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4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等内容。

A、A、信息报告

B、B、响应分级

C、C、指挥权移交

D、D、警戒疏散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关于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内容的理解。

解析如下:

A、信息报告:这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报告事故的信息。这是应急预案中的重要环节,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B、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预案中会规定不同的响应级别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C、指挥权移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层级或部门之间的指挥权转移,预案需要明确这种情况下指挥权如何顺利交接。
D、警戒疏散:预案还需要规定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并组织人员疏散的方法和步骤,以保护公众安全。

正确答案是ABCD,因为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确保应急响应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12、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固定式水炮的布置应根据水炮的设计流量和有效射程确定其保护范围。消防水炮距被保护对象不宜小于()m。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69-303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利用关阀断料的措施来关闭管道阀门时,必须用()打水对抢险人员进行掩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27-677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主要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并生成光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1af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002年开始,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并决定于2002年()月开展首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拓展了安全生产周的形式和内容。至此,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月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27-134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9、消防水带执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f8-70d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1、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以下不属于应急预案作用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9-461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7、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装有氢氧化钙的小桶在密封条件下储存期限为()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d-ee4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3、()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15-fde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2、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其主要产物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69-845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2、在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如果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ca-cf4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4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等内容。

A、A、信息报告

B、B、响应分级

C、C、指挥权移交

D、D、警戒疏散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关于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内容的理解。

解析如下:

A、信息报告:这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报告事故的信息。这是应急预案中的重要环节,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B、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预案中会规定不同的响应级别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C、指挥权移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层级或部门之间的指挥权转移,预案需要明确这种情况下指挥权如何顺利交接。
D、警戒疏散:预案还需要规定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并组织人员疏散的方法和步骤,以保护公众安全。

正确答案是ABCD,因为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确保应急响应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12、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固定式水炮的布置应根据水炮的设计流量和有效射程确定其保护范围。消防水炮距被保护对象不宜小于()m。

A. A、15

B. B、20

C. C、25

D. D、30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中关于固定式水炮布置距离被保护对象的最小距离要求。

选项解析:

A. 15m: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相关规定,固定式水炮的布置应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覆盖并保护目标区域,同时避免过近导致喷射时可能产生的反作用力对设备或人员造成损害。通常,为了确保水炮的喷射效果并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标准中规定了水炮距被保护对象的最小距离。在这个案例中,15m 是符合标准规定的一个常见距离,它既能保证水炮的有效射程,又能避免过近导致的问题。

B. 20m:虽然20m的距离可能也适用于某些情况,但在此题的上下文中,它并不是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所规定的最小距离,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C. 25m:同样,25m的距离也不是该标准中针对固定式水炮距被保护对象所规定的最小距离,因此可以排除。

D. 30m:30m的距离更远,虽然可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合理的,但它并不符合题目中提到的《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对于固定式水炮与被保护对象之间最小距离的规定。

总结: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的要求,固定式水炮距被保护对象的最小距离应满足其设计流量和有效射程,并确保喷射效果和安全性。在本题中,15m 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标准距离,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69-303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利用关阀断料的措施来关闭管道阀门时,必须用()打水对抢险人员进行掩护。

A. A、开花水枪

B. B、喷雾水枪

C. C、直流水枪

D. D、消防水炮

解析:选项解析:

A. 开花水枪:开花水枪可以喷射出大面积的水雾,能够有效覆盖和保护较大的区域,对于掩护抢险人员进行紧急操作有一定的帮助。

B. 喷雾水枪:喷雾水枪射出的水雾颗粒细小,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水雾幕,有助于稀释和降低周围的气体浓度,降低火灾风险,同时为抢险人员提供掩护。

C. 直流水枪:直流水枪射出的水流强劲有力,但覆盖面积小,主要用于直接灭火或冲击物体。在掩护人员方面,它不如开花水枪和喷雾水枪有效。

D. 消防水炮:消防水炮射程远,流量大,适用于大型火灾的远程灭火。但在狭小空间或需要精细操作的抢险场合,使用消防水炮可能过于笨重,不利于精确掩护。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AB。开花水枪和喷雾水枪都能够为抢险人员在进行关阀断料操作时提供有效的掩护。开花水枪覆盖面积大,而喷雾水枪能稀释有害气体,降低风险。相比之下,直流水枪和消防水炮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们要么覆盖面积有限,要么不适合精细操作的环境。因此,正确答案是使用开花水枪和喷雾水枪来掩护抢险人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27-677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主要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并生成光气。

A. A、极易燃

B. B、易燃

C. C、可燃

D. D、不燃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一氯甲烷化学性质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一氯甲烷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是判断其燃烧性的重要线索。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极易燃:考虑到一氯甲烷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通常意味着该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爆炸。此外,题目还明确指出一氯甲烷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这进一步支持了其极易燃的特性。因此,A选项是合理的。

B. 易燃:虽然一氯甲烷确实易燃,但题目中强调的“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及“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等描述,更偏向于“极易燃”而非一般的“易燃”。因此,B选项虽然接近,但不是最准确的描述。

C. 可燃:这个选项过于宽泛,没有准确反映出一氯甲烷极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及遇火源极易燃烧的特性。因此,C选项不是最佳答案。

D. 不燃:这个选项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完全相反,一氯甲烷是明确可以燃烧的,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最符合题目描述的是A选项“极易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9f-1af0-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002年开始,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并决定于2002年()月开展首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拓展了安全生产周的形式和内容。至此,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月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A. A、4

B. B、5

C. C、6

D. D、7

解析:选项解析:

A. 4月: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我国从2002年开始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并不是在4月份。

B. 5月:这个选项也不正确,首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不是在5月份开始的。

C. 6月:这个选项是正确的。2002年,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并决定在6月份开展首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此后,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都在6月份开展。

D. 7月:这个选项不正确,安全生产月活动并非在7月份开展。

答案选择理由:

选择C,因为2002年我国将“安全生产周”升级为“安全生产月”,并将首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定在6月份开展。此后,这一活动每年都在6月份举行,持续至今。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27-134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9、消防水带执行()。

A. A、行业标准

B. B、技术标准

C. C、国家标准

D. D、地方标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消防设备标准的认知,尤其是消防水带遵循的标准体系。

解析如下:

A. 行业标准:这是指由某一行业内相关企业、机构共同制定并遵守的技术规范,其适用范围局限在该行业内,强制性较弱。
B. 技术标准: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可以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它指的是技术层面的统一规定,但此选项不够具体。
C. 国家标准:这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应国家级别机构发布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D. 地方标准:这是指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并在本地区域内实施的标准,适用范围仅限于该地方。

消防水带作为公共安全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与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采用统一且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标准来确保其质量。在我国,消防水带执行的是国家标准,以保证其在任何地区的使用都能达到一致的安全要求。

所以,正确答案是C. 国家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f8-70dd-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1、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以下不属于应急预案作用的是()。

A. A、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

B. B、查处事故责任人

C. C、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

D. D、指导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应急

解析:选项解析:

A. 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这是应急预案的基本作用之一。预案需要明确在哪些情况下启动,覆盖哪些区域和资源,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B. 查处事故责任人:这并非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主要关注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而查处责任人属于事故调查和处理的范畴,通常在救援行动之后进行。

C. 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应急预案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标准操作程序和应对策略,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

D. 指导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应急:虽然“无法预料”的表述有些绝对,但应急预案确实旨在为那些未被预见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应对的框架和指导。

为什么选B:选项B“查处事故责任人”不属于应急预案的范畴。应急预案关注的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而不是事故后的责任追究。查处责任人属于事故调查和法律程序的一部分,通常在应急响应结束后由相关部门负责。因此,B选项是不属于应急预案作用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d9-461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7、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装有氢氧化钙的小桶在密封条件下储存期限为()年。

A. A、一

B. B、两

C. C、三

D. D、四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剂——氢氧化钙(Ca(OH)₂)的有效存储期限。

解析如下:

选项A:一年。这个选项通常太短,对于妥善保存的氢氧化钙来说,其有效期限会更长。
选项B:两年。这是正确答案。氢氧化钙在密封条件下的有效期限通常是两年,在此期间内可以保证其吸水性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不会显著下降。
选项C:三年。虽然某些情况下氢氧化钙可能保存得更久,但是根据标准和规范,两年是一个更为常见和安全的期限。
选项D:四年。这个期限较长,考虑到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以及为了确保呼吸器的安全使用,这个选项过长。

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两年。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在密封条件下能保持其有效性大约两年的时间,之后可能会开始降解,影响到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不再适合用于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更换氢氧化钙吸收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dd-ee46-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3、()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

A. A、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B. B、物理爆炸

C. C、剧烈的蒸汽云

D. D、核爆

解析:选项解析:

A.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这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或氧)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火源或高温、电火花等激发能源即发生爆炸。化工企业中常见的可燃物质较多,如氢气、乙炔、乙烯等,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都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B.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指由于物质状态的急剧变化(如压力、温度等)造成的爆炸,并不涉及化学反应。例如,压力容器超压破裂就属于物理爆炸。

C. 剧烈的蒸汽云:这通常是指蒸汽爆炸,例如水迅速加热变成蒸汽,体积急剧膨胀造成爆炸。这类爆炸在化工企业中相对较少,且通常需要有大量的水快速转化为蒸汽。

D. 核爆:核爆炸是指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的能量造成的爆炸,这种情况在化工企业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核爆炸涉及的是核反应堆或核武器。

为什么选择A: 在化工企业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它们与空气混合后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这种情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比较普遍,因此正确答案是A、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915-fdea-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2、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其主要产物有()。

A. A、水

B. B、乙醇

C. C、二氧化碳

D. D、一氧化碳

解析:选项解析:

A. 水: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以及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B. 乙醇:木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水解和发酵转化为乙醇,但这是生物化学过程,不是燃烧的主要产物。

C. 二氧化碳:木材燃烧是一个氧化反应,碳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是燃烧的主要产物之一。

D. 一氧化碳: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木材中的碳不能完全与氧气结合,会生成一氧化碳,尤其是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条件下。

为什么选择ACD:

选择A(水)是因为木材中的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选择C(二氧化碳)是因为木材中的碳元素在充分燃烧时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选择D(一氧化碳)是因为在现实中的木材燃烧往往不是完全燃烧,尤其是在火灾初期或氧气供应受限的情况下,会产生一氧化碳。

不选择B(乙醇)是因为乙醇不是燃烧产物,而是木材通过其他化学过程可能生成的物质,不是燃烧的直接结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c69-845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2、在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如果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A、营火

B. B、火势很快消灭

C. C、容器爆裂

D. D、危化品泄漏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的判断。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营火:此选项与题目描述的场景不符。营火通常指的是人为点燃的、用于取暖或照明的火堆,与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的火势熄灭后的情况无直接关联。

B. 火势很快消灭:题目中明确提到火势已经熄灭,且后续描述的是火势熄灭后的现象,如“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这些现象均表明火势并未重新燃起,更不可能“很快消灭”,因为它原本就已经熄灭。

C. 容器爆裂: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的现象高度吻合。当危险化学品容器受到高温辐射或其他外部影响时,容器内部压力可能急剧升高,如果容器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可能发生爆裂。题目中提到的“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正是容器内部压力异常升高的表现,预示着容器可能即将爆裂。

D. 危化品泄漏:虽然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存在泄漏的风险,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泄漏的迹象,而是强调了火势熄灭后的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更直接地指向了容器可能发生的爆裂,而非单纯的泄漏。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描述的现象和各个选项的含义,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容器爆裂。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b-48ca-cf4f-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