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73、吸入一甲胺,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A、A、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B、B、保持呼吸道通畅

C、C、如呼吸困难,给氧

D、D、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答案:ABC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化学品安全与急救处理的选择题,涉及吸入一甲胺后的正确急救措施。一甲胺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吸入后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以及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解析:这是处理所有有害气体吸入的第一步,目的是使受害者尽快脱离污染源,减少进一步吸入有毒物质的风险。
选择原因:这是急救的基本步骤,适用于多种有害气体的急救处理。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析:确保呼吸道没有阻塞物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在受害者可能因为化学物质的影响而丧失意识的情况下。
选择原因:呼吸道通畅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急救初期。

C. 如呼吸困难,给氧

解析:如果受害者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则提供氧气可以帮助改善其缺氧状况。
选择原因:氧气供给能够缓解因吸入有毒气体而导致的呼吸系统负担。

D.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解析:如果受害者呼吸完全停止,心肺复苏(CPR)是必要的急救措施之一,同时应该寻求医疗援助。
选择原因:心肺复苏可以暂时替代自主呼吸和心跳,为专业救治争取时间。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ABCD,因为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全面且系统的急救流程,适用于处理一甲胺吸入中毒的情况。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74、吸入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121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5、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785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6、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按安装形式可分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d8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7、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安全帽子是否有(),安全帽上如存在影响其性能的明显缺陷就应及时报废,以免影响防护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0-3e7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8、在危险化学品()不明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0-a0e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9、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发现活着的被埋者之后,正确的救援措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06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0、在密闭空间作业中,发现突然有人倒下,现场其他人员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713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1、在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dcc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2、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2-3c8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3、在扑救石油石化装置火灾中,水罐消防车主要用途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2-b0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173、吸入一甲胺,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A、A、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B、B、保持呼吸道通畅

C、C、如呼吸困难,给氧

D、D、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答案:ABC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化学品安全与急救处理的选择题,涉及吸入一甲胺后的正确急救措施。一甲胺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吸入后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以及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解析:这是处理所有有害气体吸入的第一步,目的是使受害者尽快脱离污染源,减少进一步吸入有毒物质的风险。
选择原因:这是急救的基本步骤,适用于多种有害气体的急救处理。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析:确保呼吸道没有阻塞物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在受害者可能因为化学物质的影响而丧失意识的情况下。
选择原因:呼吸道通畅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急救初期。

C. 如呼吸困难,给氧

解析:如果受害者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则提供氧气可以帮助改善其缺氧状况。
选择原因:氧气供给能够缓解因吸入有毒气体而导致的呼吸系统负担。

D.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解析:如果受害者呼吸完全停止,心肺复苏(CPR)是必要的急救措施之一,同时应该寻求医疗援助。
选择原因:心肺复苏可以暂时替代自主呼吸和心跳,为专业救治争取时间。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ABCD,因为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全面且系统的急救流程,适用于处理一甲胺吸入中毒的情况。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174、吸入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

A. A、可引起白血病

B. B、造血系统有损害

C. C、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D. D、重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苯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A选项:可引起白血病。长期接触苯确实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质,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造血系统有损害。苯是一种强烈的血液毒物,长期接触会破坏造血功能,导致血细胞减少和贫血等症状,对造血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苯能够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生成减少,进而引发相关症状,故C选项正确。

D选项:重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症,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D选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长期接触苯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增加白血病风险、损害造血系统、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后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121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5、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A. A、直接移去

B. B、做出标志

C. C、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D. D、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解析:选项解析:

A. 直接移去: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在事故现场,直接移去物件可能会破坏现场的重要痕迹和物证,不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B. 做出标志: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移动事故现场的物件前,应先对物件的位置做出标志,以便于后续的事故调查和现场还原。

C. 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在移动现场物件之前,应当绘制现场简图并记录物件的位置、状态等相关信息,这对于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至关重要。

D. 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在移动物件时,应当注意保护现场的重要痕迹和物证,避免其受到破坏,以便于后续的鉴定和分析。

为什么选择BCD:

选择BCD的原因是这三个选项分别涵盖了事故现场物件移动前、移动时和移动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确保了现场信息的完整性和事故调查的准确性。这三个措施都是事故现场处理的基本程序,对于保护现场证据、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综合采取这三个选项中的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785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6、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按安装形式可分为()。

A. A、固定式消防炮系统

B. B、移动炮系统

C. C、远控消防炮系统

D. D、手动消防炮系统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分类的理解。根据题意,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按其安装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A. 固定式消防炮系统:指的是那些安装在固定位置上,通常与建筑物或设施紧密结合,不可移动的消防炮系统。
B. 移动炮系统:与固定式相对,这类系统是可以移动的,可以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以应对不同的火灾情况。
C. 远控消防炮系统:这种系统强调的是控制方式,即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控制消防炮的操作,而不是按照安装形式来分类。
D. 手动消防炮系统:同样强调的是操作方式,指的是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消防炮系统,也不属于按安装形式的分类。

因此,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答案是 A(固定式消防炮系统) 和 B(移动炮系统) ,因为这两个选项是按照安装形式来区分的。而C和D选项则是基于操作方式的不同来分类的,不符合题目中关于“按安装形式”的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5f-d8a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7、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安全帽子是否有(),安全帽上如存在影响其性能的明显缺陷就应及时报废,以免影响防护作用。

A. A、裂纹

B. B、碰伤痕迹

C. C、凹凸不平

D. D、磨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安全帽子使用前检查要点的理解。

解析各个选项:

A. 裂纹:安全帽作为防护头部的重要装备,其材料的完整性和强度至关重要。裂纹会严重影响安全帽的结构完整性和防护能力,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存在裂纹。

B. 碰伤痕迹:碰伤可能导致安全帽内部结构受损,即使外观看起来不严重,也可能影响其对冲击的抵御能力。因此,碰伤痕迹也是检查的重点。

C. 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不仅可能影响佩戴的舒适度,还可能削弱安全帽的防护效果,特别是在受到冲击时,不平整的表面可能无法均匀分散冲击力。

D. 磨损:长时间的使用或不当的存储都可能导致安全帽表面磨损。磨损会降低安全帽的防护性能,特别是当磨损发生在关键部位(如帽檐、内衬等)时,其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安全帽的防护性能,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这四个选项共同构成了对安全帽子使用前检查的全面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0-3e7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8、在危险化学品()不明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

A. A、性质

B. B、数量

C. C、温度

D. D、浓度

解析:选项解析:

A. 性质: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它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类型,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例如,某些化学品可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

B. 数量:虽然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也很重要,它影响事故的规模和应对措施,但不是决定是否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的直接因素。

C. 温度:温度可以影响化学品的物理状态和反应速度,但同样不是决定是否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的直接因素。

D. 浓度: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决定了它的毒性或危害程度,是决定是否需要隔绝式防护用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在危险化学品不明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而这种危害主要是由化学品的性质(如是否具有毒性、腐蚀性等)和浓度(即使低毒性化学品,浓度高时也可能致命)决定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和D。

选项B和C虽然也与危险化学品的处理有关,但在决定是否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时,它们不如性质和浓度这两个因素直接相关。所以,在危险化学品性质和浓度不明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具,以确保人员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0-a0e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9、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发现活着的被埋者之后,正确的救援措施是()。

A. A、采用必要的扒挖技术,不宜使用利器

B. B、先让被埋者头部暴露,清除口鼻异物

C. C、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蒙住眼睛

D. D、对饥饿者尽快给他进水进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地震救援过程中对于活着的被埋者的正确处理方法。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采用必要的扒挖技术,不宜使用利器。

这是因为在救援过程中,使用利器(如铲子、斧头等)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到被埋者或破坏周围的不稳定结构,从而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应尽量采用手工或其他安全的方法进行扒挖。

B. 先让被埋者头部暴露,清除口鼻异物。

被埋者头部暴露后,首先要确保其呼吸通畅,因此需要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异物,以避免窒息。

C. 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蒙住眼睛。

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下的眼睛突然接触到强光,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失明或者强烈的不适。因此,在将被埋者救出时,应该先遮住他们的眼睛,使其逐渐适应外界光线。

D. 对饥饿者尽快给他进水进食。

这一选项是不正确的。被埋者可能长时间未进食饮水,其身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如果立即给予大量水分或食物,可能导致急性水中毒或消化系统无法承受而出现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后,给予适量的水分和营养补充。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BC,这些措施能够确保被埋者在救援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选项D没有考虑到被埋者的身体状况,因此不是正确的救援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06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0、在密闭空间作业中,发现突然有人倒下,现场其他人员应()。

A. A、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在没有弄清原因且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盲目抢救

B. B、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初步施救

C. C、迅速安排人员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查明原因

D. D、迅速配备好个人防护用品,组织有关人员安全撤离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在密闭空间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的正确应对措施。

A项: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在没有弄清原因且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盲目抢救。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密闭空间可能存在未知的危险因素,如有毒气体、缺氧等,盲目抢救可能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及时报告并等待专业救援,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步骤。

B项: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初步施救。在紧急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行动,并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初步施救,是减少伤亡、控制事态的有效手段。

C项:迅速安排人员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查明原因。了解事故原因对于后续的救援和处理至关重要,通过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可以明确事故性质,为救援提供重要依据。

D项:迅速配备好个人防护用品,组织有关人员安全撤离。在发现有人倒下后,首要任务是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迅速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组织安全撤离,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必要措施。

综上所述,ABCD四项均是在密闭空间作业中遇到有人倒下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因此,本题答案为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713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1、在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 A、本地区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结果

B. B、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C. C、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D. D、周边地区重大危险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

解析:在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以下因素需要被充分考虑:

A. 本地区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结果:这是为了识别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源头,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策略提供依据。

B. 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有直接影响,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应急预案。

C. 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这有助于确保新制定的预案与现有预案相协调,形成统一、有效的应急体系。

D. 周边地区重大危险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周边的危险源也可能对本地区造成影响,考虑这一点有助于完善跨区域应急响应和协调机制。

选择ABCD,因为这些选项都涵盖了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必须考虑的方面,它们是确保应急预案全面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不完整,影响应急响应的实际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1-dcc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2、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 A、预防预备

B. B、预测预警

C. C、响应

D. D、恢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应急管理的四个主要阶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每个选项代表了应急管理中的不同阶段或方面:

A. 预防预备(Prevention and Preparedness):这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减轻其可能造成的影响。预备还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培训人员以及储备必要的物资等准备工作。

B. 预测预警(Monitoring and Warning):这一阶段涉及对潜在威胁的监控,并及时向有关方面发出警告。这包括使用技术手段监测可能的风险源,并通过有效的通信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C. 响应(Response):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采取行动以控制事态并减少损失。这包括紧急救援、疏散人群、提供急救等即时应对措施。

D. 恢复(Recovery):在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开始重建受影响地区的工作,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服务。这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修复,也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选择ABCD作为答案是因为应急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作用确保了从预防到灾后恢复整个周期内的有效管理。因此,在一个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中,预防预备、预测预警、响应及恢复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闭环,缺一不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2-3c8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3、在扑救石油石化装置火灾中,水罐消防车主要用途是()。

A. A、冷却装置

B. B、保护毗邻设施或建筑

C. C、洗消

D. D、为主战车供水或独立进行火灾扑救

E. E、生产作业现场监护

解析:在解析这道关于水罐消防车在扑救石油石化装置火灾中的主要用途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水罐消防车在各种灭火和救援场景中的典型应用。

A. 冷却装置:在扑救石油石化装置的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到未着火区域是非常重要的。水罐消防车可以通过喷水来冷却这些设备,降低其温度,减少因高温引发的进一步燃烧或爆炸风险。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保护毗邻设施或建筑:石油石化装置的火灾往往伴随着高温和火焰的蔓延,容易对周边的设施或建筑造成威胁。水罐消防车可以通过喷水来形成水幕或水墙,保护这些毗邻的设施或建筑免受火势侵害。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洗消:在火灾扑救后,现场可能会残留有害物质或化学品。水罐消防车可用于洗消工作,通过喷水来稀释和冲刷这些有害物质,减少其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因此,C选项同样正确。

D. 为主战车供水或独立进行火灾扑救:水罐消防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储存和输送水源。在火灾现场,它可以为主战车(如泡沫消防车)提供水源,也可以独立进行火灾扑救,尤其是在火势较小或初期阶段。所以,D选项描述准确。

E. 生产作业现场监护:虽然这一职责更多由安全监督人员承担,但在某些情况下,水罐消防车也可能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监护,特别是在高风险作业时,以防万一发生紧急情况能迅速响应。因此,将E选项视为水罐消防车在特定情境下的可能用途也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所有选项A、B、C、D、E均描述了水罐消防车在扑救石油石化装置火灾中的可能用途,故答案为AB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2-b01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