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6、下列物质中()容易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A、A、苯

B、B、柴油

C、C、氯乙烯

D、D、苯胺

答案:ACD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化学物质性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理解。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苯(Benzene):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它易挥发且有毒。苯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被人体吸收,并且已被证实为致癌物。因此,它是容易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的物质之一。

B. 柴油(Diesel):虽然柴油也可能通过皮肤吸收,但由于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相对于其他选项来说,它的吸收效率较低,毒性也相对较小。所以柴油不是最佳答案。

C. 氯乙烯(Vinyl Chloride):这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室温下有轻微的甜味。氯乙烯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而且长期暴露于氯乙烯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包括导致肝病和癌症等。

D. 苯胺(Aniline):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它非常容易被皮肤吸收,并且有毒性,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D,因为苯、氯乙烯和苯胺都是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并且它们都有较强的毒性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柴油虽然有一定的皮肤吸收能力,但相比其他三个选项,它并不是最显著或最危险的选择。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7、下列物质中,燃烧时燃烧类型既存在表面燃烧也存在分解燃烧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1c5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下列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不属于甲类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7cf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下列由粉尘所引起的危害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df1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下列设备中,属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7-4c6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下列防火防爆措施中,采用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助燃条件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7-b2c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下列()场所的应急照明,应能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13e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下列()属于消防设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856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下面对于化学灼伤急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f2e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不饱和烃能发生()等,伴随放热,反应剧烈时有爆炸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9-56a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等主要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9-b86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36、下列物质中()容易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A、A、苯

B、B、柴油

C、C、氯乙烯

D、D、苯胺

答案:ACD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化学物质性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理解。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苯(Benzene):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它易挥发且有毒。苯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被人体吸收,并且已被证实为致癌物。因此,它是容易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的物质之一。

B. 柴油(Diesel):虽然柴油也可能通过皮肤吸收,但由于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相对于其他选项来说,它的吸收效率较低,毒性也相对较小。所以柴油不是最佳答案。

C. 氯乙烯(Vinyl Chloride):这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室温下有轻微的甜味。氯乙烯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而且长期暴露于氯乙烯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包括导致肝病和癌症等。

D. 苯胺(Aniline):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它非常容易被皮肤吸收,并且有毒性,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D,因为苯、氯乙烯和苯胺都是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并且它们都有较强的毒性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柴油虽然有一定的皮肤吸收能力,但相比其他三个选项,它并不是最显著或最危险的选择。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37、下列物质中,燃烧时燃烧类型既存在表面燃烧也存在分解燃烧的有()。

A. A、PVC电缆

B. B、纯棉织物

C. C、木制人造板

D. D、金属铝条

E. E、电视机外壳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燃烧类型的识别,特别是表面燃烧和分解燃烧的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种燃烧类型的定义:

表面燃烧:是指可燃固体的燃烧大多发生在固体的表面,是一种无焰燃烧,有时也称为异相燃烧。
分解燃烧:是指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后,先发生热解、气化反应,随后可燃气体与氧发生的有焰燃烧。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PVC电缆:PVC(聚氯乙烯)电缆在燃烧时,主要发生的是分解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发生有焰燃烧。PVC电缆的燃烧并不显著地表现出表面燃烧的特点,故A错误。

B. 纯棉织物:纯棉织物在燃烧时,既存在表面燃烧(即织物表面的纤维直接燃烧),也存在分解燃烧(因为纤维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这两种燃烧类型在纯棉织物的燃烧过程中是并存的,故B正确。

C. 木制人造板:木制人造板同样由木质纤维组成,在燃烧时也会同时发生表面燃烧和分解燃烧。木质纤维的表面会直接燃烧,同时内部纤维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进行有焰燃烧,故C正确。

D. 金属铝条:金属铝条在常规条件下并不燃烧,它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如铝热反应)才能与氧发生反应。因此,金属铝条的燃烧既不属于表面燃烧也不属于分解燃烧,故D错误。

E. 电视机外壳:电视机外壳的材质多样,但通常不会同时显著地表现出表面燃烧和分解燃烧的特点。它可能以某种单一的燃烧方式为主(如塑料外壳可能主要发生分解燃烧),故E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和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1c5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下列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不属于甲类的有()。

A. A、闪点小于28℃的液体

B. B、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

C. C、助燃气体

D. D、可燃固体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A. 闪点小于28℃的液体:这类物质的火灾危险性非常高,因为它们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蒸发形成可燃气体,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因此,A选项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

B.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这一选项描述的气体火灾危险性并不一定属于甲类。甲类气体通常是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而B选项所述的气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所以它可能属于乙类,不属于甲类。

C. 助燃气体:助燃气体本身不燃烧,但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如氧气。因此,它们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

D. 可燃固体: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范围较广,包括甲、乙、丙类。但并不是所有可燃固体都属于甲类,只有那些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湿气作用能引起迅速燃烧或爆炸的固体才属于甲类,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等。因此,D选项所述的“可燃固体”并不一定是甲类。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因为这些选项中的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并不都属于甲类。A选项属于甲类,而B、C、D选项则可能属于其他类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7cf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下列由粉尘所引起的危害有()。

A. A、黑斑病

B. B、降低能见度

C. C、皮肤灼伤

D. D、引起尘肺病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粉尘在工作环境中的危害。

选项解析如下:

A. 黑斑病:黑斑病通常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关,如石化工厂中的苯等,而不是直接与粉尘相关。因此,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B. 降低能见度:粉尘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尤其是在高浓度的情况下,会显著降低空气中的能见度,这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是正确选项之一。
C. 皮肤灼伤:皮肤灼伤通常由强酸、强碱或高温物质接触造成,而一般的粉尘并不具备这些特性,除非是特殊类型的粉尘(如强腐蚀性的化学粉尘)。因此,普通工作环境中的粉尘一般不会导致皮肤灼伤。故此选项不正确。
D. 引起尘肺病:长期吸入粉尘,尤其是矿物性粉尘(如煤尘、矽尘等),会导致尘肺病,这是一种职业病。因此这也是正确选项之一。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 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6-df1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下列设备中,属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的有()。

A. A、消防电动装置

B. B、消防电话

C. C、消火栓按钮

D. D、消防水泵控制柜

E. E、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的理解。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确定它们是否属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

A. 消防电动装置:这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控制防火门、防火窗、排烟窗等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消防泵、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因此,A选项正确。

B. 消防电话:消防电话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通讯设备,用于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通讯,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指挥的顺畅。因此,B选项也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件,B选项正确。

C. 消火栓按钮:消火栓按钮是触发消防联动的设备之一,当发生火灾时,人员可以通过按下消火栓按钮来启动消防泵等联动设备。因此,C选项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C选项正确。

D. 消防水泵控制柜:消防水泵控制柜用于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动和停止,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接收到的火灾信号或手动操作来控制水泵的运行,以提供灭火所需的水量和水压。因此,D选项正确。

E.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虽然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在火灾发生时手动触发报警信号,但它并不直接属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关注的是根据火灾信号来启动和控制相关的消防设备,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只是触发报警信号的设备之一。因此,E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属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的有A、B、C、D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7-4c6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下列防火防爆措施中,采用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助燃条件的是()。

A. A、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汽粉尘在空间的浓度

B. B、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C. C、充装氮气

D. D、充装惰性介质,保护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

解析:选项解析:

A. 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汽粉尘在空间的浓度:这个措施是为了减少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从而降低火灾或爆炸的风险。但这并不是通过隔绝空气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稀释可燃物质。

B. 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这个措施通过将可燃介质密闭起来,隔绝了它与空气的接触,从而破坏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条件,属于隔绝空气的方法。

C. 充装氮气: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可以替代容器内的空气,降低氧气的浓度,从而隔绝氧气,防止燃烧爆炸的发生。

D. 充装惰性介质,保护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惰性介质(如二氧化碳、氩气等)不会助燃,充装这些介质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防止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燃烧或爆炸。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B、C和D的原因是这三个选项都是通过隔绝空气(或至少是氧气)来破坏燃烧或爆炸所需的助燃条件。而选项A虽然也是一种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但它不是通过隔绝空气来实现的,而是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浓度来减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因此不符合题目中“隔绝空气”的要求。所以正确答案是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7-b2c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下列()场所的应急照明,应能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A. A、消防控制室

B. B、疏散走道

C. C、消防水泵房

D. D、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分析在紧急情况下,哪些场所的应急照明需要保持与正常照明相同的照度。

A. 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是整个建筑消防系统的核心,用于监控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并指挥灭火行动。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消防控制室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操作设备,进行应急处理。

B. 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的主要功能是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安全撤离。虽然疏散走道需要有应急照明以确保人员可以安全疏散,但是这些照明不一定需要达到正常照明的照度标准,通常只要求提供足够的光线帮助人们看清路径即可。

C. 消防水泵房

消防水泵房内安装有重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池、消防泵等,这些设备在火灾发生时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并得到及时维护或操作,消防水泵房内的应急照明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照度。

D. 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

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是供电系统的关键部分,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它们需要继续运作以支持其他重要系统的电力需求(包括消防设备)。因此,这些房间同样需要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以确保操作人员可以顺利地进行必要的电气操作。

综上所述,答案为ACD,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维持正常工作状态的重要区域,而疏散走道虽然也需要应急照明,但其照度要求通常低于正常照明的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13e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下列()属于消防设施。

A.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B. B、自动灭火系统

C. C、防烟排烟系统

D. D、消火栓系统

E. E、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

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识别哪些系统或设施属于消防设施。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确定它们是否都属于消防设施。

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是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火灾初期自动检测火灾并发出报警信号,为及时扑救火灾提供重要信息。因此,A选项属于消防设施。

B.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通过喷洒灭火剂等方式进行灭火,是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B选项也是消防设施的一部分。

C. 防烟排烟系统:在火灾中,烟雾往往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防烟排烟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烟雾的扩散,为人员疏散和灭火行动提供有利条件。因此,C选项同样属于消防设施。

D.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是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防人员提供灭火所需的水源和设施。在火灾扑救中,消火栓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D选项是消防设施。

E. 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应急广播能够迅速向人员发布疏散指令,而应急照明则能确保在断电等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照明度,为人员疏散提供便利。这些设施都是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E选项也属于消防设施。

综上所述,所有选项A、B、C、D、E均属于消防设施。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856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下面对于化学灼伤急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首先要了解事故情况,施救者不能直接用手去接触伤者被溅染的衣服或皮肤

B. B、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对伤势较重者冲洗的水压不能太大,冲洗时间应在20min以上

C. C、如遇酸类(如硫酸盐酸等),先用清水冲洗20min,然后用淡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冲洗,再用清水冲去中和液

D. D、化学物质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水壶或其他清洁瓶子装水冲洗眼睛

解析:选项A解析:在化学灼伤急救中,了解事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化学物质需要不同的急救方法。同时,施救者不能直接用手接触伤者被溅染的衣服或皮肤,以避免化学物质对施救者造成伤害。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选项B解析:对于化学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是标准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稀释和去除化学物质,减少伤害。对于伤势较重者,使用的水压不能太大,以免加剧损伤。冲洗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以确保充分清洗。因此,选项B也是正确的。

选项C解析:对于酸类化学物质的灼伤,先用清水冲洗20分钟是正确的,然后用淡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冲洗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去中和液,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酸对皮肤的伤害。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选项D解析:如果化学物质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是急救的首要步骤,使用水壶或其他清洁瓶子装水冲洗眼睛可以迅速稀释和去除眼中的化学物质,减少眼睛受伤的程度。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所有选项A、B、C、D都是化学灼伤急救的正确措施,因此答案选择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8-f2e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不饱和烃能发生()等,伴随放热,反应剧烈时有爆炸危险。

A. A、加成反应

B. B、氧化反应

C. C、还原反应

D. D、聚合反应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

A. 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如烯烃和炔烃)含有双键或三键,这些多重键的碳原子可以与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从而“加成”一些元素或基团,如氢气 (H₂)、卤素 (X₂) 或水 (H₂O) 等。这是一个典型的不饱和烃反应,会释放热量。

D. 聚合反应:不饱和烃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多个分子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即聚合物。这种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制造塑料和其他材料,同样也是放热反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B. 氧化反应:虽然不饱和烃确实可以进行氧化反应,例如燃烧,但这不是它们最显著或独特的性质,而且题目中强调的是伴随放热的反应,氧化反应通常需要特定条件,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剧烈且伴随爆炸危险。

C. 还原反应:不饱和烃一般不会自发地进行还原反应,除非在特定催化剂的作用下,因此这不是一个典型的选择。

所以,正确答案是 AD,因为不饱和烃能够进行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这两种反应都是放热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剧烈的反应甚至是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9-56a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等主要内容。

A. A、预防措施

B. B、应急处理程序

C. C、应急保障

D. D、安全管理制度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根据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A.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专项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在事故发生前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旨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B. 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程序是应急预案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详细描述了在事故发生后,各级应急组织应当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响应,包括信息报告、紧急处置、人员疏散、资源调配等各个环节。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C. 应急保障:应急保障是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保障措施,包括通讯保障、物资保障、队伍保障、技术保障等。它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资源,支持应急响应行动。因此,这个选项同样正确。

D. 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或组织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但它并不直接构成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更侧重于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和处置,而安全管理制度则更多地关注于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为A、B、C,即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保障等主要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29-b86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