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81、装有增压器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正常工作,但发动机工作无力,可燃混合气过稀,不可能的原因是()。

A、A、增压器后管路裂损

B、B、中冷器裂损气压泄漏

C、C、增压器前管路裂损

D、D、空气滤清器堵塞

答案:D

解析:解析这道题时,我们先了解每个选项的影响:

A. 增压器后管路裂损:如果增压器后的管路出现裂损,那么经过增压器压缩后的空气会在此处泄漏,导致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减少,从而使得混合气变稀,发动机功率下降。

B. 中冷器裂损气压泄漏:中冷器的作用是冷却经增压器压缩后的热空气,提高其密度,从而增加充气效率。如果中冷器裂损导致气体泄漏,同样会导致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减少,混合气变稀,影响发动机性能。

C. 增压器前管路裂损:增压器前的进气管路如果裂损,会影响进入增压器的空气量,但由于增压器尚未对这部分空气进行加压,因此主要影响的是进气效率而非直接导致混合气过稀的问题。

D. 空气滤清器堵塞: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以去除灰尘和其他杂质。如果滤清器堵塞,虽然会限制空气流量,但不会导致混合气变稀,因为喷油量是根据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量调整的。如果空气流量减少,ECU(发动机控制单元)会相应地减少喷油量来保持合适的空燃比。

根据以上分析,当发动机工作无力且混合气过稀时,空气滤清器堵塞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正确答案为D。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32、四人搬运法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e-16f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5、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实际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风和卫生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6c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2、窒息性气体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ab-a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3、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有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af-fba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凝心聚力擘画新蓝图,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章。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推动()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场内外热议的焦点,也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92-561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9、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c-25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2、强酸碱洗消器主动清洗技术可对()硫酸等高浓度化学腐蚀剂的喷溅进行有效清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b1-033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1、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针对责任区域内保护目标的灭火等救援预案,应重点明确特殊状况的处置,其中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14-38b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8、干式潜水服是一种()的潜水服,在接近结冰的水中,它能够极其有效地为潜水员保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b-b03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0、液氨溶于(),爆炸极限15%~30.2%(体积比),自燃温度630℃,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b2-a6d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781、装有增压器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正常工作,但发动机工作无力,可燃混合气过稀,不可能的原因是()。

A、A、增压器后管路裂损

B、B、中冷器裂损气压泄漏

C、C、增压器前管路裂损

D、D、空气滤清器堵塞

答案:D

解析:解析这道题时,我们先了解每个选项的影响:

A. 增压器后管路裂损:如果增压器后的管路出现裂损,那么经过增压器压缩后的空气会在此处泄漏,导致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减少,从而使得混合气变稀,发动机功率下降。

B. 中冷器裂损气压泄漏:中冷器的作用是冷却经增压器压缩后的热空气,提高其密度,从而增加充气效率。如果中冷器裂损导致气体泄漏,同样会导致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减少,混合气变稀,影响发动机性能。

C. 增压器前管路裂损:增压器前的进气管路如果裂损,会影响进入增压器的空气量,但由于增压器尚未对这部分空气进行加压,因此主要影响的是进气效率而非直接导致混合气过稀的问题。

D. 空气滤清器堵塞: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以去除灰尘和其他杂质。如果滤清器堵塞,虽然会限制空气流量,但不会导致混合气变稀,因为喷油量是根据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量调整的。如果空气流量减少,ECU(发动机控制单元)会相应地减少喷油量来保持合适的空燃比。

根据以上分析,当发动机工作无力且混合气过稀时,空气滤清器堵塞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正确答案为D。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332、四人搬运法用于()。

A. A、意识不清伤者上担架

B. B、下肢骨折的伤者上担架

C. C、胸腰椎骨折的伤者由地上移至脊柱板上

D. D、颅脑损伤的伤者上担架

解析:四人搬运法是一种常用于救援现场的搬运技术,它要求四名救援人员协同作业,以保证伤者在搬运过程中脊柱保持平稳,避免二次伤害。

选项A:意识不清伤者上担架。这种情况虽然需要小心搬运,但并不特指需要四人搬运法,因为意识不清并不一定意味着脊柱受伤。

选项B:下肢骨折的伤者上担架。对于下肢骨折的伤者,重要的是固定骨折部位,四人搬运法不是必须的,可以使用其他搬运方法,如单人或双人搬运法。

选项C:胸腰椎骨折的伤者由地上移至脊柱板上。这是四人搬运法典型适用情况。因为胸腰椎骨折的伤者在搬运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以避免脊柱移动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四人搬运法可以确保伤者的脊柱、头部和身体同时平稳移动,最大程度减少损伤风险。

选项D:颅脑损伤的伤者上担架。虽然颅脑损伤的伤者搬运需要特别小心,但是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避免头部震动,不一定需要四人搬运法。

因此,正确答案是C,四人搬运法用于胸腰椎骨折的伤者由地上移至脊柱板上,以确保伤者在搬运过程中脊柱保持平稳,避免二次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8e-16f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5、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实际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风和卫生等。

A. A、个体防护

B. B、替代

C. C、变更工艺

D. D、隔离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的实际措施。正确答案是ABCD,意味着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化学品危害通常会采用多个层面的综合措施。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简要解析:

A. 个体防护:这是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如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等,来保护工人免受化学品的危害。

B. 替代:这意味着用更安全或危害较小的化学品或材料来替换那些有害的化学品。

C. 变更工艺: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流程或条件来减少化学品的危害,比如改变温度、压力或者使用不同的反应路径。

D. 隔离:将化学品或操作与工人隔离开来,以减少暴露风险。例如,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操作,或者使用机械手和遥控设备。

通风:虽然题目中没有直接作为选项列出,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用来移除或稀释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卫生:这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不在工作区吃喝以及定期清洁工作环境。

选择ABCD的原因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品带来的危害,通常会结合使用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适用场景,综合利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6c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2、窒息性气体包括()。

A. A、甲烷

B. B、一氧化碳

C. C、二氧化碳

D. D、氧气

E. E、硫化氢

解析: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在高浓度下能够置换空气中的氧气或减少氧气的比例,从而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

A. 甲烷(CH4):甲烷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下可以置换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缺氧环境,因此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B.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但它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的运输,导致组织缺氧。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典型的窒息性气体,但由于其导致缺氧的特性,有时也被归类在内。

C.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高浓度下会快速增加呼吸频率,试图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并摄取更多氧气。如果环境中氧气不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窒息。

D. 氧气(O2):氧气是支持生命所需的气体,不是窒息性气体。相反,它是维持呼吸所必需的。

E. 硫化氢(H2S):虽然硫化氢主要以其毒性而闻名,因为它可以抑制细胞内的氧气利用,但它也可以通过在高浓度下置换氧气导致窒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CE,因为这些气体在特定条件下都能够导致缺氧,从而引起窒息。氧气(D)则是维持正常呼吸的必要成分,不属于窒息性气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ab-a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3、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有关。

A. A、液体的介电常数

B. B、液体的电阻率

C. C、输送管道的材料

D. D、液体在管内的流速

解析: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这是因为液体与管道壁或其他物体接触时发生了摩擦,导致电荷分离。关于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以下几个因素都有关系:

A. 液体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衡量物质储存电能能力的一个物理量。不同介电常数的液体,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静电荷量可能不同。

B. 液体的电阻率:电阻率反映了液体阻碍电流的能力。高电阻率的液体更容易积累静电荷,因为它们内部的电荷不容易通过液体本身消散。

C. 输送管道的材料:管道材料的导电性或绝缘性质会影响静电荷的积累。如果管道是绝缘材料,那么静电荷更容易在液体中积累;如果是导电材料,则可能会减少静电荷的积累。

D. 液体在管内的流速:流速越快,液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就越强烈,从而产生的静电荷就越多。

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即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液体的介电常数、液体的电阻率、输送管道的材料以及液体在管内的流速都有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af-fba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凝心聚力擘画新蓝图,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章。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推动()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场内外热议的焦点,也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A. A、全领域

B. B、全要素

C. C、全过程

D. D、全方位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应急管理体系中协同联动概念的理解。

A选项“全领域”:虽然“全领域”听起来广泛,但在应急管理的语境下,它并不特指应急管理内部各环节或要素的紧密协作,而是更偏向于一个宽泛的、不受限的领域范围,因此不够精确。

B选项“全要素”:在应急管理中,“全要素”指的是应急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预警、响应、救援、恢复等,以及相关的资源、人员、技术、信息等。推动“全要素”的协同联动,意味着要确保这些要素在应急过程中能够高效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这是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的关键。

C选项“全过程”:应急管理是一个从预防到恢复的连续过程,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多个阶段。推动“全过程”的协同联动,意味着要确保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够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D选项“全方位”:虽然“全方位”也表达了一种广泛性和全面性的概念,但在应急管理的语境下,它不如“全要素”和“全过程”具体和明确,因为“全方位”可能涵盖了更多非应急管理核心要素的内容。

综上所述,B选项“全要素”和C选项“全过程”更准确地描述了应急管理中需要协同联动的关键方面。因此,答案选择BC。这两个选项共同强调了应急管理中各要素和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是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的关键所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92-561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9、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是()。

A. A、物系的配置、工艺变化和失控的危险

B. B、设备的失稳、失效和损坏的危险

C. C、系统设计缺陷

D. D、操作失误的危险

解析:这道题目询问的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增加。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物系的配置、工艺变化和失控的危险:
这个选项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同化学物质的组合方式(物系配置)以及工艺参数的变化或失控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某些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反应剧烈甚至爆炸,或者工艺参数的失控(如温度、压力过高)也可能导致事故。因此,这个选项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B. 设备的失稳、失效和损坏的危险:
设备是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设备的失稳(如振动过大)、失效(如密封不严)和损坏(如腐蚀穿孔)都可能引发泄漏、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因此,这个选项同样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C. 系统设计缺陷:
系统设计缺陷可能包括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安全设施不足或配置不当等。这些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逐渐显现,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系统设计缺陷也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D. 操作失误的危险:
人为操作是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操作失误(如误操作、违规操作等)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操作失误可能直接引发事故,或者使事故后果扩大。因此,这个选项也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综上所述,四个选项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这四个选项共同构成了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主要外部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c-25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2、强酸碱洗消器主动清洗技术可对()硫酸等高浓度化学腐蚀剂的喷溅进行有效清洗。

A. A、50%

B. B、60%

C. C、98%

D. D、97%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强酸碱洗消器对高浓度化学腐蚀剂的清洗效率。

选项解析如下:

A. 50%:这个选项表示洗消器对硫酸等高浓度化学腐蚀剂的清洗效率为50%,效率较低,不符合强酸碱洗消器的高效清洗要求。

B. 60%:这个选项表示清洗效率为60%,虽然比50%高,但仍然不足以体现强酸碱洗消器的高效性。

C. 98%:这个选项表示清洗效率为98%,接近满分,符合强酸碱洗消器对高浓度化学腐蚀剂进行有效清洗的要求。

D. 97%:这个选项表示清洗效率为97%,虽然也很高,但相较于98%,它不是最理想的答案。

为什么选C:因为强酸碱洗消器的主动清洗技术要求对高浓度化学腐蚀剂进行高效清洗,98%的清洗效率更能体现这一点,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b1-0334-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1、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针对责任区域内保护目标的灭火等救援预案,应重点明确特殊状况的处置,其中包括()。

A. A、人员撤退

B. B、毒害物质检测

C. C、伤员救护

D. D、突发险情的排除方案

解析:选项解析:

A. 人员撤退:在特殊状况下,如火势无法控制或环境变得危险,确保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因此需要明确人员撤退的预案。

B. 毒害物质检测:虽然毒害物质检测是救援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通常属于现场环境评估的一部分,而不是特殊状况处置的重点内容。

C. 伤员救护:在救援行动中,对伤员的救护是必须考虑的紧急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特殊状况下,如何快速有效地救护伤员需要明确的预案。

D. 突发险情的排除方案:特殊状况往往指的是突发险情,因此制定排除突发险情的方案是救援预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什么选ACD:

选择ACD是因为这三个选项直接关联到特殊状况下的处置措施。人员撤退、伤员救护和突发险情的排除方案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执行的关键行动。而选项B虽然相关,但不是特殊状况处置的重点,它更多的是作为救援行动前或行动中的常规程序来执行。因此,根据《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的要求,重点明确特殊状况的处置预案应当包括人员撤退、伤员救护和突发险情的排除方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14-38b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8、干式潜水服是一种()的潜水服,在接近结冰的水中,它能够极其有效地为潜水员保暖。

A. A、可充气

B. B、一次性

C. C、密封性

D. D、开放式

解析:选项A:可充气。干式潜水服的一种特性是它可以充入空气,形成一层保温层,这有助于在接近结冰的水域中为潜水员提供保暖。

选项B:一次性。这并不适用于干式潜水服,因为干式潜水服设计为可以重复使用,不是用后即弃的。

选项C:密封性。虽然干式潜水服确实需要良好的密封性来保持体温,但这个选项并没有指出潜水服的保暖特性,不是最佳答案。

选项D:开放式。干式潜水服恰恰相反,它是封闭式的,以防止冷水接触潜水员的皮肤。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答案是A,因为干式潜水服通过充入空气来形成保温层,这种设计特别适合在接近结冰的水域中使用,能够极其有效地为潜水员保暖。其他选项要么与干式潜水服的特性不符,要么没有直接解释其保暖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ab-b038-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0、液氨溶于(),爆炸极限15%~30.2%(体积比),自燃温度630℃,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

A. A、水

B. B、乙醇

C. C、乙醚

D. D、碱液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液氨的溶解性和其爆炸极限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液氨的溶解性。液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物质,同时它也能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这是因为液氨分子与这些溶剂分子之间存在相似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等,使得液氨能够在这些溶剂中溶解。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选项:

A. 水:液氨极易溶于水,这是已知的化学性质,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乙醇:液氨也能溶于乙醇,这是因为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与液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得液氨能够溶解在乙醇中。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乙醚:同样地,液氨也能溶于乙醚这种有机溶剂。乙醚的分子结构与液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使得液氨能够溶解在乙醚中。因此C选项也是正确的。

D. 碱液:虽然液氨本身呈碱性,但它并不特指能溶于所有碱液。此外,题目中询问的是液氨的溶解性和其爆炸极限,与碱液的溶解性无直接关联。更重要的是,题目中并未给出液氨溶于碱液的具体信息或数据,因此我们不能仅凭液氨的碱性就断定它能溶于所有碱液。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这三个选项都正确地描述了液氨能够溶解的溶剂类型。而D选项则与题目要求不符,因此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b2-a6d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