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断路
B、B、短路
C、C、失效
D、D、均正确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点火式发动机低压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选项解析如下:
A. 断路:如果电流表的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那么不可能是断路。因为断路意味着电路中断,电流无法流通,电流表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应该是无穷大。
B. 短路:如果电流表短路,那么电流表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应该接近零。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中的条件。
C. 失效:电流表失效可能导致测量不准确,但不会导致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失效的电流表可能表现为无指示或指示不准确,但电阻值不为零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D. 均正确:这个选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根据前面的分析,B和C选项都不符合题目条件。
因此,正确答案是A. 断路。因为如果电流表的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那么电流表不可能处于断路状态。
A、A、断路
B、B、短路
C、C、失效
D、D、均正确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点火式发动机低压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
选项解析如下:
A. 断路:如果电流表的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那么不可能是断路。因为断路意味着电路中断,电流无法流通,电流表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应该是无穷大。
B. 短路:如果电流表短路,那么电流表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应该接近零。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中的条件。
C. 失效:电流表失效可能导致测量不准确,但不会导致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失效的电流表可能表现为无指示或指示不准确,但电阻值不为零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D. 均正确:这个选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根据前面的分析,B和C选项都不符合题目条件。
因此,正确答案是A. 断路。因为如果电流表的进线端与车体间的电阻值不为零,那么电流表不可能处于断路状态。
A. A、准确迅速、科学施救
B. B、冷却防爆、工艺处理
C. C、先近后远、固移结合
D. D、先控制后消灭
解析:题目考察的是在特定场景下的火灾扑救策略,即炼油厂火灾的应对措施。炼油厂由于其特殊性(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质),在火灾发生时需要采取特殊的灭火战术。
A选项:“准确迅速、科学施救”虽然在一般火灾扑救中非常重要,但在炼油厂火灾中并不是最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还需要考虑到防爆等因素。
B选项:“冷却防爆、工艺处理”是正确的选择。炼油厂火灾扑救中,冷却防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降低温度来防止爆炸的发生;同时,工艺处理是指利用工厂本身的工艺流程或设施来进行火灾控制,比如关闭阀门切断燃料供应,这是炼油厂火灾扑救中的关键措施。
C选项:“先近后远、固移结合”这种策略更适用于一般的火灾救援,特别是建筑物内的火灾扑救,它强调的是灭火顺序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但对于炼油厂火灾来说,不是最优先考虑的原则。
D选项:“先控制后消灭”是一个通用的灭火原则,但炼油厂火灾扑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防止爆炸和利用工厂工艺进行处理,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正确但不如B选项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B选项是最符合炼油厂火灾扑救特点的答案。
A. A、观测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
B. B、寻找被困人员
C. C、监测异常高温及余火
D. D、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热像仪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
A选项:观测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热像仪能够通过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形成热图像,因此在黑暗浓烟条件下,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火源的位置以及火势的蔓延方向,这是热像仪在消防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因此,A选项描述正确。
B选项:寻找被困人员。在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往往因烟雾和高温而无法被肉眼直接发现。热像仪能够探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在黑暗和浓烟中定位被困人员。所以,B选项描述也是正确的。
C选项:监测异常高温及余火。热像仪的核心功能就是检测温度差异,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火灾现场中的异常高温区域以及可能存在的余火,为消防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C选项描述正确。
D选项: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热像仪主要依赖于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工作,而在被埋压的情况下,人体可能因受到外部物体的遮挡而无法有效地发出或反射红外辐射,这使得热像仪难以准确探测到被埋压人员的位置。相比之下,地震救援中常用的生命探测仪(如雷达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等)更适合用于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因此,D选项描述不正确。
综上所述,热像仪不能用于黑暗浓烟条件下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故正确答案为D。
A. A、150°
B. B、250°
C. C、130°
D. D、100°
解析:选项解析:
A. 150° - 这个温度对于热像仪来说通常不会是热源物体变成黄色的起点,因为热像仪通常在更低的温度范围内就能检测到热源并显示为黄色。
B. 250° - 这个选项表示热源物体在温度达到250°时开始变成黄色,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变成橘黄色和红色。这个温度范围比较符合热像仪在较高温度下对热源颜色的显示。
C. 130° - 这个温度相对较低,热像仪在这个温度下可能不会将热源物体显示为黄色,而是更接近于蓝色或绿色,这些颜色通常代表较低的温度。
D. 100° - 同样,100°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热像仪在这个温度下一般会将热源物体显示为偏冷的色调,而不是黄色。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答案是B,因为热像仪通常在物体温度较高时开始将其显示为黄色,然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颜色会逐渐从黄色变为橘黄色,最终变为红色。250°作为一个相对较高的温度,符合热像仪对于热源颜色变化的这种分级显示方式。其他选项提供的温度要么太低,不适合作为热源物体变成黄色的起点,要么与热像仪显示热源颜色的一般规律不符。因此,选项B是最合适的选择。
A. A、8
B. B、80
C. C、180
D. D、80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热像仪的有效监测距离。热像仪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形成图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设备检测、医疗等多个领域。
选项解析如下:
A选项(8米):此距离对于热像仪来说过于短了,通常用于更近距离的温度测量或检查。
B选项(80米):这是一个合理的中距离,适用于多数消防场景中的目标检测与定位。
C选项(180米):这样的距离对于一般的手持式热像仪来说可能有些超出其有效范围,除非是特定的专业级设备。
D选项(800米):这样的距离对于常规热像仪而言太远了,通常只有在特殊设计的远距离热成像系统中才能实现。
正确答案是B选项(80米),因为对于专职消防队伍使用的热像仪来说,在复杂多变的火场环境中,80米是一个实用且有效的监测距离,既能够保证消防员的安全,又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识别出热点或者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有效监测距离还会受到热像仪的型号、环境条件(如大气状况)、目标大小和温度对比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A. A、0.1
B. B、0.25
C. C、0.5
D. D、1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车气动升降系统压力调整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消防车气动升降系统的常规工作参数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照明消防车的气动升降系统由原车底盘的压缩空气罐供气。
需要手动打开换向阀来调整压力。
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压力值。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0.1 MPa:这个压力值相对较低,可能不足以支持气动升降系统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在需要提升重物或克服较大阻力的场景中。
B. 0.25 MPa:虽然比0.1 MPa要高,但仍然可能不足以满足气动升降系统的全部需求,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高稳定性的场景中。
C. 0.5 MPa:这个压力值适中,既能保证气动升降系统的稳定工作,又能有效应对各种工况下的需求。在消防车等重型设备的气动系统中,这个压力值是常见的。
D. 1 MPa:虽然这个压力值很高,但可能超出气动升降系统的设计压力范围,导致系统损坏或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考虑到气动升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常见的气动系统工作压力范围,0.5 MPa(选项C)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个压力值既能满足系统的工作需求,又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A、220V;50Hz
B. B、110V;50Hz
C. C、220V;60Hz
D. D、110V:60Hz
解析:选项解析:
A. 220V;50Hz:这个选项表示照明消防车可以使用标准的220伏特、50赫兹的交流电源,这是中国及多数亚洲国家采用的市电标准。
B. 110V;50Hz:这个选项表示照明消防车使用的是110伏特、50赫兹的交流电源,这不是中国市电标准,而是部分国家如日本和美国的市电标准。
C. 220V;60Hz:这个选项表示照明消防车使用的是220伏特、60赫兹的交流电源,电压虽然符合中国标准,但频率不是,因为中国市电的频率是50赫兹。
D. 110V;60Hz:这个选项表示照明消防车使用的是110伏特、60赫兹的交流电源,这既不是电压标准也不是频率标准,都不符合中国市电规范。
为什么选择A:
选择A的原因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市电标准,即220伏特和50赫兹。消防车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接入现场的电源系统,因此其照明灯组电源需要与现场的电源标准相匹配。在中国,标准的民用和商业电源是220V、50Hz,所以选择A可以确保照明消防车能够顺利接入现场电源,不会因为电压和频率不匹配而造成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A. A、照明灯工作电压
B. B、灯杆及云台的运行情况
C. C、照明灯具照度
D. D、照明灯冷热启动时间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照明消防车验收时应检查的重点项目。
A选项提到的是照明灯的工作电压。实际上,在验收时,通常更关注设备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而具体的工作电压只要符合制造商的规格说明即可,并不是验收的主要检查项目。
B选项是关于灯杆及云台的运行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验收项目,因为灯杆和云台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照明范围和灵活性。
C选项涉及照明灯具的照度,这是照明消防车的核心功能之一,照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D选项提到照明灯的冷热启动时间,这也是一个关键性能指标,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照明设备需要能够快速启动以提供必要的光照。
根据上述分析,A选项(照明灯工作电压)并不是照明消防车验收的主要检查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不解体
B. B、解体
C. C、技术
D. D、设备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现代技术诊断法”的别称或定义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不解体:现代技术诊断法,顾名思义,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机械设备或系统进行故障诊断,而无需进行拆解或解体。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手段,对设备的内部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因此,“不解体”是这一方法的核心特点,也是其别称的准确描述。
B. 解体:这一选项与“现代技术诊断法”的定义相悖。因为解体意味着需要将设备或系统进行拆解,这与现代技术诊断法追求的“无损伤、不拆解”的诊断方式不符。
C. 技术:虽然现代技术诊断法确实涉及技术手段,但“技术”一词过于宽泛,不能准确描述这种特定方法的特征。它更像是一个通用词汇,而非特指某一诊断方法。
D. 设备:此选项同样不能准确描述现代技术诊断法的特点。设备只是进行这种诊断所需的工具或载体之一,而非方法的本质或别称。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诊断法因其无需拆解设备即可进行故障诊断的特点,而被称为“不解体”检验法。因此,正确答案是A:“不解体”。
A. A、生命安全
B. B、公共安全
C. C、生产安全
D. D、人身安全
解析:选项解析:
A. 生命安全:虽然淘汰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选项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所有应当淘汰的工艺和设备。
B. 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和财产安全,这个选项比生命安全更广泛,但是依然没有直接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工艺、设备的具体情况。
C. 生产安全: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活动,涵盖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工艺、设备的所有安全问题,是最为准确和全面的选项。
D. 人身安全:虽然与生命安全相似,人身安全更多地强调个体,而不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因此不如生产安全选项准确。
为什么选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有责任确保生产安全,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选项C“生产安全”最直接对应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准确地描述了生产经营单位在工艺、设备使用上的法定义务,因此是正确答案。
A. A、生产经营单位
B. B、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
C. 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D. D、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的负责人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即使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生产的技术或管理服务,最终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然主要由该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这意味着尽管可以寻求外部帮助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但法律责任不会因此转移给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解析各个选项:
A、生产经营单位:正确答案,因为根据法律,不论是否委托了其他机构,生产经营单位自身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
B、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虽然这类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建议,但是它们并不承担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虽然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有管理职责,并且可能因失职而负个人责任,但题目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这更广泛地落在整个生产经营单位上。
D、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的负责人:同B选项类似,这些个人或其所在机构并不承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即“生产经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