机”是最合理的选择。
A. A、液控
B. B、机械
C. C、手动
D. D、多功能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消防机器人控制方式的理解。消防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特种设备,其控制方式决定了它的操作灵活性和应用场景。
A. 液控:液控指的是利用液体(通常是液压油)的压力来传递动力并实现机器人的动作控制。这种方式在需要较大驱动力或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中较为常见,因为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控制力并且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B. 机械:机械控制通常是指通过物理连接(如杠杆、齿轮等)来进行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现代高科技的消防机器人中较少见,因为它的灵活性较差,难以实现复杂的动作。
C. 手动:手动控制意味着需要人直接操作来完成机器人的动作,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有用,但对于消防机器人来说,手动控制效率低下且危险性较高。
D. 多功能:多功能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控制方式,而是描述机器人具备多种功能的能力。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正确答案是 A. 液控,因为液控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控制方式,并且适用于需要强大驱动力和稳定性的消防机器人。其他选项要么不是常见的控制方式(如机械和手动),要么与控制方式无关(如多功能)。
A. A、电子化
B. B、信息化
C. C、多功能化
D. D、模块化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消防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性,来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其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电子化:电子化通常指的是设备或系统的电气化和电子化程度,但它并不特指消防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且电子化并不是消防机器人独有的或特别关注的发展方向。
B. 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虽然信息化对于消防机器人很重要,但它并不特指消防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一个具体方向,而是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
C. 多功能化:多功能化意味着设备能够执行多种任务或功能。虽然消防机器人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多功能性以应对不同的火灾场景,但这一选项并不足以概括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D. 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是指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对于消防机器人来说,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其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升级,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火灾场景和任务需求进行快速组装和调整。这是消防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综上所述,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将朝着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模块化设计将使其更加适应多样化的火灾应对需求。因此,正确答案是D:模块化。
A. A、单层编织层消防水带
B. B、双层编织层消防水带
C. C、内外涂层消防水带
D. D、多层编织层消防水带
解析:选项解析:
A. 单层编织层消防水带:这是指消防水带内部只有一层编织层,是最基本的消防水带类型之一,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和耐磨性。
B. 双层编织层消防水带:这种消防水带内部有两层编织层,比单层编织层的承压能力和耐磨性更强,适用于更加复杂和严苛的消防环境。
C. 内外涂层消防水带:这种消防水带在编织层内外都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可以增加水带的耐用性、抗磨损性和防水性。
D. 多层编织层消防水带:这种消防水带由多层编织物构成,理论上应该提供比单层和双层编织层更强的承压能力和耐用性。
为什么选D: 根据题干“消防水带不包括以下()”,我们需要找出不属于消防水带分类的选项。在实际应用中,消防水带常见的分类主要是按照编织层的层数来划分,如单层、双层等。多层编织层消防水带虽然听起来合理,但在常见的分类和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多层编织层消防水带的分类,通常消防水带的编织层数为单层、双层或内衬型等。因此,选项D“多层编织层消防水带”并不属于常见的消防水带分类之一,是本题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