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搜索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448、石脑油泄漏火灾现场可用()处置。

A、A、泡沫

B、B、二氧化碳

C、C、水

D、D、砂土

E、E、干粉

答案:ABDE

解析:选项解析:

A. 泡沫: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火灾,因为它可以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泡沫,隔绝空气,阻止燃烧。

B.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和液体火灾,因为它能迅速降低火灾区域的氧气浓度,窒息火焰。

C. 水:水通常不适用于油类火灾,因为水比油重,会下沉到油下面,可能导致火焰扩散。

D. 砂土:砂土可以覆盖燃烧的油,隔绝空气,从而扑灭火焰。

E. 干粉:干粉灭火剂是多功能灭火剂,适用于A类、B类、C类和部分D类火灾,它通过化学抑制反应中断燃烧过程。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DE):

泡沫(A)可以有效地覆盖石脑油表面,隔绝氧气,从而扑灭火焰。
二氧化碳(B)能够迅速降低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适用于此类火灾。
砂土(D)虽然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没有其他灭火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覆盖火源,隔绝空气。
干粉(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灭火剂,可以迅速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火灾。

水(C)不适合用于石脑油泄漏火灾,因为它不仅不能有效灭火,还可能导致火焰扩散,增加火灾危险。因此,正确答案是ABDE。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449、硝酸铵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e-e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0、硫酸泄漏事故救援现场进行倒罐处置时应避免与()接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462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1、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用()处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ab2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1f9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3、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8d5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4、突发事件的威胁性指事件的发生威胁到(),具有公共危害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efa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5、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1-55b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6、窒息性气体包括:硫化氢、()及氰化物气体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1-c3f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7、组建不同层次的救援系统,由政府牵头,本着()的原则,整合各种救援力量,协调各组织的日常工作和救援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2-286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8、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等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2-866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448、石脑油泄漏火灾现场可用()处置。

A、A、泡沫

B、B、二氧化碳

C、C、水

D、D、砂土

E、E、干粉

答案:ABDE

解析:选项解析:

A. 泡沫: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火灾,因为它可以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泡沫,隔绝空气,阻止燃烧。

B.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和液体火灾,因为它能迅速降低火灾区域的氧气浓度,窒息火焰。

C. 水:水通常不适用于油类火灾,因为水比油重,会下沉到油下面,可能导致火焰扩散。

D. 砂土:砂土可以覆盖燃烧的油,隔绝空气,从而扑灭火焰。

E. 干粉:干粉灭火剂是多功能灭火剂,适用于A类、B类、C类和部分D类火灾,它通过化学抑制反应中断燃烧过程。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DE):

泡沫(A)可以有效地覆盖石脑油表面,隔绝氧气,从而扑灭火焰。
二氧化碳(B)能够迅速降低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适用于此类火灾。
砂土(D)虽然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没有其他灭火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覆盖火源,隔绝空气。
干粉(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灭火剂,可以迅速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火灾。

水(C)不适合用于石脑油泄漏火灾,因为它不仅不能有效灭火,还可能导致火焰扩散,增加火灾危险。因此,正确答案是ABDE。

Scan me!
2024年专职消防队伍竞赛理论考试参考题库
相关题目
449、硝酸铵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A、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B. B、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化服

C. C、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D. D、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硝酸铵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A.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这是处理化学品泄漏时的基本步骤之一。隔离污染区可以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同时限制人员出入可以减少人员受伤的风险。因此,A选项描述正确。

B. 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化服:
硝酸铵泄漏时,应急处理人员需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防尘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有害颗粒,防化服则可以提供全面的身体保护。所以,B选项描述正确。

C.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在穿戴防护装备之前,直接接触泄漏物或破裂的容器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沾染到皮肤上,增加受伤风险。因此,这个步骤确保了应急处理人员在充分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再接触泄漏现场,C选项描述正确。

D.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切断泄漏源是减少泄漏物质进一步释放的关键步骤。同时,对于某些化学品(包括硝酸铵),水可能引发化学反应或加剧泄漏情况,因此避免水进入包装容器内是非常重要的。D选项描述正确。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硝酸铵泄漏时应采取的正确应急处置措施,因此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e-e646-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0、硫酸泄漏事故救援现场进行倒罐处置时应避免与()接触。

A. A、还原剂

B. B、酸类

C. C、碱类

D. D、碱金属

解析:在处理硫酸泄漏事故时,进行倒罐处置应避免以下物质接触:

A. 还原剂: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和有害气体,增加事故的危险性。

B. 酸类:虽然题目没有具体指出哪些酸类,但通常来说,不同酸类混合可能会引发放热反应或者产生有害气体,尤其是强酸与硫酸混合时。

C. 碱类:硫酸与碱类物质接触会发生中和反应,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可能会导致温度迅速升高,造成烧伤或加剧泄漏情况。

D. 碱金属:碱金属(如钠、钾等)与硫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因此,选项A、C和D都是硫酸泄漏事故救援现场倒罐处置时需要避免接触的物质,而选项B虽然一般情况下酸类也需要注意,但在这种情况下,与硫酸的接触并不会像其他选项那样产生特别危险的反应,所以不作为优先避免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462e-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1、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用()处置。

A. A、干粉

B. B、水

C. C、二氧化碳

D. D、砂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不同化学物质泄漏事故现场,如何选择合适的应急处理材料。针对硫酸泄漏事故,我们需要考虑硫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各选项材料的适用性。

A. 干粉: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能够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隔绝层,以阻断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达到灭火或控制火势的目的。在硫酸泄漏的情况下,干粉同样可以用于覆盖泄漏的硫酸,减少其与空气或周围物体的接触,降低腐蚀和危害。因此,A选项是合适的。

B. 水:硫酸是一种强酸,遇水会迅速放热并可能飞溅,增加事故的危险性。在硫酸泄漏的情况下,使用水进行处置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可能加剧硫酸的扩散和危害。因此,B选项错误。

C. 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但它作为惰性气体,在硫酸泄漏事故中,可以通过覆盖泄漏区域来减少硫酸与空气的接触,降低硫酸的挥发和危害。虽然其效果可能不如干粉直接,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作为辅助手段。因此,C选项是合适的。

D. 砂土:砂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隔离材料,在硫酸泄漏时,可以迅速覆盖泄漏的硫酸,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并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腐蚀和危害。因此,D选项是合适的。

综上所述,针对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可选择的处置材料包括干粉(A)、二氧化碳(C)和砂土(D)。而水(B)由于可能加剧硫酸的扩散和危害,因此不适合用于此类事故的处置。

故答案为: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cf-ab20-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是()。

A. A、考虑热辐射的作用

B. B、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

C. C、考虑节约用地

D. D、考虑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

E. E、考虑飞火的影响

解析:选项解析:

A. 考虑热辐射的作用:热辐射是火灾蔓延的一个重要途径,防火间距需要足够大,以确保建筑物之间不会因为热辐射导致火灾的传播。

B. 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防火间距的设定需要考虑到消防队伍灭火时的实际操作需求,如消防车辆的进出、水龙的摆位等,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C. 考虑节约用地:虽然防火间距需要足够大以保障安全,但同时也需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无限制地扩大间距。

D. 考虑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此选项虽然与消防安全有关,但防火间距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建筑物内部设施。

E. 考虑飞火的影响:飞火是指火灾中燃烧的碎片或火星被风吹到其他地方引燃新的火点,因此防火间距需要考虑到这种情况,防止火灾跳跃。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选择ABCE,因为这些选项直接关联到防火间距设定的基本原则。热辐射、灭火作战实际需要、飞火的影响都是确定防火间距时必须考虑的安全因素,同时,节约用地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权衡。选项D虽然与消防有关,但并不是确定防火间距时的直接考虑因素,因此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1f99-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3、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包括:()。

A. A、自然灾害

B. B、经济危机

C. C、事故灾难

D. D、公共卫生事件

E. E、社会安全事件

解析:选项解析:

A.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

B. 经济危机:虽然可能对社会造成广泛影响,但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通常不被定义为突发事件。

C. 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是突发事件的一种。

D. 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爆发、食物中毒等,影响公共健康,也属于突发事件。

E.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重大刑事犯罪等,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也是突发事件的一部分。

为什么选择ACDE: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选项A、C、D和E都被包括在内,而经济危机(选项B)虽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但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分类,它并不属于突发事件。所以正确答案是AC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8d52-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4、突发事件的威胁性指事件的发生威胁到(),具有公共危害性。

A. A、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B. B、社会秩序

C. C、公共安全

D. D、环境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0-efa1-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5、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A. A、先人员后财产

B. B、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

C. C、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贻误避灾时机

D. D、救捞财物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在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转移,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先人员后财产:这个选项强调了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财产。在灾难发生时,首先确保人员的安全转移是至关重要的,财产可以在灾后重建,但生命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B. 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这个选项进一步细化了人员转移的顺序,将更需要照顾的群体(老幼病残)放在首位。这是因为这些人群在灾难中更容易受到伤害,需要优先得到保护和转移。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C. 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贻误避灾时机:这个选项强调了灾难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和行动原则。心存侥幸或试图救捞财物往往会耽误最佳的避灾时机,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因此,必须保持冷静,迅速行动,避免这类错误决策。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

D. 救捞财物:这个选项与灾难发生时的正确应对原则相悖。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安全是首要的,而不是财物。试图救捞财物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或错过避灾的最佳时机。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因为它们都符合在洪水袭击时安全转移的原则和策略。而D选项则与这些原则相违背,因此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1-55b8-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6、窒息性气体包括:硫化氢、()及氰化物气体等。

A. A、光气

B. B、氮气

C. C、一氧化碳

D. D、二氧化碳

E. E、双光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1-c3f5-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7、组建不同层次的救援系统,由政府牵头,本着()的原则,整合各种救援力量,协调各组织的日常工作和救援工作。

A. A、一队多用

B. B、专兼结合

C. C、警民结合

D. D、平战结合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救援体系建设原则的理解。题目中提到要“组建不同层次的救援系统”,并且是“由政府牵头”,这表明了救援体系构建的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特点。从给出的选项来看,每个选项都代表了一种或几种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下面逐一解析:

A. 一队多用:指的是一个救援队伍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

B. 专兼结合:强调专业救援队伍与兼职(如志愿者)队伍相结合,这样既能保证救援的专业性,又能扩大救援力量的基础。

C. 警民结合:意味着警察等公共安全力量与普通民众的合作,加强社会整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

D. 平战结合:即平时的训练与战时(这里的“战时”可以理解为发生紧急情况或灾难时)的应用相结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行动。

题目中的正确答案是ABCD,这是因为上述四个原则在实际救援体系建设中往往是相互补充、共同作用的。一个完善的救援体系不仅需要有多种功能的队伍(一队多用),还需要专业与非专业的力量结合(专兼结合),同时还要有民众的参与(警民结合),并且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事件(平战结合)。因此,在构建救援体系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并实施这些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2-2867-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8、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等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A. A、无机酸性腐蚀品

B. B、氧化剂

C. C、水

D. D、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易燃固体的化学性质及其与不同物质接触时的反应。

A选项:无机酸性腐蚀品通常具有强氧化性或强酸性,这些性质容易与易燃固体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从而引发着火或爆炸。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选项:氧化剂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此过程中放出热量。易燃固体作为还原性物质,与氧化剂接触时极易发生反应,导致热量积聚,进而引发着火或爆炸。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选项:虽然有些易燃固体遇水会放出易燃气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易燃固体都会与水立即反应并引发着火或爆炸。此外,题目中强调的是“绝大多数”易燃固体的性质,而水并不具有普遍引发易燃固体着火或爆炸的能力。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D选项: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它不会引发易燃固体的着火或爆炸。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和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4e01f-2bd2-866a-c06b-6062084f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