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9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装卸易燃易爆品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B、B、装卸易燃液体须穿防静电工作服

C、C、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D、D、装卸易燃液体穿铁钉鞋

答案:ABC

解析:选项A:装卸易燃易爆品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易燃易爆物品在摩擦和撞击时可能会产生火花,从而导致火灾或爆炸。

选项B:装卸易燃液体须穿防静电工作服。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易燃液体在装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而静电火花可能引起液体燃烧或爆炸。防静电工作服可以有效地导走静电,防止事故发生。

选项C: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这个选项正确,因为氧化剂在滚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撞击或摩擦产生热量,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选项D:装卸易燃液体穿铁钉鞋。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铁钉鞋在行走时容易产生火花,而火花可能会点燃易燃液体蒸汽或液体本身,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这些选项都是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装卸的常识,正确执行这些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98、以下选项中关于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3f-a32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的工作人员有()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157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业中毒危害()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80b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1、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有关危险区隔离的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e50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2、信息公开,正确引导,按照()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信息发布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1-4a8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3、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的地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1-b11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4、催化燃烧是利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可燃组分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使空气得以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除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112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5、全面通风换气适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744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公众聚集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明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d6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关于七氟丙烷灭火浓度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3-412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9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装卸易燃易爆品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B、B、装卸易燃液体须穿防静电工作服

C、C、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D、D、装卸易燃液体穿铁钉鞋

答案:ABC

解析:选项A:装卸易燃易爆品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易燃易爆物品在摩擦和撞击时可能会产生火花,从而导致火灾或爆炸。

选项B:装卸易燃液体须穿防静电工作服。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易燃液体在装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而静电火花可能引起液体燃烧或爆炸。防静电工作服可以有效地导走静电,防止事故发生。

选项C: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这个选项正确,因为氧化剂在滚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撞击或摩擦产生热量,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选项D:装卸易燃液体穿铁钉鞋。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铁钉鞋在行走时容易产生火花,而火花可能会点燃易燃液体蒸汽或液体本身,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这些选项都是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装卸的常识,正确执行这些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98、以下选项中关于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B. B、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C. C、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无权要求纠正

D. D、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正确答案是 ABD。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简要解析:

A.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这是正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会有权依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B.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这也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制定或修改涉及职工安全健康的规章制度时,应该征求工会的意见。

C.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无权要求纠正

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工会有权对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要求,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D.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这是正确的。工会有权参与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并且可以提出处理意见以及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要求。

因此,正确选项为 ABD。选项 C 表述了工会没有的权利,与实际情况不符,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3f-a32f-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的工作人员有()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 A、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的

B. B、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的

C. C、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D. D、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理解。

解析各个选项:

A项: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这明显违反了消防资源的专用性原则,消防资源应当专用于消防和应急救援工作,因此A项描述的行为是违法的,符合题目要求。

B项: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这损害了公共利益,延误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违反了消防法律法规对于工作时效和效率的要求,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

C项: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这涉及到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损害了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所以C项描述的行为同样违法。

D项: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D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A、B、C、D四项均描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且这些行为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都应依法给予处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157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业中毒危害()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

A. A、防护设备

B. B、应急救援设施

C. C、通讯报警装置

D. D、办公设施

解析:选项解析:

A. 防护设备:这是确保劳动者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用以减少或防止职业中毒危害,必须保持其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B. 应急救援设施:在发生职业中毒事件时,应急救援设施对于救治受害者和控制危害扩大至关重要,因此也需确保其正常运作。

C. 通讯报警装置:当有毒物品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通讯报警装置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疏散或采取应急措施,是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关键。

D. 办公设施:与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无直接关系,虽然也是工作场所的一部分,但不属于职业安全防护的范畴。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AB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业中毒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选项A、B、C都是直接关系到这一目的的措施,必须保持正常适用状态,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选项D与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无关,因此不包含在内。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80b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1、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有关危险区隔离的内容()。

A. A、危险区的设定

B. B、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C. C、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D. D、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在面对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急处置中关于危险区隔离的具体措施。根据题干信息,正确答案是ABCD。下面对各个选项进行简要解析:

A. 危险区的设定 - 这是指根据化学品的种类和泄漏量等因素来确定哪些区域存在潜在的危险,并将这些区域标记为危险区。

B.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 这是指具体的操作规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划定一个隔离区,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受到伤害。

C.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 这是指实际用来隔离事故现场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使用警戒带、设置障碍物等。

D.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 这是指为了确保救援通道畅通以及防止事故影响扩大,需要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进行管理,包括道路封闭或交通分流等措施。

选择ABCD是因为在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上述所有方面都是必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危险区隔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事故影响范围,保护公众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0-e50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2、信息公开,正确引导,按照()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信息发布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

A. A、及时

B. B、主动

C. C、公开

D. D、透明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考察的是对“信息公开,正确引导”相关原则的理解。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理解它们如何与“信息公开,正确引导”的原则相契合。

首先,我们来审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信息公开,正确引导,按照()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里明确提到了“信息公开”和“正确引导”,并强调了需要遵循的原则。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及时:信息公开的及时性至关重要,它能确保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信息,避免谣言和误解的滋生。因此,这个选项是符合“信息公开,正确引导”原则的。

B. 主动:在信息公开中,主动权应掌握在信息发布方手中,主动披露信息能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减少猜疑和不安。这个选项同样符合“信息公开,正确引导”的原则。

C. 公开: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题目中的“信息公开”,是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也是正确的。

D. 透明:透明意味着信息的全面、无保留地公开,与“信息公开”紧密相关,是确保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手段。这个选项同样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均符合“信息公开,正确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它们共同构成了完善信息发布、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基础。

因此,答案是ABCD。这四个选项共同体现了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应遵循的核心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1-4a8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3、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的地区。

A. A、地震活动断层

B. B、雷雨多发地

C. C、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

D. D、容易发生洪灾地区

解析:选项解析:

A. 地震活动断层:地震活动断层区域可能会发生强烈的地震,这会对储存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更大的灾害。

B. 雷雨多发地:虽然雷雨可能会对储存设施造成一定影响,但相比地震、地质灾害和洪灾,雷雨对储存设施安全的影响相对较小,不是选址时首要避开的因素。

C. 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会破坏储存设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严重后果。

D. 容易发生洪灾地区:洪灾可能会冲毁储存设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答案解析:

选择ACD,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灾害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选址时,应当避开这些区域,以确保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止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发生。选项B虽然也可能对储存设施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选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1-b11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4、催化燃烧是利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可燃组分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使空气得以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除去()。

A. A、尘

B. B、酸雾

C. C、可燃性气体

D. D、可燃性蒸汽

解析:催化燃烧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催化剂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温度,从而实现对某些污染物进行氧化处理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其他可燃气体。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简要解析以及为什么正确答案是C和D:

A. 尘 - 催化燃烧主要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对于固体颗粒物如灰尘,更常用的是机械过滤或静电除尘等方法。因此,催化燃烧不适合去除尘埃。

B. 酸雾 - 酸雾通常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含有各种酸性物质。处理酸雾一般采用湿式洗涤塔或其他物理吸收方法,而不是催化燃烧。

C. 可燃性气体 - 这正是催化燃烧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可燃性气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D. 可燃性蒸汽 - 同样地,可燃性蒸汽也是催化燃烧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的对象。这些蒸汽通常是有机溶剂的挥发物,可以通过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的产物。

综上所述,催化燃烧适用于除去可燃性气体(C)和可燃性蒸汽(D),因此正确答案是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112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5、全面通风换气适用于()。

A. A、低毒物质

B. B、有毒气体散发源过于分散且散发量不大的情况

C. C、虽有局部排风装置但仍有散逸的情况

D. D、所有有毒场所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通风换气方式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种通风换气方式的适用场景,以确定哪个或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问的是全面通风换气适用于哪些情况。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 低毒物质:全面通风换气是一种有效的空气更新方式,可以稀释并排除室内低浓度的有毒物质,保持空气新鲜,适用于低毒物质的场所。此选项正确。

B. 有毒气体散发源过于分散且散发量不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散发源分散,局部排风可能难以有效覆盖所有源头。全面通风换气能够更全面地更新室内空气,减少有毒气体的浓度。此选项正确。

C. 虽有局部排风装置但仍有散逸的情况:即使存在局部排风装置,如果仍有有毒气体散逸,全面通风换气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进一步降低室内有毒气体的浓度。此选项正确。

D. 所有有毒场所:这个选项过于绝对。全面通风换气虽然是一种有效的通风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有毒场所都适用。在某些情况下,如高浓度有毒气体源集中且量大时,可能需要更专业的处理措施,如密闭空间作业、特殊防护装备等。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全面通风换气适用于低毒物质的场所、有毒气体散发源过于分散且散发量不大的情况,以及虽有局部排风装置但仍有散逸的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744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公众聚集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明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

A. A、消防安全标志标识

B. B、疏散逃生线路图

C. C、声音或者视像警报装置

D. D、易燃易爆品存放标志

解析:选项解析:

A. 消防安全标志标识: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的消防安全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标识,以指示消防设施的位置、操作使用方法等,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识别和使用消防设施。

B. 疏散逃生线路图: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公众聚集场所需要设置疏散逃生线路图,让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径,这对于指导人们快速、有序地疏散至关重要。

C. 声音或者视像警报装置:虽然声音或者视像警报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来通知和引导人员疏散,但是题目要求的是标明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所以这个选项与题意不符。

D. 易燃易爆品存放标志: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易燃易爆品存放标志用于指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位置,与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的标示无关。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AB,因为消防安全标志标识和疏散逃生线路图都是公众聚集场所必须设置的,它们直接关联到消防设施的操作使用方法和紧急疏散的安全指导,符合题目的要求。选项C和D虽然也是消防安全相关的标志,但它们不符合题目中“标明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的具体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2-d6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关于七氟丙烷灭火浓度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A. A、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

B. B、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C. C、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D. D、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解析:解析这道题需要理解七氟丙烷(HFC-227ea)作为洁净气体灭火剂,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浓度要求。

A选项提到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这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扑灭固体表面火灾,七氟丙烷所需的最低体积百分比浓度。此选项正确。

B选项提到对于保护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敏感区域时,建议使用10%的浓度。这些区域通常包含不能用水或其他可能损坏文件的灭火介质来扑救火灾的物品,因此需要较高的浓度以确保有效灭火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此选项正确。

C选项提到对于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以及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推荐的灭火设计浓度是9%。这是因为这些区域可能涉及电气火灾或含有较多油脂,需要适当的灭火浓度来处理潜在的火灾风险。此选项正确。

D选项提到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推荐的灭火设计浓度为8%。这类区域设备密集且价值高,使用稍微低一点的浓度可以在保证快速有效灭火的同时减少对精密设备的影响。此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况,所有给出的选项都是正确的,因此答案是ABCD。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具体的灭火浓度还应根据厂家指导和相关规范进行选择,并考虑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安全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3-412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