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
B、 10°
C、 20°
D、 30°
E、 40°
答案:A
A、 0°
B、 10°
C、 20°
D、 30°
E、 40°
答案:A
A. 两侧基牙长轴延长线的平分线为就位道
B. 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C. 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不一致的就位道
D. 就位道与基牙长轴一致
E. 就位道与(牙合)力方向一致
A. 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和杆型卡环
B. 远中(牙合)支托、近中邻面板和圆环形卡环
C. 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和圆环形卡环
D. 远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和圆环形卡环
E. 近中(牙合)支托、近中邻面板和圆环形卡环
A. 使组织受压均匀
B. 适当伸展印模范围
C. 采取解剖式印模
D. 保持稳定的位置
E. 做肌功能修正
A. 基牙有无松动、龋坏
B. 卡环与(牙合)支托就位、密合
C. 基托与黏膜密合,边缘伸展适度,无翘动、压痛
D. 连接杆与黏膜接触的紧密程度是否恰当
E. 咬合接触是否均匀
A. 增大(牙合)面面积
B. 增大轴面的突度
C. 加深食物排溢沟
D. 加大侧向力
E. 增加陡坡
A. 颊侧
B. 舌侧
C. 近中面
D. 远中面
E. 邻间隙
A. 与(牙合)平面接触
B. 离开(牙合)平面0.5mm
C. 离开(牙合)平面1.0mm
D. 离开平面1.5mm
E. 离开(牙合)平面2mm
A. A3.7-4.5厘米
B. 4.7-5.5厘米
C. 2.7-3.5厘米
D. 5.5-6.5厘米
E. 1.5-2.5厘米
A. 牙根数目
B. 牙根粗细
C. 牙根弯曲度
D. 牙根截面形状
E. 牙根长短
A. 保护牙髓
B. 恢复功能
C. 保护牙周组织
D. 维持修复间隙
E. 以上说法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