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地方层面满足启动本行政区域三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
B、B、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C、C、加强应急物资资产管理,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
D、D、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并动态调整
答案:BCD
解析:选项A解析:该选项表述的是地方层面满足启动本行政区域三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但实际上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地方层面需要满足的是一至二级应急响应的物资保障需求,因此该选项是不准确的。
选项B解析:选项B提到要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这符合“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提到的应急物资准备的方向,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C解析:选项C强调加强应急物资资产管理,并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这有助于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符合规划中对于应急物资管理的要求,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D解析:选项D指出要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并动态调整,这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应急物资准备的明确要求,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不同应急情况的需要,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选项B、C、D都正确地反映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关于强化应急物资准备的相关要求,而选项A的描述与规划要求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A、A、地方层面满足启动本行政区域三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
B、B、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C、C、加强应急物资资产管理,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
D、D、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并动态调整
答案:BCD
解析:选项A解析:该选项表述的是地方层面满足启动本行政区域三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但实际上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地方层面需要满足的是一至二级应急响应的物资保障需求,因此该选项是不准确的。
选项B解析:选项B提到要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这符合“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提到的应急物资准备的方向,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C解析:选项C强调加强应急物资资产管理,并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这有助于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符合规划中对于应急物资管理的要求,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D解析:选项D指出要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并动态调整,这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应急物资准备的明确要求,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不同应急情况的需要,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选项B、C、D都正确地反映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关于强化应急物资准备的相关要求,而选项A的描述与规划要求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A. A、22
B. B、25
C. C、30
D. D、35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标准中对化学防护手套的耐刺穿力有明确要求。选项A、B、C、D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数值:22N、25N、30N、35N。这里需要选择的是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小耐刺穿力值。
然而,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 27655-2006《消防员化学防护服》(如果该标准仍然适用,或者有新的替代标准),一级和二级化学防护服(包括手套)的性能要求会详细列出,包括耐刺穿力的具体数值。实际的标准可能会比题目中给出的选项更为严格或有所调整。
根据题目提供的答案是A,这意味着按照该题目的设定,一级和二级化学防护手套的耐刺穿力应该是不小于22N。这个答案是在给定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但是请注意,在真实的考试或实践中,应当查阅最新的国家标准以获得准确的要求。
因此,选择A是因为在给出的选项中,22N是满足条件的最小值,即耐刺穿力应不小于此数值。但是,为了确保准确性,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相关标准文档。
A. A、0.2m/s~1.5m/s
B. B、0.16m/s~1.5m/s
C. C、0.16m/s~2.0m/s
D. D、0.15m/s~1.5m/s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中缓降器性能参数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缓降器的下降速度范围。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和各个选项:
题目要求的是缓降器的下降速度范围。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0.2m/s~1.5m/s:此选项的起始速度较高,不符合《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中的具体规定。
B. 0.16m/s~1.5m/s:此选项的速度范围符合缓降器设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既不过快也不过慢,便于使用者控制并安全下降。
C. 0.16m/s~2.0m/s:虽然起始速度符合,但上限速度过高,可能增加使用风险。
D. 0.15m/s~1.5m/s:起始速度略低于B选项,虽然也可能在合理范围内,但根据标准答案,B选项更为精确。
根据《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相关规定,缓降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下降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使用者难以控制,增加坠落风险;而下降速度过慢则可能延长逃生时间,增加危险。因此,缓降器的下降速度需要设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B选项“0.16m/s~1.5m/s”既符合缓降器设计的安全性要求,也便于使用者控制,是正确答案。
因此,答案是B。
A. A、20
B. B、25
C. C、30
D. D、35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消防员避火防护服的性能指标之一——内表面温升。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面临极端高温环境,避火防护服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保护消防员免受高温伤害。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规范,消防员避火防护服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提供必要的保护。题目中提到的测试条件是在1000℃的火焰下暴露30秒,这是一个非常严苛的测试条件,旨在模拟实际救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答案B(25℃)是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避火防护服的设计目标通常是在上述极端条件下,保证服装内部的温度上升不会过高,从而避免对穿戴者造成灼伤。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可能会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值作为合格的标准,而25℃的温升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保护水平,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材料的耐热极限。
因此,选择B选项是因为它符合避火防护服设计的安全标准,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其他选项A(20℃)、C(30℃)、D(35℃)要么温升控制得过于严格,增加了制造难度和成本,要么温升过大,可能无法有效保护消防员。
A. A、0
B. B、1
C. C、2
D. D、3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大型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一政策文件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新建、改建、扩建消防站的消防车库应在实际配备的消防车辆数基础上至少增加的车位数。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0: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消防车库不需要在现有车辆数基础上增加任何车位,这与政策文件的目的和要求不符,因为增加车位是为了确保消防车辆的停放和应急出动的便利性。
B. 1:这个选项表示在实际配备的消防车辆数基础上至少增加一个车位。这符合政策文件中对于提高消防站应急响应能力和消防车辆停放便利性的要求,同时也在合理的资源利用范围内。
C. 2: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需要增加的车位过多,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文件中并未明确要求增加如此多的车位。
D. 3:同样,这个选项要求增加的车位数量过多,不符合政策文件的实际要求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综上所述,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大型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新建、改建、扩建消防站的消防车库应在实际配备的消防车辆数基础上至少增加一个车位,以确保消防车辆的停放和应急出动的便利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A、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B. B、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C. C、先控制、后消灭
D. D、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在灭火战斗中,各级指挥员应贯彻的指导思想。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集中兵力、准确快速:这个选项强调的是在灭火过程中要迅速集中资源并准确行动。然而,它并不全面概括灭火战斗的首要任务或核心理念,而是更侧重于战术执行层面的要求。
B. 救人第一、科学施救:这个选项明确指出了在灭火战斗中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并强调科学施救的方法。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任务,因此“救人第一”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同时,“科学施救”也符合现代消防理念,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灭火和救援。
C. 先控制、后消灭:这个选项描述的是灭火过程中的一种战术原则,即首先控制火势的蔓延,然后再逐步消灭火源。它虽然是灭火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全面反映灭火战斗的整体指导思想。
D. 统一指挥、逐级指挥:这个选项强调的是指挥体系的原则,即确保指挥的统一性和层次性。虽然这是灭火战斗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原则,但它同样不是灭火战斗的首要或核心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各级指挥员在灭火战斗中应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因为这既体现了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也符合现代消防理念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A、水
B. B、泡沫
C. C、磷酸铵盐干粉
D. D、二氧化碳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不同灭火器对特定类型火灾(在此为汽油火灾)的适用性。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水: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剂,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火灾。对于汽油这类易燃液体火灾,使用水可能会使火势扩大,因为水会迅速蒸发并形成可燃的油气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在火源附近可能被点燃,形成“回火”现象,从而加剧火势。因此,A选项错误。
B. 泡沫:泡沫灭火器特别适用于扑救油类或其他易燃液体的火灾。泡沫能覆盖在可燃液体表面,隔绝空气,同时泡沫中的水分蒸发也能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对于汽油火灾,泡沫灭火器是有效的选择。因此,B选项正确。
C. 磷酸铵盐干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也称为ABC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多用途的灭火器,可以扑灭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和C类(气体火灾)火灾。由于汽油火灾属于B类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同样适用。因此,C选项正确。
D.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电气设备等火灾,同时也可用于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物质的火灾。对于汽油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通过降低火源周围的氧气浓度来抑制燃烧,因此也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时可能会使现场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冻伤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小心谨慎。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扑灭汽油火灾的可行选择。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
A. A、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B. B、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
C. C、多线制消防专用电话系统中的每个电话分机应与总机单独连接
D. D、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m~15m
解析:选项解析:
A. 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解析:这是正确的。消防专用电话系统需要独立于其他通信系统,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消防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受其他通信网络的影响。
B.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 解析:这是正确的。消防控制室是消防通信系统的核心,设置总机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所有消防电话分机,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
C. 多线制消防专用电话系统中的每个电话分机应与总机单独连接。 解析:这是正确的。每个电话分机与总机单独连接可以保证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防止在紧急情况下通信的干扰和中断。
D. 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m~15m。 解析:这是错误的。通常情况下,电话插孔的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m~1.5m,而不是13m~15m。这个高度便于成人站立时使用,而13m~15m的高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答案:ABCD 解析:虽然D选项的数值有误,但在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的设置要求中,A、B、C选项都是正确的,并且根据题目的表述,似乎要求选择所有正确的陈述。因此,按照题目给出的答案格式,ABCD都被选为正确答案。然而,在实际的考试或标准答案中,D选项的数值应该是错误的,应当被排除。如果这是一道单选题,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ABC。如果是一道多选题,则应排除D选项。
A. A、0.3~0.5
B. B、0.1~0.3
C. C、0.5~0.8
D. D、0.8~1.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在完成泡沫灭火任务后,对设备进行清洗维护时所需的水泵压力范围。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0.3~0.5 MPa:这个压力范围适中,既能够确保管路和水带中的泡沫被有效冲洗,又不会因为压力过高而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清洗过程中,适当的压力是确保清洗效果的关键。
B. 0.1~0.3 MPa:这个压力范围相对较低,可能无法确保管路和水带中的泡沫被完全冲洗干净,影响后续的再次使用。
C. 0.5~0.8 MPa:虽然这个压力范围高于A选项,但在某些情况下,过高的压力可能会增加设备的磨损,同时也不一定比A选项的清洗效果更好。
D. 0.8~1.0 MPa:这个压力范围明显偏高,可能会加速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不利于设备的长期维护和保养。
综上所述,考虑到清洗效果和设备保护两方面的因素,选择A选项(0.3~0.5 MPa)作为冲洗管路和水带时的水泵压力范围是最合适的。这个压力既能有效冲洗泡沫,又能避免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防静电服
B. B、防护服
C. C、佩戴口罩
D. D、佩戴防护面具
解析:题目要求在遇到腐蚀品火灾时,施救人员应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
A. 防静电服:防静电服主要用于防止静电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比较重要。但对于腐蚀品火灾,它并不是最必要的防护装备。
B. 防护服:防护服可以保护施救人员的身体免受腐蚀品的伤害,是处理腐蚀品火灾时非常重要的装备之一。
C. 佩戴口罩:虽然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呼吸系统,但是面对腐蚀性气体或蒸汽,普通的口罩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保护。
D. 佩戴防护面具:防护面具能够提供更全面的面部及呼吸道保护,对于防止吸入腐蚀性气体和蒸汽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为BD,即施救人员需要穿着防护服(B)以及佩戴防护面具(D)。这样可以确保身体大部分区域得到保护,并且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A. A、500立方米的液化烃罐
B. B、4000立方米的拱顶罐
C. C、1×10000方立方米油罐
D. D、2×10000方立方米油罐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专职应急队伍战备执勤管理规范》中“一个一案”原则的理解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一案”通常指的是对于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需要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或方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现在,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500立方米的液化烃罐:液化烃罐是化工企业中的关键装置,由于其存储的物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对于这样的装置,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符合“一个一案”的原则。
B. 4000立方米的拱顶罐:虽然拱顶罐也是化工企业中常见的存储设备,但题目中并未特别指出该拱顶罐存储的物料性质或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拱顶罐不是存储特别危险或关键的物料,或者不是生产过程中的要害部位,那么可能不需要单独为其制定应急预案。因此,这个选项与“一个一案”的针对性原则不完全吻合。
C. 1×10000方立方米油罐:大型油罐是化工和能源行业的重要设施,其存储的油料数量大,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等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对于这样的大型油罐,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D. 2×10000方立方米油罐:与C选项类似,这也是一个大型油罐,同样需要专门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综上所述,B选项“4000立方米的拱顶罐”在题目给定的选项中,最不符合“一个一案”的针对性原则。因为它没有明确指出该拱顶罐的特殊性或关键性,而只是给出了一个相对较大的容量,这不足以证明其需要单独的应急预案。
因此,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