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08、容易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导致救援人员中毒的是()。

A、A、氢氰酸

B、B、溴甲烷

C、C、苯胺蒸汽

D、D、苯蒸汽

E、E、三氧化二砷粉尘

答案:ABCDE

解析:选项解析:

A. 氢氰酸(HCN):氢氰酸是一种剧毒气体,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迅速与人体内的铁离子结合,阻碍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B. 溴甲烷(CH3Br):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C. 苯胺蒸汽(C6H5NH2):苯胺蒸汽具有毒性,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疾病。

D. 苯蒸汽(C6H6):苯蒸汽是一种有害的有机溶剂蒸汽,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

E. 三氧化二砷粉尘(As2O3):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其粉尘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CDE):

所有这些物质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并且可以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对救援人员构成中毒风险。在消防和救援行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的情况,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对于救援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ABCDE选项都是正确的。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09、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d-58d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0、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和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d-d47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1、对于扑救易燃液体的小面积流淌火可以用()来扑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e-3cc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2、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参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e-9f2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3、对于消防器材和设施,我们应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02c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4、对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要求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6aa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5、对化学灾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dd0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6、对危险化学品出厂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0-458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7、对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常采用的设备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0-a65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8、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1-11e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08、容易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导致救援人员中毒的是()。

A、A、氢氰酸

B、B、溴甲烷

C、C、苯胺蒸汽

D、D、苯蒸汽

E、E、三氧化二砷粉尘

答案:ABCDE

解析:选项解析:

A. 氢氰酸(HCN):氢氰酸是一种剧毒气体,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迅速与人体内的铁离子结合,阻碍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B. 溴甲烷(CH3Br):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C. 苯胺蒸汽(C6H5NH2):苯胺蒸汽具有毒性,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疾病。

D. 苯蒸汽(C6H6):苯蒸汽是一种有害的有机溶剂蒸汽,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

E. 三氧化二砷粉尘(As2O3):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其粉尘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CDE):

所有这些物质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并且可以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对救援人员构成中毒风险。在消防和救援行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的情况,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对于救援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ABCDE选项都是正确的。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209、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

A. A、危险性分析

B. B、应急处置程序

C. C、应急处置要点

D. D、注意事项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重点岗位,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现场处置方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解析各个选项如下:

A. 危险性分析:这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进行评估的过程。它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风险源,是制定应对措施的基础。

B. 应急处置程序:指具体的操作步骤或流程,在事故发生时指导员工如何行动。它确保了应急响应的一致性和效率。

C. 应急处置要点:这是一些关键点或注意事项,帮助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D. 注意事项:包含了一系列在执行应急响应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以防止情况恶化或造成二次伤害。

选择答案为ABCD是因为一个完整的现场处置方案应该包含上述所有要素,即对危险性的分析、具体的应急程序、重要的处置要点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相关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应当如何行动,并且注意哪些事项来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d-58d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0、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和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

A. A、危险性分析

B. B、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

C. C、先期处置

D. D、应急处置要点

E. E、注意事项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危险性分析:这是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的基础,通过对岗位的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明确潜在的风险点和危害程度,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因此,A选项是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

B. 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了解事故特征有助于在事故发生时迅速识别事故类型,判断其发展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所以,B选项也是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含的重要内容。

C. 先期处置:虽然先期处置是应急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更多地是指事故发生后初期的应对措施,而不是现场处置方案本身应包含的内容。现场处置方案应侧重于指导如何应对事故,而不是具体描述某个阶段的处置行动。因此,C选项不属于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

D. 应急处置要点:这是现场处置方案的核心部分,它详细说明了在事故发生时,应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所以,D选项是现场处置方案必须包含的内容。

E. 注意事项: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有些细节和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或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将注意事项纳入现场处置方案,有助于提醒应急处置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所以,E选项也是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含的内容。

综上所述,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A)、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B)、应急处置要点(D)和注意事项(E)。而先期处置(C)虽然重要,但并不属于现场处置方案本身应包含的内容。

因此,正确答案是A、B、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d-d47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1、对于扑救易燃液体的小面积流淌火可以用()来扑救。

A. A、雾状水

B. B、泡沫

C. C、干粉

D. D、二氧化碳

解析:选项解析:

A. 雾状水:雾状水能迅速降低燃烧区域的温度,并且形成水蒸气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阻止燃烧的蔓延。对于小面积流淌火,雾状水是一种有效的扑救手段。

B. 泡沫:泡沫灭火剂可以覆盖在燃烧的液面上,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阻止火势的蔓延。对于易燃液体火灾,泡沫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式。

C. 干粉:干粉灭火剂可以迅速覆盖燃烧物质,隔绝氧气,同时抑制化学反应,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火灾,包括易燃液体火灾。

D.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迅速降低火灾区域的氧气浓度,从而扑灭火焰。它对于电气火灾和液体火灾都非常有效,不会留下残留物。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这道题的答案是ABCD,因为雾状水、泡沫、干粉和二氧化碳都可以有效地扑灭小面积的易燃液体流淌火。每种灭火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理和适用场景,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都能达到隔绝氧气、降低温度或抑制化学反应的目的,从而扑灭火焰。因此,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e-3cc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2、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参数。

A. A、毒性等级

B. B、物质的状态

C. C、气味

D. D、重度

解析:题目考察的是关于毒性物质在发生事故时其易发性的相关因素。根据化学安全与毒理学的基本知识,影响毒性物质事故易发性的因素确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 毒性等级:这是指物质的毒性强度,通常通过实验确定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来衡量。毒性等级越高,少量物质即可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其事故易发性和危害程度更高。

B. 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会影响其扩散速度及方式。例如,气体可能迅速扩散,而液体则可能形成蒸汽或在地表流动,固态物质则需要破碎或溶解后才易于扩散。

C. 气味:有毒物质如果有明显的气味,可以让人较早察觉到其存在,从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无味或气味不易察觉的物质可能导致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于危险之中。

D. 重度(应理解为密度):物质的密度会影响其在空气中的行为。例如,比空气重的气体倾向于积聚在低洼处,而轻于空气的气体则容易上升。了解物质的密度有助于预测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因此,选项A、B、C、D均正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毒性物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e-9f2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3、对于消防器材和设施,我们应该()。

A. A、火灾很少发生,消防设施一般很少用到,在周围可以堆放物品

B. B、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

C. C、定期维护和保养

D. D、不挪作它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消防器材和设施管理原则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火灾很少发生,消防设施一般很少用到,在周围可以堆放物品:
这个选项存在明显的错误。首先,火灾虽然可能不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的。因此,消防设施的存在至关重要,不能因为火灾不常发生就忽视其重要性。其次,在消防设施周围堆放物品会严重影响其使用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使用,从而增加火灾的危害性。因此,A选项错误。

B. 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需要保持其可见性和可达性,以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被找到并使用。埋压、圈占、遮挡等行为都会降低其使用效率,甚至可能导致无法及时使用,从而危及人员安全。

C. 定期维护和保养: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包括检查器材的完整性、清洁度、功能性等,以及更换过期或损坏的部件。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保证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有效性。

D. 不挪作它用:
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是专为消防工作设计的,具有特定的用途和功能。将它们挪作他用会严重削弱其消防能力,甚至可能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扑救。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B、C、D,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正确管理和使用原则。因此,答案是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02cd-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4、对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要求包括()。

A. A、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B. B、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C. C、通排风系统的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D. D、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

解析:选项A:必须安装避雷设备。解析: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由于这些物质在遇到电火花时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安装避雷设备是必要的,以防止雷击产生火花,导致安全事故。

选项B: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解析:在易燃-易爆环境中,静电的积聚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通排风系统需要安装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以消除静电积聚的风险。

选项C:通排风系统的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解析:使用非燃烧材料制作通风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并保障通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仍能发挥作用,排出有害气体。

选项D: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解析:高温可能会导致易燃-易爆化学品挥发加剧或自燃,因此采暖系统的热媒温度需要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以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选择ABCD的原因是:以上所有选项都是针对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提出的安全要求,每一项措施都是为了降低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因此,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应该全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6aa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5、对化学灾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有()。

A. A、关阀断源

B. B、器具堵漏

C. C、稀释降毒

D. D、筑堤导流

E. E、倒罐转移

解析:在化学灾害事故中,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对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以及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关阀断源:这是指关闭泄漏化学品源头的阀门或切断供应源,以防止进一步的泄漏。这是首要的处理步骤之一,因为只有阻止了新的泄漏,才能有效控制事故范围。

B. 器具堵漏:如果泄漏点不能通过关闭阀门来解决,则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或材料进行堵漏,比如使用密封剂或堵漏工具来封住泄漏口,防止更多的化学品外泄。

C. 稀释降毒:对于某些类型的化学物质泄漏,可以通过向泄漏区域喷水或其他合适的介质来稀释有毒或有害化学物质,降低其浓度,从而减轻其毒性或危险性。

D. 筑堤导流:当液体化学品发生泄漏时,为了防止其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可以构筑临时堤坝或者挖掘导流沟渠,将泄漏物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并引导到安全的地方进行处理。

E. 倒罐转移:对于储存在容器中的化学品,如果泄漏无法立即修复,可以考虑将剩余的化学品转移到其他安全的容器中,以减少现场的危险物质量。

选择ABCDE作为正确答案是因为上述所有的措施都是在化学灾害事故中可能需要采取的有效应急行动,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综合起来能够全面地应对化学灾害事故。每个措施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且相互之间可以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6f-dd0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6、对危险化学品出厂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 A、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

B. B、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

C. C、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桶)检查等应在库房外进行

D. D、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危险化学品出厂管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A选项:“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这是正确的,因为危险化学品在装卸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重摔、重放,可能会引发泄漏、爆炸等危险情况,因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轻装轻卸,以减少风险。

B选项:“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这也是正确的。互为禁忌的物料如果混合在一起,可能会引发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物质,从而增加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避免在同一车辆中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

C选项:“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桶)检查等应在库房外进行”。这个选项同样正确。在库房内进行分装、改装或开箱(桶)检查等操作,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物料泄漏等原因,对库房内的其他物料或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因此,这些操作应在库房外进行,以确保安全。

D选项:“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对于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如果操作人员在装卸过程中没有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可能会受到这些物品的侵害,导致健康受损。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根据物品的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以确保自身安全。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对危险化学品出厂管理的正确描述,因此答案选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0-458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7、对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常采用的设备有()。

A. A、试压泵

B. B、压力表

C. C、秒表

D. D、游标卡尺

解析:选项解析:

A. 试压泵:用于对闭式喷头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检验其密封性能是否合格。在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中,试压泵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B. 压力表:用于测量闭式喷头在试验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值,确保试验压力符合规定要求。因此,压力表也是试验中需要使用的设备。

C. 秒表:在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中,可能需要记录一定压力下喷头保持不泄漏的时间,秒表用于计时,是辅助性的设备。

D. 游标卡尺: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外径、内径和深度等,与闭式喷头的密封性能试验无直接关系。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在进行闭式喷头的密封性能试验时,需要使用试压泵来施加压力,压力表来监测压力,秒表来计时。因此,选项A、B、C是进行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时常用的设备,而游标卡尺与该试验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0-a65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8、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A. A、热浮力

B. B、建筑物的高度

C. C、风压

D. D、建筑物的楼层面积

E. E、建筑的室内外温差

解析: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气的快速蔓延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考量因素。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认识影响烟气流动的基本物理原理。题目中的正确答案是A(热浮力)、C(风压)和E(建筑的室内外温差),下面是对这些因素以及其余选项的一个简要解析:

A. 热浮力:火灾产生的热量会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从而产生上升的浮力。这种浮力会推动热烟气向上运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这种效应更加显著。

B. 建筑物的高度:虽然建筑物的高度会影响烟气蔓延的方式,但它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烟气快速蔓延的因素。更高的建筑可能会加剧热浮力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之一。

C. 风压:外部风的作用会在建筑物的不同高度产生不同的压力分布,这种风压差异可以加速或改变烟气的流向,尤其是在建筑开口处(如窗户、门等)。

D. 建筑物的楼层面积:楼层面积大小主要影响的是火势蔓延的范围,而不是烟气的具体流动速度。因此它不是导致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

E. 建筑的室内外温差:温差会引起空气流动,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会产生一种类似烟囱的效果,使得烟气更容易通过建筑物的竖向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上升。

综上所述,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是热浮力(A)、风压(C)和室内外温差(E)。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烟气在高层建筑内的快速扩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71-11e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