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19、动火作业指企业所属厂区内、外各种油气管道、化工管道、设备、公用工程系统的各种()。

A、A、电磁炉做饭

B、B、明火作业

C、C、明火取暖

D、D、明火照明

答案:BC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动火作业”概念的理解。“动火作业”通常指的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解析各个选项如下:

A选项(电磁炉做饭):电磁炉工作时不产生明火,它通过电磁感应使铁质锅底自身发热,不属于动火作业。
B选项(明火作业):直接指出是使用明火进行的作业,符合动火作业的定义。
C选项(明火取暖):使用明火来提供热量以保暖,这也属于动火作业的一种。
D选项(明火照明):用明火作为光源,同样属于动火作业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为BCD,因为这些选项都涉及到明火的应用,在有油气管道、化工管道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环境中,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而A选项中的电磁炉做饭并不涉及明火,所以不符合动火作业的定义。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20、化学事故发生现场情况的诊断,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伤致病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8-7df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1、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包括(),即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个方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8-e0d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2、化学事故救援中,应根据()选择相对应的洗消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9-426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3、化学事故现场急救的意义和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9-a77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4、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0a2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5、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实际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风和卫生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6c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危险性概述包括的内容有()等信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cf7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7、化学品对人体产生的化学品效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取决于化学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b-4d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化学品效应因暴露的形式类型不同而不同,下列()属于化学品效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b-bd5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9、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c-25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19、动火作业指企业所属厂区内、外各种油气管道、化工管道、设备、公用工程系统的各种()。

A、A、电磁炉做饭

B、B、明火作业

C、C、明火取暖

D、D、明火照明

答案:BC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动火作业”概念的理解。“动火作业”通常指的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解析各个选项如下:

A选项(电磁炉做饭):电磁炉工作时不产生明火,它通过电磁感应使铁质锅底自身发热,不属于动火作业。
B选项(明火作业):直接指出是使用明火进行的作业,符合动火作业的定义。
C选项(明火取暖):使用明火来提供热量以保暖,这也属于动火作业的一种。
D选项(明火照明):用明火作为光源,同样属于动火作业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为BCD,因为这些选项都涉及到明火的应用,在有油气管道、化工管道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环境中,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而A选项中的电磁炉做饭并不涉及明火,所以不符合动火作业的定义。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20、化学事故发生现场情况的诊断,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伤致病的原因。

A. A、燃烧

B. B、后勤保障

C. C、爆炸

D. D、坠落

E. E、撞击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化学事故现场情况诊断的题目,旨在考察对化学事故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能力。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要求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以及现场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况,来诊断可能致伤致病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燃烧:燃烧是化学事故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与易燃、易爆物质相关的事故。燃烧产生的火焰、高温和有毒烟雾都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是分析可能致伤致病原因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B.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虽然对于事故应对和救援至关重要,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后勤保障的缺失可能会影响救援效率,但不是直接致伤致病的原因,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爆炸:爆炸是化学事故中极具破坏力的现象,能够瞬间释放大量能量,造成冲击波、碎片飞散等严重后果。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现场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是分析致伤致病原因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D. 坠落:在化学事故现场,由于结构破坏、地面不稳定或人员紧急疏散时的混乱,坠落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危险。高处坠落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因此也是分析致伤致病原因时需要考虑的方面。

E. 撞击:撞击同样是在化学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伤害源。无论是被飞散的碎片击中,还是在疏散过程中发生碰撞,都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撞击也是分析致伤致病原因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A、C、D、E四个选项均代表了化学事故现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的直接因素,而B选项“后勤保障”则与直接致伤致病的原因无直接关联。

因此,正确答案是A、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8-7df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1、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包括(),即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个方面。

A. A、实施应急处理

B. B、信息处置

C. C、报警与接警

D. D、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

解析:选项解析:

A. 实施应急处理:这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对泄漏、溢出事故的现场控制,以及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紧急处置,是应对事故的关键步骤。

B. 信息处置:虽然信息处置在应急救援中非常重要,它涉及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环节,但这个选项并不直接包括在题目中所列的“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个方面。

C. 报警与接警:这是应急救援的初始步骤,及时报警和接警是启动应急救援程序的前提,确保事故信息能够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从而采取后续的应急措施。

D. 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是实施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的人员保障,没有救援队伍的出动,上述措施无法执行。

为什么选择ACD:

题目问的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包括哪些方面,选项A、C和D涵盖了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火灾控制所需的行动和步骤。选项B虽然重要,但不直接对应题目中所列的具体应急救援措施,因此不选。正确答案是ACD,因为这三个选项直接关联到题干中所提到的应急救援的具体方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8-e0d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2、化学事故救援中,应根据()选择相对应的洗消剂。

A. A、危险化学品的性质

B. B、危险化学品的状态

C. C、危险化学品的成分

D. D、危险化学品的颜色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在化学事故救援过程中选择洗消剂的原则。

解析各选项:

A.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正确。不同的化学品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比如酸性、碱性、氧化性等,这些性质决定了应该使用何种类型的洗消剂来中和或清除这些化学品。
B. 危险化学品的状态:正确。化学品可能以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不同状态需要采用不同的洗消方法和技术,因此这也影响了洗消剂的选择。
C. 危险化学品的成分:虽然了解成分有助于全面评估风险,但是直接用于决定洗消剂的选择不如选项A和B具体和直接。
D. 危险化学品的颜色:颜色通常不是选择洗消剂的主要依据,除非颜色与某种特定的警示标志相关联,但一般来说,这不是决定性因素。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AB,因为洗消剂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化学品的基本性质(如是否易燃、是否有毒等)以及它们所处的状态(固态、液态还是气态),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清理和处置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9-426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3、化学事故现场急救的意义和目的是()。

A. A、挽救生命

B. B、稳定病情

C. C、减少伤残

D. D、减轻痛苦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化学事故现场急救意义和目的的理解。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挽救生命:在化学事故现场,由于有毒物质泄漏、爆炸等原因,人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及时的现场急救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以挽救伤者的生命。这是急救的首要目的。

B. 稳定病情:对于受伤或中毒的伤者,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稳定其病情,防止伤势或中毒症状进一步恶化,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时间。

C. 减少伤残:通过专业的急救处理,如伤口清洗、包扎、固定骨折部位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因事故而导致的永久性伤残,提高其未来的生活质量。

D. 减轻痛苦:化学事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或不适,如烧伤、中毒症状等。及时的急救处理,如给予止痛药物、心理疏导等,可以显著减轻伤者的痛苦,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事故现场急救的意义和目的涵盖了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和减轻痛苦等多个方面。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化学事故现场急救的全面目标。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9-a77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4、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等。

A. A、发生突然

B. B、持续时间长

C. C、扩散迅速

D. D、涉及面广

解析:选项解析:

A. 发生突然:化学品事故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因为化学品在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界影响等)突然引发事故。

B. 持续时间长:化学品事故的影响可能不会立即消除,尤其是在环境污染方面,某些化学品的污染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降解,因此事故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

C. 扩散迅速:化学品事故中的有害物质通常具有扩散性,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等介质迅速扩散,造成大范围的污染和危害。

D. 涉及面广:化学品事故不仅可能对事故发生地点的人员造成伤害,还可能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甚至可能跨越行政区域,造成广泛的影响。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这道题的答案是ABCD,因为化学品事故确实具有以上所有特点。每个选项都描述了化学品事故的不同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化学品事故的整体危害性。因此,选择ABCD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0a2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5、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实际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风和卫生等。

A. A、个体防护

B. B、替代

C. C、变更工艺

D. D、隔离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化学品危害操作控制的实际措施。正确答案是ABCD,意味着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化学品危害通常会采用多个层面的综合措施。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简要解析:

A. 个体防护:这是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如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等,来保护工人免受化学品的危害。

B. 替代:这意味着用更安全或危害较小的化学品或材料来替换那些有害的化学品。

C. 变更工艺: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流程或条件来减少化学品的危害,比如改变温度、压力或者使用不同的反应路径。

D. 隔离:将化学品或操作与工人隔离开来,以减少暴露风险。例如,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操作,或者使用机械手和遥控设备。

通风:虽然题目中没有直接作为选项列出,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用来移除或稀释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卫生:这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不在工作区吃喝以及定期清洁工作环境。

选择ABCD的原因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品带来的危害,通常会结合使用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适用场景,综合利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6c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危险性概述包括的内容有()等信息。

A. A、危险类别

B. B、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C. C、环境危害

D. D、燃爆危险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危险性概述”部分内容的理解。

A选项“危险类别”:这是危险性概述中的关键信息之一,用于明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是评估化学品风险的基础。

B选项“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这部分信息详细说明了化学品可能通过何种途径(如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并描述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

C选项“环境危害”:描述了化学品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对水生生物、土壤、空气等的污染和破坏,是评估化学品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

D选项“燃爆危险”: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这部分信息尤为重要,它详细说明了化学品的燃烧性、爆炸性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是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关键信息。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危险性概述”部分应包含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a-cf7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7、化学品对人体产生的化学品效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取决于化学品()。

A. A、存放位置

B. B、包装好坏

C. C、暴露的浓度

D. D、暴露时间的长短

解析:选项解析:

A. 存放位置:存放位置并不直接影响化学品对人体产生的急性或慢性效应,存放位置不当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或不当接触,但这不是题目中问的直接因素。

B. 包装好坏: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化学品泄漏或不当接触,包装好坏虽然与安全性相关,但也不是直接决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效应性质的因素。

C. 暴露的浓度:化学品的浓度是影响其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浓度的化学品接触通常会导致急性效应,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慢性效应。

D. 暴露时间的长短:暴露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效应性质的重要因素。短时间高浓度暴露往往导致急性效应,而长时间即使是低浓度暴露也可能引起慢性效应。

为什么选择CD: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和D,因为化学品的效应(急性或慢性)确实取决于人体暴露于化学品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长短。高浓度短时间接触可能导致急性中毒,例如一次性的高剂量暴露;而低浓度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如长期工作在含有有害化学品的环境中。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化学品的健康风险。因此,C和D选项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b-4d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化学品效应因暴露的形式类型不同而不同,下列()属于化学品效应。

A. A、引起刺激

B. B、过敏

C. C、缺氧

D. D、系统中毒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的效应的理解。题目中的选项都是化学品暴露后可能引起的健康影响。以下是每个选项的简要解析以及为什么答案是ABCD:

A. 引起刺激 - 化学品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接触部位,如皮肤或眼睛,造成不适甚至损伤。这是化学品常见的效应之一。

B. 过敏 - 某些化学品能够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这也是化学品暴露的一种常见后果。

C. 缺氧 - 某些化学品可以消耗环境中的氧气或者干扰人体的氧气运输系统(如一氧化碳),从而导致缺氧状态。这种效应通常与有毒气体相关。

D. 系统中毒 - 化学品可以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并分布到多个器官系统,引起全身性的中毒症状。这是化学品暴露最严重的后果之一。

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都描述了化学品暴露后可能对人体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效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b-bd5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9、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是()。

A. A、物系的配置、工艺变化和失控的危险

B. B、设备的失稳、失效和损坏的危险

C. C、系统设计缺陷

D. D、操作失误的危险

解析:这道题目询问的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增加。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物系的配置、工艺变化和失控的危险:
这个选项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同化学物质的组合方式(物系配置)以及工艺参数的变化或失控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某些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反应剧烈甚至爆炸,或者工艺参数的失控(如温度、压力过高)也可能导致事故。因此,这个选项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B. 设备的失稳、失效和损坏的危险:
设备是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设备的失稳(如振动过大)、失效(如密封不严)和损坏(如腐蚀穿孔)都可能引发泄漏、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因此,这个选项同样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C. 系统设计缺陷:
系统设计缺陷可能包括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安全设施不足或配置不当等。这些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逐渐显现,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系统设计缺陷也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D. 操作失误的危险:
人为操作是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操作失误(如误操作、违规操作等)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操作失误可能直接引发事故,或者使事故后果扩大。因此,这个选项也是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外因。

综上所述,四个选项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外因。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这四个选项共同构成了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的主要外部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4c-25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