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54、当毒性物质发生泄漏时,其毒性危害范围(),一旦发生泄漏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还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A、A、波及不到邻近区域

B、B、可能超出装置区

C、C、小范围

D、D、波及临近区域

答案:B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毒性物质泄漏后影响范围的理解。

选项A(波及不到邻近区域):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因为毒性物质一旦泄漏,根据风向、风速、气温等环境因素,其有害气体或颗粒可能会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因此不可能仅限于原地而不波及邻近区域。

选项B(可能超出装置区):这是正确的选项之一。毒性物质泄漏时,其影响范围通常不会局限在泄漏点附近的装置区内,而是有可能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更广泛的地区。

选项C(小范围):这个选项不合适,因为毒性物质的影响范围并不总是小范围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高挥发性或者易于扩散的物质来说,它们的影响可以非常广泛。

选项D(波及临近区域):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选项。由于毒性物质泄漏的不可预测性和扩散性,它确实会波及到周边的临近区域。

正确答案为BD,这是因为毒性物质泄漏的危害范围通常不仅限于装置区内部,还会波及到装置区外的临近区域。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并防止环境污染。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55、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最易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0-3e3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6、影响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的因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0-ad1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7、急性氨中毒引起(),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0fd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8、戊烷泄漏火灾现场可用()处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6ee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9、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d5a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0、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2-41e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1、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型灭火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2-a43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2、扑救剧毒物品火灾的安全注意事项主要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133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3、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火灾的基本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7b8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4、扑救汽油火灾可选用()灭火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d7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254、当毒性物质发生泄漏时,其毒性危害范围(),一旦发生泄漏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还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A、A、波及不到邻近区域

B、B、可能超出装置区

C、C、小范围

D、D、波及临近区域

答案:B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毒性物质泄漏后影响范围的理解。

选项A(波及不到邻近区域):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因为毒性物质一旦泄漏,根据风向、风速、气温等环境因素,其有害气体或颗粒可能会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因此不可能仅限于原地而不波及邻近区域。

选项B(可能超出装置区):这是正确的选项之一。毒性物质泄漏时,其影响范围通常不会局限在泄漏点附近的装置区内,而是有可能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更广泛的地区。

选项C(小范围):这个选项不合适,因为毒性物质的影响范围并不总是小范围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高挥发性或者易于扩散的物质来说,它们的影响可以非常广泛。

选项D(波及临近区域):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选项。由于毒性物质泄漏的不可预测性和扩散性,它确实会波及到周边的临近区域。

正确答案为BD,这是因为毒性物质泄漏的危害范围通常不仅限于装置区内部,还会波及到装置区外的临近区域。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并防止环境污染。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255、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最易发生。

A. A、油罐爆破后

B. B、液化气瓶爆破后

C. C、气体爆炸

D. D、物理爆炸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不同类型爆炸及其后果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油罐爆破后:油罐内通常装有易燃的液体,如石油、汽油等。当油罐发生爆炸时,其内部的高压会将易燃的液体抛洒到空气中,形成可燃的液滴或油雾。这些液滴或油雾一旦接触到火源,极易引发大面积火灾。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B. 液化气瓶爆破后:液化气瓶内装有高压的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这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但在高压下被液化存储。当液化气瓶发生爆炸时,瓶内的高压会将液化气体迅速释放到空气中,并迅速气化。这些气化的易燃气体一旦遇到火源,同样能引发大面积火灾。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C. 气体爆炸:虽然气体爆炸本身威力巨大,但题目中问的是“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的情况。气体爆炸时,主要释放的是能量和冲击波,而不像液体或固体那样会有大量可燃物质被抛洒到空气中。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不符,是错误的。

D.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通常指的是由于物理变化(如压力、温度等急剧变化)引起的爆炸,而不涉及化学变化。这类爆炸往往不会释放出易燃物质,因此也不会引起大面积火灾。例如,蒸汽锅炉的爆炸就属于物理爆炸。所以,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最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的情况是油罐爆破后和液化气瓶爆破后,即选项A和B。因此,正确答案是A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0-3e33-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6、影响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的因素是()。

A. A、期望值

B. B、化学物质的毒性

C. C、气象条件

D. D、人口密集程度

E. E、发生事故的时间

解析:选项解析:

A. 期望值:这个选项指的是人们对于某种结果的预期,与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没有直接关系。

B. 化学物质的毒性: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化学物质的毒性直接决定了其扩散后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范围,从而影响警戒范围。

C. 气象条件: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等会影响化学物质的扩散速度和范围。

D. 人口密集程度:这个选项同样正确,因为人口密集的地区需要设立更广泛的警戒范围,以保护更多人员的安全。

E. 发生事故的时间: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事故发生的时间会影响人员的活动情况,例如在夜间可能需要较小的警戒范围,因为人们多在室内。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BCDE

选BCDE是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的设定。警戒范围的目的是确保危险物质不会对周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根据化学物质的毒性、气象条件、人口密集程度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综合判断和设定。选项A与警戒范围的设定无关,因此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0-ad1b-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7、急性氨中毒引起(),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A. A、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B. B、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C. C、肺炎

D. D、肾炎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急性氨中毒症状的理解。氨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A. 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氨会刺激眼睛、鼻子、喉咙和呼吸道黏膜,导致流泪、咳嗽、喉咙痛等症状,这是氨中毒最常见的初期表现。
B.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氨气可以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炎症反应,造成支气管炎或其周围的炎症。
C. 肺炎:在较高浓度下,氨气可以直接损伤肺部组织,引发化学性肺炎。
D. 肾炎:氨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对人体产生影响,虽然体内的氨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但是急性氨中毒并不会直接导致肾炎。

正确答案是ABC,这是因为急性氨中毒主要影响呼吸系统,从最开始的眼部和上呼吸道刺激,到进一步的支气管炎,再到严重的肺炎,都是氨气吸入后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而肾炎并不是氨中毒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0fd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8、戊烷泄漏火灾现场可用()处置。

A. A、水

B. B、泡沫

C. C、二氧化碳

D. D、干粉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灭火剂在特定火灾场景(戊烷泄漏火灾)中的适用性。

A选项:水。对于戊烷这类易燃液体火灾,使用水进行扑救通常是不适宜的。因为水与易燃液体接触后,可能会使液体溅射,从而扩大火势范围,甚至可能引发流淌火。此外,水与某些易燃液体混合后还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增加爆炸风险。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泡沫。泡沫灭火剂在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非常有效。泡沫能够覆盖在液体表面,隔绝空气,同时冷却液体,从而迅速控制火势。对于戊烷泄漏火灾,泡沫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通过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来灭火,对于扑救易燃液体火灾也有一定效果。在戊烷泄漏火灾中,二氧化碳可以迅速降低火场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抑制燃烧。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剂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中使用时,应确保人员已撤离,以免发生窒息事故。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干粉。干粉灭火剂具有灭火速度快、效率高、不导电、不腐蚀和易流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火灾。在戊烷泄漏火灾中,干粉能够迅速覆盖火源,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这些灭火剂在戊烷泄漏火灾中都能发挥有效的灭火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6ee4-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9、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A. A、横向到边

B. B、全面

C. C、纵向到底

D. D、全过程

解析:选项解析:

A. 横向到边:这个选项指的是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已经建立起来,没有遗漏,实现了面上的全面覆盖。

B. 全面:虽然这个选项看似正确,但“全面”这个词在这里不如“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具体,它没有明确指出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和覆盖范围。

C. 纵向到底:这个选项意味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不仅在高层级、上级部门建立,而且在基层、下级部门和生产单位也得到了贯彻实施,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垂直覆盖。

D. 全过程:这个选项强调的是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覆盖事故预防、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和恢复的全过程。虽然这是一个应急预案的重要特点,但它并不直接描述预案体系的覆盖范围。

为什么选AC:

答案选择AC,是因为这两个选项联合起来描述了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完整性和覆盖范围。A选项“横向到边”说明了预案体系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性,C选项“纵向到底”说明了预案体系在各个层级上的深入性。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描述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现状,即不仅全面而且深入,确保了在任何部门和单位都能有预案可依,从而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而B和D选项虽然也是应急预案体系的特征,但它们没有直接涉及到覆盖范围的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1-d5a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0、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包括()。

A. A、危险化学品事故

B. B、自然灾害

C. C、事故灾难

D. D、公共卫生事件

E. E、社会安全事件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类的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相关的国家规定,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B. 自然灾害 - 这是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难,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C. 事故灾难 - 主要是指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比如矿山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等,并不特指危险化学品事故,虽然后者也属于此类。

D. 公共卫生事件 - 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与职业危害等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E. 社会安全事件 - 涉及到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如恐怖袭击、社会骚乱等。

A. 危险化学品事故 - 虽然这是一种具体的事故类型,但它是事故灾难的一个子类别,而不是独立的一级分类。

因此,正确答案是 BCDE,因为这些选项涵盖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分类。而选项A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虽然是重要的突发公共事件之一,但它属于事故灾难(C)这一大类中的一部分,不是并列的大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2-41ec-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1、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型灭火器。

A. A、干粉

B. B、洁净气体

C. C、水雾

D. D、泡沫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灭火器类型与火灾类型匹配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C类火灾的定义以及各类型灭火器适用的火灾类型。

C类火灾主要指的是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甲烷、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内部装有磷酸铵盐等干粉灭火剂,这种干粉灭火剂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因此,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C类火灾。

B. 洁净气体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主要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作为灭火介质,这些气体可以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它们也适用于扑救C类火灾,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避免残留物对设备造成损害的场合。

C. 水雾灭火器:虽然水雾灭火器主要用于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但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增加水雾的细度和喷射压力,水雾也能有效地降低可燃气体的温度和浓度,从而起到抑制C类火灾的作用。因此,水雾灭火器在某些条件下也适用于C类火灾。

D. 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植物油等初起火灾,也可扑救固体物质火灾。然而,泡沫灭火器并不适用于C类火灾,因为泡沫会阻碍气体的流动,可能加剧气体火灾的扩散。

综上所述,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的灭火器类型包括干粉灭火器(A选项)、洁净气体灭火器(B选项)和水雾灭火器(在特定条件下,C选项)。而泡沫灭火器(D选项)不适用于C类火灾。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2-a43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2、扑救剧毒物品火灾的安全注意事项主要有:()。

A. A、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灭火时,应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

B. B、在掌握有毒物品的状况和具体危险性,并进行有效防护后,方可展开灭火行动;灭火后应使用检测器检测,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入

C. C、身体受污染或吸入有毒气体时,应迅速用水冲洗,同时,尽快送医院抢救。受污染的器材、物品应集中在一起,及时进行洗消

D. D、要针对有毒物品的性质选用灭火剂,无法判断危险性或需要做特殊处理的物品,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进行

解析:选项A解析: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入内是为了防止剧毒物品火灾对周围人员的伤害。灭火时应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是为了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止剧毒物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人体。

选项B解析:在扑救剧毒物品火灾前,必须了解有毒物品的具体状况和危险性,才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和灭火方法。灭火后使用检测器检测,确认无危险后再进入,是为了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残留的有毒物质造成伤害。

选项C解析:如果身体受到污染或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采取措施清洗,并且尽快就医,这是对受影响人员的紧急救援措施。对受污染的器材、物品进行集中洗消,是为了防止污染扩散。

选项D解析:针对有毒物品的性质选用合适的灭火剂,是确保灭火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在无法判断危险性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是为了确保处理过程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选择ABCD的原因是,这四个选项都是扑救剧毒物品火灾时必须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了对消防人员及公众的保护措施,确保火灾能够被安全、有效地扑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133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3、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火灾的基本方法是:()。

A. A、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B. B、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C. C、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

D. D、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解析:题目考察的是扑救涉及毒害品和腐蚀品火灾的基本方法。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及选择原因:

A. 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解析:在处理毒害品和腐蚀品火灾时,防护装备可以保护消防员免受化学物质的伤害,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或直接接触腐蚀性液体。
选择原因:这是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基础措施,因此必须遵守。

B. 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解析:在任何火灾事故中,优先级都是拯救生命,其次是控制火势蔓延以防止更大的损害。
选择原因:这是紧急响应中的首要任务,体现了人命关天的原则。

C. 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

解析:对于某些化学物质来说,高压水流可能会导致化学品飞溅或者加剧反应,而低压水流或雾状水则能更温和地覆盖并冷却燃烧物。
选择原因: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化学品的扩散风险,并且有效降温,适合扑灭此类火灾。

D. 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解析:在火势得到控制之后,需要立即对泄漏源进行封堵,以防止进一步的环境污染或再次引发火灾。
选择原因:这是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障环境安全。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为ABCD,因为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全面应对毒害品和腐蚀品火灾的有效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7b8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4、扑救汽油火灾可选用()灭火器。

A. A、水

B. B、泡沫

C. C、磷酸铵盐干粉

D. D、二氧化碳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不同灭火器对特定类型火灾(在此为汽油火灾)的适用性。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水: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剂,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火灾。对于汽油这类易燃液体火灾,使用水可能会使火势扩大,因为水会迅速蒸发并形成可燃的油气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在火源附近可能被点燃,形成“回火”现象,从而加剧火势。因此,A选项错误。

B. 泡沫:泡沫灭火器特别适用于扑救油类或其他易燃液体的火灾。泡沫能覆盖在可燃液体表面,隔绝空气,同时泡沫中的水分蒸发也能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对于汽油火灾,泡沫灭火器是有效的选择。因此,B选项正确。

C. 磷酸铵盐干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也称为ABC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多用途的灭火器,可以扑灭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和C类(气体火灾)火灾。由于汽油火灾属于B类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同样适用。因此,C选项正确。

D.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电气设备等火灾,同时也可用于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物质的火灾。对于汽油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通过降低火源周围的氧气浓度来抑制燃烧,因此也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时可能会使现场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冻伤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小心谨慎。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扑灭汽油火灾的可行选择。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83-d7b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