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搜索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9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国际马拉松赛在西安市体育中心举行,约 2000 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答案:A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5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4bb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对第 3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612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895f-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b-f56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f047-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②“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是代表中国人的懒惰()的态度。③推窗展望,()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5f1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除了描写和展示,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文学当然首先必须真实,(),但仅有现象的真实还不够,()()(),()(。唤醒人们去寻找和捍卫温暖、美好、善良与欢笑。①作家尽可以去讲狼扮作外婆吃人的故事②因为真是善的起码前提③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④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呼喊人们警惕着不要被狼吃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cf4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8a6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写王熙凤人不到,笑声先到,是为了表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51dc-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文中的“这种态度”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度”,请根据语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种态度”的内涵(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80f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9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国际马拉松赛在西安市体育中心举行,约 2000 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答案:A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5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专门仿制古画,以假当真,鱼龙混杂....,专骗黑钱。

B. 20 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异曲同工....,都为特区作贡献。

C. 趋炎附势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怎不令人感叹世态炎凉....。

D. 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4bb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对第 3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B. “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 “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 “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

解析:null阅读理解(六)鲜①在当代中国人的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的。②关于鲜,《辞源》的主要解释是:生鱼,新鲜,野兽,洁、善,古民族名,少。《汉语大词典》的主要解释是:泛指鱼类,活鱼;以鲜鱼做的鱼脍;新宰杀的鸟兽肉;新鲜食物;新鲜;味美。可见鲜字在规范的解释中,从未被认为是一种滋味。中国古人对味的归纳是甜、酸、苦、辣、咸。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当然,鲜更不是当今人们所附会理解的那种将新鲜的鱼和羊放一起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鲜始终没有进入味的类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对美味或风味的一种泛指,③对鲜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特别是上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当时人们认为味精在烹调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可是时间一长,人们就索性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功过并存。对鲜味的确定性追求,既带来了烹饪的发展和人们饮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众多的美味有被鲜味化、同质化的危险。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它所带来的千菜④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612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B.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C. 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我对黄鹤楼的传说并不陌生。

D. 他极其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895f-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暮霭 班驳 门庭若市

B. 睿智 隽语 遗笑大方

C. 情愫 欧毙 不苟言笑

D. 辐射 宛然 百无聊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b-f56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A. 春风送暖入屠苏

B. 春潮带雨晚来急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春风不度玉门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f047-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②“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是代表中国人的懒惰()的态度。③推窗展望,()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A. 简单 容忍 俨然

B. 经济 隐忍 俨然

C. 经济 隐忍 诚然

D. 简单 容忍 诚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5f1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除了描写和展示,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文学当然首先必须真实,(),但仅有现象的真实还不够,()()(),()(。唤醒人们去寻找和捍卫温暖、美好、善良与欢笑。①作家尽可以去讲狼扮作外婆吃人的故事②因为真是善的起码前提③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④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呼喊人们警惕着不要被狼吃掉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cf4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一项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8a6e-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写王熙凤人不到,笑声先到,是为了表明( )

A. 王熙凤豪放不羁的性格。

B. 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C. 王熙凤为黛玉的到来满心欢喜难以自抑。

D. 王熙凤恃宠而骄,不守礼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51dc-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文中的“这种态度”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度”,请根据语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种态度”的内涵( )

A. 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B. 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C. 主观办事,忽视客观。

D. 教条主义,经验之谈。

解析:null文言文阅读理解(共 4篇)文言文阅读(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80f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