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搜索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懊丧 阡陌 云云众生

B、 徜徉 馈赠 不谙世事

C、 默契 积攒 走头无路

D、 泯灭 酣睡 一愁莫开

答案:B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3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68d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已经下山了,(),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闪着微光() ,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①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②天边最后的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慢吞噬③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b4e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回乡偶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a5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的作用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0e7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4717-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朝发白帝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5f0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的神资,行草的线条像飞天()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君子 () 的举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3a4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文中的“这种态度”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度”,请根据语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种态度”的内涵(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d17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第 2 段中“孱头”“昏蛋”“废物”三类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6ca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 21 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④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d00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2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懊丧 阡陌 云云众生

B、 徜徉 馈赠 不谙世事

C、 默契 积攒 走头无路

D、 泯灭 酣睡 一愁莫开

答案:B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3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停滞 遗迹 瞬息万变

B. 废虚 哑巴 一蹴而就

C. 储存 寒喧 奉公守法

D. 聊赖 泡烙 千方百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68d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已经下山了,(),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闪着微光() ,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①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②天边最后的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慢吞噬③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b4e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回乡偶书》)

A. 唯有门前镜湖水

B. 故乡今夜思千里

C. 乡音无改鬓毛衰

D. 春风不改旧时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1a5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的作用是( )

A.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 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 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0e7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雾霭 刺造 如愿以偿

B. 峥嵘 沉淀 蜂回路转

C. 笙萧 罗绮 剩菜残羹

D. 狼藉 猝然 苟且偷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5-4717-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朝发白帝城》)

A. 青春作伴好还乡

B. 朝辞白帝彩云间

C. 轻舟已过万重山

D. 钟山只隔数重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7-5f0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的神资,行草的线条像飞天()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君子 () 的举止。

A. 舞动 端庄 舒展

B. 端庄 舒展 舞动

C. 舒展 舞动 端庄

D. 端庄 舞动 舒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3a4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文中的“这种态度”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度”,请根据语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种态度”的内涵( )

A. 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B. 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C. 主观办事,忽视客观。

D. 教条主义,经验之谈。

解析:null文言文阅读理解(共 4篇)文言文阅读(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d17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第 2 段中“孱头”“昏蛋”“废物”三类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昏蛋”的态度是不敢接触(或逃避主义)

B. “孱头”的态度是全盘否定(或虚无主义)

C. “废物”的态度是全盘接受(或投降主义)

D. 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有其正确的地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8-6ca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 21 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④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③①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49db-2c26-d00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