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搜索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臻.莽(zhēn) 滂.沱(pāng) 取缔.(tì)

B、 庇.护 (bì) 惶悚.(sǒnɡ) 参差.( cī)

C、 俨.然(yǎn) 岑.寂(cén) 嶙.峋(lín)

D、 单薄.(bó) 戳.破 chuō) 笨拙.(zhuō)

答案:A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1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0de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f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6b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47a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2cf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2b5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对第 3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7a5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玉树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 (),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②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最高点 6621 米③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④气候高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d592-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5e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第 3 段运化用什么典故表达作者对故乡北平的怀念(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2fc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臻.莽(zhēn) 滂.沱(pāng) 取缔.(tì)

B、 庇.护 (bì) 惶悚.(sǒnɡ) 参差.( cī)

C、 俨.然(yǎn) 岑.寂(cén) 嶙.峋(lín)

D、 单薄.(bó) 戳.破 chuō) 笨拙.(zhuō)

答案:A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1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眺.望(tiào) 蛾.眉(é) 纤.丽(qiān)

B. 蕴.藏(yùn) 演绎.(yì) 自诩.(xǔ)

C. 屋檐.(yán) 逡.巡(qūn) 鬈.曲(juǎn)

D. 滞.笨(zhì) 媲.美(bì) 撇.开(pi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0de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A. 山色空蒙雨亦奇

B. 门前流水尚能西

C. 不识庐山真面目

D. 一蓑烟雨任平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f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 西出阳关无故人

B. 长风破浪会有时

C. 轻舟已过万重山

D. 唯见长江天际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6b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A. 千树万树梨花开

B. 一枝红杏出墙来

C. 春色满园关不住

D. 千树万树杏花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47a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苦役.(yì) 模.糊(mó) 愧怍.(zuò)

B. 钳.制(qián) 不肖.(xiào) 赊.账(shē)

C. 疏浚.(jùn) 旌.旗(jīng) 稀薄.(bó)

D. 冠冕.(miǎn) 卮酒(zhī) 取缔.(t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2cf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A. 千里烟波

B. 今宵酒醒何处

C. 骤雨初歇

D. 兰舟催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2b5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对第 3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B. “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 “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 “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

解析:null阅读理解(六)鲜①在当代中国人的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的。②关于鲜,《辞源》的主要解释是:生鱼,新鲜,野兽,洁、善,古民族名,少。《汉语大词典》的主要解释是:泛指鱼类,活鱼;以鲜鱼做的鱼脍;新宰杀的鸟兽肉;新鲜食物;新鲜;味美。可见鲜字在规范的解释中,从未被认为是一种滋味。中国古人对味的归纳是甜、酸、苦、辣、咸。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当然,鲜更不是当今人们所附会理解的那种将新鲜的鱼和羊放一起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鲜始终没有进入味的类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对美味或风味的一种泛指,③对鲜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特别是上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当时人们认为味精在烹调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可是时间一长,人们就索性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功过并存。对鲜味的确定性追求,既带来了烹饪的发展和人们饮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众多的美味有被鲜味化、同质化的危险。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它所带来的千菜④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7a5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玉树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 (),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②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最高点 6621 米③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④气候高寒

A. ③②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d592-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A. 一片冰心在玉壶

B. 劝君更尽一杯酒

C. 何人不起故园情

D. 家祭无忘告乃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5e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第 3 段运化用什么典故表达作者对故乡北平的怀念( )

A. 杜鹃啼血

B. 落叶归根

C. 陇⽔呜咽

D. 梁公归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2fc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