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商品资料
B、B、安全技术说明书
C、C、安全标签
D、D、化验单
答案:B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理解与应用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提供的文件及包装标识要求。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商品资料:商品资料通常包含商品的详细信息,但并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别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的文件。它更偏向于市场营销和销售环节的信息,与题目要求不符。
B. 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这是为了确保使用、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了解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安全操作要求,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C. 安全标签:同样地,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必须粘贴或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安全标签。这是为了快速识别和警示危险化学品的存在及其潜在危害,确保相关人员能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C选项也是正确的。
D. 化验单:化验单主要用于检测物质的成分或性质,虽然对于了解化学品的某些特性有帮助,但并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的文件。它更多地用于科研、质检等领域,与题目要求不符。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B选项),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上粘贴或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安全标签(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和C。
A、A、商品资料
B、B、安全技术说明书
C、C、安全标签
D、D、化验单
答案:B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理解与应用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提供的文件及包装标识要求。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商品资料:商品资料通常包含商品的详细信息,但并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别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的文件。它更偏向于市场营销和销售环节的信息,与题目要求不符。
B. 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这是为了确保使用、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了解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安全操作要求,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C. 安全标签:同样地,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必须粘贴或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安全标签。这是为了快速识别和警示危险化学品的存在及其潜在危害,确保相关人员能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C选项也是正确的。
D. 化验单:化验单主要用于检测物质的成分或性质,虽然对于了解化学品的某些特性有帮助,但并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的文件。它更多地用于科研、质检等领域,与题目要求不符。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B选项),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上粘贴或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安全标签(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和C。
A. A、穿越段
B. B、跨越段
C. C、弯头处
D. D、阀门处
解析:选项解析:
A. 穿越段:指的是管道在地下穿越河流或其他障碍物的部分。在洪汛灾害中,河水冲刷力度加大,容易对管道穿越段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断管。
B. 跨越段:指的是管道架空跨越河流或其他障碍物的部分。在洪汛灾害中,洪水可能冲击支撑结构,导致管道脱落或损坏,从而引起断管。
C. 弯头处:管道的弯头是管道转向的部分,虽然也可能因为水流冲击而受损,但相较于穿越段和跨越段,它不是直接暴露在水流冲击下的部分,因此不是最易受损的部位。
D. 阀门处:阀门是管道系统中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部分,一般位于管道的直线段或相对稳定的区域,洪汛灾害直接冲刷导致断管的风险相对较低。
答案分析:
选择AB的原因是穿越段和跨越段是管道在洪汛灾害中最容易受到水流直接冲击的部分。穿越段因为埋藏在地下的关系,在洪水冲刷下容易导致土体流失,管道失去支撑而断裂。跨越段由于是架空部分,在洪水冲击下支撑结构可能受损,导致管道断裂。因此,在洪汛灾害中,这两个部分是防范断管险情的关键部位。选项C和D虽然也可能受损,但相对于A和B,它们不是最直接的受灾区。
A. A、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
B. B、不缺氧的劳动环境
C. C、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高于18%
D. D、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中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过滤式呼吸器适用环境的知识点。
A. 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
过滤式呼吸器依赖于环境中存在的氧气来支持佩戴者的呼吸,如果氧气含量过低(低于19.5%通常被认为是缺氧环境),则过滤式呼吸器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B. 不缺氧的劳动环境
这与选项A相似,强调了使用过滤式呼吸器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必须处于一个不缺氧的工作环境中。
C. 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高于18%
这个选项描述了一个缺氧环境,对于过滤式呼吸器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它们不能在缺氧条件下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氧气。
D. 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中
过滤式呼吸器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通过滤毒罐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但是其有效性取决于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
答案: ABD
选择ABD是因为过滤式呼吸器需要在一个含有足够氧气并且有毒气体或蒸汽浓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这些条件确保了佩戴者能够通过呼吸器吸入经过净化但仍富含氧气的空气。而选项C描述了一个缺氧环境,这是过滤式呼吸器无法有效工作的条件,因此不被选中。此外,题目中还特别指出了这种呼吸器一般不适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它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A. A、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 B、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C. C、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D. D、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解析:选项A: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这个选项强调了生产经营单位在处理危险物品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这是确保危险物品安全的基本法律要求。
选项B: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个选项要求单位根据危险物品的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等各环节有章可循,是管理层面的要求。
选项C: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这个选项要求单位在处理危险物品时要实施具体的安全措施,比如技术防护、人员培训等,确保危险物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
选项D: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这个选项强调单位必须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这是确保单位履行安全责任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CD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因为生产经营单位在处理危险物品时,需要全面考虑法律、管理、措施和监督四个方面。每个选项都是确保危险物品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安全管理制度和可靠的安全措施是具体执行的手段,而接受监督管理则保证了整个过程的透明性和合规性。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物品带来的安全风险,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
A. A、安全级
B. B、严重危险级
C. C、中危险级
D. D、轻危险级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分类。
首先,我们来看各个选项:
A. A、安全级:这个选项并不在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分类中。通常,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是根据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来划分的,而“安全级”并不直接对应这种分类方式,因为它暗示了一个没有危险或极低危险的状态,这在灭火器配置的实际分类中并不存在。
B. B、严重危险级:这是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等级。它表示该场所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大,且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因此,这类场所需要配置较高数量和性能的灭火器。
C. C、中危险级:这个等级表示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发生可能性和火灾后果处于中等水平。这类场所也需要配置相应数量和性能的灭火器,但相对于严重危险级来说,要求可能稍低。
D. D、轻危险级:这是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中相对较低的一个等级。它表示该场所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且即使发生火灾,其后果也相对较轻。然而,即使如此,这类场所仍然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以应对可能的火灾情况。
综上所述,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可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因此正确答案是B、C、D。选项A“安全级”并不属于这一分类体系,故不选。
A. A、在保持呼吸道畅通或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B. B、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
C. C、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持续吹气<1秒
D. D、每次吹入气量约为1000—2000ml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正确性的判断题。我们需要根据人工呼吸的标准操作流程,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性。
A选项:“在保持呼吸道畅通或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这个描述虽然部分正确(确实需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患者口部张开),但它没有直接涉及到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步骤,且“或”字的使用可能产生误解,因为两者(呼吸道畅通和口部张开)通常是同时满足的,而非二选一。因此,A选项不是最直接相关的正确答案。
B选项:“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这是口对口人工呼吸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确保吹入的气体能够进入患者的肺部,而不是从鼻孔逸出。这个描述完全符合人工呼吸的标准操作流程,因此是正确答案。
C选项:“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持续吹气<1秒”。这个描述中的“用力”和“持续吹气<1秒”都存在问题。人工呼吸时,应平稳而缓慢地吹气,避免用力过猛,且吹气时间应足够长(通常不少于1秒),以确保气体能够充分进入肺部。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每次吹入气量约为1000—2000ml”。这个吹气量远远超过了成人正常潮气量的范围(通常为500-600ml)。在人工呼吸中,应避免过度吹气,以免导致患者肺部损伤。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B选项“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步骤。
答案:B。
A. A、劳动保护权
B. B、安全生产知情权
C. C、安全生产监督权
D. D、随时终止劳动合同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享有的权利。
A. 劳动保护权:这是指员工有权获得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措施,以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这项权利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因此是正确的。
B. 安全生产知情权:这意味着员工有权了解他们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也是法律法规赋予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以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所以也是正确的。
C. 安全生产监督权:这项权利允许员工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并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或报告安全隐患。这也是员工合法享有的权利之一,用以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改善,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
D. 随时终止劳动合同权:虽然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时”权利。根据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不能单方面随意解除。因此,这个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
A. A、0.6MPa
B. B、0.7MPa
C. C、0.8MPa
D. D、1.0MPa
解析:题目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中关于稳高压消防水系统的定义及其压力要求。
选项解析
A. 0.6MPa:此选项的压力值低于标准中规定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所需维持的压力。根据标准,稳高压消防水系统需要维持的压力应大于或等于某个特定值,而这个值不是0.6MPa。
B. 0.7MPa:此选项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中关于稳高压消防水系统的定义。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指的是采用稳压泵维持管网的消防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7MPa的消防水系统。这个选项与标准中的规定一致。
C. 0.8MPa:虽然这个压力值高于0.7MPa,但它并不是标准中规定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所需维持的最小压力值。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技术上可行,但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D. 1.0MPa:此选项的压力值远高于标准中规定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所需维持的压力。虽然更高的压力可能提供更好的消防保障,但它不是本题所问的标准要求。
正确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0.7MPa)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的明确规定,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是指采用稳压泵维持管网的消防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7MPa的消防水系统。这一规定直接对应了B选项,因此B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0.7MPa)是因为它完全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中关于稳高压消防水系统的定义和压力要求。
A. A、液位计导线失效
B. B、泡沫泵内有空气
C. C、泡沫阀是关闭的
D. D、泡沫输入管路堵塞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泡沫泵故障排查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与泡沫泵无法输出泡沫之间的因果关系。
A选项:液位计导线失效。液位计主要用于监测泡沫液罐中的液位,其导线失效主要影响的是液位数据的准确传输,而非直接影响泡沫泵的输出。即使液位计失效,只要泡沫液罐中有足够的泡沫液,且泵和其他相关设备正常,泡沫泵仍然可以输出泡沫。因此,这个选项与泡沫泵无法输出泡沫无直接关联。
B选项:泡沫泵内有空气。如果泡沫泵内存在空气,会导致泵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力差来推动泡沫液,从而影响泡沫的输出。这是一个直接影响泡沫泵输出的因素。
C选项:泡沫阀是关闭的。泡沫阀是控制泡沫输出的关键部件,如果泡沫阀关闭,泡沫自然无法从泵中输出。这也是一个直接影响泡沫泵输出的因素。
D选项:泡沫输入管路堵塞。如果泡沫输入管路堵塞,泡沫液无法顺利进入泡沫泵,那么泡沫泵自然无法输出泡沫。这同样是一个直接影响泡沫泵输出的因素。
综上所述,A选项“液位计导线失效”是唯一一个与泡沫泵无法输出泡沫无直接关联的因素。因此,正确答案是A。
答案选择A。
A. A、4%
B. B、7%
C. C、14%
D. D、17%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知识。
选项解析: A. 4%: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低于4%时,不能形成可燃混合物,因此不能点燃。 B. 7%:这个数值在氢气的爆炸下限(约4%)和爆炸上限(约75%)之间,氢气在这个浓度范围内是可燃的。 C. 14%:同样,这个数值也在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氢气在这个浓度下是可燃的。 D. 17%:这个数值同样在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氢气在这个浓度下是可燃的。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A,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低于4%时,不能形成可燃混合物,因此无法点燃。这个知识点是关于氢气安全的重要信息,对于消防队员来说,了解这一点有助于他们在处理氢气泄漏事故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A. A、易燃
B. B、极易燃
C. C、可燃
D. D、剧毒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易燃:甲醚确实是一种易燃物质,但这个选项的描述不够准确,因为它没有充分表达甲醚的高燃性。
B. 极易燃:这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甲醚的特性。甲醚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C. 可燃:虽然甲醚是可燃的,但这个选项没有充分表达其燃爆危险的高级别。
D. 剧毒:甲醚并不具有剧毒性,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是因为甲醚的燃爆危险性非常高,属于极易燃物质。在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使用明火烘烤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以确保安全。选项B准确描述了甲醚的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