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B、B、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

C、C、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D、D、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答案:ABC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关于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你理解这些规定的重要性。
### 选项分析
**A: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 **解析**:消防设施和器材是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比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如果这些设施被损坏或擅自拆除,可能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这一条是正确的。
**B: 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
- **解析**:消火栓是灭火的重要设施,任何遮挡或占用都会影响其使用。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需要迅速找到消火栓进行灭火,如果被遮挡或埋压,可能会导致救援延误。因此,这一条也是正确的。
**C: 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 **解析**: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的生命线。如果这些通道被堵塞,可能会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生,增加伤亡风险。因此,这一条也是正确的。
**D: 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 **解析**:这一条的表述虽然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在《消防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实际上,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需要遵循消防安全的相关规范,但并不是所有门窗都不能设置障碍物。因此,这一条是错误的。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B、C**。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大型商场里购物,突然发生了火灾。此时,商场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和消火栓)如果被损坏或挪用,消防员就无法及时灭火;如果消火栓被遮挡,消防员可能会浪费时间寻找;而如果疏散通道被堵塞,顾客们可能会陷入恐慌,无法迅速逃生。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遵守消防法的规定,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责任。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1-753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有下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1-efe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有()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2-568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2-cc0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3-46b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应建立健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3-b1e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落实()事项,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21e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有下列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9c7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5-0a6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不适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5-704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B、B、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

C、C、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D、D、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答案:ABC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关于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你理解这些规定的重要性。
### 选项分析
**A: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 **解析**:消防设施和器材是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比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如果这些设施被损坏或擅自拆除,可能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这一条是正确的。
**B: 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
- **解析**:消火栓是灭火的重要设施,任何遮挡或占用都会影响其使用。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需要迅速找到消火栓进行灭火,如果被遮挡或埋压,可能会导致救援延误。因此,这一条也是正确的。
**C: 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 **解析**: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的生命线。如果这些通道被堵塞,可能会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生,增加伤亡风险。因此,这一条也是正确的。
**D: 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 **解析**:这一条的表述虽然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在《消防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所有建筑物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实际上,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需要遵循消防安全的相关规范,但并不是所有门窗都不能设置障碍物。因此,这一条是错误的。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B、C**。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大型商场里购物,突然发生了火灾。此时,商场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和消火栓)如果被损坏或挪用,消防员就无法及时灭火;如果消火栓被遮挡,消防员可能会浪费时间寻找;而如果疏散通道被堵塞,顾客们可能会陷入恐慌,无法迅速逃生。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遵守消防法的规定,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责任。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3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

A. A、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 B、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C. C、实行每周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D. D、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E. E、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了需要履行一般单位的基本消防安全职责之外,还需要承担一些额外的责任来确保消防安全。下面是对选项的解析以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

A. 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这是正确的,因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需要有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的有效实施。

B.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这也是正确的,建立消防档案可以帮助单位更好地管理消防信息,明确重点部位并设置标志有助于提高火灾预防的效果。

C. 实行每周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这个选项虽然强调了定期巡查的重要性,但是根据消防法的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实行的是每日防火巡查而不是每周,因此此选项不符合要求。

D. 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这是正确的,每日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记录巡查情况能够追踪问题处理进度。

E. 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这是正确的,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其应对火灾的能力。

因此,正确答案为ABDE。选项C中的“每周防火巡查”不满足消防法对重点单位的要求,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1-753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有下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 A、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B. B、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

C. C、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

D. D、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

E. E、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关于违反消防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选项A,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这一行为虽然违反了消防安全规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此行为并不直接对应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的处罚,而是可能受到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因此A选项错误。

选项B,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属于应受拘留和罚款处罚的行为,故B选项正确。

选项C,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这一行为直接影响了火灾的及时扑救和人员疏散,后果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同样应受拘留和罚款处罚,C选项正确。

选项D,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这一行为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极为危险,可能严重阻碍救援工作的进行,根据法律规定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罚,D选项正确。

选项E,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此行为不仅违反了消防法规,还可能影响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同样应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E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1-efe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有()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A. A、谎报火警的

B. B、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C. C、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D. D、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

解析:选项A:谎报火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谎报火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浪费消防资源,可能导致真正需要救援的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是,其处罚通常较为严重,不仅仅限于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刑事责任。

选项B: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消防安全规定,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给予警告或罚款是合理的处罚。

选项C: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是极其危险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根据消防法,这种行为应当受到警告或罚款的处罚。

选项D: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一行为同样违反了消防法的规定,且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不仅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恐慌。其处罚通常更为严重,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为什么选BC:

根据题干描述,处罚是“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选项B和C的行为符合这一处罚尺度,它们虽然违法但相对较轻,通常不会直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适用于题干中的处罚规定。
选项A和D虽然也是违反消防法的行为,但它们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根据法律规定,其处罚通常更为严厉,不仅仅限于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不完全符合题干中的处罚尺度。

综上所述,选项B和C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2-568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 A、调查

B. B、登记

C. C、风险评估

D. D、定期进行检查

E. E、定期进行监控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于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负有管理职责。具体来说,ABCDE五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因为法律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执行以下几项措施:

A. 调查:指县级政府需要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研究,查明其位置、性质等基本信息。
B. 登记:在调查清楚之后,需要将这些危险源和区域的信息记录存档,以便管理和后续跟踪。
C. 风险评估:评估这些危险源和区域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从而确定应对策略。
D. 定期进行检查:为了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对这些已知的风险点进行检查。
E. 定期进行监控:除了检查之外,还需要持续性的监测,以实时掌握危险源的状态变化。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安全防范体系,有助于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是在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2-cc0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

A. A、一级

B. B、二级

C. C、三级

D. D、四级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预警级别及其应对措施的选择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关于预警级别的相关规定,然后分析各个选项的合理性。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规定,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选项:

A选项(一级):一级为最高级别的预警,通常表示事态极其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最严格的应对措施。但题目问的是“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这里的“应当”表示的是一种常规或常规的应对措施,而一级预警通常需要立即且全面的应对,因此A选项不是题目询问的常规预警级别。
B选项(二级):二级预警也较为紧急,但同样不是题目询问的常规或较低级别的预警。
C选项(三级):三级预警表示事态较为紧急,但还未达到最高级别,需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这符合题目中“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的描述。
D选项(四级):四级预警是最低级别的预警,同样需要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事态进一步升级。

由于题目询问的是“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的常规应对措施,而三级和四级预警更符合这种常规或较低级别的预警状态,因此,C和D选项都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C和D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较低级别的突发事件预警,需要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符合题目要求。

因此,答案是C和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3-46b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应建立健全()。

A. A、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B. B、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C. C、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D. D、突发事件隐患信息系统

解析:选项解析:

A. 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这个选项虽然与突发事件应对相关,但它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的制度。

B. 突发事件监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确实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以便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监测。

C. 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同样,该法律也规定了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以便在突发事件可能发生时及时发出预警,采取预防措施。

D. 突发事件隐患信息系统:这个选项虽然听起来合理,但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提到的制度。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正确答案是BC。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的是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和突发事件预警制度,这两个选项分别对应了法律中关于预防、监测和预警的要求。选项A和D虽然与突发事件管理有关,但它们并不是该法律明确要求建立的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3-b1e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落实()事项,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A. A、营救受害人员

B. B、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C. C、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

D. D、发布事故事件信息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解以及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单位应采取的基本应急响应措施。

解析如下:

A、营救受害人员: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优先的应急措施之一,确保在突发事件中首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B、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当灾害或事故可能对更多人造成威胁时,需要及时将这些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提供必要的安置。
C、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这是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减少二次伤害的风险,并为后续的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D、发布事故事件信息:虽然发布信息是重要的一环,但在上述法律规定的紧急处置措施中,并未将其列为首要行动,因此它不是最直接的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时,单位应立即采取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控制危险源并封锁危险场所等措施来防止事态扩大,而信息发布通常是后续的一项工作。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21e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有下列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A. A、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

B. B、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交系统工具

C. C、谎报火情

D. D、阻碍消防车、消防艇执行任务

E. E、阻碍消防救援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消防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的理解。

A选项:“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处罚。

B选项:“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交系统工具”。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此行为也是违法的,应受处罚。

C选项:“谎报火情”。谎报火情会浪费宝贵的消防资源,甚至可能导致真正的火灾得不到及时救援,因此这一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D选项:“阻碍消防车、消防艇执行任务”。消防车和消防艇是救援火灾和紧急情况的重要工具,任何阻碍其执行任务的行为都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应依法处罚。

E选项:“阻碍消防救援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消防救援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代表的是国家的公权力,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其执行职务同样是违法行为,应受处罚。

综上所述,所有选项A、B、C、D、E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应受处罚的消防违法行为,因此答案为AB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4-9c7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A. A、中毒急救要领

B. B、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

C. C、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措施

D. D、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用药

解析:选项解析:

A. 中毒急救要领:这是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的基础,包括如何迅速识别中毒症状、采取初步急救措施以防止症状恶化等。

B. 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指导救护人员在进行救护时应遵循的标准程序和注意事项,确保救护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C. 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措施:具体针对不同毒性物质的中毒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这要求救护人员对不同物质的特性有深入了解。

D. 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用药:在救护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药物来缓解中毒症状或中和毒性物质,了解这些药物的用法和剂量对救护工作至关重要。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BCD是因为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救护人员掌握从初步急救要领到具体急救措施,再到急救用药的全部知识。每个选项都代表了救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导致救护不充分或失败。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有效进行危险化学品中毒的救护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5-0a6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不适用于()。

A. A、民用爆炸物品

B. B、放射性物品及核能物质

C. C、剧毒化学品

D. D、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该条例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而制定的。

解析各选项如下:

A. 民用爆炸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属于专门管理范畴,有单独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因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不适用于民用爆炸物品。

B. 放射性物品及核能物质:放射性物品及核能物质的管理由专门的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来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因此它们也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内。

C. 剧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一种,因此是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的,本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D. 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国防科研生产中的危险化学品通常由军事或国防相关的法规进行特别管理,故此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内。

所以正确答案为ABD。这些选项所描述的物品或领域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辖范围之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aa5-704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