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搜索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 无为在歧路

B、 天涯若比邻

C、 一片冰心在玉壶

D、 洛阳亲友如相问

答案:B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4.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bfd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3095-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国民革命失败后,有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b-5a84-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50-488a-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1992 年春,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b-67e8-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289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9.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4593-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4864-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b10f-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aa8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 无为在歧路

B、 天涯若比邻

C、 一片冰心在玉壶

D、 洛阳亲友如相问

答案:B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公开挂网题库(高中生适用)
相关题目
4.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 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 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 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 逆境才能成才.

解析:null文言文阅读(四)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bfd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 )。

A. 发展先进文化,反对落后文化

B. 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C. 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D.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3095-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国民革命失败后,有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C.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法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b-5a84-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50-488a-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1992 年春,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 开始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C.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b-67e8-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A. 同是天涯沦落人

B. 醉不成欢惨将别

C. 主人下马客在船

D. 春江花朝秋月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289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9.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是(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引导作用日渐加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文化强国建设成就斐然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完善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铸就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4593-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C.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12b-0c4c-4864-c059-6f3838768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⑤

解析:null文言文阅读(二)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节选自《兰亭集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b10f-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442-953f-aa8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